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玉林市儿童青少年视力状况横断面调查论文_叶晓燕,梁苑苑,蒙进军 周庆进,

叶晓燕 梁苑苑 蒙进军 周庆进

(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2018年玉林市儿童青少年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结果,了解玉林市儿童青少年视力状况及特征,提出干预策略。方法 随机抽取玉林市2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每所学校随机抽取每个年级2个班的学生进行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结果 参与调查学生3005名,视力异常1758人(58.50%),屈光不正2172人(72.28%),近视1416人(47.12%),男女生的年龄与近视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50、-0.401,P值均=0.000),以年龄组分为<9岁组,9-15岁组,≧16岁组,三个组的女生裸眼视力异常率均高于男生,2值分别为4.300、23.776、17.601,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玉林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在我国属于中度流行区,视力不良以近视为主;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应重点关注;9岁组开始的视力异常率≧50%,提示学生视力筛查最好在9岁之前开展,越早开展视力和屈光筛查,越能早发现并及时予以纠正。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视力状况; 屈光不正;横断面调查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近视检出率和总患病率人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最突出的问题之一[1]。2018年7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指出我国青少年近视状况不容忽视[2],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65.3%,其中四年级女生视力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比例分别为18.6%、10.4%,男生分别为16.4%、9%;八年级女生视力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比例分别为24.1%、39.5%,男生分别为22.1%、31.7%。为了解玉林市儿童青少年的视力状况及屈光状态,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本次调查利用2018年玉林市8所学校开展的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数据,进行横断面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抽取玉林市2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每所学校随机抽取每个年级2个班共3005名学生进行调查,男生1560名,平均年龄(11.78±0.09)岁,女生1445名,平均年龄(12.40±0.10)岁。以年龄来统计6岁组198名,7岁组234名,8岁组222名,9岁组252名,10岁组236名,11岁组249名,12岁组254名,13岁组223名,14岁组205名,15岁247名,16岁201名,17岁243名,18岁241名。

1.2调查内容及方法

现场调查聘请专业的人员以及符合标准要求的仪器到目标学校对学生进行检查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筛查设备:符合国家标准(GB 11533标准对数视力表)规定的视力检查表进行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测采用符合标准(ISO 10342眼科仪器—验光仪)的验光仪使用客观检查法,在非睫状肌麻痹条件下,使用台式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测。

1.3诊断标准

1.3.1正视眼 裸眼视力≧5.0且等效球镜度<+0.5D,且柱镜屈光度的绝对值 >1.00 D 为正视眼。

1.3.2 屈光不正 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1.3.3近视眼 裸眼视力<5.0且等效球镜度<-0.75D定义为近视眼。其中等效球镜度>-3.00~-0.75D为轻度近视;等效球镜度>-6.00~-3.00D为中度近视;等效球镜度≦-6.00高度近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标准差(x±s)表示,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2或2趋势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裸眼视力结果

参与调查的儿童青少年共3005人,其中男生1560人(51.91%),女生1445人(48.09%)。调查结果双眼裸眼视力正常1247人(41.49%),单眼或双眼裸眼视力异常1758人(58.50%),其中男生裸眼视力正常746人(47.82%),裸眼视力异常814人(52.18%),女生裸眼视力正常501人(34.67%),裸眼视力异常944人(65.33%),2=53.4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年龄组分为<9岁组,9-15岁组,≧16岁组来分组,三个组的女生裸眼视力异常率均高于男生,2值分别为4.300、23.776、17.601,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女生的裸眼视力异常率高于男生,应重点关注女生的视力问题。见表1。

2.2男女生左右眼裸眼视力差异情况

对调查学生以年龄组分为<9岁组,9-15岁组,≧16岁组来分组,9-15岁组和≥16岁组女生的左右眼视力均低于男生,2值分别为1562.645、1575.438、555.684、562.779,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岁组女生左眼视力低于男生,2=644.9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岁组男女生右眼视力2=641.821,p=0.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除<9岁组男女生右眼视力无差异,其余各组男女生左右眼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视力异常情况较男生严重。见表2

2.3屈光不正情况

参与调查学生3005名,结果显示屈光正常833人(27.72%),屈光不正2172人(72.28%),其中男生屈光正常472人(30.26%),屈光不正1088人(69.74%),女生屈光正常361人(24.98%),屈光不正1084人(75.02%),2=10.4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年龄组分为<9岁组,9-15岁组,≧16岁组来分组,<9岁组男女生屈光情况2=0.273,p=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5岁组,≧16岁组两个组的女生屈光不正率均高于男生,2值分别为5.796、6.604,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4视力异常与年龄相关情况

