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应用的分析论文_罗学艺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应用的分析论文_罗学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学、空间关系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一体的BIM技术。本文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入手,就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思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一直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头戏,也是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的关键所在。但是每年发生的建筑事故都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这不仅与监管松懈、施工企业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教育培训投入不足等有关,而且与施工安全管理方法落后有关。而BIM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施工安全管理技术之一。因而我们必须切实注重对其的应用。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强化BIM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1.1什么是BIM技术

为了更好地应用BIM技术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之中,首先就必须对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笔者的浅见来看,BIM技术主要是以几何学、空间关系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知识为载体建立的基于信息的模型数据库,主要是利用BIM软件建立BIM模型,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化的信息支持。

1.2必要性分析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及时的找出施工方案的不足、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及时的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处理,从而更好地避免传统管理模式出现的信息传递遗失和失真的问题,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工程项目的信息,最终做出高效的决策。与此同时,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技术,工程的投资主体正变得多元化,建设规模、管理难度也发生了变化,所面临的施工安全风险更多,为了更好地注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降低安全损失,致力于良好施工环境的营造和实现建筑行业的升级与转型,均需要在安全施工管理中注重BIM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所以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我们只有切实注重BIM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强化BIM技术应用的思路分析

上述我们对BIM技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意识到了强化BIM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其应用成效,笔者就其应用思路进行如下分析与总结。

2.1BIM技术应用的基本思路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BIM技术,主要是利用其集成性和模拟性以及协调性和可视化的优点,从而更好地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进行信息沟通、协调问题、建筑模拟、规划环境等。以BIM技术为载体进行建模,建立基于施工安全管理的3D和4D模型,并对施工方案的实施以动画的形式预演出来,再利用数字化的监控技术,就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监控,从而构建自动化的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系统,最终就施工中的重点危险源及时的进行识别与控制,确保施工项目顺利的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BIM技术的应用思路分析

2.2.1应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BIM建模质量

因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涉及整个工程项目的全程,尤其是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工作最为重要。所以在设计阶段,为了提高BIM建模质量,就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确定BIM软件,建立相应的三维模型,并在三维模型中包含了二维视图、三维视图,并将其其他的数据信息一道组成建筑模型数据库,从而为信息协调化的管理奠定基础,便于对设计参数的优化和修改,且在修改某一参数之后,其他的相关参数也会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能节约成本,而且还能节约时间,尤其是在施工时能及时的将设计图的修改和信息的修正传输到施工现场,这样就能在施工现场进行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和完善。在具体的建模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建筑和结构以及管道与机电四个方面的信息模型,并利用其进行有关碰撞和冲突检测以及设计方案优化,从而为建立施工阶段的信息模型数据库奠定基础。而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建立3D模型,构建综合信息模型数据库,能有效的全面的掌握设计阶段的信息与数据,为施工目的的实现奠定基础。也就是将工程项目BIM化,就需要利用所建立的数据信息模型检测碰撞冲突,进行4D化的施工模拟和施工动画的演示。从而根据项目安全管理要求和进度计划,行程项目管理信息数据源,并利用所建立的3D模型综合信息数据构建成综合性的BIM信息数据库,确保每个阶段的信息集成与共享的目标得以实现,从而利用其为施工进行指导,尤其是在安全管理中,通过模型的可视化特点,开展模拟施工与碰撞检测,能有效的促进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2.2.2应用成效的提升离不开场地科学的规划

在确保建模质量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提高BIM技术的应用成效,首先就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存在的立体交叉情况多,所以为了在场地内确保施工安全,就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局。因此在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模拟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与计划,对施工现场的主体工程位置以及施工线路图以及材料安置、机械摆放和加工预制场位置等进行确定。所以在建立施工现场的三维模型时,就必须结合施工需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而更好地确保施工机械的运行和材料的运输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奠定基础。例如在施工现场的塔吊,因为其规划不当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对其的位置必须科学的确定,考虑其施工安全的同时还要满足其功能的发挥。这就需要对其的运行轨迹进行模拟,并通过模拟确定其具体的位置。这样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就能全面的掌握施工现场的环空信息,避免施工中由于机械作业、机械冲突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同时还能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动态的进行规划,减少施工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从而有效的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顺利的施工。

2.2.3切实注重施工过程的模拟

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空间有限,加上立体交叉作业多,所以在施工之前,应采用BIM技术就整个施工过程予以模拟,从而更好地对设计方案进行检查,找出存在的设计缺陷,对进度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有效的避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冲突。通过模拟施工过程,能及时的掌握施工机械设备之间的距离,施工人员作业空间满足安全需要与否等进行判断,最终结合模拟的结果调整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方案,直到最后模拟达标后完成。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对主要的大型机械设备和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处进行重点的模拟和防护,从而更好地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例如上述的塔吊设备,以及洞口和临边等处采取相应的防坠落保护。最后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模拟,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更好地、安全地完整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强化BIM技术应用具有十分强烈的必要性,所以作为施工企业,必须切实掌握BIM技术的基本思路,结合实际需要,明确BIM技术的应用要点,由其是应注重建模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开展碰撞检测等工作,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促进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建平,李丁,林佳瑞,颜钢文.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16:10-17.

[2]翟越,李楠,艾晓芹,何薇.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5,12:81-83.

[3]张冰磊.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24:100-101.

论文作者:罗学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应用的分析论文_罗学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