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严格”并重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论文_沈丽

“爱与严格”并重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论文_沈丽

(贵州省兴义市云南路小学,562400)

摘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德育教育引起了教育者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点。小学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所以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作为实施者的小学班主任,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依据小学生认知特点而采取合理的德育教育方式,既能让学生轻松接受不会产生排斥,又能使其德育教育效果最大化。“爱与严格”并重的方法就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班主任以充足的耐心和爱心去打开学生心扉,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而另一方面班主任又坚持原则,严格约束学生,合理把控爱与严的分寸,采用宽严相济的方式,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简单谈谈“爱与严格”并重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爱与严格;应用

引言: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国自古就有“严师出高徒”一说,那么以爱教育好还是以严教育好呢?针对此问题众说纷纭,有的教育者说要坚持以爱来感化学生,用爱来打开学生的心扉,当学生和老师可以无隔阂交流后,其学习能力自然会提高的,但现实例子生动的证明了只有爱并不够,因为过度的爱将会变成无原则的放任;有的教育者则说那就严教育,采用严厉手段约束学生行为,强制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但再次实践证明这更加不可取,因为僵化的师生关系让所有教育方法的效果都大打折扣,最后,爱与严并重的教育原则被提出,并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采用严爱并重的教育原则,既对学生宽容相待又严守教师底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生习惯,形成正确价值观和是非观,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1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施“爱与严格”并重的重要性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情绪的感知能力较强且爱憎分明,容易对关爱自己的人心生好感,继而产生信任和靠近的强烈意愿,因而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天性,许多小学班主任都会采取以爱感化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等,但当班主任所投入的爱过于多时,正所谓“水满则溢”,爱也是如此,过度的爱和包容就偏离了爱的本质,成为了放纵学生的利器,同样的,有些班主任也是早早意识到爱虽有效但却没有严厉手段的效果强烈,所以他们制定严格制度,强制要求和约束学生,以此期望借助强硬手段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然而两种方法都虽有效却有着极大的反弹空间,难以使小学德育教育发挥真正的“育人”作用,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一方面班主任基于小学生心理特点,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和学生交流和沟通,以真挚的爱去感化学生,打开学生心扉,包容学生偶尔的小错误,给予他们舒适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合理把控爱的力度,对于变本加厉的学生进行严格处理,给予其他学生警示,让他们明白班主任除却为友这一身份外,还有为师的责任,对班主任产生畏惧感,从而促进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由此可见,“爱与严格”并重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

2“爱与严格”并重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2.1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爱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会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享受被别人爱的感觉,这种心理寄托和内心的渴望,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只要班主任以真心对待学生,认真关怀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被班主任重视着、关爱着,体会到班主任所带给他们的温暖,则小学生将会很快接纳班主任,和其建立稳固的师生友谊而班主任也将会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们的想法,获得他们真实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展开德育教育,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用“爱”感化学生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是用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对于在班级中存在感较弱,经常表现比较怯懦的学生,班主任要多多鼓励,用耐心和爱去打开学生的心扉,从同学、家长等方面去深入了解学生,挖掘学生特长和优势,以此为突破点帮助学生打破对自我的定势,建立自信心,勇敢正视自我,面对自我。

其二是用爱实现差生到优生的转化。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所提出的教学重点,其重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关爱表现优异的学生,还要关注和关爱那些表现不突出,甚至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认真了解他们,不对其随意打骂和批评,及时肯定他们的优秀表现,让他们正确审视自己,看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继而促进差生转化为优生。其三是用爱深化德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所采用的德育手段大多为故事影响、实践感受体验等,而德育手段作用的发挥除却教师的合理组织外,教师的爱也是不可缺少的,试想如果有一个人以温和的语气循循善诱给你讲述人生道理,告诉你这些行为的不妥,即便他语含指正之意,但也难以让人产生抵触心理,但若他直接指责你,并当面责备叫你改正,你必定会感到厌烦并想要反抗,所以对于情绪感知更为敏感的小学生而言,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以爱实施德育手段,将会最大化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但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仅仅依靠对学生的爱而实施的德育,是无法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的,对于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小学生,纪律约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2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严格

小学生年龄较小,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爱和关怀,但也是因为年龄小,自控力差,在德育教育中仅靠对学生的爱是很难达成德育目的的,所以严格教育是必须且必要的。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因小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差,没有良好的行为控制意识,所以在日常活动中会出现放任自我行为的现象,此时如果班主任一味的给予爱和包容,则学生将会更为放松和放任自流,因而班主任必须要采取强硬手段来约束学生,当然所谓的严格并不是对学生动辄打骂和暴力阻止等,而是制定严格制度,要求学生自主遵守,设立奖惩分明的责任体系,对于不遵守规定的学生进行适当惩罚,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作为小学班主任,其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基于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严格遵循宽严相济、严爱有度的教育原则,既不让爱变溺爱和放任,也不一味的严苛要求,而是要严中有爱,爱有有严,将“爱与严格”并重全面贯彻和落实于德育教育全过程中,帮助其建立正确价值观和是非观,提高其道德思想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本质是爱,但实现教育却无法脱离于严格。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正确看待以爱感化教育和以严格督促教育,合理把握爱与严格之间的分寸,采取爱与严格并重的教育原则,推动德育教育的开展。“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爱”能够做到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而这是“严格”所做不到的,但同时严格能够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能够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要求学生付诸行动,这同样也是“爱”所无法实现的,所以将“爱与严格”都融入于德育教育中,促使学生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去接受班主任所讲授的德育知识,认真遵守各项规定,才能最大化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霞.以爱施教以情动人——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2018年.

[2]唐永华.让学生在爱与尊重中成长——我的班主任工作心得[J].成功(教育版),2011.

[3]徐曦.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之感悟[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

[4]薛亚红.探索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智慧;2018年34期.

[5]韦海强.管育并重——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德育[J].新课程(上);2019年02期.

论文作者:沈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爱与严格”并重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论文_沈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