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过程认证标准研究_网络教学论文

关于网络教学过程认证标准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过程论文,标准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79(2003)05-0005-05

近年来,远程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在我国,随着远程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现远程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网络教育质量认证研究

2002年初,教育部启动了“网络教育质量认证研究与实践”研究项目,力图建立一套网络教育的第三方认证制度,以通过更为规范的管理和评价促进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该项目关于网络教育认证体系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对网络教育办学单位的认证,包括网络教育试点院校及校外学习中心的认证。对于试点院校的认证研究主要涉及招生、宣传、师资力量、机构设置、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籍管理、硬件条件、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服务承诺等。目的是规范办学单位的行为,进而达到提高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对校外学习中心质量的认证,主要包括学习中心基本条件、如何安排学习者的辅导活动、教学安排、提供辅助教学信息、图书资料等,目的是规范校外学习中心的学习支持与学生管理。

第二个层次为对专业质量认证,重点关注网络教育办学单位所开设专业应具备的条件,目的是确保办学单位具备开设这一专业的条件,规范网络教学机构的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等。

第三个层次是对网络课程质量的认证,重点关注网络课程的质量,以及网络教学实施的质量。对前者的认证体现在网络课件质量认证标准的研究,后者就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网络课程认证标准

网络教育的基本单元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过程两个部分。在网络课程中,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而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所组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即构成了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1]。网络课程质量认证必须同时关注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过程两个方面。由于网络教学资源的主要形式——网络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产品层次,因此,将网络课件与网络教学过程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实施研究。

1.网络课件认证标准的研究

课题组在吸收我国多年来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果的同时,广泛调查研究国内外课件评价与网络课件认证标准。这些评价标准包括: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国内第一套权威性教育软件评价标准——中华学习机教育软件评价标准;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华南师范大学与香港促进咨询科技教育联盟组建的教育软件测评研究合作课题组提出的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

·2000年中央电化教育馆科技成果推广中心提出的“教育认证”标准;

·美国教学设计与适用专业委员会研制的《Elearning Certfication Standards》认证标准;

·美国培训开发协会(ASTD)主持开发的《Elearning Courseware Certification》课件认证标准。

经过归纳总结、广泛讨论及修改与实验试用等三个阶段,本项研究形成了我国第一套网络课件认证标准。该认证标准包括:一级指标6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实现技术、信息呈现方式和相关文档),二级指标33项,三级指标51项[2]。这套指标标准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新世纪网络课程的认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2.网络教学过程认证标准的研究

对于网络教学过程认证标准的研究,课题组广泛调研了国内外已有的与网络教学过程相关的质量要求、指南和规范等文献资料[3]。其中包括国际上几个典型的网络教育质量标准及文献。

·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IHEP)的《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Quality on the Line:Benchmarks of Success in Internet-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美国教师联盟(AFT)发布的《远程教育成功实践指南》(Distance Education,Guidelines for GoodPractice);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的《远程学习指南》(Distance Learning Guidelines);

·英国开放和远程教育质量委员会(ODLQC)发布的《开放和远程学习标准》(Standards in Open & Distance Learning);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KNOU)的教育质量保证模型。

在国内文献调研中,主要考察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相关质量管理文档、教育部关于成人和函授教育的质量管理与保障的政策性文件以及一些专家的观点。

课题小组在初始阶段根据国际通用方法,将网络教学的基本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策略、学习支持、网络教学平台等)作为网络教学过程认证标准的一级指标,并由此确定了52项二级指标和144项三级指标。

经过广泛研究,仔细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其给教育教学过程带来的影响[4],由于认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善网络教学过程各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因此对于网络教学过程所涉及人员具备的能力、素质等因素,不作为认证独立考虑的内容,而将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行为及其产生的效果作为考察的对象。

三、用PDCA方法分析网络教学过程

ISO9000族国际标准鼓励采用“过程”方法来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改进其有效性。为了能够使整个系统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使用管理和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这一活动被称作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而PDCA(PlanDo-Check-Act)方法是ISO9000族标准适合于任何过程实施质量保证的通用方法[5]。PDCA模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

