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与香港经贸发展的比较与展望_香港经济论文

海峡两岸与香港经贸发展的比较与展望_香港经济论文

海峡两岸与香港经贸发展比较及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海峡两岸论文,经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与香港经贸发展之比较

1.80年代初起至90年代中,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北移,其最大特色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模式,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新兴粤港产业经济带,而香港本土则日益发展成为离岸的制造业指挥控制服务中心。

(1)香港制造业北移,使香港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质变, 其最具意义也是最富戏剧性的变化就是,香港制造业在一片“产业空心化”的喧忧声中,悄然冲破香港本土的地理界限,以“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形式,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地带,逐步形成了新兴的粤港产业经济带。据统计,现在有70%的香港大中型企业在广东设有分厂或从事加工业务;香港的电子、制衣、纺织、玩具、钟表、制鞋、塑料等主要制造业部门已将70%—90%左右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工序和生产线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1996 年港商在外地拥有生产设施的工厂中, 86.9%集中在广东省的深圳、东莞和广州等地;目前,在广东投产的“三资”企业已达3万多家,其中80%以上是港商创办的; “三来一补”企业已达2万多家,其中,90%以上是港商创办的;至1996年底,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受雇为港商从事生产的员工已多达400万人以上, 投资领域已从前几年的以制造业为主扩大到基础设施、房地产、金融、商贸、旅游、以及“三高”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据统计,香港设在内地的制造业企业生产总值早已大大超过了其本土制造业总值,早在1994年,香港设在内地的制造业企业生产总值就已达到3900亿港元,为香港本地制造业生产总值3301亿港元(包括本地产品及设在内地的生产企业产品)的1.18倍。

(2)随着香港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 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个突出特色,就是越来越多的港商都把留在香港的公司转向为其内地制造工厂进行前期和后期的管理与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和新设立的贸易公司也纷纷加入了为制造业服务的企业行列。1994年香港约有20500家从事与制造业相关服务的企业, 雇用职工约14万人。这些企业为在制造业服务过程中提供大量的技术支援,包括寻取订单、扩大市场、组织原材料供应、收集加工信息、开发设计产品、营销策划、品质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改进包装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这些企业在整个香港的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94年此类企业共创造约380亿港元的增加价值,几乎达到制造业本身增加值865亿港元的一半(44%)。由此可见,制造业北移使香港正在由过去的生产与管理合一的制造中心转变为离岸生产的管理服务中心。这一发展趋势,对香港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标志着香港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新兴的制造业控制服务中心。香港之所以有可能发展成为制造业控制服务中心,是因为它具有两个最根本的条件:一是它与境外工业区的产业群所具有的联系,不仅是一般的双边贸易经济关系,而且是指挥、控制、管理、服务与直接生产之间的相互依存、紧密不可分的关系;二是这个中心的运作已超出了制造业的范围,融制造业、贸易业、金融业、信息业、运输业于一体,其不仅可以胜任管理和服务的任务,并且能够推动制造业本身经营的多元化、人才的多样化和产业的高级化。

(3)香港制造业转移与台湾制造业转移的最大不同点是, 由于香港制造业主要是以OEM方式从事出口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科技含量和资金含量较低,因而以其为主所形成的粤港产业经济带,本身最大的产业特色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以从事出口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科技含量和资金含量普遍较低,不但产业升级近年来没有大的起色,而且“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模式也基本原封不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成本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香港制造业必然面临极大的挑战。尤其是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更使粤港产业经济带的升级换代成为迫在眉睫。问题在于,香港本身的传统的急功近利的近视思维和短期行为方式,大多数香港中小企业科技水平低、提升产业水平和扩大产业规模的能力低,使粤港新兴产业带增长潜力下降,这成为香港经济发展最大的隐忧。

2.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制造业大规模向内地转移,首先是大批下游产业中小企业内移,集中在粤闽两省,与台湾本土形成“上下游产业群”的产业分工模式;90年代后,台湾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较大规模向内地转移,原先上下游的产业分工模式逐渐开始为水平分工模式所替代,投资区域逐步向具有良好投资环境和雄厚工商业基础的沿海地区以及内陆地区辐射和伸延。与此同时台湾农业也开始进军祖国大陆,掀开两岸产业合作的新篇章。

