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高级论坛综述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高级论坛综述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高层论坛”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层论坛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257-2826(2011)11-0088-05

2011年9月6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高层论坛”在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主办,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来自教育部社科司、中共中央党校、国家社科规划办、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和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的部分师生近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一主题,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到怎样进行创新,从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创新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和方法创新,从对马克思主义宏观分析到微观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此次论坛集中体现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理论成果,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现将此次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首要问题。与会专家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创新的重点问题,以及创新主体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1.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界定。教育部社科司原司长杨瑞森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两个基本关系:一是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从根本上说是在实践中创新。把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的观点,是理论创新问题上的唯物论。二是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杨瑞森教授特别强调,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研究和宣传上,存在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继承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现象,有的甚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说成是与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理论形态,这是不正确的。国家社科规划办原主任张国祚教授认为,判断一个理论是否具有创新意义,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看它是否能够填补某个领域的理论空白;二是理论研究是否有所深化、强化和拓展;三是对过去的理论是否能够实事求是地做出合乎情理、合乎科学的新的分析和判断。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梁树发教授还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三个角度,阐发了判断理论创新的标准。

2.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意义。杨瑞森教授指出,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思想理论界在怎样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这需要通过对理论创新的本质、意义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加以解决。深化对理论创新问题的研究,是澄清思想理论是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张国祚教授指出,一个理论是否具备科学真理性,关键看它是否能以事实为依据。而事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旦事实和实践有了对理论创新的需求和呼唤,如果理论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创新,这种理论就会变为一种“历史的文化”,而不再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根据实践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历史责任。

3.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点。杨瑞森教授认为,应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在这一主题中,重点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意义的研究。有专家指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意义的理解,不仅要从构成这一体系整体的各个具体理论形态的创新意义入手,还要从这个体系整体的创新意义入手,从这一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创新意义等入手。同时,注意总结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经验。

4.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条件。梁树发教授在谈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般社会条件和时间条件的同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体制的角度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社会条件。依据研究部门的设置,他归纳出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的四大类型,即纯粹研究型、编译研究型、政策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四种类型各有所长,但其中在理论创新方面最具优势的当属政策研究型,其原因就在于它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实践有最密切的关系。与会专家还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条件,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问题上,应特别处理好领袖主体与理论家主体的关系,不要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统一起来。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与会专家就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表现等问题,从不同角度,结合实际进行了研讨。

1.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南开大学哲学系阎孟伟教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视角分析了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科学分析和价值批判的统一、历史分析和现实考察的统一中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性质、客观内容、价值内涵、发展规律和趋势,并探寻这一发展道路的实质内容所能采取的政治形式。

