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对于心理学的认知现状论文_高跃中1,高亦宁2

高三学生对于心理学的认知现状论文_高跃中1,高亦宁2

高跃中1 高亦宁2

(1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卫生院 浙江嘉兴 314023)

(2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 210012)

【摘要】目的:了解心理学知识在高三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和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三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的认知途径、范围、深度及对心理学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高三学生对心理学的认知不容乐观,认知途径广泛,渠道相对集中,渠道的非科学性,导致一知半解、误区丛生。讨论:高三学生对心理学具有很高的学习需要,心理学的普及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认知渠道仍需拓展。

【关键词】高三学生;心理学;认知;现状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215-02

众所周知,心理学与人们日常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近年来相关知识的普及,心理学已经悄然走入了学生的生活,而高三学生因其处在人生抉择的特殊阶段,因而是否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其未来的人生规划和发展都有着极不寻常的现实意义。为了了解心理学知识在高三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和现状,笔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科学探知和校园普及的必要性等方面针对即将填报专业的高三学生对该学科的认知情况及高三群体认知心理学知识的裨益进行了讨论,力求反映心理学在该群体普及的真实现状,引发该群体对心理学知识的关注,给相关方面提供科学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嘉兴一中2015届高三学生,共16个班,其中文科4个班,理科12个班,学生人数共760人,笔者随机选取高三四个班,其中文科1个班,理科3个班,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5份。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共设置10个题目,主要涉及了高三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的认知途径、范围、深度及对心理学的评价和学习兴趣等方面。

2.结果与分析

2.1 对心理学的认知不容乐观

经样本分析:在回收的185份有效问卷中,有125位学生表示自己知道心理学,占总数的67.6%;60位学生表示自己不太清楚心理学,占总数的32.4%。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课程改革,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不同阶段课程大纲里均有涉及心理学知识或开设相关心理健康的课程,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引起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重视,以至于进入高三阶段的学生仍有三成以上的学生不了解心理学概念。

2.2 认知途径广泛,渠道相对集中

高三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存在多种认知途径,经问卷调查统计,在125位表示知道心理学的高三学生中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和占比为:多媒体57位,占45.6%,书本42位,占33.6%,选修课21位,占16.8%、同学口耳相传5位占4.1%。可以说,现代媒体的发展为心理学的普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通过现代媒体和书本的途径获取心理学知识的比率占到了近八成,呈现出渠道过于集中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课程改革对学生在心理学方面的认知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从调查情况看,实际效果并不乐观,通过课堂学习和学生间交流等校园途径获取心理学知识的效果并不理想,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

2.3 渠道的非科学性,导致一知半解、误区丛生。

经统计,在知道心理学的125位学生中,56位学生(占44.8%)认为学习心理学就能够看透别人的心思,13位学生(占10.4%)表示不太清楚,只有剩余的56位学生(占44.8%)认为学习心理学不能够看透别人的心思。也就是说,近半数自认为知道心理学的学生,实际上对心理学的认知是存在误区的:人心是不可看透且变化无常的[1]。此外,在知道心理学的学生中,70位(占56.0%)认为研究心理学的人能更快的成功和幸福,55位(占44.0%)认为不是。这也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了心理学被神化的情况。而在两道涉及较深心理学知识的多选题(涉及心理学范畴和心理学史)中,均答对的,意味着对心理学有着浓厚兴趣并对心理学认知较深的学生有八人,仅占总数的4.3%。

在我国科学心理学起步较晚,学科发展速度缓慢,普通大众了解心理学的途径仍然很有限。大众对于心理学的认知通常来源于各种传播媒介,而传播媒介的商业性和功利性的特性,决定了其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势必会采用容易脱离其科学实质或断章取义的方式进行传播,进而导致其合理“生活化”的道路也因而偏离了正确的轨道[2]。因此往往易导致受众者对心理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误区丛生,过度神话等现象的发生。

2.4 潜在的学习需求值很高,发展趋势值得期待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回收的185份有效问卷中,101位学生(占80.8%)还是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愿意学习更多的心理学知识。这在未来心理学方面的普及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心理学在我国其实是非常受欢迎的,心理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媒体上也不乏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等心理工作者,催眠、心理测试大行其道——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人民对心理学越来越感兴趣,心理学已经悄然走人了人们的生活。而高三学生正处在人生抉择的重要阶段,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必然会对心理学的普及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讨论

认知心理学知识大有裨益。有研究认为,心理学研究对日常经历中的重要事件有着及时和重要的应用。它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地描述行为,解释产生行为的原因,预测行为何时会发生,以及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3]。心理学作为一门关心哲学,对其的良好认知将对高三群体的身心健康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正确的普及利于纠正高三群体对心理学和心理工作者的认识,避免学生对心理学敬而远之的情况发生;第二,它将推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我国心理学学科的发展;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将促进学生乃至大众对其自身和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认识,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有助于心理学更好地发挥其学科优势为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而对于这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即将高考、填报志愿的高三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知识,从高考的角度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它有利于养成学生控制行为的能力,这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投入到高三这一年的奋斗中,同时在对自己行为的预测中,更好地处理日常问题,更加平和地看待高考,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减少因为心理学问题而产生的失误。

本研究发现,高三群体中心理学的普及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认知渠道仍需拓展。教育部门及社会心理学团体可以加强有关方面的关注。而对于普及心理学的方式与途径要注意其科学性,避免出现脱离科学实质或断章取义等情况。同时值得注意的还有高三群体对待心理学潜在的学习需要,这对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心理学未来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河合隼雄,著.吴倩,译.心的处方笺.广西:广西科技出版社.2013.24-28

[2]揭江,陈郝杰.从学科介绍角度谈我国心理学的推广普及.青春岁月,2013,17:458

[3]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磊,王甦,译.心理学与生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7

论文作者:高跃中1,高亦宁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高三学生对于心理学的认知现状论文_高跃中1,高亦宁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