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儿肺炎患者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齐晓国

浙江中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

【摘 要】目的 针对小儿肺炎患者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到我院治疗的15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所下降(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PCT以及N%水平都有所下降(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WBC、PCT以及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各种中医症候,不良反应小,因此应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肺炎;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效果;小儿

For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treated by Jia wei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treatment effect observation

【Abst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ediatric pneumonia patients were given jia wei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treatment. Methods from April 2016 -2017 year in April to 15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treatment with jia wei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western medicine research group. The results were de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TCM syndrome integral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 < 0.05),and the TCM Syndrome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reatment process index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f WBC,PCT and N% levels were decreased(P < 0.05),while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WBC,PCT and 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e jia wei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pneumonia,can reduce inflammation,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so it should b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further.

【Key words】 pneumonia;jia wei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treatment;children

在儿科的临床治疗中肺炎是较为常见的、多发的疾病,一年四季都比较容易发生,尤其是在冬春季节3岁以内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发热、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若病情严重则可能导致患者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全身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中国儿童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据临床研究表明,我国儿科门诊收治的患者中有40%-70%的患者被确诊为肺炎,而儿科住院人数中有30%-65%的患者是肺炎患者[2]。肺炎会严重的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并且对患者的学习及日常生活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患者得肺炎也会给患者家属的工作以及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给患者的整个家庭甚至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3]。现在,传统的中医药在小儿肺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中医药的优势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我院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上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并且在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后发现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到我院治疗的15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纳入标准:①年龄小于12岁的患者。②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确定为小儿肺炎的患者。③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配合此项研究的患者。④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排除标准:①身体检查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②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整参与完整研究的患者。③患有心理性疾病、精神类疾病或不能正常进行沟通的患者。④对治疗所需中药材过敏的患者[4]。研究组有患者75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介于2~11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5.43±2.15)岁;病程7-21d,平均病程(14.4±2.1)d。对照组有患者75例,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年龄介于2~11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5.44±2.17)岁;病程6-22d,平均病程(15.6±2.4)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已经通过了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患者进行平喘、止咳以及抗感染治疗,并且对出现缺氧现象的患者可以给予吸氧以及营养支持,以维持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5]。同时患者服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12,0.1g/ 包),按体重10mg/kg顿服,1天/1次,连续服用3天,服用方法为利用温开水冲服,饭后服用[6]。

1.2.2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加味麻杏石甘汤的药方为:生石膏30g、杏仁10g、麻黄6g、炙甘草6g、川贝母12g、桔梗12g、前胡10g、芦根30g、百部10g。如果患儿伴有胸痛的情况加栝楼15g、薤白15g;如果伴有气促、喘息甚者的加葶苈子10g、大枣12枚[7];如果伴有痰多的加半夏10g、茯苓12g、陈皮10g。将药以水煎服,早晚分服,1d/1剂,连续服用10d。并且按照患者的外邪里热、体质强弱以及年龄大小的偏重程度来对药量进行适当调整,若患者的喘息较为严重则可以适当的增加石膏的剂量。其中8~12岁患者的用药量和成人的用药量等量,4~7岁患者的用药量是成人用药量的2/3,1~3岁患者的用药量是成人用药量的1/3到1/2,新生儿的用药量是成人用药量的1/6。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主要统计患者的咳嗽、喘息、痰黄稠、壮热等证候,根据患者中医症候的不同程度进行评分,评分按照2、4、6、8分的形式,最后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计算两组的有效率,其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过治疗后完全消失,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的现象为显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过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的现象为有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过治疗后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善,甚至有加重的现象为无效,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的患者所占的比例。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分别统计患者的不使用激素、不良反应、血氧>95%以及治疗后复发的情况,并计算其概率。

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WBC)水平、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N%)进行统计分析[8],分别再治疗前和治疗10d后,抽取患者晨起时的肘静脉血5mL,采取相应的方法对血常规WBC水平、PCT水平以及N%进行检验。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均应用SPSS18.0进行,计数计量资料应用X2(%)以及t检测(`x±s),P<0.05表示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所下降(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并且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该病症的特点是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所以应及时的对患儿进行治疗,并且应达到治疗彻底的效果[9]。小儿肺炎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症状有发热、喘息、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该病症在中医上属于“肺炎喘嗽”的范围,包含的主要病理是患儿气血不通,进而会导致患儿身体被外邪之气侵袭,在患儿体内邪气会化热炼液成痰,进而在患者肺部痰液会出现郁结的现象,时间长就会形成小儿肺炎,因此对小儿肺炎治疗的关键就是清肺化痰。

