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组织的设计发展论文_宋利利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组织的设计发展论文_宋利利

宋利利

广西腾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建成也彰显了我国水利事业的新高度。纵然水利水电工程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的喜报,但是在建设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提升施工组织设计水平迫在眉睫。为此,主要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的概念、特征入手,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的设计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组织;发展状况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文件中,施工组织设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大、建设复杂性强。在现代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下,水利水电建设结构也有了质的飞跃,促使建设工程量得到减少,由此也使工程造价的作用逐步降低,而这更突显了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的概述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的概念

作为水利工程设计文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准备与施工的技术性文件,也是探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科学管理,合理缩短工程建设工期的一门独立学科以及水利水电工程正式实施建设前的总战略部署。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的特征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大,所包含的分项工程、分步工程、单项工程都比较多,而这些工程间难免会出现工作上的重叠,相互间也易发生施工干扰,且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条件困难较大。因此,复杂性成为了施工组织的一大特征。而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与质量就需要施工组织设计从总体上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统筹规划,这也要求应注重对现场施工进行组织与管理,并因地选取最优的施工方案。这便决定了施工组织的动态性特征。

通常来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对象常常是单个工程项目,因此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综合性。此外,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规模、施工条件、当地地质条件、地形、河流流量变化程度以及泥沙含量等条件都不尽相同,因此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不单单要具备足够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理论基础,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还得满足业主、设计、监理三方的要求,同时还要符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的规范等要求。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的设计发展

(一)施工技术的发展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混凝土坝施工技术与方法就开始逐步得到了应用,而这一施工技术最早被应用于建造美国的胡佛水电站的大坝。混凝土坝施工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柱状块的浇筑方式,其通过事先在坝内预埋的水管,再通水使混凝土的温度降至到稳定的温度后,利用接缝灌浆使坝体形成一个整体。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影响其坝型选择、施工工期、工程造价以及施工工序的主要为施工导流标准及导流方式。现阶段,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可靠度理论已经开始被引入其中,在此背景下施工导流多采用经济流量法,而施工导流标准的选择则要将洪水重现期、设计流量、导流建筑物使用年限、工程建设费用以及建设风险等进行综合考量。

(二)理论基础的发展

1、系统工程的理论

系统工程是一门正在完善与发展中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工程技术,该技术以系统为对象,并利用数学将系统的内部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描述。这样便可将那些要研究和管理的事与物所采用的统计、模拟等方法进行一定的推理、分析与判断,并最终建立一个系统模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系统工程理论能使各个部分间都能够相互配合与协调,是一种较为先进、合理、可靠、省时的系统。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比较常用的系统工程理论是动态规划、有线性的规划与网络计划的技术。在运筹学最常使用的是线性规划,其可以被用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布置的研究,进而从中优选出最佳的料场或设计方法;系统工程理论的目标函数为线性函数,线性不等式或线性等式组成了它的约束条件,而其动态规划则被运作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中,且可以是根据工程建设的实施变化,将计划进度与实际建设进度进行比较,以及时调整后续的进度计划。

2、技术手段的发展

计算机模拟开创了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研究,而要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参数进行分析与选择,光靠实际的施工经验以及类比分析并不可靠,这时采用计算机模拟试验并根据施工参数数值进行分析便对施工组织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施工设计中,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在指定约束条件下对模型进行转换,并对施工程序进行模拟,利用多目标决策系统以及编制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可以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模拟,进而从中探索总结出施工系统的运行特点与规律,找到关键的因素并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

(三)历程的发展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开展了学习前苏联水利水电建设经验的活动,从这以后我国在水利部直属的勘测设计院下设置了施工组织设计结构。而在1953年,长江水利委员会也成立了设计出,并配备了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到了1960年,我国还专门成立了从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厂设计的施工设计处。

我国在建国初期,尤其是六七十年代时,相继兴建了很大一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这促进了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提升,但在这一时期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还较为落后。1963年7月,上海,由原水利水电建设总局组织召开了我国第一次“施工组织设计专业会”,在会上,各专家、学者等共同讨论并修订了我国《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则》(以下简称简则),直到来年的2月份,经过水利电力部的审查同意后,《简则》得以真实实施,自此我国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步入了有章可循的阶段。到了1984年,在原电力工业部提出“各设计院要立即着手恢复和健全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机构(处、室或科、组)”的规定下,我国成立了施工组织设计情报网,并于同年颁布实施了《水力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而在1987年5月到1988年底这一年多时间内,原水利水电部水电规划设计院委托长江委施工设计处,连续举办了三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培训班”,并在培训讲义编制基础上,再一次编写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一书,为我国水利水电施工组织水平的提高,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学术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当前各项拟建、在建或即将开建的水利水电工程越来越多,比如,高232m的水布垭面板堆石板、高273m的溪落渡双曲拱坝等都位列世界同类坝型的前列。可见,这些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利建设不仅说明了我国施工组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且还推动了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的发展。

(四)施工组织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相互配合,相互联系。要想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则需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渗透入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将现代管理学的新理论、新方法运用到水利水电施工组织管理中,以提升其管理之效率。

自1930年起,西方国家就逐步在机械设备的零配件及部件中逐步推行标准化、专业化、系列化的管理体制,以解决其通用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从1950年开始,由控制、通讯、计算组成的系统管理成为了新的管理体制。而现代管理方法也已步入了既重视系统分析的信息功能和计算机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又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管理才能。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并深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体制改革,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业主责任制等正在逐渐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及国家建设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过去水利水电的任务是“兴水利、除水害”,而在新的时期下,其有具有了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内涵。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只有不断将新理论、新技术、新管理方法引入到施工组织设计中,才能不断提升施工组织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振楠.水利水电工程投标文件中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探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3:107+109.

[2]林超.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问题的初步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05:24-25.

[3]刘贵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析研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10:52-53.

[4]彭旭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发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1:252-253.

[5]吕杰,杨秀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组织设计[J].丹东海工,2010,00:45-46.

论文作者:宋利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组织的设计发展论文_宋利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