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现状与控制措施论文_何贤卓

浅谈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现状与控制措施论文_何贤卓

海口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206

摘要: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供水管网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供水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同时也影响到城市正常工业生产和市民生活。本文对供水管网出现漏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供水管网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降低管网漏损,降低供水成本。

关键词:城市供水;漏损现状;控制措施

1 前言

城市供水网为居民和工厂用水提供可实现的方式,所以它能够正常运行也是保证城市用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网出现漏损的情况,就会带来无收益供水,损失越严重,水的浪费越多,因此供水企业如何运用技术及管理的手段,逐步控制管网漏损,提高供水效率,保障供水管网安全性,直接降低企业供水成本,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2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给水管道施工不规范

给水管道施工不够规范,未能完全按照规范要求施工,防腐、接头、支墩、阀门等处理不当,回填、夯实不到位,埋深不够等都是导致漏损发生的因素。给水管道工程质量不到位,具体表现为接口质量不好,尤其是刚性接口,经常引起接口爆裂导致漏水;管道防腐措施不当,特别是中小口径钢管。由于管内壁没做好防腐 , 管外壁防腐层太薄,造成管道腐蚀,在经过下水道、排水沟时,没有采取偏移、抬高措施,在不能偏移的情况下,又没有加强防腐措施,这样管道腐蚀穿孔时就往下水道、排水沟漏水,难以被检测;阀门安装、阀门井筑砌不规范,造成阀门维护工作难以开展,发生漏水后难以维修。

2.2 供水系统存在薄弱环节

水厂生产出的自来水是通过供水管网输配至用户端,由于建设年代不同,管道的材质良莠不齐,管道防腐保护措施及管道施工的质量也千差万别,在地下埋设多年后因受土壤腐蚀和变形挤压,很容易出现爆管和暗漏的情况。随着供水管网的不断延伸,使用年代的延续,漏损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其次在管道施工或抢修期间,由于施工条件受限或是人员技术能力较低,造成管道连接稳定性或抢修的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埋入地下后,在接口处或抢修位置,容易发生次生的损坏,产生漏损。这类漏损不容易被发现,而一旦被发现时,往往是以较大规模的爆管或是漏水形式出现,而且漏损的时间往往较长。

2.3 管网检漏,抢修等措施不到位

管网检漏方法比较陈旧,听漏设备没有及时更新,依靠员工和附近居民及时提供漏水信息,这种检漏效果不明显,管网漏损绝大部分是属于暗漏,因此需要采用更先进科学的手段和技术进行巡漏,查漏工作。管网抢修管理制度不规范,一旦发现管网漏水,抢修行动较迟缓,抢修队伍不能立即赶至现场,停水措施或抢修效率没有保障。

2.4 重建设轻管理

长期以来,城市供水管理体制一直没有脱离计划管理和行政管理模式,一些地区往往存在“建设一头热、管理一头冷”的现象。缺乏专业供水管理人员,许多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责任心不强,对供水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建、轻管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和各级水利部门及水司的主要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控制措施

3.1 树立管网施工的高标准

首先供水企业制定管网施工规范,高标准、严要求,从设计到选材,从施工到抢修,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逐步更换和淘汰有问题的管道。在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管道铺设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节点,加强保护措施,为以后的维修和检查漏水预留便利条件。阀门设置合理、管道接口处定点定位,采用特殊的填料和辅材。施工时必须严格施工程序,按标准严格控制,监理到位。维修单位在抢修时,应及时到场止水,快速维修,减少损失。另外供水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管网管理部门,对管网设施及维修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分析,及时制定计划,寻找时机更新管网设施。

3.2 加强漏水原因分析,有计划改造老化管网

漏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材料质量较差,管道使用时间较长,钢筋混凝土管接口不密,橡皮圈老化,管道基础处理不当,阀门启闭较快产生水锤而破坏管线等等。因此针对使用期限过长,经常发生爆裂、腐蚀穿孔,管道材质较差特别是石棉管等废止管材制定更新改造计划,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改造是降低管网漏损的一条有效途径。

3.3 加强检漏队伍的建设

建立专业队伍,完备检漏设备,鼓励检漏工作积极性,提高检漏的水平,加强对管网的主动检漏,通过全方位专业和常规的巡检结合专业检漏,及时主动发现明漏和暗漏,将管道隐患消除在初期,减少和降低爆管和抢修带来的水量漏损。通常按照检漏方式可分成以下三种:(1)观察法;定期与不定期对管网区域,排水边沟,低洼地带进行排查,专人负责管网区域的巡检工作,通过对地面及蓄水点的异常进行检漏。(2)听漏法;供水管网中的暗漏主要有听漏法来排查。它是运用相关分析仪器,依靠管网技术资料提供的信息来检测管网的漏水情况。企业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培养和培训检漏人员,不断提高相应的业务水平。(3)平衡法;对供水全流程进行计量校验,区域建立计量监测点,及时发现和掌握管网用水的发布情况及变化特征,为了长时间对管网进行检测,便于及时发现管网漏损的宏观分布情况,均衡管网的服务压力进而降低漏损率。

3.4 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在供水企业中,提高供水管网的管理信息化水平也是提高控制技术的重要切入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管理更加便捷和智能化,故此,在供水企业中,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关于供水管网运行的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在对供水管网的检查中,可以将检查所得的信息录入,根据所得的信息对供水管网的漏损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供水管网的质量问题,加强对供水管网的实时控制,同时借助大数据的手段,建立管网智慧平台,对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以及居民的用水情况进行监督,一旦用水情况出现较大差距,可以对水表或者供水管网进行检查,进而减少供水管网的漏损。故此,在供水企业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手段,将供水管网的运行进行智能化建设,从而实时监控供水管网的质量,保障城市市民的正常用水。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的建设中,加强供水管网的建设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加强对供水管网漏损的研究,借助责任制度以及监督制度提高漏损的控制水平和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手段提高供水管网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并根据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以及故障修理,制定长远的漏损控制目标,做到未雨绸缪,从而保障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林朝阳.探析供水企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策略准备[J].厦门科技,2018(02):54-60.

[2]侯会乔.北京市供水管网漏损分析及控制措施[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5(4)

[3]何延涛.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漏损及控制措施[J].供水技术,2015(2)

[4]刘孝玲、王玲.降低与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措施[J].浙江建筑.2011(04).

论文作者:何贤卓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

标签:;  ;  ;  ;  ;  ;  ;  ;  

浅谈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现状与控制措施论文_何贤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