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的方法改进与成效论文_何苗

(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的方法改进与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我院接收并手术室器械对其交接方法进行改进,探究手术室器械交接改进后的效果与问题,方法改进中固定不同手术器械类型的物品数量、种类,并加强培训和指导,通过对手术器械用途、功能、类别和数目等进行记忆、考核,交接过程中要确立接收、包装的准确性,加强清点和总结反馈,做好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器械物品损耗、纠纷、物品缺失的预处理工作,提高各项交接工作的服务质量,观察并分析交接方法改进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器械交接部门的交接方法改进后其预处理不合格、器械损耗、器械缺失、产生纠纷、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各项指标分别为4(0.50%)、5(0.62%)、8(0.99%)、2(0.25%)、96.45%,明显优于交接前的各项指标,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器械交接方法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进,从而提高其服务质量和交接水平。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方法改进

传统交接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交接时不清点,对手术器械内部应用物品不明确,交接时缺少清点,导致数目和类别出现差错,容易让供应室与器械管理部门产生纠纷和矛盾。且手术器械包内物品的数目与种类不固定,交接时手术器械会存在变动或者丢失,物品交接存在难度。本文通过对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器械交接的方法进行改进,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2月我院接收并手术室器械对其交接方法进行改进,探究手术室器械交接改进后的效果与问题,我院属于综合性医院,手术科室众多,包括手术间12间,日手术次数多达40台,供应室接受的日器械量多达100包,且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为21名,护理人员包括12名,工勤人员13名,年龄平均值为35.2±5.12岁,工作时间约为8小时。

1.2 研究方法

1.2.1 首先要对不同器械内的数目和物品种类固定,加强与手术医生与护士长的沟通与交流,确定每个手术包中的器械类型、特征、数目的固定,并且要在交接过程中对手术器械包内的数量、种类通过图片记录或者拍照方式等来规范,并制定成册子,进行日常器械的规范和整理工作。

1.2.2通过加强培训和指导,要明确每个手术器械包内的物品的数目和种类,包括手术器械的用途和基本功能,对手术器械包进行规范并对常用手术器械和普通科室器械使用特点进行讲解,尤其是专业性和特殊性强的手术器械类型。必须邀请骨干护士以及手术医生等来对精密手术器械和特殊手术器械的敏感性、特殊性和异常功能进行讲解,对该类器械清洗和消毒时的注意问题进行讲解,并且在清洗时要加强保护,避免对精密手术器械造成损害,影响交接后的使用[1]。

1.2.3 加强对供应室工勤人员与护士的手术器械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让工作人员能够明确不同手术器械的交接时注意问题,要求工作人员能够背诵器械明细表的内容,包括专科系统的手术包,并且通过考核来进行评定,通过计分的方式来查缺补漏,明确手术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4 确定包装负责人和接收器械的负责人,并在交接过程中进行记录,做好清点和接收工作,明确交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按照交接规范和流程进行,严格遵照消毒和杀菌工作进行清洗,保证手术器械的完整性,避免手术器械在储存和交接过程中产生污染,影响手术的过程[2]。

1.2.5 手术器械准备重要明确其厂家、生产批号、日期、属性和基本用途,并要进行分类,交接中做好记录,清洗中重点加强润滑和保养工作,并且在器械清洗中也要按照器械的复杂性、精密特点等进行分类清洗,避免交叉污染,明确实际工作中人员配备,细化每个交接工作的责任,加强对岗位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由于手术器械种类繁多、性质复杂[3],必须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归类和整理,并进行发放,规范手术器械交接工作流程,加强与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建立手术器械交接卡。

1.3 数据指标获取与判定

本次实验研究中的数据指标全部通过2015 年中华医学会卫生中心提出的《 手术室手术器械管理标准》进行判定,并重点观察了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的交接方法改进与各项工作指标的改善情况。

1.4统计学的数据分析

实验研究中获得的数据均通过专业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统计数据处理软件的版本为SPSS 19.0,且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后的资料通过t值和卡方值进行检验,分别对应组间数据资料和计数资料,实验中以P值小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性显著。

2.结果

3.讨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主要对医院内不同科室重复性使用的手术器械和其他医疗物品进行再生处理,主要进行消毒、擦洗、回收、包装、检查、发放和灭菌等工作,是医院的重点管理部门[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医疗技术不断扩展,医疗器械和工具的种类和数目也不断增多[5],导致管理模式日益复杂,尤其是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器械交接过程,导致交接中出现器械缺失、器械损坏、器械使用纠纷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到手术器械的使用[6],故需要在传统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器械交接改进过程中进行方法改进。传统交接改进前手术器械交接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器械交接部门交接时不清点,对手术器械内部应用物品不明确,交接时缺少清点,导致数目和类别出现差错[7],容易让供应室与器械管理部门产生纠纷和矛盾。且手术器械包内物品的数目与种类不固定,交接时手术器械会存在变动或者丢失,物品交接存在难度[8]。本文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器械交接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提高手术器械交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减少器械的损伤、器械缺失以及器械交接纠纷等问题,大大提高交接效率。

参考文献

[1]彭雪梅,邓英娣. 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方法的改进与成效[J]. 护理学报,2013,15:16-18.

[2]钱小芳,刘桂华,徐爱梅,念金霞. 硬式内镜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处置后存在的问题与控制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2:5494-5496.

[3]徐宇红,戴小明,李小娜,江丽华,孙勇. 6 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0,10:927-929.

[4]陈秀凤. 表格式手术器械转运交接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6,21:47-48.

[5]李晓君,李敏.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的体会[A]. .2014年河南省现代手术室护理安全暨管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4:3.

[6]刘明秀,蒋学伦,舒昌惠. 防止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器械生锈的流程化管理[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04:307-308.

[7]李翠娟. 精细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6,06:68-70.

[8]郑朝敏,甘晓琴,聂智容,谭春艳. PDCA在手术室腔镜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灭菌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2014,08:1010-1012.

论文作者:何苗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  ;  ;  ;  ;  ;  ;  ;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的方法改进与成效论文_何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