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科腔镜手术中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阳

【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肠外科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90例肠外科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16%,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44%,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肠外科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加速患者恢复,还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肠外科;腔镜;并发症;满意度

肠外科手术在普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以及社会老年化的加剧,以肠梗阻、直肠癌、结肠癌等为代表的肠外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威胁[1~2]。本研究选取我院90例肠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肠外科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普外科90例肠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在详细了解此次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性疾病;②胸腔腹水、积液或水肿者;③体型严重改变者;④肝肾功能异常或心功能不全者;⑤手术禁忌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9:16例,年龄范围22~77岁,中位年龄(49.3±10.6)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28:17例,年龄范围23~75岁,中位年龄(49.0±10.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肠道准备、术前禁食、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术后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为:(1)术前护理。将疾病相关知识和手术注意事项以及术前禁食的作用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提高通气量,以预防或减少相关并发症。(2)术后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予以严密监测,检查管道是否脱落或折叠;鼓励患者咀嚼口香糖,以提高唾液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肠功能的恢复。尽可能早地让患者饮水进食,从清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稀饭或软面条,最后正常饮食。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对可能存在的肠麻痹、恶心呕吐等情况予以严密监测。嘱咐患者尽可能早地下床活动,术后1~2d协助其进行床边活动;术后3d协助其进行走廊活动,活动量应以患者耐受为度[3]。

1.3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4~5]

统计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1)症状改善时间包括:下床活动时间、尿管拔出时间、初次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并发症包括:肠梗阻、腹腔脓肿、创口裂开或感染、吻合口瘘、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以及尿路感染。(3)护理满意度评判标准:采取满意度问卷调查方法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处理本研究数据,以卡方χ2检验本次研究的计数资料,采用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表明本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尿管拔出时间、初次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详见表1。

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4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临床多采用腹腔镜等设备辅助治疗肠外科手术患者,能最大程度减少术创对患者的损伤,虽然较传统开腹手术所带来了创伤明显降低,但受到麻醉和解剖等因素的影响,仍会对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6]。临床研究发现,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恢复[7~8]。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始于欧美国家,并逐渐应用于我国。顾名思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以快速康复护理理念为指导,从社会经济和患者的康复速度以及应激反应等方面出发,通过研究影响患者康复的各种不利因素,并在手术前后期间实施相应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把控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理与病理反应,帮助患者尽早康复[9]。该护理模式下, 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模式的弊端,如:传统清洁灌肠与过早让患者禁饮、禁食, 容易引起其发生血容量减少、脱水或低血糖等症,加之术创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一系列措施可能引起患者内环境发生紊乱,造成其以免功能下降,其抗感染与组织修复能力受到影响。 而在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中, 转变了上述护理内容, 不过早对患者禁食, 以免机体造成过度损耗, 从而维持体内平衡, 确保肌肉组织功能正常[10]。本次研究中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患者实施包括术前健康宣教、肺功能锻炼,以及术后对患者实施管道护理、体征监测、胃肠功能训练、下床活动干预等一系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服务,旨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加速胃肠功能的恢复,促进病情的尽早康复。

本次研究对我院肠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16%(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4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78%(P<0.05),表明本次研究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肠外科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加速患者恢复,还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宋阳.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4):487-488.

[2]王玲玲,张之臣.快速康复护理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5):160.

[3]韩惠卿,徐阳,付婷.快速康复路径护理联合多学科协作模式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8,7(01):92-94.

[4]刘红艳.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恢复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2):2124-2126.

[5]蔡雪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4):509-510.

[6]井涛,唐璠,郭思勤,刘兴.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康复与营养状况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2):101-103.

[7]冯梅玲.快速康复护理对结肠癌术后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胃肠功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01):86-88.

[8]王妃凤,梁桂花,梁霞,戴梅花,符小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01):57-59.

[9]朱钧,张雪蓉.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患者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103-104.

[10]欧阳钦,宋海良,王三英,龚时文,王晓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7):118-122.

论文作者:陈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肠外科腔镜手术中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