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化_炎黄文化论文

面对新世纪的中华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中华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世纪的太阳已经在海上显现光华。20世纪的人类正匆匆忙忙准备迎接这古老而新鲜的太阳。

在这“弃旧图新”的历史时刻,我们应当审慎地总结过去,而不是将已往彻底地粉碎。因为人类已经成熟,两千年的纪元,应当让人类学会抛弃短期行为,而不再有只顾眼前和只谈明天的幼稚。“狗熊掰棒子”的寓言不应当是人类文明的模式,只有对传统的继承与扬弃,才是文明发展的正路。

所谓传统,不是过去的代名词。传统是个运动,是个存在,是联系过去、今天与未来的发展流程,不然,怎么能叫“传”与“统”呢?

现在与未来是过去的合理的延续;而过去也在现代与未来中发展着自己合理的因素。

只有朽腐的才会灭亡。黑格尔老人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名言将永远镌刻在人类的历史上,这是人类智慧与经验的总结。

已经有将近八千年历史(出土文物已经证明,我们的文明史可上溯至八千年前)的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向新世界转进的任务。

这古老的文明还能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灵魂吗?还能担当促使整个中华民族腾飞的精神动力的重任吗?

有两种答案,一个说否,一个说是。

否定者说,中华文化早已衰微,新世纪的文明应当以西方文明为核心,中国应当像“明治维新”时代的日本一样,明确地提出“脱亚入欧”的口号。“向西方看齐,全盘西化”便是这个答案的核心。

肯定者说,强韧的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完全可以担当下一个世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甚至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下一个世纪是以中华文化为主流的东方文明的世纪,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将成为下一个世纪的人类主文明。

这种说法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共识,虽然反驳者依旧很多。

否定者的论说依旧如浪,澎湃汹涌,特别是在被谈论的中国的内部。

中国近200年被侵略、被屈辱的历史是中华文化不行论者的铁证。 “以成败论英雄”,被蹂躏的中华民族只有痛骂祖先,抛弃本民族主文化的份儿,而没有肯定中华文化的资格。

可是,“西方文化中心论”者的言行,恰恰反映了中华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某些优良的素质,这倒是他们未曾想过的。

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数如此众多的民族,在这两个世纪漫长的岁月中,持久不衰地自我拷问自己的灵魂。二百年来,我们全民族都在不断地自我反省,这种反省几乎到了自虐的程度。这个被任意指斥、评点,乃至全面否定的文化,却在劈头盖脸,从头到脚的批判暴雨中躜行,依旧扮演着民族魂的角色,挺过了艰难的岁月,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如今又正经受新一轮的风雨,这不正是她坚韧不拔的素质的表现吗?

一位如今自以为如日中天的学者指着长城撇嘴说:“无论如何,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我很不以为然。”

然而长城挺立着,她作为中华魂的象征鼓舞我们经历过八年的灭顶之灾取得了中华民族空前的胜利。(顺便说一句,有些历史学者仅仅将抗日战争看作中日两国的战争,而忽略了这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决战,是中国历史上所从未有过的战争,实在是低估了抗战史的意义。)这弹痕累累的长城又作为民族的象征写入了国歌。这经过历史残酷洗礼的象征,可以任由一位“浪得虚名”的“学者”不以为然,却大度地屹立在那儿,不也正是中华文化一种宽宏的表现吗?自由的美国,可容许无论哪一国哪一层的学者向他们的国歌撇嘴吗?

严肃的中华文化经受了多少不严肃的评判和指斥,正反映了这文化强劲的生命力和不严肃的“学者”近乎顽闹的卑微。

二百年的自我反省,给我们从激动到冷静的思考,总结出重塑中华新文明的方策,也使一些“学者”由升腾而沉沦。现在,一些“学者”以自己主观的感慨代替历史的真实,正重复着过去某些学者的老路,而学识又在那些人之下,无论用多少华美的词藻缝制外衣,最后依旧会在朴实的中华文化的岩石下跌倒。

应当极为客观、准确地研究从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兆始,经漫漫数千年,不断整合、发展的中华文化,总结出她内在的合理性(科学性)。

应当将中华文化放在世界人类文化的大格局中加以纵向、横向的对照,确定她真正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吸收、融汇一切外部文明的优秀因素。

应当以新世界乃至更长远的未来,人类所面临的任务比照中华文化,检索出她应当发扬光大,薪火相传的优质,创造更新的灿烂文明,而不是彻底砸烂,火烧,焚尸扬灰!

一切想毁灭这文明的主观意图,只能是种狂想症的呓语。

人类曾经有过光彩灼灼的四大古代文明,这就是古埃及文明、巴比仑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

埃及文明在公元前2630年就瓦解了,她的历史约有一千年;巴比仑王朝在公元前1926年被赫梯人推翻,公元前1200年赫梯人又被来自海上的侵略者推翻,曾经灿烂一时的巴比仑文明从此烟消云散;印度的笈多王朝也曾辉耀东方,但是遭到了从中国边境西迁的匈奴部族的入侵,在公元六世纪初被推翻分裂成星罗棋布的小王国,古印度文明的光芒黯淡了。闻名世界的那些古文化遗产一个个坍塌,只有埃及的金字塔孤单地矗立在荒漠的沙原,诉说着往昔的兴盛。

只有中华文明,历经劫难,却总能从蹶中站起,不断发展,成为人类最古老又现代的文明。

为什么人类的四大古文明泯灭了三个,唯剩下中华文明依旧独步世界?那些泯灭的文明由盛而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与中华文明始终生生不息的奥秘,同样都是人类永久探讨的课题,永远新鲜的有用的宝藏。

