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_黄丽平

福建省南安市医院呼吸传染科 3623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护理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另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CD4+T淋巴细胞指标,护理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时、6个月时,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可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免疫功能;艾滋病;心理护理;护理

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全身衰竭而造成的一系列机会性感染。传统方式为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因人类感染HIV而引发的致死性传染性疾病,目前临床暂无特效且治愈疗法。此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长时间坚持治疗,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疗效有决定性作用,而治疗依从性又与患者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为此,本研究纳入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艾滋病患者分组讨论心理护理干预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40例vs研究组40例)。入选标准:①患者满足《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2]中艾滋病诊治标准;②正常思维,具有一定中文理解和听说写能力;③均知晓并自愿同意此次诊治方案。排除标准:①精神、智力障碍者;②合并严重并发症者;④中途脱落研究者。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3.2岁-48.9岁,平均为(32.6±1.1)岁;研究组: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23.5岁-48.8岁,平均为(32.8±1.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动为其讲解疾病知识,包含传播途径、预防方式等,并告知其治疗方式,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

①成立心理护理干预小组,由10名沟通能力强、工作认真、耐心、热心的护士成立护理小组,包含主管护师4名,护师6名。确定1名组长,负责总结工作,并制定工作计划,联络员和协调员各1名,负责协调和召集其家属等。小组成员均需接受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投入工作。

②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认知错误者则给予认知疗法,一对一干预,可用健康知识册子多次主动讲解药物和疾病知识。并改善病房设施和条件,建立心理访谈室,保护其隐私,一对一心理干预时需在单独的房间中进行。针对焦虑者则用放松疗法、倾诉法,播放抒情、恬静、优美的乐曲,1次/d,30min/次。此外,可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30-60min/d,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③患者入院后则主动介绍医护人员和病区环境,协助其熟悉此次诊治环境,平日多与患者沟通,可给予亲情护理,让其对患者多一份关怀、理解、耐心、细心。医院可定期开展“病友”互助教育和支持的交谈会等。此外,可聘请心理专家辅导和讲课,1次/月。

④医院每2个月则可组织患者家属参与1次心理干预,让患者家属了解防治艾滋病的方法,提升治疗信心。主动为其讲解“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四免一关怀”等政策,针对家庭经济困难者,可联系当地政府或非政府给予相应援助。

⑤心理护理小组各成员需根据患者状况,每月总结讨论,并制定护理干预计划。

1.3 指标判定

护理前、护理3个月、护理6个月时均抽取其空腹静脉血液2ml,用BD流式细胞仪测定其CD4+T淋巴细胞指标,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CD4+T淋巴细胞指标,护理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时、6个月时,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比较CD4+T淋巴细胞指标(个/uL,±s)

3.讨论

艾滋病往往需承受精神心理和身体上双重打击和折磨,需医护人员和家属给予帮助和关心。大部分需患者因工作和居住点相对不稳定,平日生活较为寂寞和孤独,加之家人不理解、社会歧视等因素,艾滋病患者心理易产生自暴自弃、消极、沮丧等负性情绪[3],甚至其自身在知晓病情后,为自身行为内疚,孤独无助,心理压力大。因此,确保治疗中护理有效性,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疾病治疗有利。本研究中共纳入80例艾滋病患者分组讨论,结果显示,研究组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更能辅助提升疗效。心理护理干预的介入,可缓解患者封闭、拒绝、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此过程中加以家属关怀和专业的心理疏导,提升情感支持和对现实的认识能力,让其对周围生活环境持肯定态度,改变自我,进而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目前,临床已将CD4+T淋巴细胞作为评估艾滋病患者免疫状态、疗效评估、用药指导的指标之一,CD4+T淋巴细胞指标越低,免疫功能损伤程度越严重,感染可能性则更高,疾病预后则较差。因此,本研究中结果部分采用CD4+T淋巴细胞指标来体现心理护理干预的优势性。综上,建议可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倩,赵芮,吴谦,等. 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7):972-976.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10(5):385-401.

[3]李玉华,孙盈红,张宏伟.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6,27(7):1195-1196.

论文作者:黄丽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_黄丽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