(1)台湾对外投资热起于80年代中期,自台湾当局1987 年“解严”、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后,由于台湾经济环境迫使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厂商寻找出路,1988—1989年出现了以劳力密集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台商第一波大陆投资热潮,到了90年代初期台湾当局核准台商赴大陆投资后,大陆很快就成为台湾制造业最主要的对外投资地区。1992年大陆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改革步伐加快、经济高速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台商又掀起第二波大陆投资热。1992年新增台资企业和协议金额分别为6430个和55.43亿美元,比上一年分别猛增了270%和298%; 到1993年新增台资企业、 协议金额和实际利用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分别为10945个、99.6亿美元和33.6亿美元,比上一年分别又增长了70%、 79.7%和219%。从1993年起, 台湾制造业对大陆的投资金额就超越了对海外其他地区的投资额。在海峡两岸关系尚不明朗的时候,仍影响不了台湾制造业投资大陆的强烈意愿。1996年两岸政治面临严重对立,但台湾当局核准对大陆投资的金额只是在4、5月份有减少现象,6、7月份即很快回升,1996年1—8 月份台湾对大陆投资总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3.43%,而且投资规模明显朝大型化发展。 以1996年1—8 月台湾制造业对大陆投资的规模而言,平均每项投资额为363万美元,为1991年的4.9倍,而且超越台湾制造业对大陆以外地区投资的平均规模(311 万美元)。另据台湾当局统计,1991年台商赴大陆间接投资件数为237件, 投资金额为1.74亿美元,到今年6月止,投资件数已达11880件,投资金额高达73.7亿美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了50.1倍和42.4倍。除了中小企业、中下游产业外,台湾上市公司也纷纷赶赴大陆布局,以充分利用大陆的资源和有利条件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在大陆市场上力争抢先占点。据台湾《经济日报》今年11月18日报道,包括台塑、和信、远东、统一、长荣、力霸等台湾大型上市公司,七成赴大陆投资,其投资金额年均每项达320万美元以上,投资项目则增长55%。报道说, 台湾当局的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大型化呈现相当明显的“三级跳”。1992年平均金额只有73.4万美元,1994年的平均金额已突破百万美元,前年跃进到223万美元,去年更达到320万美元的高峰。据统计,1997年1到9月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累计已达10.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投资项目由去年同期的285项快速增加到441项,成长超过五成五。

(2)从台商投资大陆的地域分布上看,1992 年以前相对集中在闽粤两省沿海一带,因为这一时期主要是“投资带动出口贸易”型合资企业居多,进口原材料多依赖台湾的中上游企业产品,进出口以及经香港转口的运输成本的比较效益显著。因此,1992年以前在闽粤两省的台资企业及协议金额占大陆台资企业及协议金额的80%以上。1992年后,由于国内经济结构水平明显提高,对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投资需求逐年上升,加上长江三角洲及华东地区投资环境改善显著,台商投资逐步向具有良好投资环境和雄厚工商业基础的沿海地区如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省以及内陆地区如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大面积辐射和伸延。到1996年,江苏省台商投资在整个台商投资中所占比重已连续三年超过闽粤两省位居第一;此外,湖南省、河北省年均增长速度都很快,分别达到20.97%和20.82%;从台资平均投资规模来看,位居前列的三个省份依次为河北省、湖南省和江苏省,平均投资规模分别为511 万美元、502万美元和402万美元。另据统计,今年以来台商对大陆投资,仍集中在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和河北等地区,其投资额占整体投资大陆金额的89.2%;而吸引台商投资的热门行业仍是电子电器产品、非金属制品、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纺织及食品饮料等5大行业。

(3)台商投资大陆早期, 由于主要是中小企业把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转移向大陆,因而与台湾本土工业形成了上中游产业群与下游产业群的产业分工格局。至90年代上半期这一转移过程基本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因两岸关系的政治阻障以及“三通”的迟迟不到位,使已投资大陆的台商部分下游企业为保障供应,降低成本,开始投资于上游行业,从而逐步打破两岸上下游产业分工的格局。近年来,两岸产业分工的格局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是台湾一些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前来大陆的投资,从而正在开始形成新的两岸产业分工体系。到1997年上半年,台湾大中型台商已取代小型台商,成为赴大陆投资的主力,其中上市公司在大陆投资的达70%。目前,对大陆投资金额最多的统一企业在大陆投资个项已达22个,投资总额达3亿美元; 顶新集团的投资个项多达85个。最近提出投资或扩厂计划的台湾英志企业、华容公司、云辰电子等一些大型电子公司,主要动机在于进行两岸产业分工生产、扩大产量、提高对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宏基电脑集团则表示要突破英代尔与微软的独霸局面,创造台湾与大陆的新世纪。事实上,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一种产业分工模式。台湾将组装业务移至大陆、东南亚等海外,岛内生产比重逐渐年下降,从1992年的89.6%降为1995年的72%。一些典型的案例已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例如近年来东莞台商出现了从传统劳力密集加工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转变的趋势,昔日台商投资产值最大的制鞋业已让位电脑周边产业。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叶宏灯说:“石碣镇已成为电脑周边业重镇,集合了七八家台湾电子上市公司,偏僻的清溪镇已成为全世界知名的电脑制造中心,要买显示器、主机板、鼠标器、扫描器、世界主要大客户都知道东莞有生产。”除了产业上了规模之外,产销体系也日趋完备,产品配套也到了令人惊讶之程度,一些国际知名电脑大厂来东莞转上一天,便能购买齐全所需的零配件,而东莞台商所需的原料、物料也彼此能够整合、支援,基本上不需依赖从台湾进口,形成了很好的产业循环。此外,影响两岸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重要因素,还有大陆的投资政策变化。例如,由于从明年1月1日起大陆将对三资企业投资设厂的进口设备优惠关税,从台湾进口塑胶机械不再享有优惠关税,因而包括全立发、富强鑫、台中精机等台湾塑胶射出成型机大厂均已纷赴广州、东莞一带设厂,组装产品直接在当地销售。

