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调度工作流程控制系统论文_牛晋生

牛晋生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对电力调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电力生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系统,其流程系统设计的内容十分广泛,管理对象也很复杂,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数据处理特点的把握,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本文通过对调度生产的管理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流程控制系统的几点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加强;流程控制

工作流是各类生产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杂的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 总体要求

工作流控制系统的主任务要是协调生产和管理工作,使其运行的过程更加规范,可以实现对一些预定的工作原则实时有效的传递给下一个生产流程。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十分复杂,必须要由多个单位在大范围内共同完成,所以工作流控制系统首先要满足这一工作需求。比如在省级的调度机构中,必须要实现在全省范围内各个发电厂、变电站和调度机构进行协调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涉及的信息系统比较多,因此在设计工作流系统时必须考虑多系统间的相互协调。

作为一种参考模型,典型的省级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

该系统由中心、分中心、用户终端3部分共同组成。这3部分分布于全省,其中,中心和分中心的关系既可互相协调管理同一对象,又可各自负责其管理目标。

由于各协作单位处于不同地区和单位,为了使协调工作能够得到跟踪和追述,这3部分都要求有不可更改的记录或副本。

2 调度生产流程在管理上的需求

通过对多个调度生产管理实例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个抽象的、能代表一般需求的流程过程,并通过一组流程管理的基本要素和各个要素的要求把调度生产流程管理的需求表达出来。

2.1对生产流程的描述

流程即业务过程,业务过程是由多个任务组成,而工作项则是业务过程的其中一宗事件。如购买一台计算机是采购管理(业务过程)中的一个工作项。参与者通过个人工作台处理所有传交给他的工作项。参与者在赋予的权限下,可以对业务过程中的所有工作项进行处理、跟踪、监控及催办。

在流程控制系统中,参与者以角色来分类。角色类似于工作岗位。每一任务并不直接分配给参与者,而是分配给某一特定的角色。在人事变动的情况下,若某任务仍然存在,角色也会维持不变,只要把需变更的人员配以相应的角色便能反映人事变动的调整,毋需修改程序。

2.2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主要是对一系列重复的活动进行整体处理的过程,其主要是由任务和流程相组合的,任何一个业务的流程都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在进行采购活动时是一个流程的开始,在入库以后就是一个流程的终结,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相应的跟踪记录,一个业务流程很可能是相互联系的,也有可能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在处理时要把握好信息的触发和传递功能。

2.3 工作项

工作项指的是在业务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事物,主要包括的处理对象有文稿、影响、图纸、电子表格等媒体文件,在电力调度生产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其主要是针对电网的具体设备进行管理,与常规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不同,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实体,也可以是相应的参数。

2.4 角色与参与者

从数据库的角度出发,角色和参与者之间是一种一对多或者是多对多的关系,参与者承担的角色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比如一个办公室的秘书既可以承担对文件进行审核的工作,也承担为领导安排日程的工作,一些角色和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比如组长承担的就是一个小组范围内的工作,如果小组成员有旷工的情况,就要有组长来担任相应的工作。

2.5 流程

任务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是一人可以承担多项任务,但是一个任务只能匹配一个角色,在一项任务完成以后,对流程的定义决定下一个任务的工作内容。通常情况下流程都是具有多种流向的,具体表现为:(1)直流:指的是单一的流动方向;(2)分流:要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在多个出口中选择一个符合条件的流向,为了更好地实现分流的自动化,可以提供多个应接口,通过按钮的控制可以让用户自己制定流向,也可以结合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对流向进行判断;(3)并流:这种流向是从多个出口中选择一个或者是多个流向,要保证选择的流向在控制要求和分流的方向是相同的;(4)会流:这一流向主要应用于会签,可以为不同的参与者提供同一个角色,然后按参与的顺序进行流转,在流向的处理上主要和任务的处理结果有着密切的关系,程序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6 任务

在对任务进行处理时往往和数据库的信息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具体的流程走向也和内部的数据联系十分密切。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任务处理的规范合理,要实现对任务外部程序的调控、指导任务处理的方针等,然后再返回到结果。

3 加强流程控制系统的策略

3.1 需要完成的环境

OA 中的流程控制系统大多采用Lotus Notes 等群件作为实现的基础和工作环境。由于DMIS 流程是事务处理型的,管理对象与大量复杂数据相关, 因此, 采用类似NOTES 的群件不具有优势。根据分析, 我们认为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平台基础上实现工作流系统是最佳选择。其原因在于工作流所管理的对象都在其中, 而且流转的结果要通过管理系统来查询和统计分析, 管理系统对数据的管理和加工能力也能被流程系统所采用, 因而可以减少开发工作量。流程管理系统需要具有面向对象的、能动态修改模型和多层体系结构的数据管理平台作为基础。

3.2 实现了跨系统流程的建设

DMIS 需要流程管理系统能够支持跨单位、广域范围内的工作协调, 也就是流程要求能跨系统工作。显然, 工作流跨系统是指两端的流程管理系统能相互协调工作, 因为一个系统不应直接控制对侧系统。因此, 这个机制的实现就是要设计能够满足流程协调要求的数据交换协议。

4 总结

综上所述,工作流系统基于Web 三层体系结构和基于服务器客户结构,连接调度管理信息与MIS 系统、调度自动化,保证各子系统数据共享。目前,随着我国多个电力调度管理中成功采用该技术,电力调度管理的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稳定的优点,同时取得了广大用户对此的认同,这将有利于电力调度安全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郭凌旭. 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 天津大学,2005.

[2] 郭世懿. 电力调度通信管理信息系统[D]. 天津大学,2007.

论文作者:牛晋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调度工作流程控制系统论文_牛晋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