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薛健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薛健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 淄博 255014)

如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劳动者的素质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而传统的精英教育带有根深蒂固的“重学术、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根本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日益迫切。要培养出能够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学生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者应当改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和思考方式,采取“以学生为重”、“从学生出发”的管理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笔者在吸纳了多位管理工作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平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就现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改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

现代管理理念认为,各项管理活动都应该尽力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人的创造性和生产能力作为根本。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却强调管理与被管理,服从与被服从的概念。在传统的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权,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个性得不到发展,从表面上来看,这种管理模式似乎便于管理者的管理,但实际上却让管理工作变得事倍功半,让管理工作中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多。因此,这种陈旧的传统管理模式必须被打破。我们的管理思想必须向为学生服务转变,必须树立起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供学生之所需。我们应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这样的管理方法与大禹治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围绕“疏而不堵”的策略,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工作的热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社会的网络优势,及时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心理、心态上的变化。主动找学生谈心,用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去解决学生反映的困难和成长中的烦恼,通过心灵交流的教育,使学生得以成长。

二、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摘掉“高考落榜生”的帽子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信不足的问题。高职学生被认为好像就是高考的“落榜生”,尤其身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缺乏信心。从而造成了心理上的迷茫和困惑,影响到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不思进取,消极怠惰。因此,怎样帮助学生重拾自信,是一个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只有攻克了这个问题,才能使学生找到学习的原动力。

1、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及优势的宣传力度

管理工作者必须通过有效的、大力度的宣传和教育来帮助学生正确了解高职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就像是就像是宣纸和硬纸,一个写毛笔,一个写硬笔,但同样都是书法,没有类型上的优劣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更要让学生认识到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战略性举措,接受高职教育是成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看到自己潜在的未来价值。其中,要重点宣传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未来发展,树立起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2、举成功典例,消学子自卑

最有效也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应该是请本校毕业的青年才俊到校做创业报告,让这些在校学生的“前辈”们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来讲述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和特长。他们从本校毕业,经历了同样的校园生活,对于在校学生们的困惑和忧虑感受颇深,这样的报告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强烈共鸣,给学生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从而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提高专业自信与专业热情,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与专业性

要提高学生就业率.就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力度。在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更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学生自身对于专业和高职教育的认同危机的一项重要根源就是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因此,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市非常有必要的,专业、细致的规划指导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基本的规划与认识,指导学生树立阶段性的目标,使学生通过阶段性的成功获得自信,提升自我认同感。

三、以人为本,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在学生将要面对的漫长人生中,学生本人才是自己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前途的掌舵者。所以,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实现科学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可以使自我管理者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警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环境、提升自我。学生的自我管理应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内在行为,然而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甚至缺失的状况。学习方面,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严重欠缺;生活方面,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处在家长们的溺爱之下,这使他们无法独立处理个人事务,遇事易冲动,缺少理性,缺乏个人主见。显然,这部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是十分严重的。因此,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会有一种被迫服从的委屈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其实,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管理者更应当扮演的是服务者、指导者的角色,起向导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平台。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教育者要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及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尽可能的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有效地实施对自己的管理。这样,我们将看到的不是只凭成绩分数高低分出来的“优劣生”,而是一个个独立自主,各有所长的优秀人才

当然,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强调对学生个体的尊重,而不是使其放任自流。相反,自我管理的目的正是为了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而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有规则的约束整体。只有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高,适应社会需求,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高素质、高品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树枫,杨光,高职学生管理模式新探,北方经贸,2002(06)

[2] 郑玉红,“以人为本"的职高学生管理实践探索,教育论坛,2003(18)

[3] 许连杰,做好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党史博采2007(2)

论文作者:薛健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薛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