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与企业生存之路_虚拟企业论文

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与企业生存之路_虚拟企业论文

企业信息建设——信息技术与企业的生存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信息技术论文,企业信息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每一个时期的重大科学进步,都程度不同地带来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二战以来,信息 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它强 烈地震撼着已确立的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带来了经济信息化:生产要素结构和组织形式发 生重大变革;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以工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迅速向基于知识与信 息的社会经济转化。

1.1 贸易信息化

贸易往来中,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以及信息服务所占比重日益增大,贸易往来的方式和支 付手段也日趋信息化。主要表现为:传统工业产品中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所占比重增大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贸易日渐增长;信息技术产品在有形贸易中逐渐成为主导产品; 信息服务业成为独立的知识产业,它在无形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 广泛应用,使得贸易往来中交易形式日渐实现电子化。

1.2 金融信息化

金融信息化主要表现为:资金流动方式的电子化以及金融机构经营的国际化。

由于采用信息化的现代支付手段,实现电子资金传送,使得无纸交易成为现实。金融业务 不发生钞票的物理传递,而是将支票上的信息,如:收款人、帐号、款额、支票签发人、储 户等,转换成电子信号,从一个银行传递到另一个银行,获得即时处理。金融服务实现了电 子化、信息化,使资本流动速度加快,可对利率、汇率以及股票、债券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 。

1.3 经营管理信息化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日益深入,使得公司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益信息化。信息技术在经营管 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1)事务工作中处理问题的工具;(2)决策中的参考工具;(3)组 织中协调与沟通的工具。

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突出的是跨国公司。在跨国公司结构中,从事信息技术产业经营的公 司发展较快,跨国公司的国外投资愈来愈重视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服务领域。

从总体上看,过去由能源、汽车、化学等产业公司占主导地位的跨国公司行列,已在发生 重大变化,一批大的跨国信息产业公司崛起,在国际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美国的IB M公司、Intel公司、AT&T公司,日本的富士通公司、日立公司、NEC公司等就是这类巨型跨 国信息产业公司。

2 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生存之路

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改变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生产要素结构、生 产工具及方式,改变着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引发了企业界的一场革命。一个企业如 果不能以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新的生产模式去适应它,就难以保持其竞争优势。面对这种形 势,企业应该如何生存?

2.1 企业集团:联合求生存

联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成一个新的企业,原来的企业或其中之一不再存在。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日渐缩短,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洲与洲 之间的界限都可以跨越,企业“兼并”与“联合”以及实施“多国籍”、“全球化”策略已 蔚为风潮。戴维·本丹尼尔指出,当代经济已成为竞争力很强的国际商业经济,为了在全球 具有竞争力,企业规模必须变得更大。

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兼并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两大汽车公司合并后组建的 奔驰——克莱斯勒公司,按1997年的销售额计算,总销售收入可达133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通用汽车公司(1782亿美元)和福特公司(1536亿美元)。所罗门公司和旅行者公司合并后,新 的旅行者集团已被花旗银行合并,两者组成的集团资产已达7000亿美元,其资产规模相当于 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年GDP总量。

通过联合组建规模更大的企业集团,是企业在当前形势下的一条生存之路。

(1)面对激烈的竞争,通过联合可以迅速扩张自身实力,增强竞争力

集团化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现在的经济竞争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内部市场,而是 一种全球范围的竞争。

波音和麦道两家公司的合并,改变了美国航空工业界原来的三足鼎立局面,大型民用飞机 的生产在国内已消除了竞争。合并后的波音公司资产总值已达508亿美元,在航空业中列第 一,雇员人数达239000人,1997年总销售额为458亿美元,占全美航空工业界总销售额的近3 3%。波音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运输机制造商,唯一与之抗衡的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实 力不足与之相比。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主席佩拖夫斯基公开说过,美国面临的经济挑战已很严峻,为 了对付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进行合并是必要的。

通过联合可以不同程度地扩大规模,使生产成本下降,趋于规模经济状态,提高市场占有 率,从而使竞争力提高,获利能力增加。

(2)联合顺应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要求,适应了全球化、网络化的经营战略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从二 战后初期的40-50%提高到目前的80-90%。企业在信息化、知识化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大幅度 提高。原来主要依靠人力、自然资源投入获得产出的部门开始退出,从而使产业结构迅速发 生变化。包括信息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大幅度增长,社会财富越来越趋向于由服务业提供 ,所以迫使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全球市场谋求发展。从长远发展考虑,很 多企业进行了战略调整,实行强强联合。

一个大企业欲以世界级的规模进入全球市场,采用网络化、全球化的经营战略,联合是最 为有效的方式。

(3)联合可以有效利用企业的资源,充分利用“共享”的生产要素,获得“联合经济效益”

以前的企业联合,大多是基于壮大企业规模,扩大市场范围,或寻找低廉的生产基地。现 在的企业联合,并不是单纯的扩大企业规模,不是纯粹的资本聚集,而是生产技术的纵向集 成,是各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共同开发新的市场、新产品和新业务项目的组织之间的 密切合作。哪里有资源,哪里有市场机会,哪里就有联合。

