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论文_丁景松,林少松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论文_丁景松,林少松

丁景松 林少松

东莞市气象公共安全技术支持中心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使电子信息系统与生活息息相关,然而电子信息系统因其耐受电压极低,极易遭到雷电损坏,导致电子信息系统出现故障、误动作,甚至系统崩溃。因此,本文就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接地技术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接地技术

引言: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广泛深入到各个行业,包括智能建筑、工业生产及制造信息化、智能交通等领域。建设过程中过分的追求数据处理能力、通信能力和系统集成度,缺乏对电子信息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因素足够了解,特别是防雷接地。防雷接地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能够有效的保证电子信息系统的物理链路通信和能源供应的安全可靠性,降低雷电、静电、电磁干扰对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运行。

一、 雷电的类型

1 )地闪

地闪是指闪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电子信息系统,产生灾害。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建筑物,使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建筑物或电子信息系统产生火灾、烧击,是目前我国防雷规范主要考虑防护的雷电类型。

2)云闪

云闪是指云体与云体之间的放电或云体内部的放电,其产生的电磁场可能影响地面的电气、电子设备,也是目前我国防雷规范考虑防护的雷电类型之一。

3)球形雷

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运动速度大约为2m/s。球形雷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由于该雷电类型研究尚不成熟,目前我国防雷规范未规定其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所造成的影响

雷电产生的高电流是引发严重电力故障的根本。因此,雷电的产生会对相应的电力设备及电子信息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轻则影响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重则会使整个系统瘫痪,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雷电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直击雷

直接雷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进行猛烈放电的现象。在直击雷产生的一瞬间,会导致通电的物体电流产生故障。在此过程中,如若直击雷周边有电子信息系统,则会直接导致电子系统出现故障,其危害不容小觑。

1.2 地电位反击

地电位反击是指在闪电击中电子信息系统周边的设施或建筑物时,会将其电流线路破坏,使得其无线通讯设备,含网络的电子设备等在电流冲击下发生短路,轻则破坏电子信息系统结构,重则短路引发小型爆炸,甚至引发火灾,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1.3 雷电波入侵

雷电对于电子信息设备并不是直接进行损坏,而是在其产生的瞬间,将电导入周边电子设备的连接点。使得电流沿着导线扩散,从而产生电压过强等现象。电流传播速度极快,因此,往往在雷击过程中以及对电子设备造成破坏,无法采取措施等现象。

三、简析电子信息技术防雷技术

防雷接地技术是专业的电器系统保护技术,在进行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时,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其当下电子信息系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合理化的防雷技术。雷电袭击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防雷技术需进行综合的技术分析,并做出合理化措施。

雷电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破坏是瞬间造成的伤害,因此,在铸造电子信息系统时要做好防雷技术。如今,接地防雷技术乃是我国最常用的防雷技术,接地技术是将雷电进行均压,随后将其导入地下。防雷接地装置是将处于地点位传输电子信息系统的导线,将其与等电位相连接,将其连接准备好的接地设备上。设备接入路径为:避雷针引入导线,接地线,连接导入线,接地体系,以此将电流引入地下。如图1(图片摘抄网络)

在我国,防雷接地技术由两个概念组成,即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是为设备进项正常带点部分接地,而工作接地是为在电屏内进行电流输出的正常接地,直流则进行负极接地,以此将防雷结构系统化,使其最大程度的改善雷电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危害。

四、实施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接地技术的措施

在整个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中,其防护原理类似于“法拉第笼”, 即“法拉第笼”是一个由金属或者良导体形成的笼子。根据接地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笼体是一个等位体,内部电势为零,电场为零,采用“法拉第笼”,能够有效的避免电子信息系统受到各种雷击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 防雷防护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措施可以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等多种防雷手段,并且有效的保证建筑物的电子设备安全,主要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种。

4.2外部防雷

采用措施包括直击雷防护、分流、屏蔽,根据国家对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要求,其与建筑物防雷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4.2.1直击雷防护

建筑物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等接闪器将大量雷电流引到大楼金属结构和接地网,减少雷电电磁脉冲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影响。

4.2.2分流

利用建筑内的结构钢筋做为雷电防护的引下装置,最大限度地将雷电流尽快泄放入地,从而 减少雷电电磁脉冲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影响。如在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三级防雷为采用两组以上(2*16或者4*10钢筋组)作为避雷带引下线。

4.2.3屏蔽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即建筑物内地板、顶板、墙面、及梁、柱内的钢筋,使其构成一个六面体的网笼,即“法拉第笼“,从而实现对雷电的外部屏蔽。同时所有波导管、信号线、计算机各导线均采用屏蔽线或穿入金属屏蔽管,实现对电子信息系统本身的屏蔽。

4.3内部防雷

内部防护是指在接地防雷过程中,保障接地措施的安全。如,等电位连接,设备金属外壳等接地措施。使得在接地防雷过程中,不会产生故障,最大程度的确保电子信息防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4.4接地措施

凡是建筑物内的设备均可以进行等电位连接,采用等电位连接的有浪涌避雷器、各种线缆的屏蔽层、电子设备金属外壳过电压、电流导入到大地中;同时也可以将电子设备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的大量的静电荷大地,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

4.4.1等电位联接

建筑物各部分及电子信息系统通过联接,形成相等的电位,避免电子信息系统因电位差导致反击,产生雷击事故。

4.4.2设备金属外壳接地

设备金属外壳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使带有金属外壳的设备外部等电位为零,这样有效的保证了电子设备的安全性,由于电子信息系统通常采用的是TN供电系统。

即,取值220V,为安全电流,一般小于30mA.s

为总干线(变压器、外线、室内干线)总阻抗、总PE线(包括变压器、外线、室内干线)的阻抗、支线相阻抗、PE支线的阻抗,其单位均为。

4.5其他保护措施

采用综合布线的方法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电子设备是通过线缆运行和信号传输的(无线的除外),而线缆均采用的是金属导线,金属导线在电流的作用下会产生磁场,另外数据电缆在传输过程中,承载了不同的数据信号,这些都可能是不同频率的波,电磁波的强度不同严重的会产生电磁波干扰,如埋设在地面下的当进入建筑物内时需要进行铠装保护,然后接入到等电位中。

结束语:

为确保我国电子信息系统得以正常运转,防雷系统乃是关键。接地技术对于保障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乃是最为便捷,最为合理化的防雷技术。为不断发展我国现代信息化社会,电子信息系统还需不断深入探索,以此最大化优化人们更好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文俊.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2015.02.

[2]俞诗.电子信息系统防雷之我见.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2.01.

[3]陈伟.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研究.科技风. 2016.03.

[4]师伟.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对策分析.内蒙古气象. 2012.08.

[5]陈荣.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的侵袭及其防护.今日科苑. 2011.04.

论文作者:丁景松,林少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论文_丁景松,林少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