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三年院内感染临床分析论文_苗叶权,高子波,潘兆军,丁素芳,赵玉祥,韩良荣

苗叶权 高子波 潘兆军 丁素芳 赵玉祥 韩良荣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223002)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近三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NICU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175例患儿资料。分为2010年组59例,2011年组51例,2012年组65例,比较三组患儿一般资料、院内感染发生的种类,并统计病原学检查情况。结果 三组患儿在较常见的院内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血液系统感染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结论 近三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在发生率及病原菌感染的种类上无显著性变化,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院感病原菌有较高的耐药性。

【关键词】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155-03

Clinical analysi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three years

Miao Ye-quan, Gao Zi-bo ,Pan Zhao-jun, Ding Su-fang,Zhao Yu-xiang, Han Liang-rong,

Corresponding author:Gao Zi-bo ,Eamil:gaozibo2011@163.com

Huai’an City,Jiangsu Province,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223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nalysis of the last three years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nosocomial infection.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2 in NICU hospitaliz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175 ca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children information. Divided into group of 59 cases in 2010,2011group(51cases) and 2012group(65cas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general information,the typ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and the statistical etiology inspection.Results Two groups of children in commorn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ch as respiratory infections,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blood infections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nosocomial infections opportunistic pathogen infection. Conclusions During the last three years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osocomial infecton had not significant changed in the type of incidence and pathogen,and nosocomial infections bacteria have a higher resistance.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was respiratory infections.

【Key words】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osocomial infection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是对危重新生儿进行集中监护、治疗的病室。NICU 的建立使得危重新生儿得到了合理的诊治,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1],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小早产儿存活率得到提高。但是,随着早产儿、低孕周、低体重儿的比例增高,住院时间的逐渐延长,新生儿院内感染越来越成为NICU里非常严重的问题,增加医疗费用,引起医疗纠纷。如何有效的降低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率已经成为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就三年来我院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中发生院内感染新生儿,并详细分析其临床资料。

1.2研究方法

参照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2],逐一核对并登记符合院内感染的患儿一般资料,感染病情,感染病原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研究期间本院NICU于2010年共收治1663例新生儿,其中男1135例(68.3%),女528例(31.7%),足月儿1151例(69.2%),早产儿512例(30.8%),行PICC 7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04例;2011年共收治1796例新生儿,其中男1210例(67.4%),女586例(32.6%),足月儿1246例(69.4%),女550例(30.6%),PICC 21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83例;2012年共收治NICU病号2025例,其中男1252例(61.8%),女773例(38.2%),足月儿1080例(53.3%),早产儿945例(46.7%),PICC 17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27例。三组患儿在日龄、出生体重、孕周、原发疾病比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2.2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2010年发生院内感染的有59例,感染率为3.55%,其中男51例(86.44%),女8例(13.56%),早产儿占32例(54.24%);2011年发生院内感染的有51例,感染率为2.84%,其中男41例(80.39%),女10例(19.61%),早产儿占25例(49.02%);2012年发生院内感染65例,感染率为3.21%,其中男41例(63.08%),女24例(36.92%);其中早产儿38例(58.46%)。

2.3院内感染病原学检查

经统计近三年来院内感染患儿中明确病原菌的有115例,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株例74(64.35%),革兰氏阴性杆菌株17例(14.78%),轮状病毒株13例(11.30%),真菌11例(9.57%),院内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条件致病菌为主,具体见表1。

表1 病原菌培养阳性的院内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

3.讨论

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nosocomially acquired infections),是指患者或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并产生临床症状,临床上将入院48h 后发生的感染称为院内获得性感染,此概念适用于住院的儿童和成人。目前国内外没有专为新生儿设定的NICU 院内感染的定义和发病率,一般参考中国卫生部和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颁发的院内感染标准[2,3]。NICU院内感染发病率可达6%~9%[4],不同地区报道不相同,主要与院内感染诊断标准不统一、每个地区疾病诊治水平、院内感染控制效率有关,本研究主要参照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2]。

本研究中,院内感染发生率较文献偏低。2010年59例,感染率3.55%,2011年51例,感染率2.84%,2012年65例,感染率3.21%,低于文献报道的约6%-9%的水平,本研究中院内感染的病原学阳性率为62.72%,较文献报道亦偏低[4]。分析院感感染率偏低可能与收住NICU的患儿有较大比例的足月儿有关,部分足月儿病情相对较轻,免疫功能强于低体重低孕周的早产儿,其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小于早产儿,影响了统计结果;另外,我院开展新生儿NICU较早,一直非常重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防治,病房的防护措施规范并严格执行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在本研究中,院内感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和文献报道相仿,但是主要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与较多文献报道院感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不符[5],考虑可能与地区差异性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积累病例总结分析。

在本研究中,统计分析显示三年内我院NICU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比例最高,院内感染病菌耐药性较高,此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似[6]。

为了更好预防新生儿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新生儿科医师应认真分析新生儿N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NICU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内在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包括孕周、出生体重、性别、疾病的严重程度、机体免疫状况、营养状况等;外在因素包括住院时间、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抗生素的应用、侵袭性操作、病房空气质量、病房空间和院内感染的质量控制等[5]。合理的用药,防止过度用药,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减少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机会,有文献表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易诱发菌群失调,甚至导致真菌感染几率上升[7]。

新生儿各系统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能力低下,致使NICU的新生儿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每一个新生儿科室的医务人员都应将医院感染作为可预防但不能容忍的事件。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如良好的手部卫生、有创侵入操作的规范、医务人员常规预防接种等基本医院感染措施的严格执行,能够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进而降低医疗成本,提高NICU新生儿的救治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6213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3] Garner JS, Jarvis WR, Emori TG, et al. CDC definition for nosomial infention 1988 [J]. Am J Infect Control,1988,16(3):128-140.

[4] Clark R,Powers R,White R, et al.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NICU: a medical complication or unavoidable Problem?[J]. J Perinatol,2004,24(6):382-388.

[5] 母得志,李熙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儿科杂志.2009,27(6):505-508.

[6] 丁璐,吴本清,宋金枝等.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1):47-48.

[7] Brecht M,Clerihew L,McGuire W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n 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 .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09, 94:F65-69.

通讯作者:高子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新生儿 email: gaozibo2011@163.com

论文作者:苗叶权,高子波,潘兆军,丁素芳,赵玉祥,韩良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三年院内感染临床分析论文_苗叶权,高子波,潘兆军,丁素芳,赵玉祥,韩良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