(4)在产业发展方面, 两岸经贸合作同香港同内地经贸合作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农业。香港几乎没有农业,而台湾与大陆则在农业方面有十分广阔的合作前景。陈文鸿教授曾著文指出,台湾农业与大陆结合,可能会成为大陆农业外资的主要来源,台湾的农业可以为大陆的农业发展提供巨大帮助。一是从内销出发而扩及全国各个重要的农业地区,包括西至新疆等地;二是以返销台湾或外销日本等地为主。福建、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会是台商投资农业的选择。由于台湾农业的技术水平有很大优势,资金充沛,加上台湾内部农业生产成本过高,这应该是海峡两岸经济整合、分工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只是从事农业者仍是中小企业,以至个体户,因而它们很可能要与其它台商和外商有新的合作性组合。1997年11月的最新消息报道说,福州市最近成立了“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琅岐示范区”,以科技开发为依托、出口创汇为导向,大力引进资金、良种和先进技术,发展名、特、优、新、稀有的农副产品和高效优质农业,并推动外向型农业专业化生产。琅岐示范区第一期将启动凤翔农业开发等5个项目,总投资3千多万美元,目前已有台湾绿丰公司投资的白羽土番鸭养殖场、台湾道渊公司投资的果蔬开发项目等多家台资项目落户,显示台资对前往当地从事农业开发的兴趣相当大。

3.80年代以来,内地与香港的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持续高速增长,香港对内地的贸易依存度直线上升,祖国大陆对香港贸易的顺差也直线上升,与此同时,两岸贸易往来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祖国大陆对台湾形成巨大贸易逆差。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后果,一方面表明香港与台湾在其与祖国大陆经贸发展关系中所处地位不同,另一方面也在深层次上反映出两地与祖国大陆突飞猛进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1)香港一直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出海口和对外通道之一。50 年代后美国企图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时,香港甚至成了当时内地唯一的主要对外经济联系渠道。进入60年代后,由于内地实施自闭的经济政策,切断了与香港直接的经济联系。但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开始发挥出其对外贸易口岸和对内投资基地的重大的作用。80年代以来,内地与香港的直接贸易持续高速增长,香港对内地的贸易依存度直线上升。经过16年的发展,香港对内地的贸易总额(包括转口)、进口额、出口额从1980年的281.9亿、219.5亿和16.1亿港元, 猛增到1996 年的10498.1 亿、5704.4亿和616.2亿港元,分别增长了36倍、25倍和37倍, 年均增长幅度分别高达25.3%、22.5%和25.6%。其间香港对内地贸易总和以及自内地直接进口贸易除个别年份是一位数增长外,其余年份均持续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香港对内地贸易额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13.4%,上升到1996年的35.8%,增长了1.7倍。从1992 年起,内地已连续5年为香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此外, 香港与内地的转口贸易已占据了香港转口贸易的龙头地位。1980年内地产品经香港转口贸易额为83.9亿港元,占同期香港转口贸易比重的27.9%,此后连续15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发展, 到1996 年内地产品经香港转口贸易已高达68351.1亿港元, 较1980 年增长了80倍, 16年间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1.6%。从1989年起,已连续8年占同期香港转口贸易的比重超过50 %,1996年更达到58%。不仅如此,世界各国和地区通过香港对中国大陆转口贸易的发展则更快,1996年为4177.5亿港元,占同期香港转口贸易的比重为35.23%,分别比1980年增长了89倍和1.3倍。

(2 )内地对香港巨大的贸易顺差与祖国大陆对台湾巨大的贸易逆差形成鲜明对照。内地对香港的贸易顺差从80年代初开始持续高速增长,1980年内地对香港的贸易顺差仅为203.4亿港元,到1996 年就猛升到5088.2亿港元,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2%。这一方面是由于香港是祖国大陆的最重要的进出口和转口基地,另一方面是由于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致使出口大幅增长(其中包括港资、台资和其他外资在大陆投资生产的再出口),大大超过进口的幅度,因而在香港与大陆的转口贸易统计上就形成了巨大的逆差。