P——计划:包括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其中主要原因、拟订措施计划和预计效果五个步骤;

D——实施:按照计划或规定执行;

C——检查:把执行的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图一 网络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

A——处理: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对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作为一般教学过程的具体化,网络教学过程是处于时空相对分离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若干环节和以网络为主要教学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网络教学过程的四个关键环节是课程导入、网络学习组织、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6],如图一所示。其中,“课程导入”对应于P,“学习活动与学习支持”对应于D,“教学评价”对应于C,而“修正”、“反思”对应于A。

由于网络教学过程的四个关键环节是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子过程,所以PDCA方法对于指导和评价每个环节的工作也是必须和可行的。

1.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是网络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及教学资源准备等。

·计划:根据学生人数、教学内容组织教学队伍;设计初步的教学计划;为课程的实施预先准备好教学资源;

·实施:通过同步或异步方式与学生开展交流,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学大纲、教学活动计划和评价方式等;

·检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技能、心理准备进行调查;收集学生对预先公布的教学计划的反馈意见;

·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必要的学习策略、方法的培训;更新必要的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对教学计划形成共识,并作必要调整。

2.网络学习组织

网络学习(网上学习)组织是网络教学过程的主体,它由教学小组组织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单元构成,不同的课程在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上会存在许多差异。教师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使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能主动寻求帮助。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学生持续的关注,保持学习者适度的学习焦虑水平。

·计划:根据教学计划,针对每个学习”单元”选取符合教学内容要求和教学对象特点的教学模式[7];设置学习任务,并根据需要组建学习小组;

·实施:公布本单元学习活动计划、开放相关学习资源。如果是小组学习应发布小组名单,并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规定的辅导时间里为学生解答问题,特别是学生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作业给予及时反馈,有的需要给予详细点评,并及时公布作业答案;

·检查:收集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学习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列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了解本单元由学习活动及作业所反映出的学生状况;

·处理:编写教学文档,总结问题;设计改进和补救的方案,寻求后续单元学习或教学活动中的弥补措施。

3.学习支持

学习支持是网络教育机构为解决学生网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提供的学术性或非学术性帮助。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常常会遇到诸如学习技能、与远程机构交互和个人方面的困难。学习支持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保证网络教学顺利进行的作用,对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常起到关键性作用。

·计划:根据原有经验、课程常见难点、学习策略和方法、计算机操作技能等相关问题提供学习支持网站;建立学习支持服务制度,包括人员安排、联系方式、学习反馈办法等;

·实施:定期询问学生面临的学习困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帮助;专人提供学习支持工作,并确保除了网络以外的其它联系方式畅通;

·检查:定期检查学习支持服务记录,发现其中反映的问题;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包括网络学习组织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进度;

·处理:定期更新学习支持网站;跟踪学生学习记录,对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对很少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定期询问,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

4.教学评价

网络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和对课程的评价。目前的网络教学评价大多采用总结性评价,即以学期末的一次考试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相关的问卷调查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严格来说,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不断地给评价的客体(学生)提供指导性意见,帮助他们达到最终期望的目标。因此,对于网络教学过程,应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设定教学评价的步骤、方法和手段,确定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等;

·实施:对学生的评价要将质的评价(如档案袋评价)和量的评价相结合,并根据一定的权重计算学生的成绩;对于课程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实现,其中包括师生交互水平、作业与答疑情况、教学活动的组织、学习材料的提供和学生的考试情况五个方面;

·检查:分析评价结果,找出学生学习和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找出本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处理:对存在的问题设计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对课程实施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网络教学过程认证标准

对网络教学过程的质量认证,主要是分析实施过程中各主要环节在关键工作上是否符合要求。因此,网络教学过程认证标准可以将网络教学过程的四个关键环节作为评测的重要内容。网络教学过程认证指标如表1所示。

