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4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赫明妍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4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赫明妍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力衰竭纠正时间、炎症缓解时间和啰音消失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时间短,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早诊断早治疗,采用常规治疗加用多巴胺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心力衰竭;并发;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041-02

肺炎为儿科常见病,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之肺部炎症。病原体和毒素侵袭心肌,引起心肌炎;缺氧使肺小动脉反射性收缩,肺循环压力增高,形成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负担。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1]。如处理不及时会给患儿带来严重后果,会至病情恶性循环不能控制。对肺炎患儿的治疗的同时,加强对心功能不全的控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现对我院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多巴胺治疗,临床治疗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年龄13岁,平均年龄3.5±2.5岁;体重平均13.5±2.5kg。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2.8个月,最大年龄14岁,平均年龄3.4±2.8岁;体重平均14.2±3.3kg。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给予镇静治疗,强心治疗,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镇静可选用冬眠灵、非那根每次各1mg/kg,肌注或静注,或安定每次0.1~0.3mg/kg,肌注或静注,或苯巴比妥钠每次4~6mg/kg,肌注。采用浅鼻管吸氧,小儿氧流量为0.5~1L/分。还可用头罩、口罩、漏斗吸氧法。如果半小时后仍不好转,并出现肝脏肿大,可确诊心衰即给予以下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可选用毒毛旋花子甙K0.007~0.01mg/kg,加5%~10%葡萄糖10ml缓慢静脉推注或选用毛花甙丙(西地兰),洋地黄剂量<2岁0.03~0.04mg/kg,>2岁0.02~0.03mg/kg,首次为化量的1/2,余量分2次,各间隔6小时肌注或静注。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治疗,多巴胺静脉注入5~10g/(kg·min) ,每次注入时间为 5小时左右,每日2次,一个疗程为 3天。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进行对比。评判治疗效果,其中显效为治疗24小时内,临床症状缓解,心力衰竭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好转为治疗48小时内临床症状缓解,心力衰竭改善;无效为治疗48小时内临床症状体征均没有改善,甚至加重[2]。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即(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对照组20例,治疗前HR(165.7±6.8)次/min,RR(65.2±6.7)次/min,SPO2(86.8±4.5)%;治疗后HR(118.6±5.9)次/min,RR(39.8±5.8)次/min,SPO2(95.5±4.9)%。观察组20例,治疗前HR(165.9±6.3)次/min,RR(64.5±6.3)次/min,SPO2(86.5±4.2)%;治疗后HR(97.6±5.2)次/min,RR(33.5±5.6)次/min,SPO2(98.8±3.5)%。两组比较HR、RR、SpO2,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各症状恢复时间,对照组心力衰竭控制时间(59.25±10.55)h,喘息症状消失时间(198.3±62.5)h,肺湿啰音消失时间(113.55±65.28)h。观察组心力衰竭控制时间(29.85±8.65)h,喘息症状消失时间(88.2±13.5)h,肺湿啰音消失时间(61.05±13.35)h。观察组各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组20例,显效8例(40.0%),有效4例(20.0%),无效8例(40.0%),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20例,显效14例(70.0%),有效5例(25.0%),无效1例(5.0%),总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中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重症肺炎除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闻及细小水泡音等一般肺炎表现外,常常还出现其他一个或多个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3]。循环系统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微循环障碍和心功能障碍,颜面苍白、唇周发绀、舌质暗,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严重者皮肤可见花斑纹。并发心肌炎除面色苍白外,活动能力可受限,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及心律不齐。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和T波低平、倒置。当合并循环充血时,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临床应用小剂量多巴胺2~5μg/(kg·min)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排血量而不引起明显心率或心肌耗氧量改变。通过刺激多巴胺受体直接增加肾血流量,从而增加尿量[4]。多巴胺尤其适用于低血压合并肺水肿时。剂量大于10~15μg/(kg·min)时,α肾上腺素能作用占优势,肾血流量减少,周围血管阻力增高。

本研究中,治疗前后两组比较HR、RR、SpO2,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症状恢复时间,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喘息症状消失时间,肺湿啰音消失时间。观察组各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安全迅速、是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清荣.33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11,42(1):40-42.

[2]王菊.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40例临床治疗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8).

[3]赵庆轩.多巴胺和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56例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儿科学,2008,5(4):112.

[4]王太山,蒋建军,杨娟,等.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急诊治疗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324-325.

论文作者:赫明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4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赫明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