(3)与香港一样,台湾自80 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与大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自1987年11月2日台湾开放两岸民间交流10年来, 两岸贸易往来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台湾掀起了一波比一波高的经贸潮。两岸间接贸易总额从1987年起连续9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高速增长,1987 年台海两岸贸易总额仅15.1亿美元,1996年底猛增到237.8亿美元, 尽管由于两岸关系紧张使1996年稍有回落(增长-2.4%),但1997 年又重拾升势,仅头7个月两岸贸易额已达134.23亿美元, 超过上年全年贸易总额18%。今年1至8月更达到1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目前虽说台湾当局对大陆经贸采取了“戒急用忍”政策,但贸易面仍相当宽松,今年以来“经济部”更一再放宽从大陆间接进口产品项目,与其他地区相同可免申请进口签证,迄今已开放从大陆间接进口产品有5318项,可免除进口签证的项目约有九成,这也更扩大了两岸贸易往来的空间。

(4 )由于台湾和香港在其祖国大陆的经济关系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产业分工不同,因而表现在贸易统计上也十分不同。其中重要原因是,自从台商开始向大陆投资,一方面台资企业要向台湾购买上游产品,另一方面台湾在大陆生产的产品很少返销本地,而是经香港出口,因而必然在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上表现为巨额出超。1980年起,两岸间经香港转口的间接贸易从以往大陆对台贸易出超转变为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出超,而且出超增幅显著。近年来,大陆已超过美国跃居成为台湾贸易顺差首要的来源。 台湾对大陆享有的顺差额10年前不到10 亿美元,1996年已达170多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17倍多,今年前8个月的累计也已达103.6亿美元。另据台湾“财政部”最新统计,今年前10个月, 台湾进出口贸易同时呈现增长,而且进口增长幅度大于出口增长幅度。出口总额为100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进口总额为93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进出口相抵后,贸易顺差为6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2.2%。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仍为海峡两岸贸易。台湾今年前10个月出口总额中,对美国的出口居第一位,为242亿美元, 占台湾出口总额的24.2%;居第二位的是(经过香港)对大陆的贸易,为231亿美元,占总额的23%。在进口方面,台湾从日本进口为最多, 为239.4亿美元,占台湾进口总额的25.6%;居第二位的是美国,为180.3亿美元,占总额的20.1%;再次是欧洲,共147.2亿美元, 占台湾进口总额的18.6%。与以往相同的是,大陆和香港仍为台湾第一大贸易顺差地区。 统计显示, 今年前10 个月, 台湾从两岸贸易中获得贸易顺差214.8 亿美元,而从美国获得的顺差仅53.7亿美元。台逆差最大的地区仍是日本,总额为140.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

(5)由此可见,与香港同内地之间贸易明显的区别是, 两岸贸易与台湾所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无关(因现在还未实现“三通”),其逐年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来自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设厂,投资带动的贸易效应。从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产品结构就可以得到印证:今年1到8月台对大陆输出金额估计有12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3%,主要因为大陆今年对外出口持续增长带动台湾对大陆出口增长,电机设备及其零件、塑胶及其制品、机械用具及其零件、以及人造纤维丝和工业用纺织物等,这些项目合计占台湾输出大陆比重的52.8%。

4.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后,香港致力于发展和提升服务业,台湾则致力于提升和发展传统上游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的转移对两者皆未形成产业“空洞化”,反而有利于本土产业发展和竞争力增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后两者出现的不同发展趋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双方各自本身的具有不同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地缘特点。

