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的数学观引导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论文_赵菊红

用正确的数学观引导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论文_赵菊红

赵菊红(青川县凉水九年制学校 四川 青川 628114)

摘要:数学教育中的数学观,就是指从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出发来认识和理解数学的特点,它体现了人们对数学的理解程度。在许多小学生心中,数学是枯燥无趣的,而对小学生而言,什么样的数学观就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数学什么样的态度,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注重对学生数学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重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观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2-058-01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的总的看法和认识,就个体而言,是指一个人对数学及其本质的一种认识。观念左右着人的行为,数学教学必然受到数学观的影响,可是它却一直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忽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去数学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考虑数学教学,也就是缺乏正确的数学观作指导。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中,我曾用下面的内容作为教学材料:地球上的环境日益恶化,地球在吼:“我受不了啦,我快要爆裂啦!”天上的玉皇大帝听到后很是惊讶,心想要是地球真的爆裂,那它上面的全部生灵将要消失,所以他决定沿地球的赤道加一道铁箍,以防地球爆裂。可是地球却又直喊:“太紧了,我喘不过气了。”于是玉皇大帝只好把铁箍松了一下,使得它处处离地球1米。可是松一下,铁丝不够长了,需要再加一段,请你帮玉皇大帝计算一下需要加多少米长的一段铁丝?这个教学材料是计算两个同心圆周长差的数学问题,它的用意包括:首先,问题以神话的形式呈现,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没有感觉在解“数学题”;其次,在出示这个材料后让学生猜,这段铁丝大该有多长?一般情况下,学生猜的数会相当大,这很正常,因为地球很大,就是一般的成人可能也会这样猜。当然也有学生说没法猜,因为没有告诉任何数据。但当通过分析、计算得出这段铁丝的长度大约是6.28米的结果后,学生就会在认知上发生极大的冲突,感到数学的神奇。最后,教师再出示下题:养鸡专业户张大伯由于养鸡数量的增加,想把圆形养鸡场的半径再增加1米,问:应该再添一段多长的围栏?通过计算后发现还是6.28米,此时学生的认知进一步发生冲突:地球那么大,养鸡场那样小,结果却一样!上述学生的感受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今天这节课我学得很高兴”之类的感受。如果经常这样,学生对数学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产生好感――这源于我们对教学材料的精心选择。

二、让学生了解数学是贴近生活的

大多数小学生觉得数学就是书本上的内容,只是用来考试的,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实际上,生活中处处都应用着数学,数学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例如:水资源透支令人担忧,节约用水迫在眉睫。针对居民用水浪费现象,凉水镇制定居民用水新标准,规定三口之家每月标准用水量,超标部分加价受费。假设不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1.8元,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3.0元,某三口之家某月用水10立方米,交水费24元,请你通过列方程求出北京市规定三口之家每月标准用水量为多少立方米?

解:由于10×1.8<24,所以10立方米水中有超标部分。

设北京市规定三口之家每月标准用水量为x立方米,根据题意,得1.8X+3×(10-X)=24解之,得x=5

答:凉水镇规定三口之家每月标准用水量为5立方米。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用水的费用问题,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题目,拉近数学和小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小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充分展现数学的开放性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觉得数学封闭严谨,答案唯一,其实数学还可以是开放性的,从多角度思考的。例如:

妈妈去商店买水杯,水杯的价格有4元一只与6元一只两种。她付给售货员40元钱,售货员找回了4元。请指出妈妈买水杯的所有可能性。

解:买一种杯子:(40-4)÷4=9(只)或(40-4)÷6=6(只);买两种杯子:6元的买2只、4元的买6只或6元的买4只、4元的买3只。

题目有多种可能性,答案是开放性的,有很多种情况。

又例如:凉水九年制学校原计划买6个篮球,每个36元,从买篮球的钱中先拿出72元买足球,剩下的钱还够买几个篮球?

分析:可以用计划的钱数减去预知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再除以篮球单价,得到还可以买的篮球个数。

解法1:(36×6-72)÷36=144÷36=4(个)

答:剩下的钱还可以买4个篮球。

分析:可以用预知的钱数除以篮球单价,得到预支钱数可以买的篮球数,再用计划买的篮球数减去这个单数,得到还可以买的篮球数。

解法2:6-72÷36=6-2=4(个)

答:剩下的钱还可以买4个篮球。

分析:可以设剩下的钱可以买的篮球数为X个,然后根据剩下钱数作为等量,列出方程,求出还可以买的篮球数。

四、让学生掌握数学之精髓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是显性的,而思想方法是隐性的,因此我们要以动态的、“工具”的数学观,充分挖掘知识背后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数学之精髓。例如,对于1/2+1/4+1/8,如果纯粹从知识的角度看很简单,而从数学思想方法的层面来分析,却是非常有价值,因为它能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当学生计算它后,如我接着让学生计算如下的一组题:1/2+1/4+1/8+1/16;1/2+1/4+1/8+1/16+1/32;1/2+1/4+1/8

+1/16+1/32+1/64。此时学生就会想是否有规律可循,当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寻找。然后,我再出示1/2+1/4+1/8+1/16+1/32+1/64+1/128让学生计算,此时学生就会根据刚才所得到的规律,用类比的方法来解答这题,显然这里渗透了类比的思想。如果我仍不罢休,让学生猜想1/2+1/4+1/8+1/16+1/32+1/64+1/128+……的结果是多少,无穷思想、极限思想的渗透十分明显,当然这两种思想的渗透是建立在数形结合思想的基础之上,即通过把一个面积是1的单位正方形无限次二等分再求和的分析来达到。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用正确数学观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多维性、过程性、现实性、人文性的教学原则,精选教学材料,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既能联系生活实际,又能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来进行教学设计,那么,正确的数学观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一定会变得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邱月亮.用正确的数学观指导小学数学教学[J].湖南教育(下),2011年11期.

[4]叶金标.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观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5]隋国发,姜久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论文作者:赵菊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用正确的数学观引导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论文_赵菊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