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观察论文_褚洁,杨永慧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848000

【摘要】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94例重症小儿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接收,患儿均采用瑞士“菲萍”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从治疗效率方面分析,经治疗后显效者70例,占有率为74.47%,有效者22例,占有率为:23.40%,无效者2例,占有率为2.13%。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加快患儿机体康复进程,在临床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重症小儿肺炎;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03-01

小儿肺炎是临床儿科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冬春季节多见,患儿发病时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拒食、喘憋、烦躁、食欲不振、腹泻、呼吸困难等。近年来,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如果没有对该病进行及时治疗,病情不断蔓延,造成重症小儿肺炎,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重症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是肺炎的重症并发症之一,文中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接收的124例重症小儿肺炎并发胡夏衰竭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均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94例重症小儿肺炎并发胡夏衰竭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接收,患儿均符合小儿重症肺炎和呼吸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中,女患儿有45例,男患儿有49例,患儿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年龄为5岁,年龄平均值为(2.34±0.44)岁,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儿实施无创吸氧治疗,在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确保呼吸通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以改善患儿体内环境,维持脏器功能。随后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瑞士菲萍新生儿/小儿呼吸机,其型号是Fabian,额定功率为:100VA,中国中代理是:北京精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有效评估,以便确定选择鼻罩通气还是面罩通气,治疗过程中,取患儿半卧位,将呼吸机的频率调置成每分钟15~20次,呼吸压力维持在3~5cmH2o,治疗期间调节压力时需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此外将氧流量保持在2 L/min~8 L/min,通气时间可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而定,每天保持在5h~15h。在治疗期间,还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1.2.2护理干预

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的护理干预措施有:(1)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面色、四肢、口唇等,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血压、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做好对症处理,同时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确保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2)做好呼吸道护理干预,治疗期间要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管道连接是否紧密,避免出现扭曲或打折现象,保证气路的密闭性和通畅性[1]。同时观察患儿鼻塞大小是否合适,避免出现漏气,引起患儿局部皮肤坏死,除此之外,医务人员还需要及时清理患儿口鼻分泌物,为患儿做好翻身拍背等,促进痰液有效排出。(3)加强气道湿化。由于患儿年龄因素,其气管和支气管腔比较狭窄,粘膜血管比较丰富,一旦粘液腺分泌不足,容易造成呼吸道粘膜干燥,引发感染。所以,医务人员应用无创呼吸机为患儿治疗时,要加强气道湿化,将温度控制在30度至35度之间,将湿度控制在60%以上,还要及时清除管道内的水分,避免影响治疗效果。(4)做好并发症护理干预,经临床实践发现,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由于呼入大量的空气,易造成患儿腹胀从而影响正常呼吸,所以,医务人员在治疗时,应置入胃管,为胃肠减压,避免由于患儿呛奶等引起窒息或其他不良反应,还要随时观察鼻导管,防止鼻导管过松出现漏气现象,或过紧引起肿胀现象,通常情况下每隔2小时为患儿松解一次并对患儿鼻腔用无菌棉球湿润,促进患儿尽早康复[2]。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治疗12小时后的PO2和SPO2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做好相关数据信息记录。

1.4疗效评价指标

显效:治疗12小时后,患儿血气指标达到标准范围,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治疗12小时后,患儿血气指标有所改善,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无效:治疗12小时后,患儿血气指标无改善或加重,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记录两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二者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研究

对所有患儿实验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在SPSS19.0专用软件中输入,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经治疗后,94例患儿中,显效者70例,占有率为74.47%,有效者22例,占有率为:23.40%,无效者2例,占有率为2.13%,同时对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2小时后的PO2和SPO2改善情况进行分析,详细如下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12小时后,患儿的PO2和SPO2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属于临床儿科的重症病种,需要对患儿进行有效氧疗,本组实验研究,对我科所选取的患儿均采用瑞士“菲萍”新生儿呼吸机治疗,该治疗仪是一款集有有创和无创通气于一身的新生儿专用呼吸机,除常频有创通气功能外,还具有无创通气模式,即NCPAP和DuoPAP,将一台呼吸机转变为两台呼吸机,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压力控制,时间切换和持续气流,可有效增加患儿肺内气体容积和功能残气量,改善呼吸肺容量,利于气体交换,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气道阻力,减轻肺内液体溢出,增加呼吸负荷的能力,使得患儿呼吸规律恢复正常[3]。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94例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87%,且治疗12小时后,患儿的PO2和SPO2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表明:无创呼吸机是重症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的理想治疗选择。

综上,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加快患儿机体康复进程,在临床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燕.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常州实用医学,2012,10(06):412-413.

[2]廖伟强,邓慧延,杨峻.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01(07):1451-1452.

[3]杜志红,林英.精细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01(02):187-188.

论文作者:褚洁,杨永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观察论文_褚洁,杨永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