(1)自80年代制造业的大规模内迁以来,香港的金融、贸易、 航运等服务行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步由原来以制造业为主体演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今天,香港已被公认为是亚太地区的主要服务中心,正向国际化商业大都市加速发展,香港经济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高度发展的服务型经济。据统计,1984—1995年间,香港服务业每年平均递增17%;其产值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从1984年的67.3%上升至1995年的83.8%;1986—1995年间,服务总产值从2008.8亿港元增长到8540亿港元,年均增长18.4%。在就业方面,服务业在香港就业总人数所占的比率,从1980年的48%增至1985年的54%,再增至1996年的79%。1996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共236万人,较1986年增加了62.8%。 劳动人口中每四名从业人口中,就有三名在服务业供职。过去10多年来,香港服务业共增设了约90万个工作岗位,这大大高于制造业在同期失去的58万人。这同时说明,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并没有因此带来失业。快速成长的香港服务业不仅吸纳了部分原来境内制造业的从业人员,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国际上其他服务业发达的国家相比,香港服务业具有以下重要特点:首先是开放度比较高,大多数行业都具有国际性;其次是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些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如进出口贸易、金融、运输、保险、商用服务及房地产等,都与制造业直接相关,近60%的服务出口是由制造业的商业贸易和运输业务创造的,因而尽管香港大力发展服务业,但它归根结蒂没有形成产业“空洞化”,反而增强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第三是服务输出的规模不断扩大,连年顺差,从而为香港服务业的持续增长,保持其国际地位提供了可靠保证;第四是同中国经济的兴衰存在着密切的依存关系。香港服务业的这些特点支撑着其未来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2 )台湾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制造业向大陆及其他海外地区转移后,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成衣及服饰品业、皮革及其制品业、木竹制品业及杂项工业的产值,分别于1988年前后在台湾本土的产值中所占比重急剧下降,1991—1995年来平均每年跌幅更在 8%以下。此外如纺织、塑胶加工业等曾经是台湾经济奇迹的重要功臣,近年来则是衰退多于成长,以致其在制造业中的实质产值比重分别由1986年的9%及7.1%下降至1995年的5.4%及4.7%。相对地另一些产业则是在迅速成长中,包括电力及电子机械器材业、石油及煤制品业、化学材料业、化学制品业、金属基本工业等。这5种产业产值1991至1995 年的平均成长幅度皆在8%以上,尤其是电力及电子机械器材业, 平均成长率为11.96%;此外,如金属制品及机械业1991至1995年亦有平均6%的中度成长。但它的发展方向与香港不同。台湾对大陆投资者不仅没有促使台湾产业萎缩,反而帮助台湾移出夕阳工业,集中发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特别是电脑业。这也是为什么台湾在两岸经济交流中利益远大于大陆,而且居于上游企业对中下游企业的主导地位。而且,台湾对大陆近年来已逐渐增加技术资本密集的大型投资。去年台湾“经济部”的一项评估报告也肯定两岸经贸来往对台湾六大产业(汽车、钢铁、纺织、食品、塑胶、电线电缆)的加速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3)台湾产业发展已出现的重大变化,如果与香港相比, 除未有香港般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外,根本的区别在于台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产业结构来看,10多年来(1981年到1996年),基础工业产值比重大致维持在35—38%之间,传统工业产值比重由40.4%降为26.4%,而技术密集产业产值比重则由24%上升为37.7%。从外贸出口来看,高科技产品占总出口的比重由1986年的18.4%提高为1996年的39.6%。这种转变使台湾尽管劳力密集的传统产业大量转移,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但由于电子及重化工业在技术、知识及资本上的比较利益获得支撑,以致全体制造业的产值仍然能够成长而未发生空洞化现象。尤为突出的是,台湾的高科技的电子信息产业(台湾称为资讯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10年来,制造业内调整的结果是朝电子业高度集中(电力电子器械材业在1995年的产值比重高达20.58%, 而其他各业的比重皆低于10%),电子业异军突起,成为台湾目前最具竞争力产业。1992年电脑与半导体(PC与IC)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197 亿美元(包括海外产值)(1996年,电子信息产业值达164亿美元, 不包括海外产值),仅次于美国651亿美元与日本636亿美元而居第三位,是台湾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目前,台湾的电脑主板机、键盘、监视器、视讯绘图卡、鼠标、扫描器等产品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居全球之首,笔记型电脑产量也有超越美日的趋势。台湾半导体芯片产品范围广,除了英代尔相容微处理器(CPU)之外,其它晶片均有能力供应。 在台湾未来科技产业中仍将以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为主。以电子信息业的主力之一半导体而言,1994年,台湾半导体产值为22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产值956亿美元的2.3%;预计到2000 年, 台湾该项产值将达94.3亿美元,占全球产值的5%。 因此具发展潜力并成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此外,台湾还将生物科技、航空航天工业等新兴产业列入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

(4)台湾经济在80年代以前, 与香港一样也是以轻纺加工工业出口方式而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但80年代开始两者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就开始产生了区别。香港是通过向内地转移产业,基本原封不动地把原有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向内地,利用低成本优势通过外延性扩大再生产来获取经济高速增长和巨额经济利益。而台湾80年代则已开始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其首先是以电子信息产业的“代工”(OEM/ODM,原厂委托设计制造)出口来维持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它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立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而这一点对香港来说,应该是极大的缺憾。如果说60年代的加工出口区是推动台湾外向经济成功的基石,那么80年代兴建的新竹科学工业区则是90年代台湾产业成功转型与走向以科技产业为代表的典范;而正在兴建的科技工业园区(计有17个)就是未来台湾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力。其中新竹科学园区新建的台南科学园区将成为“制造中心”的核心。现在的新竹科学园区是台湾产业转型发展最成功的典范。在台初步规划的24个被认为是台湾极具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潜力的产品,作为亚太制造中心的重点推动计划。目前,新竹科学园具有精密工具机、半导体制造设备、医疗保健设备、关键性精密零组件、64位无微处理机、视讯通信产品作业系统、大型通信系统输出、通信关键零组件、液晶显示器、高解析度大尺寸显象管、生物技术产品等11项产品,具有相当良好的生产基础。台湾计划兴建的各种科技工业园区将进一步加强台湾高科技生产基地的实力。