五、案例分析

在“网络课程质量认证标准”研究项目的试验阶段,研究人员选取了两门网络课程进行试验。一门是教育技术专业一年级研究生的《协作学习》课程(授课时间: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另一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的《多媒体技术》课程(授课时间:2003年3月至2003年7月)。由于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对象不同(前者为自学能力很强且较少依赖教师的研究生,后者为具有初步自学能力但对教师依赖性较强的本科生),课程内容性质不同(前者偏理论性、以研究性为主,后者偏技术、以概念理解和应用为主),因而教学措施和试验结果也不同。

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WebCL协作学习平台(网址:http://www.webcl.net.cn)。该平合适合于在网络开展以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网络教学活动,同时还提供一定的教育管理和学习支持管理功能。

两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依据PDCA方法,做好每一项关键任务。从最终的教学效果来看,两门课程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课程导入

由于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的学习者,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真正开始学习。所以,两门课程在课程导入阶段,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的网络学习技能,包括收发电子邮件、下载软件和文档、上传文件、使用交流工具(如BBS、新闻组等)、使用搜索引擎等学习技能。在正式学习课程之前,通过面授方式对学生的网上学习技能进行介绍。

表1 网络教学过程认证指标

注:①所有指标都需要提供举证材料;②表中具体数字需要进一步研究。

针对本科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通过利用学习策略调查量表(LASSI)对选修《多媒体技术》课程学生的学习策略应用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普遍偏低,其它分量的水平差异较大。通过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的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成绩与学习策略应用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性[7]。基于以上问题,在该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小组依据学生的学习策略应用水平,设计了各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活动,并通过建立电子学档等方式对学生参与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记录。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课程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特点制订完整的学习计划,研究人员与学生面对面地就学习目标、方法、时间安排、学习重点、参考资料、专题作业和考试要求等进行交流。由于主要的教学活动是基于协作学习平台的,所以对学生还开展了网络教学平台操作方法的培训。

2.网络学习组织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集体面授和网上协作学习两种教学方式。为了保证网络教学过程的质量,教师对学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并与学生保持频繁的合作和交流,辅导教师主动给学生发电子邮件,询问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另外还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立了定时的在线答疑。

教师每次批改作业保持了一定的覆盖面,并及时发布正确答案,点评常见问题。每次任务专门安排课时进行小组汇报,评出优秀小组和模范个人,这种作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了及时记录学生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教师针对每次教学都形成一份教学过程文档,这对进一步改进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3.学习支持

WebCl协作学习平台为教学提供了E-mail、在线讨论、提问回答、留言板等交互手段。为方便学生提问,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技术支持人员的邮件地址向学生公开,并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协作学习平台和其他通讯手段及时给予反馈。

4.教学评价

两门课程的评价采用了学生满意度评价和学生成绩评价。其中学生成绩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平时任务、利用网络与教师和同学交流的表现、期末考试成绩。学生满意度评价主要通过“网络课程评估表”来实现。网络课程评估表主要从教师小组的态度(如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对教师是否有好感)、教师的讲授、布置的任务、教学的引导、提供的帮助、对学生的评价等几方面来评估。

教学评价的结果表明,这种依据网络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和PDCA方法实施教学的作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六、结论

网络课程的质量是网络课件和网络教学过程的质量决定的。网络课件的质量保证属于“产品”层次,网络教学过程的质量保证属子“过程”质量保证。ISO9000为我们提供了适用于任何单位的通用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其中的PDCA方法,紧紧抓住网络教学的四个关键环节,构建一套网络教学过程质量保证体系,达到实现网络课程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对于网络教育赢得人们的信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积极推动网络教学过程认证,则是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途径。本项目研究提出的基于网络教学过程四个关键环节的认证标准为网络教育办学单位从课程层面上保证质量提供了方法,对于构建我国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  ;  ;  ;  ;  ;  ;  ;  ;  ;  ;  

网络教学过程认证标准研究_网络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