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高晓珑

招投标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高晓珑

常州招投标代理中心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采用招投标方式已是大势所趋,但在实际的招投标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果忽视将影响和制约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提高招投标代理机构在项目招标过程中的合理化程度,提高效率,并降低相应的风险。本文从招标代理机构的立场出发,在分析工程招投标风险内容的基础上,从强化内部管理,合理规避外部风险的角度,对招标代理运作提出了改进性策略和前瞻性思考。

关键词:招投标;内部管理;风险控制

1导言

招投标是一种富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促进经济发展,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也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一项举措。尽管招投标制度的推行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招标过程持续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完成质量差,影响甚至严重制约了工程项目的如期开工和顺利推进。招标代理机构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完善招标运作,规避外部风险,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已成为当今优化招投标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2工程招投标风险内容分析

2.1分解工程规避招标

按照规定,预算造价200万元以上的施工单项工程必须采用招标方式。有些单位为了逃避招投标程序,经常把预算造价200万元以上的工程进行分拆或肢解,从而达到指定施工单位的目的。而招投标管理部门在审核报建单位的工程造价时只根据报建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备案,缺少严格的审核把关。

2.2设置障碍排斥他人

一些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了使内定好的施工单位顺利中标,滥用权利,在招标文件上制定倾向性条款,为意向投标单位开绿灯;或是故意提高招标资格条件,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或是要求参加投标企业提供巨额履约保证金,以此吓退不知内幕的潜在投标人;或是投标人之间进行串标,相互约定提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而获取中标资格,使招投标流于形式,无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2.3转包工程获取利润

转包现象的存在是现今“豆腐渣工程”存在的一个根源。有的企业中标后,直接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以包代管,而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不关心、不负责任。这种转包的现象,使得一些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3招标代理机构内部管理

3.1招标代理机构业务流程管理

根据《招投标法》等相关规定,招标代理的业务流程有一套非常规范的操作的流程,一般包括:签订委托招标代理合同(了解招标人的需求)——编制招标方案——发布招标公告、出售招标文件——标前答疑、发补充通知——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组建评标委员会——开标、评标——提交评标情况报告——确定中标人后公示、发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突发状况或者难以预料的情况,比如在代理机构与招标人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后,由于行业的不同,“隔行如隔山”,代理机构所服务的招标人中,很大一部分人对招投标工作不了解,有一些招标人具备了较强的专业的知识,但对招标程序缺乏了解,或者跟不上最新的形式变化和政策,还常常会提出比如像提高投标人的门槛、缩短招标公告时间的问题,还有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人组建评标委员会,提供专家,并成立评标委员会等等问题。如果代理机构在自身的内部业务流程不尽完善,把关不够严密,在任何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疏漏,如果处理不当,给招标人提供错误的建议和信息,导致流标甚至是投诉,给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都造成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内部综合管理流程及财务管理

由于业务经办人员与招标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多,与公司内部综合部门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容易导致档案文件的归档不及时、丢失,资金回收与财务数据衔接不上、收入不实的情况出现。综合部门应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实现对业务收入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要避免业务人员直接接触现金,避免因现金管理不善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3.3招标代理业务服务质量管理

招标代理业务对人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如与招标人及监管部门的沟通能力以及对行业标的的了解和学习能力。同时,由于招标项目涉及诸多行业的不同类别(行业有房建市政、公路交通、水利水电、铁路等等;类型有货物、服务、施工等),这就要求招标代理人员拥有相关行业知识。此外,招标代理人员还要具备熟悉国家、省、市相关法规并合理运用的能力,编制招标文件及处理质疑投诉的能力等等。招标代理机构作为中介组织,在项目委托人、投标人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在合法合规的原则下,根据招标人的要求,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招标人招到最合适的投标人;另一方面处理好与投标人的关系,投标人作为招投标活动中的另一个重要主体,代理机构需要在职责范围内做好投标人的解释、答疑工作,避免纠纷及发生道德风险。从制作招标文件开始到处理质疑、投诉的能力,体现了招标代理机构为招标人服务质量的好坏。

4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办法

4.1健全体制,建立完善管理体系

在整个招标活动中,建立一个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从源头上对招投标领域的腐败问题进行治理,规范招投标市场行为,实现对风险出现的监控和有效的控制管理。从不同阶段具体入手,在招标前,选择合适的机构,由于他们对于招标市场的情况和规则的了解,有助于降低招标过程的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在招标过程中,加强对招标流程和事项的管理,完善招标文件,使投标单位的投标过程有文件可依,有步骤可循;在开标和评标过程中,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招标文件评标原则,坚持公平、公正,选出工程质量服务好、价格优的中标候选人。

4.2加强监管建设,严查违规行为

监管部门针对在招投标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格处理。监管部门要对招投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切实的履行监管义务,通过强有力的执法监察手段,来保证整个招投标市场的规范运行,杜绝虚假、腐败的招投标行为。招标办和招标代理机构可以建立信用档案,对有假借资质、违规挂靠、违规转包以及在招投标活动中有其它不良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列入黑名单,使这些企业或人员在市场准入时受到限制,以加大违法违规的成本,利用经济手段强化廉政准入管理。

4.3加强财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特别是要将财务部门的管理前置,实现对风险的事前控制以避免招标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和风险。首先在财务核算层面,利用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对业务每个项目的收支情况进行逐一的辅助核算,将每笔业务收支逐个落实各个具体项目之中,为各项指标分析、绩效考核以及成本控制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为领导进行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其次,加强对投标保证金进出的管理。由于行业特点,每个招标代理项目的投标人少则三五家,多则几十家,数量庞大的往来账核算始终是个重点,因此增设投标保证金专户,并开通网银查询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资金频繁进出的准确无误。最后,加强发票及现金管理。标书收入在招标代理机构代理费收入中占有相当部分比重,标书销售人员必须领用由财务部门开具的专用发票,避免在销售招标文件的环节业务员直接接触现金,可以借助银联POS机、网银等结算手段实现对现金管理风险的防控。

5结论

综上所述,招标代理机构的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工程建设的招投标活动必须从项目管理思想出发,统筹协调,加强内部管理,提前做好风险分析,项目负责人要掌握项目招投标活动全局,及时并妥善解决招投标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郑宁.如何控制建设工程招投标风险[J].山西建筑,2013,08:219-220.

[2]冉翔.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的风险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53-254.

[3]宋正英.试论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与控制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2,07:168+184.

[4]李阳.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招投标风险控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0:202.

论文作者:高晓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招投标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高晓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