美国组合国际电脑公司(CA)创立15年来,经过60次兼并,使CA公司从四个人、只有一项软 件产品的公司发展成为产品达500多项,营业额达47亿美元,与微软、ORACLE齐名的世界前 三大计算机软件公司。这就是获得“联合经济效益”的结果。CA曾兼并ASK集团,事实证明 :ASK的Ingres数据库不但是CA的主要财源,也构成了CA客户/服务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2.2 小企业:适者生存

在全球经济中,另一个引人关注的对象是那些发展如日中天的小企业。

美国各地在“硅室”、“硅巷”注册的高科技企业,95%属于小企业。1994-1996年,小企 业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按金额计年均增长30%,增幅是大中型企业的2倍。

一个典型的实例是美国的网景公司。在开发了一个可以浏览Internet多媒体信息的浏览器N etscape后,这家成立仅两年的小公司就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建成了自己的王国。有人说 ,网景的经营规模及财力与“软件巨人”微软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可这个“小儿科 ”由于乘上了Internet这班快车居然使微软感到了威胁。

在企业兼并风潮愈演愈烈之际,“小”同样也是一条生存之路。面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技术创新加快的市场竞争环境,小企业因小而有快速、灵活的优势,且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因而得以生存。

(1)“小”使小企业具有特殊优势——快速、灵活

小企业的结构简单而富有弹性,能比大企业更易形成高效率的经营决策,更为迅速地调整 其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更有效地利用新技术。

在小企业中,小规模的模块化生产取代了大的流水线生产,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方式取代 了大批量生产,小企业的生产具有高度的适时性,产品具有灵活的多样性。

小企业的快速、灵活使它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定位自己,调整自己的组织管理方 式、产品与服务、人员、技术以及市场策略,以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正所谓“船小好调头 ”,小企业可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2)小企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因而有生存空间

小企业的发展顺应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分散化、小型化趋势,它具有与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相 适应的特点,它的发展立足于知识和信息技术,因而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这方面最典型的实例是雅虎公司。它创办于1995年3月,公司位于加州硅谷,员工只有几十 人。雅虎公司从事的是信息服务,在Internet网上设立雅虎站点,利用雅虎检索软件免费帮 助网上用户在信息如海的Internet上快速、简捷地查找所需信息,以实现信息的增值。每天 约有1000万人次访问雅虎,使得大量客户争先恐后要求在雅虎上做广告,雅虎获得了丰厚的 广告收入。

雅虎的成功关键在于对信息时代特征的远见卓识。它利用Internet,凭借自身拥有的知识 和智力资源,率先进入回报率高的信息增值服务领域,并通过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 检索服务而获得了巨大发展。

1995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在调查中发现,在相同的财政支持下,小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速 度是大中企业的2—4倍,创造就业机会是大中企业的3—5倍。

小企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小企业能够更为迅速地将科研成 果转换成生产力,创造出它自身的竞争优势。

2.3 虚拟企业:动态生存

虚拟企业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是企业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它是一家企业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与许多企业形成的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阻隔的 新型企业。虚拟企业是一种临时性机构,分合迅速,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成员企业的优势,适 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

(1)技术上有领先优势

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技术上各有优势。众多有优势的单项技术联合在一起,使得虚拟企业 在技术上拥有强大的优势。

美国MCI公司是一家大公司,它与其它100多家公司联盟,组成一个虚拟企业,搞新产品开 发。据该公司总裁阿肯森说,由于虚拟企业充分利用了其它110家公司的优势,MCI公司每年 可节省3亿至5亿美元的研究费用。如果不搞虚拟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会受资金和时间的 制约。

虚拟企业的每个成员企业都将自己的尖端技术贡献出来,形成了世界上任何一家单独企业 都无法实现的技术优势,因而有强大的竞争力。

(2)注重利用市场机会

虚拟企业的各成员企业之间伙伴关系并不持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机会短暂,时间性 很强。机会来临时,各成员企业即时聚在一起,一旦战略目标改变或利益不再,随即解散, 重新组建新的虚拟企业。成员企业的组合是快速的,又是随市场变化的。虚拟企业联合了占 有优势的技术,抓住机会的可能性比一般企业要大得多。

(3)注重发挥各成员企业的优势

虚拟企业把许多独立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成员企业可以分享技术,分担成本费用, 相互取长补短。每个成员企业均将自己的“核心优势”贡献出来,所以有可能创建一个“一 切都最优秀”的机构。

虚拟企业注重抓住市场机会,充分发挥成员企业的优势,技术上领先,并具有动态、灵活 的特点,在企业界普遍进行组织变革的今天,虚拟企业是企业生存的一条全新之路。

3 企业应如何把握高新技术发展的机遇

正如前文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着现有的产品结构、服务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将从 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机会,而且这些机会 都是全球性的,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一切必要的技术、资金和销售渠道,能独自把这些 机会变成现实。

我国企业应把握住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这一机遇。

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获得如下利益:企业及个人生产率的提高;科学决策的支持;信息 的快速传递及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迅速扩大的业务联系与业务范围。

其次,我国企业组织变革早就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针。在对大企业进行战略改组,通 过联合、兼并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中,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管理与决策,充分利 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更大的利益。我国的小企业存在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缺乏特色 的问题。小企业的发展必须转移到依靠信息技术的轨道上来。同时,我们要借鉴国外发展虚 拟企业的经验,让我国企业获得灵活、动态的生存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我国的企业 组织变革获得成功,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标签:;  ;  ;  

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与企业生存之路_虚拟企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