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设三利用”,盘活“互联网+学校德育”教育论文_王新红 于水

“三开设三利用”,盘活“互联网+学校德育”教育论文_王新红 于水

山东省乳山市诸往镇初级中学 264500 

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平台,让知识与人类深度融合,同时也在蚕食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它的影响力之大已不容小觑,尤其是青少年,沉溺网海难以自拔的比比皆是。正所谓“对网尽欢,极乐味无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网消得人憔悴”。因此,“互联网+学校德育”就成了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攻克的新难题,我们诸往初中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助飞学校德育发展”上通过“三开设三利用”有效引导学生正确上网,让网络真正成为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工具。

一、“三开设”为学生健康上网奠定基础

1.开设“教师学生上网知识培训班”让教师、学生认识网络是把“双刃剑”,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网络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甄别信息的方法,培养网络交流能力和对网络的适应能力。因此,我们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选择上网内容,推荐一些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适合学生进入的网站,鼓励他们利用教育网站寻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教会他们分辨其中的有害信息,以免他们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2.开设“家长网络知识培训班”,将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优秀网站介绍给家长,监督孩子上网。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许多家长反映,学生上网没有明确的目的,上网后随意浏览,花在游戏类的网站上的时间占上网时间的绝大部分。而家长本身对网络一窍不通,所以孩子在干什么,有没有益处,他们根本不懂,也就无从监管。对此,我校举办了家长网络知识培训,由微机老师,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进而指导学生家长在家庭电脑上设上密码,装上具有屏蔽过滤功能的软件,以屏蔽过滤掉不适合学生接触和浏览的网站内容。同时给家长印发一些让孩子上网的具体要求。

3.开设“学校德育专栏”与家长联手,宣传德育知识,规范学生行为,了解学生动向,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将德育课堂纳入德育栏目,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剖析现实,开展道德评价,让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做出正确的理解、判断和筛选。

德育专栏下设:德育文件、德育活动、班主任专栏、德育微课、心灵空间、家长专栏、班级日志等,并让学生把我们这个栏目设为电脑首页,作为每次上网必先看到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栏目由专人分管,各科室各班级要每天及时更新内容,特别是德育微视频要多下载或制作一些德育教育动漫课,如果网上搜到不能下载的,我们就直接将链接发上去,点开即可观看。这样融教育观赏于一体,寓教于乐,以达到网络德育教育目的。

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学生因为要面对辅导员,即使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担心暴露个人隐私而被人歧视难以启齿,学校心理辅导室无人问津,门庭冷落。而网络则具有其隐蔽性,我们就利用“心灵空间”栏目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网上心理辅导员,定期上网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上网上心理辅导课倾诉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这样使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得以解决,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三利用”为学生健康上网保驾护航

1.利用虚拟网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心声,解决实际问题。

网络是虚拟的但又有着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在网上我们不再是老师的角色,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去和他们聊天。我们学校利用政教处及班主任的电子邮箱、班级学生QQ群、家长微信群、手机短信等与学生及家长实时交流,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以此来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等问题,从而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利用网上“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加强学生的网络法律道德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道德与相关法律在学校德育内容中逐渐成为必需。我们学校在德育方面增加了“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班会专设网络法律道德课,从网上“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中,下载相关试题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采用课堂提问,笔试和领导干部课余时间随机抽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

3.利用专题电子作品比赛,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利用电子技术来创班刊、做贺卡、绘画创作、设计动漫作品等。我校成立了“爱电子小组”抓住德育教育契机,让学生创作一些电子作品,在此过程中受到教育。

在学习雷锋的日子里,我们以“探寻先进人物,激励自我成长”为主题创作电子作品,学生做成我们所期盼的网页、网报、PPT、Flash动画等;网络德育指导课上学生展示了“文明上网,快乐成长”的电子作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子里,“爱电子小组”成员自主行动,制作了有助于核心价值观学习的白板课件,在全校各班级播放……通过举办这些关于德育专题的电子作品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我们设定的轨道上来,学生们在搜集制作与专题相关的资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将来“互联网+时代”网络会夹带着更复杂的信息步入我们的视野,网络精华和消极因素都将会蜂拥而至,学生德育教育形势更加严峻,今后诸往初中将为孩子们健康正确的上网保好驾护好航。

论文作者:王新红 于水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三开设三利用”,盘活“互联网+学校德育”教育论文_王新红 于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