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论文_温智明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论文_温智明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彬江中学,江西 宜春 336002)

摘要:初中生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素养教育的推进对初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他们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求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意义的基础上,探究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素质;锻炼途径

引言:

初中生即将进入青春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面对家长和教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逐渐提高心理素质,进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他们在教学时通常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再让学生做些运动就算完成了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都没有压力,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意义

体育教学一般在户外进行,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接触较多,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频繁,对学生了解的也更多。体育课上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也更为密切,因此有利于消除彼此的隔阂,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让他们以积极阳光的态度学习和生活。有些初中生学习成绩较差,因此面对教师和学生感觉很自卑。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帮助学生找回自信,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许多初中生怕吃苦,不爱进行体育锻炼。如果体育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体育活动调动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进而爱上体育锻炼。现在的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体育运动锻炼能够把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进而开阔他们的心境,让身心得到放松,疲劳得到缓解。此外,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还能够促进学生大脑发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初中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面对中考,他们学习压力较大,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出现叛逆行为,这样就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学生的人格和意志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体育锻炼帮助学生调节心态,促进他们判断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心理素质的提高,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激励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然后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将心理锻炼融入其中,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使体育课堂充满活力,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他们讲一些他们喜欢的体育明星的事迹,利用他们身上的正能量感染学生,让他们明白应该怎么做。激励教育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通过激励教育鼓励学生,进而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如女子800米跑和男子1000米跑是中考考察的体育项目之一,跑步是对学生耐力、爆发力和体力的考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因此在刚进行锻炼时,有的学生跑的较快,很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任务;而有的学生则速度较慢,甚至达不到及格的标准。面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初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鼓励他们坚持体育锻炼,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长期以往就会得到进步,进而让学生在锻炼中树立自信心。

3、组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竞技精神

良性的竞争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对学生来说,身处于团体中无论哪种学习都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大部分体育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体育课堂比较轻松,没有压力,因此学生不会认真的学习体育知识,而体育教师也不会对他们严格要求。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只是对体育中考中的几项运动项目进行严格的锻炼,而对其他知识也不太在意。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一想法,初中体育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竞赛吸引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进而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快乐,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感受到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如在学生学会篮球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让他们认真练习,等一个月以后会组织一次篮球班级对抗赛,每个班将会派出一个篮球队参加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知识和进行篮球锻炼的积极性。为了取得班级胜利,学生们会自发组织啦啦队为参加篮球比赛的队员加油打气并做好后勤工作。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组织体育比赛能够增加班级凝聚力,同时也会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体育竞技风气。

4、采用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固定单一的教学式容易让学生厌烦,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素质不同,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丰富体育教学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放松,享受快乐,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如在教给学生一种新的体育运动技能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这项体育运动的发展历史及著名的运动员,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了解体育文化知识,初步认识和认可这项体育运动。然后教师可以让一些了解这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生谈谈对这项运动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在讲解和听讲的过程中对所要学习的运动技能产生兴趣。接下来体育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演示这项体育运动的动作,并邀请学生与教师一起做运动,进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锻炼热情。做好铺垫工作后,师生在一起去运动场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运动技能,体验学习体育的快乐同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结语:

体育运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升心理素质,增强抗挫折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妥善处理,通过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照宁.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强化简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622-623.

[2]刘礼熙.浅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J].数码设计(下),2019,(7):273.

[3]唐芳荣.初中体育教学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5):94.

[4]张业良.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2):62-63.

[5]王伟利.优化初中体育教学策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读天下(综合),2018,000(014):P.153-153.

[6]伏小应.初中体育教学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8):204.

论文作者:温智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论文_温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