中华文明是人类自古至今,唯一一个未曾断裂,不断承接、转进的文明。她发展的模式应当是新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模式。也就是说,在新的世纪,人类各民族的文明只应当承接与转进,彼此交融,而不应当被人为的因素打断或毁灭。使用武器的战争摧毁一个文明,是一种倒退,而以“文化冲突”为口实,将外来文明强加于一个民族,欺凌别人的灵魂,这种无烟的战争同样是野蛮与落伍的。

中华文化的发展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好的参考书。

中华文化的发展曾经有过几次大的融合,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汉文化正是在汇合、吸收、消纳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支系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

炎黄部族同九黎族的纷争与融合,使中华文化一开始就形成了统一的,“和而不同”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东夷,南蛮北狄,各民族同中原诸族纷争迭起,又彼此融合。经四百多年的大动荡、大整合,形成了秦汉的空前统一与强大。汉与匈奴的争战不已,使南迁的匈奴部族融汇于中华民族之中;而“独尊儒术”的政策,又造成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兴盛的新局面。

秦汉至魏晋,文化到了一个波谷,接着是所谓“五胡乱华”,南北朝又经历了新的一轮动荡与整合,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活跃的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期。胡人汉化,汉人胡化;西边的西域诸族,包括波斯文化;北连接鲜卑、羌、狄;南部的苗、黎诸族;东部的诸族,各种文化都在中原地区交并、汇合,形成唐代从来没有过的开放风气。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在中国传播。儒、释(佛教)、道,“三教论衡”,展开学术文化的辩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古今之穷”,形成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盛唐气象。中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在当时的唐都长安,是个真正的世界之都,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而且是世界各民族、各文化的橱窗。据统计,在当时长安一百万人口中,外侨和外裔人士达2%至5%,即二万到五万人,即使在今天,这也是个很高的比例,绝对人数也不少。诗人李白是否生于西域或是否有西域血统,曾经引起过争论,(李白的故乡是今四川江油)但大诗人白居易有西域血统却是确凿无误的,这也说明了文化交融的活跃。

隋唐以后至五代,文化又走向衰微。宋代经程、朱等人的整理总结,逐步形成以儒学为主,兼容释、道,把儒释道熔为一炉的“理学”体系。城市经济的活跃又形成了市民文化,上层的士大夫文化也同市民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雏形,开始了新的活跃。元朝的蒙古文化由于实行“仪文制度,遵用汉法”,虽对汉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有所贡献,却没有形成巨大的冲击。明代依旧以“理学”体系为主。不过,在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城市经济的冲击下,“理学”已由成熟走向腐败。带有强烈民主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的市民文化异常活跃。这种状况大量地反映在明代的小说、戏曲之中。对“道学”的揭露、批判,对人性美的张扬,对商品经济和新兴商人、手工业者的真实的描写,对美好爱情的歌颂,都显示出明代晚期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吸收新的因素,进入更新一个轮次的融汇、整合。清王朝虽有满族文化和汉文化的交融,但中华文化内部新的因素成长缓慢,又闭关自守,缺乏同外来文化的交融,造成了中国的衰落。

中华文化屡兴屡衰又屡衰屡兴,绵延至今依旧生气勃勃,这是因为:第一,她本身内在的合理性(科学性);第二,她本身内部文明支系不断融汇、整合的历史;第三,她不断汲取、兼容、消化各种外来文化,使之成为本民族文化的博大胸襟与强韧的能力。这便是她生生不息的全部奥秘。

深入地、细微地研究这些奥秘,廓清那些似是而非的菲薄和否定中华文化的论调,将使我们百倍地增强自信与自尊,挺起胸来做新世纪的主人。

有人说,通讯和传媒的进步使全球在瞬间分享各种信息。地球已经变得狭小,人类各民族越来越相似,这是不可扭转的趋势。

但是,我们彼此越接近,越要保持自己本民族的特性,这才能保证世界的多元化,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地球家园也才会越加可爱。一个单一文化“同而不和”的世界是多么乏味。由丰富进入单一,那不是进步,只是某种文化优越至上论者的妄想。人类不会自己作践自己的。

我们不能丧失自己的母文化,这是我们的民族魂。一个全部用外来文明装扮起来的民族,就丧失了根本,飘若浮萍。而一个飘萍般的民族绝然没有资格在新世纪立足。

近200年来中国的被欺凌,自有原因,文化正处于迟滞的波谷,需要新整合,也是原因之一。而此时,西方正处于资本主义文明的上升期,我消彼长,使我们相当落后,这是自然的合理的逻辑。但这些,绝不能成为替外来文化借助炮火侵略中国打掩护的口实。中国近代史上的落后与外国的侵略,打破中国自我整合的进程,是根本原因之一;而统治者错误的违背中华民族开放、兼容的传统,采取自我封闭的反动政策是又一个重要原因。将这两个原因弃之不顾,只讲中华文化的消极面,否定她文化传统中的博大精深,将罪过推给文化,无异于为侵略者和反动统治者开脱、张目,至少是极不严肃的。

在极强大的外来侵略势力的联合进攻下,中国竟然没有灭亡,中华文明仍在延续,不正好证明了否定中华文明论者的武断与错误吗?不正好反证了中华文化的合理性吗?!

任何科技的发展,都不能解决世界观与历史观的问题。意识形态中的问题只能靠意识形态的论争、批判与总结来解决,那种以为只要发展了科技,有了先进的物质文明就可以解决文化的诸多问题,精神世界的症结也便迎刃而解的看法,只是一厢情愿。

我们在迈向新世纪的门槛之前,必须严肃地总结中华文化的传统与继承问题,这是极为迫切的问题。

一个精神焕发,朝气蓬勃的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华民族,正准备高举起新世纪的火炬。

未来是我们的。

标签:;  ;  ;  ;  ;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化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