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初探论文_才项措

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初探论文_才项措

广州市艺术学校 广东 广州 510520

摘 要:舞蹈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使学生在舞蹈中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稳步提高。而中职院校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授课模式,转变为当今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舞蹈授课中轻松愉悦地学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舞蹈的学习中能够深刻了解舞蹈带来的魅力。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题,分析中职舞蹈课应如何顺应新课标下提倡的教学来开展,稳步提高学生对舞蹈课的热爱程度,由此为以后舞蹈教学的授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教师在以后的舞蹈授课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中职舞蹈 教学 创新教育

一、中职舞蹈课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1.学校的生源问题。学校每年都要面临招生的问题,由于中职的生源差异性较大,中职学生的素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之前就接触过舞蹈的学习,有的小时候学过舞蹈,有的学生之前就是艺术生等等很多因素,这样的学生能够很快地适应教学,跟上教师的课程进度,但更多的学生则没有接触过舞蹈的训练,对舞蹈的认识几乎为零,导致他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有些吃力。不同学生不同基础,这就给教师教授舞蹈课增加了难度。教师就要充分地仔细观察学生的动作,找出哪些学生有潜质、哪些学生需要加强练习等。找出学生不标准的动作,并耐心地给予帮助引导。

2.学生缺乏积极性。舞蹈属于比较消耗体力的课程,也因为每位学生的身体柔韧程度的不同,有的孩子学习舞蹈相对轻松,有的孩子则较为困难。这样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就失去了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如果一个孩子一旦对舞蹈失去了兴趣,那么很难再会让他对舞蹈产生好感,就会有厌倦感,从而缺乏学习舞蹈的积极主动性。还有的学生有一定学习舞蹈的基础,再加上教师对其有较为专业的指导后,接受能力较快对自己充满信心,感觉良好。而教师则关注班级的普遍水平,使得这类学生存在“吃不饱”的现象,就会形成此类学生对待舞蹈课的怠慢和骄傲等情绪,从而使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舞蹈教学形式单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中职学校舞蹈的教学方式依旧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教师在讲授舞蹈动作的时候过于强调理论知识,这样会对缺乏舞蹈基础的孩子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因为他们之前没有接触过舞蹈,对舞蹈的教学充满了自己的幻想,但教师这样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不仅会使学生缺乏学习舞蹈的兴趣,也会使学生对舞蹈产生恐惧心理。觉得舞蹈的学习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对有些专业上的术语不理解,使舞蹈的授课变得枯燥无味。现在很多教师还都是进行口头式教学,然后向学生展示一遍舞蹈动作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学生的舞蹈动作和行为模仿能力,但不利于培养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师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口头方式的教学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位学生的理解,学生长期在这种被动式教学模式下成长和发育,很容易对舞蹈的学习失去原有的期待和兴趣,从而不利于教师对舞蹈课程的顺利展开,也不利于学生对舞蹈的学习。

4.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舞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中职教师对舞蹈的教学不够重视,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舞蹈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的作用和影响。舞蹈的学习在很多教师眼里只有在汇报演出和学校组织的晚会上才会得到重视,才能认识到舞蹈的重要性质。大多数教师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中普遍认为舞蹈不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对舞蹈的重视程度不够已成为普遍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教师对舞蹈教学的不重视也会直接导致学生对舞蹈学科的轻视态度,从而失去了对舞蹈学习的热情,这也是造成舞蹈教学中的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二、中职舞蹈课的创新改革方法

1.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要明确自身的教育目的,课上利用启发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多多思考问题,而不再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由此激发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到学习舞蹈的最佳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教育机智”去解决课堂上的突发问题等。

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让本节课学习舞蹈效果较好的同学带较为薄弱的学生,在团队合作下共同成长与进步。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在同学的带领下得到快速的进步,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对较差学生的引导,加深对舞蹈动作的熟悉程度。学生都想在教师面前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想当基础较好的学生去带领别的同学去学习。这样的分组方式更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同时也能激发之前没有接触过舞蹈的学生对学习舞蹈的热情与主动性。但教师也要考虑到有些学生四肢僵硬或身体存在不平衡等因素,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帮助和理解,每个孩子对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时教师就要加以引导,去和基础较差的孩子沟通交流,不要让学生对舞蹈失去兴趣。

2.完善教学的内容。造成舞蹈教学效率不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教学方法不当,教师不够重视舞蹈课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教学内容上的选择,教学内容太过于单调乏味,不符合现在学生的审美,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中职的舞蹈课堂不应该只局限于舞蹈动作的规范完成和肢体的训练,还应该加入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与时代接轨的教学内容。比如:加入一些学生现在流行的街舞等这种元素,与古典的舞蹈创新衔接,形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舞蹈音乐的把握程度,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热情,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的性格也不一样。有的学生比较腼腆,自信心不足,这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舞台表演舞蹈机会,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信,使学生能够克服紧张的情绪,在舞台上可以大胆地展示自己,从而近一步地对舞蹈产生兴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让学生把想法分享出来,结合到舞蹈课堂中去,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根据所学的舞蹈知识,对舞蹈的动作进行改编加以创新应用这才是新课标下提倡的教育方式,这样的创新才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的创新培养,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舞蹈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实践,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形式。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于舞蹈的重要性,让学生有创新的意识,主动创新,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最后,教师还要在自己的课堂中不断地提出对舞蹈的专业知识与创新的新想法,帮助引导学生学习舞蹈,使学生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中职的舞蹈教学也是所有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方面,舞蹈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发展作用。通过新形势下的舞蹈教育,教师要转变之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动积极地去迎合学生的兴趣,制定出符合当今时代下的教学安排,近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要勇于开拓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美 论中职舞蹈课堂教学的创新[J].明日风尚,2016,06,265。

[2]李莉 围绕“趣、情、美”三要素的中职舞蹈教学应用创新[J].情感读本,2015,14,7-8。

[3]黄艳 提升幼教学生水平,实施教学创新——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213-215。

论文作者:才项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3

标签:;  ;  ;  ;  ;  ;  ;  ;  

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初探论文_才项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