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能营销管理角度分析线损预控措施论文_尹春磊

从电能营销管理角度分析线损预控措施论文_尹春磊

(逊克县电业局 黑龙江逊克 164400)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同样取得了骄人的进步。电力资源在我国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线损预控水平是电力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根本标尺,电力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成为目前电力系统发展的有效途径。以电能营销管理工作为前提进行了强化线损预控的思考,提供了从系统认知到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为进一步优化电能营销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线损预控做出了探索。本研究将以电能营销管理的实际工作作为基础,展开了线损预控工作的研讨,在分析企业在线损预控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关键词:电力营销;线损;运营管理

1、线损的含义及分类

线损通常是指电网输电过程在各个环节当中产生的能量损失。而线损率指的是输电过程线损占据供电量的比例。从营销管理角度来看,线损可以分为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线损和定额线损。理论线损可以有效反映出电网运行和电网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同时还能反映出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理论线损更是促进电力企业部门寻求改进电网线路和添置新型节能环保设施的重要因素;而管理线损则可以叫做可控线损,通常是因为电力营销过程各种计量装置出现误差或者认为干扰因素所引起的不必要损失。统计线损又叫实际线损或者考核线损,是供用电差额,也可用于上级对下属企业的考核标准。统计线损通常可视为管理线损和理论线损的统计和;定额线损通常也可被认为是目标线损,是指由电网历史线损结合当前电网负荷潮流变动等综合因素预测出来的损耗标准。是电力部门迫切希望降低的一项电力损耗。

1.1 企业和个人对线损预控认知不足

当前线损预控工作在电力企业层面、具体操作个人层面都存在认识上的问题,这导致线损预控没有明确的目标,线损预控工作与其他工作没有清晰的边界,这导致线损预控不能引起企业的关注,线损预控人员的工作得不到职能部门的支持,导致线损预控工作偏离企业主营业务之外,引不起企业和员工的重视,形成了线损预控工作的缺位。

1.2 线损预控组织结构存在问题

线损预控的职能难于发挥,结果造成电能营销管理水平低层次徘徊,线损预控能力和价值得不到体现。特别是一些人忽略电能营销管理的价值,失去线损预控的整体目标,在各部门、各班组之间形成了线损预控的鸿沟,有碍于电能营销管理的细节沟通和现实性保障,进而造成线损预控的困难。

1.3 线损预控缺乏激励机制

由于电能营销管理设计各级部门和企业各个单位,如果出现个别单位配合上积极性不强,则会导致电能营销管理能力不足,进而产生线损预控的问题。最为集中的表现是激励机制难于体现和发挥应有的价值,无论是电能营销管理的实际,还是线损预控的具体细节,都没有激励机制作为基础,导致其他部门对电能营销管理没有稳定地支撑,其他个人对线损预控的落实缺乏积极性,最终对电能营销管理带来范围和力度的影响,出现线损预控不严格、不规范等实际问题。

2、提升电力企业线损预控的措施和方法

2.1 优化线损预控的组织管理体系

当前电力企业要将自身建立成“一强三优”的现代型企业,使公司管理、营销、发展有组织、目标的保障,以科学作为组织管理体系的推进器,发挥组织资源、管理结构等各方面优势,激发企业各职能部门参与线损预控的积极性,提升线损预控的价值空间,更有效地进行电能营销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线损预控要落实以电能营销管理为基础的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责任目标,合理利用企业各部门的资源,发挥电能营销管理在系统上的优势,利用电能营销管理对线损预控工作进行组织化和体系化建设,在加强电能营销管理的同时,构建线损预控的新平台和新体系。

2.2 提高电费核算水平

电费核算人员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电力波动,在进行人工审核和系统自动审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电力企业电量出现异常情况,我们的电费核算人员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提供异常处理单据,并及时联系抄表人员到现场核对电表计数,并将最终核对的结果反馈到上一管理层,及时发挥营销稽查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对营销精英的情况进行全方面地了解和掌握,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保证电能营销管理的正常运行。

2.3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线损波动

抄表的质量与营销管理环节中线损波动是有直接联系的,在实际线损波动的管理中,我们的工作人员主要是通过对供电区域内用户的类别以及点烟来分析制定有效的抄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最大限度地摆正抄表工作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并建立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阅读方法,加强对现场抄表人员在的角度与管理,进一步保证电量数据的准确可靠。

3、结语

线损管理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都较大。虽然随着电力的发展,很多的电力企业都提高了线损管理的质量,但是因为多方面原因的局限性,使得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线损管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从技术层次和管理层次同时入手,才能够促进电损管理的健康发展,以推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锦光.农网配电变压器布点对电能损耗的影响[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

[2]刘钰,熊兰,徐郁,等.降低农村配电网损耗的措施与实例分析[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3]吴敏华.加强线损工作降低电能损耗[A].浙江电力科学发展[C].2005.

[4]贾健,冯焕新,王云峰,等.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在河北工业大学电工厂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

[5]王爱华.线损规范化管理模式的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

[6]郑晶晶,王维洲,邢延东,等.甘肃电网降低线损的可行方法[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

[7]郑晶晶,杨勇.甘肃电网降低线损的可行方法[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8]刘敏,王冰.建立县供电公司线损管理模式的实践[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

[9]白志飞.电气节能体验[A].第九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

[10]范明天,邓国明,陈凤飞.基于统计学的地区电网线损指标分析研究[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

论文作者:尹春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从电能营销管理角度分析线损预控措施论文_尹春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