(5)如果撇开本地政府行为等主观因素, 港台两地区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后出现的不同发展趋向,是有其本身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地缘特点为内在原因的。第一,香港作为整个中国大陆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联系通道,贸易、运输、金融、旅游、服务业自然要随着祖国大陆的经济飞速发展而得到特别的发展机会;第二,香港与大陆陆路相连,广阔的腹地、丰富的资源、廉价的成本、便捷的交通、优惠的政策,为其产业的转移和生存创造了相当轻松的发展空间,相对于生产力落后许多的内陆地区,香港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无需提高和改变,就可以获得相当的成长和收益,因而对于港商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产业升级的压力和动力;第三,由于香港制造业本身的产业特点就是以OEM方式从事出口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 科技含量和资金含量普遍较低,再加上传统的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和高素质人才的普遍缺乏,致使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上游大型产业,既无基础也无条件。综上所述,香港自然要从发展服务业方面寻找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点,确立自己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而台湾则不同,第一,台湾是典型的岛型经济,没有香港那样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第二,由于两岸对立的政治因素更使台湾无法在发展贸易、运输、金融和服务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第三,台湾从60年代的高速增长为自己奠定了比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台湾也具备比香港优越的人才基础和科研基础。因而台湾的发展就一定要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上,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上,从开拓新的产业领域空间上,来建立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寻求自己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

5.两者都形成了对祖国大陆经济的依存。香港由于其本身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地缘特点,与华南地区形成了高依存度,台湾则由于政治因素,人为弱化经济发展依存度,事实上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影响。

(1)不管人们承认与否, 香港经济和产业结构都已经或正在与十几年前发生质的变化,今天决定香港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衡量香港产业结构发展的根本因素,都已不仅仅取决于香港本土的资源条件、发展能力和管理水平,而是越来越受到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香港经济运行、产业结构和市场运作都已超越了香港岛本身。香港由于本身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地缘特点,愈来愈融于整个祖国大陆的经济体系中,这是香港近年来产业结构发生的最重大变化之一。

(2)与香港一样, 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融合也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80年代以来,两岸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极大地增强。今年10月份的香港《信报》载文指出,1995年台湾对香港的进口便超过160亿美元,香港已取代美国、日本成为台湾最大的经贸伙伴。 台湾与香港和大陆的贸易分别占到12.7%和10%。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香港和大陆市场,台湾对外贸易将缩小1/4,这对于台湾这样一个出品导向型的地区,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台湾对香港和大陆市场的依赖度日趋增强,无论从贸易和投资分析,台湾与大陆及香港的经济都无法分离。台湾将继续重视香港作为与大陆进行间接经贸和投资据点的作用。综合开发研究院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两岸间接贸易自1980年台对大陆首次出现顺差以来,台就一直保持对大陆贸易顺差至今。尤其是自1987年以后,更是高速扩大了台对大陆贸易顺差,其间只是1996年稍有回落。1997年仅头7个月台对大陆贸易顺差就已达91.63亿美元,超过1996年全年的贸易顺差12.6%。除了台对大陆长期贸易顺差外,两岸相互贸易依存度差异愈拉愈大。1982年以前台对大陆进口贸易依存度(即进口额占同期总进口比重)比台对大陆出口贸易依存度(即出口额占同期总出口比重)要高些,1983年以后,情况反转,台对大陆出口贸易依存度开始超过台对大陆进口贸易依存度,且差距逐年加大,到1996年两者已相差6.5 个百分点。