2.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教授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他认为,深入探讨和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本问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我党理论创新的首要的基本前提。要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原主任许全兴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分析了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四点:一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命的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和世界正处于深刻的大变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亟须进行自我革命。第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一种从内容到体系的革命性变革。第三,从漫长的中国哲学史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应有“马列责我开生面”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二是立足现实,将现实问题上升为哲学问题。关于“如何思考现实问题”,许全兴教授认为,对现实问题要“有所选择”,选择具有普遍性的、在现实生活中突出的、为理论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重要的是要善于从哲学上去思考,从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中提炼出“哲学问题”。三是拓宽知识面,在综合中创新。许全兴教授认为,目前,研究者们知识面狭窄、学识浅陋是我国哲学创新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哲学贵在会通,哲学家要把知识的专与博结合起来,要将古今中外的知识、实践经验和个人的感悟融为一体,凝聚成时代精神的精华。四是确立独立人格,坚持自由精神。许全兴教授指出,对“自由精神”的培养,一方面要根除自身的“奴隶性”,另一方面要向西方学习,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和借鉴西方“对我有用”的东西。张国祚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必须要立足于回答和解决问题,不要为创新而创新,要在回答和解决实践中和时代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中进行创新;二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是要处理好坚持真理与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离开创新发展,任何理论都会僵化,也做不到真正的坚持和继承。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表现。杨瑞森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根据新情况和新经验提出新理论,在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上实现了新的飞跃。二是在国际和国内新的历史条件下,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新的特点和表现。三是从实际出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实践化和方法化。四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并在实践中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和新水平。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上有所创新,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叶险明教授从历史发展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重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整体要始终处于一个不断修正和调整的‘流’中,在不断确定各个层次原理适用范围的过程中获得丰富和发展”。叶险明教授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批判反思这一研究方法论。他认为,在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作整体性研究时,应拒斥“为整体而整体”的思维定式,提出“科学性”是“整体性”的基础和目的,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存在和展现于“运用过程”中,整体的主要构成部分蕴含着整体的基本特征。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雷声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角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她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等各个层面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不同层面的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整体性。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始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二是理论原理、理论运用和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层次原理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理论原理、理论运用和理论发展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创新的理论品质。同时,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整体性,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内在表现。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结合、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理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内在表现。张雷声教授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关键在于讲清楚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讲清楚世界观、方法论贯穿其中的运用和发展。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一系列具体理论构成的,具体理论是具体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会专家紧密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不同见解。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新疆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先亮教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疆现实问题相结合,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深入研究,从七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一是提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涉及全局的部分,是重要的部分。民族问题必须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逐步得到解决。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要坚持下去,不可动摇。三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主题。这标志着我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各民族只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动力,才能够打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基础。四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我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四位一体、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其中,平等是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民族关系的主线,互助是民族关系的保障,和谐是民族关系的本质。五是民族团结是生命线。我党将民族团结提高到了“生命线”的高度,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民族团结中要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即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六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七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是分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影响我国稳定和发展的严重祸害。新疆地区同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问题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很大变化。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顾钰民教授通过对西方学者与马克思主义在所有制问题上两种不同分析思路的对比研究,揭示了现代所有制变化的基本特点,并得出了四点结论:一是现实中的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存在的依据和理由。二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地做出结论。三是公有制和私有制都存在着“缺陷”,但同时它们也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四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有社会价值目标的因素。当前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原总编辑孟捷教授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他通过对三种有代表性的长波理论(即新熊彼特派的理论、曼德尔的理论和SSA学派/调节学派的理论)的分析和对比研究,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如何恰当地重建技术、经济和制度的相互关系,是构建一个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关键。二是制度变革并不总是为了适应技术的需要,也不总是为了促进积累,它还要为阶级关系的再生产服务。如果在这三个维度之间不能协调,发展的巨潮就难以出现。除非与制度变革相连的这三重维度的变化互不冲突,一次发展的巨潮才是可企及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对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理论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梁树发教授认为,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同时,要解决好思想体系和叙述体系的关系,处理好相关理论阶段划分的标准问题,尤其强调正确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总体性方法的决定性意义。清华大学哲学系韩立新教授在《新MEGA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报告中认为,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arx-Engels Gesamtausgabe)的出版,我们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掌握上,基本上与国外学者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因为历史考证版的《附属材料》(Apparat)卷中包含了关于手稿原始状况的详细说明,而这在其他的版本中是少见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这一代学者可以直接地面对马克思的文本本身,这是幸运的。而马克思的文本永远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某种意义上,能否实现理论创新,取决于我们对马克思文本的吸收和理解能力。

五、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与会专家对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行了探讨。

1.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梁树发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科学化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体制、队伍、资源、研究、教学等方方面面。从学理角度讲,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科学化,要处理好四种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的各传统学科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他强调指出,当前我国高校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丢掉而应加强各马克思主义传统学科的建设,因为实质说来,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同时,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各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要造成各学科之间的隔离。

2.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疆师范大学马凤强教授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分析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会失去科学性,也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失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固确立学科意识、学科建设意识,破除长期以来以单纯的“课程意识”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标签:;  ;  ;  ;  ;  ;  ;  

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高级论坛综述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