2.4.1各年龄与裸眼视力异常情况

参与调查的儿童青少年共3005人,单眼或双眼裸眼视力异常1758人,裸眼视力异常率为58.50%。其中6岁组异常率为15.66%(31/198);7岁组异常率为16.24%(38/234);8岁组异常率为25.66%(57/222)%;9岁组异常率为49.60%(125/252);10岁组异常率为50.85%(120/236);11岁组异常率为60.64%(151/249);12岁组异常率为65.75%(167/254);13岁组异常率为65.47%(146/223);14岁组异常率为74.63%(153/205);15岁组异常率为77.73%(192/247);16岁组异常率为80.60%(162/201);17岁组异常率为83.95%(204/243);18岁组异常率为87.97%(212/241)。2=695.78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从10岁开始儿童青少年视力异常率>50%。

2.4.2男女生视力及近视与年龄情况

参与调查的儿童青少年3005名,近视1416名,近视率47.12%,其中轻度近视率为52.75%(747/1416),中度近视率为39.41%(558/1416),高度近视率为7.84%(111/1416)。以近视检出率<45%为近视低流行区,45%-60%为中等流行区,>60%为近视高流行区[3],玉林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在我国属于中度流行区。各年龄段男女生视力异常与近视统计数据结果表明,双眼近视高度相关,故仅计算右眼。男女生的年龄与视力异常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2、-0.503,p值均=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的年龄与近视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0.401,p值均=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人的视力状态包括正视眼和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又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本次调查中屈光异常率为72.28%,学生近视检出率为47.12%,属于中等流行区,其中屈光不正的最大因素为近视,这与国内学者报道的青少年视力不良的重要原因是近视一致[4-5],而本次调查中近视人数占屈光不正的67.22%(1460/2172),以低度近视为主,低于国内学者报道的占比达91.2%-98%的报道[4-5]。

本研究结果显示,6 ~18岁学生中,年龄与视力不良及近视患病率呈负相关,女生的视力不良患病率与近视率比男生高,这一结果国内学者[6]报道一致,这可能是与女生静态活动较多,室外活动及运动量较男生少有关,提示我们应重点关注女性视力问题。从10岁开始,我市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异常率>50%,这与国内学者报道的10 岁开始,即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处于屈光不正的状态是一致的[6],10岁组的学生大部分对应的是4年级以上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难度的提高,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也在提高。提示学生视力筛查最好在10岁之前开展,越早开展视力和屈光筛查,越能早发现并及时予以纠正。

学生视力不良呈现低龄化且患病率不断增高的趋势,如何有效的控制学生视力不良率,建议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控措施:在教育部门层面,2017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7],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降低学生近视率”作为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学校严格的落实教育部门相关政策是关键;在家长层面,有学者[8-9]研究指出家长时刻关注学生在家的用眼行为,保证学生课后能正确贯彻执行预防近视的具体措施,以及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示范作用,通过宣传教育降低家长的视屏时间,增加家长户外活动时间,将有助于降低孩子的视屏时间,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在学生层面,张欣[9]研究指出学生自觉按照近视防治健康教育核心知识的要求,保持正确读写、握笔姿势,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等是近视防控的重要措施。通过教育部门、家长及学生的高度重视,三者结合从不同层面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行动共同做好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保护学生视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教育部.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EB/OL].[2018-07-24].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7/t20180724_343663.html

[3]董彦会,刘慧彬,王政和,等.2005—2014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流行状况与变化趋势[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4):285-289.

[4] 钱登娟.云南省某市中小学生近视和视力不良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配镜需求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8.

[5] 黄晓燕.吉林省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6]陈露,瞿小妹,上海市 6 ~ 15 岁学生屈光状态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20):74-7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 准》的通知[EB /OL].[2017-12-04].http: / /www.moe.gov.cn /srcsite /A06 /s3321 /201712 /t20171211_321026.html.

[8]安美静,陈天骄,马军.父母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的影响极其性别差异[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2):202-205.

[9]张欣.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环境危险因素的防控[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6-8,12.

论文作者:叶晓燕,梁苑苑,蒙进军 周庆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2018年玉林市儿童青少年视力状况横断面调查论文_叶晓燕,梁苑苑,蒙进军 周庆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