(3)陈文鸿教授和朱文晖博士著文指出, 在台湾未来发展战略中,台湾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安全上,均无法摆脱大陆因素的影响。台湾当局要在经济上不依赖大陆是不现实的,但如何牵制大陆?台湾当局明知台湾是无力抗衡的,只有寄托于多边关系之间的相互制约,便希望以台湾为中心建立亚太营运中心,发展亚太区经济上的合作,并建立多边的经济网络体系,使大陆与台湾均成为这个链环上的一部分。台湾《工商时报》的一篇评论讲得很明白,认为“亚太营运中心”“真正的内涵则是欲借国际力量的牵制,设法使两岸能在一个以台湾为中心的国际经贸网络中共存共荣”。这也是为什么开始台湾当局在“亚太营运中心计划”中将大陆列为其发展腹地的重要原因。但后来,台湾当局由于看到两岸关系复杂多变,已成为影响台湾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台湾既要实现经济的新发展,又不希望受制于祖国大陆,便弃祖国大陆求其次,将“亚太营运中心”的依托不再明确的定为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而是更寄希望于东南亚。李登辉于1996年的“8·14 讲话”是这一政策调整的开始,明确提出“亚太营运中心”不以大陆政策的总体方针,开始启动“非大陆化”的两岸经济政策,随后展开一系列限制台湾赴大陆的政策措施。一是对台资在大陆的合资银行展开调查,进行强制打压;二是对王永庆的漳州电厂等重大投资案进行施压与警告;三是制定新的台商赴大陆投资审查办法,限制大企业在大陆投资与基础设施的投资,而对原属禁止类的科技产业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4)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往来人为的压制和削弱, 对台湾的产业发展、投资收益和市场开拓都造成了十分有害的影响。例如,台商投资大陆资金到位率总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稳定,而且投资规模一直偏小,协议金额单项平均投资迄今未超500万美元。 其原因主要一是在于台湾当局的严格政策限制,一方面对投资资金有上限限制,另一方面对资金、技术密集型投资项目严加审查控制;二是台商投资大陆筹资、融资大多要通过香港作为中介,既加大了筹资和融资成本,也增加了筹资和融资难度。目前这些问题已成为许多在大陆的台资企业扩大经营的心病。此外,正如陈文鸿教授所指出,对于台湾在大陆投资的下游企业还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其在台湾的上游企业未能借助三通来在供应方面调整适应,这就给祖国大陆的其它外商、本地企业以至进口商提供了机会,与台湾本岛的供应商争夺该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台湾部分下游企业为保障供应,降低成本,一些行业(如纺织,因投资规模较小,回收期短)投资于上游行业,一如日本企业近年在祖国大陆投资的趋势。这样的结果,可能在三五年内,把90年代初期台湾企业勉强维持下来的两岸上下游产业分工的贸易格局打破,台湾的上中下游一贯制协作体系会发生断裂,大陆的台资企业会被纳入大陆沿海的国有、乡镇、外资企业组成的另一网络中。此外,加强和发展与大陆的经贸联系,不仅是众多的台资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反映在台湾投资的跨国公司的要求上。这些跨国公司经常同时在大陆有投资、生产,同样需要把在海峡两岸的经营和生产单位组合起来,把台湾和大陆的市场结合起来,以产生经济的规模和范围效应,形成它们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协作关系。没有与大陆紧密、可靠和便捷的经济联系,台湾不可能成为跨国公司在东亚、东南亚区的总部。现在,两岸之间不但不能通航,而且台湾对台资企业在大陆生产的半成品进口有严格的限制,台资企业的大陆部分和台湾部分在产品内部贸易和协调方面基本上谈不上整合,只能各自向最终的市场出口,无法合理利用两岸的比较优势,台资企业在两岸的分工也迟迟无法走上正轨。

九七后海峡两岸与香港经贸发展之展望

1.香港经济将与中国大陆经济进一步融合,香港本土的服务型经济将进一步快速发展,离岸制造业指挥控制服务中心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并逐步利用国内有利资源,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

(1)香港已经是亚太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服务中心之一, 服务业产值及服务贸易的收入在其社会经济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升级,使服务业继续迅速增长并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可以估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服务业仍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因为一直以来促进香港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力量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在进一步增强。首先,随着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并致力落实、推行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国际产业分工正在从生产领域逐渐扩展到服务领域,香港由于起步较早并且已经成为亚太区和全球的主要服务业中心,因此将从服务贸易自由化获得更大好处。其次,随着香港机场港口建设计划的推行,作为服务业发展条件之一的基础设施将明显改善。第三,在亚太区其他国家也在加紧发展服务业的情况下,香港要保持服务业领先地位,一方面应该促进服务业升级,另一方面,则应该设法提高服务业特别是低增值服务业的生产力。只有尽快使其升级,才会使其对香港的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并为各个服务业的发展建立更为稳固的基础。第四,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增长期,全球商业贸易加速发展,国际资金流动加快,这必将大大促进世界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为香港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极大机遇,而香港服务业优势的发挥,将使服务输出的规模不断扩大。第五,香港服务贸易中心的形成和功能的不断演进,不仅过去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而且中国未来的经济腾飞,必将为香港服务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要巩固提高香港服务贸易中心的地位,还必须依靠服务功能和服务工具的创新,不断提高服务素质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2)正如本次亚洲金融危机向人们所揭示的那样, 一国一地区根本的竞争力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基础上,而决不能建立在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基础上。一方面没有强大实业支撑的服务业必然要依附在别人发展的基础上,因而形成其固有的脆弱性,另一方面以金融和房地产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服务型经济很容易形成泡沫经济。亚洲金融危机还给人们以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第三次浪潮已经到来。在这个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和信息全球网络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固守其原有的传统产业中的所谓“优势”,而看不到今天所面临的科技革命给全人类所带来的新的竞争、挑战和机会,不去迎头赶上发展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它就迟早要被打败,迟早要被甩在历史发展潮流的后面。因此对香港来说,必需尽快提高自己产业的科技含量和资金含量,扩大企业规模,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兴产品,尽快用国际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科技改造企业生产和企业管理,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培养和使用能够掌握最新技术和最新管理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只有这样香港才能为自己的稳定繁荣建立最坚实的基础,才能不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在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香港发展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局限,例如科技人才的奇缺和科技研究基础的落后,正是内地的强项;而内地科研与市场的割裂和技术成果商品化的不足,正是香港的优势。因此加强两地间的科技合作,把内地的科技力量与香港的信息、市场结合起来,既可促进香港工业的转型,又有利于加快内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过程,并将进一步扩大两地经济合作的基础,推动香港制造业(特别是粤港产业经济带)的升级换代和开拓发展。

