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超声定位肺小结节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论文_方原

术中超声定位肺小结节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论文_方原

(大连市中心医院 辽宁大连 11603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术中超声定位肺小结节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特选取50例肺小结节患者(就诊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纳入研究,并给予超声定位辅助下施行胸腔镜手术,分析评价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成功率。结果:50例患者中共有64枚肺小结节,其中经术中超声定位肺小结节明确位置的有49枚(76.56%),定位失败有13枚(20.31%),因胸腔粘连未行超声定位2枚(3.12%)。本次研究中超声平均操作时间为(18.00±0.50)分钟。结论:在给予肺小结节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中应用术中超声定位占据着比较重要应用意义,存在可行性。

【关键词】术中超声定位;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6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129-02

CT影像学技术越来越普及使用,使临床肺内小结节疾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其中部分肺内小结属于早期肺癌的临床症状表现,特别是纯磨玻璃样结节以及部分实变的纯磨玻璃样结节[1]。在病理学上,肺内小结多表现为原位腺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微浸润腺癌(或浸润性腺癌)。随着临床医学技术发展进步,电视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早期肺癌优势显著,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中[2]。但实施胸腔镜手术过程中较难定位肺小结节。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分析术中超声定位肺小结节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小结节患者50例纳入研究。50例肺小结节患者均为常规健康体检时发现,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工作,并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18例,共50例;年龄:患者年龄最低36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为(42.50±5.50)岁。手术前均给予所有患者施行双肺高分辨率CT扫描+三维重建,扫描结果显示共有64枚。其中,有2枚最大直径为5mm以下,有43枚最大直径为5~10mm,有19枚最大直径为11~15mm。有47枚结节深度≤2cm,有17枚结节深度>2cm。纳入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为外周型结节,直径≤1.5cm;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为阴性;痰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排除标准:肺结节直径≥1.5cm,结节距离肺表面深度>3.0cm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已排除有肺门结节肿大、纵膈淋巴结肿大、肺不张等患者;均已排除有远处转移性病灶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仪器及方法

本次研究中统一选择ALOKE阿尔法仪器;超声探头选择L9-3,UST-5550,探头直径1厘米,以便于手术过程中经操作孔进入患者胸腔,利于施行超声扫描,完成术中超声定位。手术前借助胸部HRCT明确肺小结节所在肺叶的解剖位置,术者作一切口行常规性进胸探查;采用双腔气管插管联合封堵器以创造单肺通气条件;观察至肺萎陷后,术者将肺小结节提拉至主操作孔附近,并将超声探头经主操作孔插入施行超声扫描。若肺小结节即位于主操作孔附近,则术者可直接经主操作孔插入超声探头,明确肺小结节具体位置。若肺小结节处于肺组织且提拉至主操作孔附近较为困难,则可采用副操作孔施行超声定位,并借助电凝钩(电刀)于表面肺组织标记,以确定肺小结节具体位置。若肺小结节位置浅表,适合楔形切除方式,则可以采用胸腔镜手术下楔形切除肺小结节;若肺小结节位置偏深,不适合楔形切除方式,则可以采用胸腔镜手术下肺段切除术。标本取出后快速冰冻病理,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选择合适手术方案。

1.3 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所有肺小结节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中相关指标情况。

2.结果

本次研究中,超声操作时间为5分钟~25分钟,平均操作时间为(18.00±0.50)分钟。64枚肺小结节中,经术中超声定位明确其位置共有49枚(76.56%),超声定位后结合患者的实际病况给予肺结节楔形切除手术或者肺段切除术。其中有13枚(20.31%)肺小结节术中超声定位过程中受肺大疱或者弥漫性肺气肿表现影响而导致定位失败,结合CT影像学定位以及术者手指触诊后改为肺段切除术或者肺叶切除术。有2枚(3.12%)肺小结节术中超声定位过程中受胸膜腔广泛致密粘连而导致未能定位,术者松解粘连后,创面有明显渗血,改为开胸后,直接施行肺叶切除术。并采取术中冰冻以明确病理。若为浸润性腺癌,给予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淋巴结清扫;若为微浸润性腺癌或者原位腺癌,则在保证有效足够的切缘前提下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若冰冻病理结果证实为转移性肿瘤或者是良性病变,则直接结束手术(与传统胸腔镜手术相同)。

3.讨论

肺小结节定位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前定位以及手术中定位。手术前定位主要借助CT引导下施行经皮肺穿刺,并结合金属材料或者染料或者核素等辅助下实现定位。手术中定位是结合肺部结节的具体解剖定位,以及手术过程中肉眼观察及术者手指触诊等方式实现定位。术中超声定位是属于手术中定位方式之一[3]。

术中超声定位的定位准确度较高。本次研究中,超声操作时间为5~25分钟,平均操作时间为(18.00±0.50)分钟,这与传统胸腔镜手术相同。由于受肺大疱或者弥漫性肺气肿表现影响,本次研究中有13枚肺小结节定位失败。另外,有2枚因受胸膜腔广泛致密粘连而导致未能定位。50例肺小结节患者共检出的64枚肺小结节中,共有49枚术中超声定位成功,并结合患者的实况施行楔形切除手术或者肺段切除术,定位准确率为75.56%(49/64)[4-5]。

综上所述,肺小结节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术中超声定位有着重要作用,具有无创、定位成功率高、可以测量切缘距离等优点,同时可以用于离体标本中多发小pGGO的精确定位,可以缩短术中定位的时间。但应用术中超声定位对操作者及麻醉师技术要求较高,而且针对哮喘、肺大泡、弥漫性肺气肿及肺纤维化患者识别检测困难,且对气管内痰栓及单肺隔离不到位所导致的肺萎陷不满意的患者检测困难,以上情况应尽量避免。

【参考文献】

[1]周银杰,赵国芳,沈海波等.术中超声定位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3):316-317.

[2]王雷,朱蕾,吴卫华等.术中超声定位肺部结节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初步体会[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4):359-360.

[3]袁海云,夏旭,胡宁东等.术中超声辅助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4):2631-2632.

[4]邓飞,陈伟,唐红梅等.术前超声定位在肋骨骨折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2):1570-1573.

[5]王维,杨立民,张震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超声定位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13(11):33-36.

论文作者:方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术中超声定位肺小结节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论文_方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