在小儿科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就是小儿支气管肺炎,造成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细菌、肺炎支原体以及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是两种甚至多种因素混合而形成的感染。支气管肺炎常见的人群是2岁以内的婴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婴幼儿的支气管官腔相对比较狭窄,间质发育旺盛,肺泡的数量相对较少,导致患儿肺内含气量也少,分泌黏液的量较少,婴儿的纤毛运动较差,肺弹力组织未发育完全,再加上患儿肺部的血管较为丰富,这就增加了患儿出血的风险;另一方面患儿的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的感染,更容易引发肺炎的扩散,再加上患儿存在营养不良以及还有遗传病等现象。年龄相对较大但是体质较差的幼儿,虽然患儿的集体反应已经逐渐变成熟,局部抗感染的能力也增强,但是如果患儿出现肺炎,那么就会是较大的病灶出现[10]。如果患儿治疗不及时,会给患儿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式是西医治疗,该治疗方式主要控制患儿炎症的发生、对症治疗,进而预防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但是西医治疗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容易引起患儿的复发,未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所下降(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对患儿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中医学上,小儿肺炎的主要病理是外感风热,风寒郁结化痰,邪热壅肺,从而肺气被束缚,进而患儿会出现咳喘的症状,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邪热壅肺型,对其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11]。该中药具有清肺平喘以及辛凉宣泄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发热、咳喘、口渴以及苔薄黄等症状,该中药配方在《伤寒论》中有记载,原本主要用于治疗太阳病,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用于小儿肺炎邪热壅肺,不论患儿有汗无汗,应用此方法治疗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疗效甚至优于西医治疗[12]。在本研究中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较好,方中麻黄辛甘温,宣肺解表而平喘;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两药配伍相辅相成,既能宣肺,又能泄热,共为君药;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合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问,为佐使药[13];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芦根的清除肺热,滋阴生津,百部润肺止咳,桔梗宣肺祛痰,前胡降气化痰,两味相配,一升一降。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肺炎,能够优势互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小儿肺常不足,肺脏娇嫩,且脾胃功能发育不完善,肺气易虚,卫外不固,从而小儿更容易受到外邪的干扰,侵犯肺卫,肺失宣降,闭郁不宣,化热烁津,进而造成津液郁结形成痰。小儿肺炎容易出现急性发作的现象,这主要是痰会随着气体的循环上升,气体因为痰多而受到阻碍,进而相互影响,造成患儿出现气道阻塞的现象,临床上的主要表现症状有呼多吸少,喘促气急的现象[14]。加味麻杏石甘汤是中医学上用来治疗咳喘肺热的主要配方,在配方中麻黄微苦辛温,一方面能够开宣肺气进而达到平喘止咳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体表汗液的蒸发来达到驱赶邪气的目的;石膏性寒味甘,能够起到清肺热的作用,这两种成分的配合,能够将患者体内的邪气驱除,并且达到止咳清肺的作用;杏仁降逆肺气,平咳喘,与麻黄相配,一宣一降,恢复肺的宣降功能;炙甘草一方面能够起到益气和中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与石膏相结合,发挥生津止渴的作用,结合加味药物,共同达到清肺平喘,化痰止咳的功效,减轻患儿咳嗽的痛苦,进而应用该中药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5]。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在临床上对于多种小儿肺炎的治疗应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味麻杏石甘汤,该方法对于细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都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方法[16]。有临床数据显示,在我国小儿肺炎发生的主要种类是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种感染方式的发病率都较高,但是目前能够达到治疗效果明显,并且对患儿的副作用较小的药物较少,给患儿使用较多的抗生素会对患儿产生加大的影响,有可能会加重患者病情,并且患儿会出现对药物有耐药性的现象。所以对有小儿肺炎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中药,该方法治疗的费用低,能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并且对患儿的副作用较小,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17]。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PCT以及N%水平都有所下降(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WBC、PCT以及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治疗小儿肺炎使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疗效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各种中医症候,不良反应小,治疗时间短,能够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思佳,马艳红,傅延龄,等.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量效分析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2):361-367.

[2]别心坦.麻杏石甘汤联合抗生素治疗伴心肌损害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7):1876-1879.

[3]MalgorzataBenedyk,PiotrMydel,DelaleuN,etal.Gingipains:criticalfactorsinthedevelopmentofaspirationpneumoniacausedbyPorphyromonasgingivalis[J].EvolutionaryComputation,2016,8(2):185-198.

[4]仇午娴,陈洁,俞佳.麻杏石甘汤加味穴位贴敷辨治郁热内蕴证小儿高热的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3):63-66.

[5]景璇,郭洁,刘亚琴,等.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11(12):2600-2603.

[6]王金艳,王彬.口服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3,37(6):423-424.

[7]黄遵羲.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汤治疗80例小儿肺炎的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4,6(8):84-85.

[8]夏兰兰,李敬.小儿肺炎中PCT、WBC、hs-CRP检测对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4):435-437.

[9]田鲜美,王兰,刘丽杰,等.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临床,2017,24(1):18-22.

[10]孟巍,王雪飞,王玉珏.加味麻杏甘石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9):1668-1670.

[11]刘鉴.加味五虎汤对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J].陕西中医,2016,37(10):1307-1309.

[12]赖乾,袁振洁,李金田,等.麻杏石甘汤与西药对比治疗小儿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医文献杂志,2016,34(3):32-36.

[13]邓丽红,唐汝宁,李刚,等.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肺炎喘嗽 [c].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30次学术论文汇编.2014:234—236.

[14]余勇,马碧岷,马五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及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48(s1):287-288.

[15]景璇,郭洁,钱金花,等.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对AECOPD肺功能、炎症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7,779(4):764-766.

[16]李向云.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中医治疗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9):61-62.

[17]张淑英,李银红,蒋英亮.麻杏甘石汤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292-294.

论文作者:齐晓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针对小儿肺炎患者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齐晓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