2.台湾对祖国大陆经济的依存度不断加强,形成密不可分的互补互利关系,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融合进程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两岸三通必将实现。

(1)台湾对大陆经济的依存度不断加强, 越来越形成密不可分的互补互利关系,因此台湾与大陆经济进一步融合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两岸三通必将实现。对这个问题也许最有说服力的是台湾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最近发表的有关开放三通的重要谈话。张荣发指出,三通已不再是台湾的筹码,台湾没有理由不开放三通。至于像境外转运中心这种东西根本没有意义,早该放弃。张荣发说,十几年前政府拿三通当筹码还有一点道理,现在大陆国力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三通非但不是筹码,其实反而是在耽误台湾产业界的商机,同时又让一般民众遭受在香港过境转机之苦。张荣发表示,政府以安全或筹码做为迟迟不开放三通的理由,其实是“幼稚的语言”。他表示,大陆市场是很重要的。台湾很多制造业者都到大陆去了,政府不准三通,台商的货物运输只有拱手让给外国航商,台湾航商无法揽货,一点办法也没有。

(2)张荣发的讲话在台湾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多数企业界人士普遍支持张荣发的观点。台塑高阶主管表示,张荣发对两岸三通的看法,代表产业界务实的态度。目前东亚经济圈以大陆的经济发展最为快速,且未来将以高速成长,市场的胃纳量非常惊人。台湾属于岛型经济,若不能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藉由大陆的经济起飞提高台湾的国际竞争力,将失去相当多的机会。目前政府所采取的戒急用忍政策,对于竞争力佳的大厂是一大限制,对于亟待转型企业,更是一大伤害。西陵电子董事长认为,再不开放直航,台湾迟早会被香港取代,还谈什么亚太营运中心。全国工业总会理事长高清愿表示,工商界在二三年前就向政府要求开放三通,两岸三通对于企业的经营时效、成本都有帮助,但是政府以安全为由,迟迟不开放三通。高清愿表示期盼两岸明年能够恢复谈判,接下来工商界再建议开放三通。还有的企业家直言,其实目前很多人在订单上登记的是透过第三地将货物运往大陆,实际上早就采取直航,节省不少运输成本,守法的商人反而吃亏,因此台湾当局早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3)美国《商业周刊》今年10月13日发表文章指出, 在东亚积极投资的台湾公司,正在大陆一赌输赢。它们现在不只是制造杂七杂八的玩具和鞋子的生产商,那是它们10年前冲着这里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刚到大陆时干的事情。现在,电子生产商们正陆续到来,它们领着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越过台湾海峡来到这里。在这一过程中,它们共同编织着供应商网络。所有这些都是令台湾官员深感不安的消息。这些官员仍然要求台湾公司通过香港或其它中间站在大陆进行间接投资。他们担心这个岛的主要公司可能会被掏空。他们还害怕,如果更多的台湾公司依赖于大陆,北京就会对台北施加政治影响。但是,对台湾制造商来说,要想不与大陆发展关系是很难的。正如大多数外国投资者一样,它们是被中国的市场和出口站吸引来的。距离近、有着共同语言和共同文化,这些更增加了大陆的吸引力。台湾股票市场的160 多家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0%)在大陆有业务。同时,两岸经贸的发展将会随着供应商网络的扩大而继续增加。

(4)总之,自去年9月台湾当局实行“戒急用忍”政策以来,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并未被档住,不仅中小企业没有受此影响,投资件数增加迅速,而且一些大中型企业的投资也没有被完全中止。台商热心投资大陆,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复兴情结。台湾舆论认为,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增长速度惊人,后势爆发力不可小视,台湾当局对大陆实施“戒急用忍”的政策,遭到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企业界要求当局“松绑”的呼声不断。因此,两岸三通一定会实现,台商投资大陆一定会涌现出新的热潮。

作者另注:除上述主要参考文献外,本文所引用的数据,均来自于今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各类报刊和信息网上的有关资料。

标签:;  ;  ;  ;  ;  ;  ;  ;  ;  ;  

海峡两岸与香港经贸发展的比较与展望_香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