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配网行业发展迅猛,配网自动化技术水平也逐渐得到了提升。但是,现阶段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配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控制措施,以期为接下来的配网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风险;控制措施
配网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配网自动化技术在运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使配网自动化水平逐渐下降,影响配网的安全运行[1]。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从而保证配网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风险
(一)通信技术风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行业发展迅猛,网络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被广泛应用[2]。现阶段,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与网络通信技术紧密相连,同时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配网制动化的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网络通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安全性低、成本高等缺点,给通信技术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以重视。
(二)信息处理技术风险
目前,信息处理技术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实现了信息间的资源共享,还增加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但是此项技术在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一方面,随着我国配网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分区供电状态等高级数据的分析精准度低,严重影响到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自动回复、智能检测等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就是配网信息集成标准无法实现统一,增加了数据挖掘和运用的难度。例如配电自动化系统整体构架如图1所示。
(三)电气一二次技术风险
存在电气一二次技术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电气一二次智能化设备在融合中的界限不断模糊,致使设备研发受到影响,同时也增加了设备测试、设备管理等工作的难度性[3]。
(四)终端蓄电池方面
现阶段,我国各个电力企业都加大了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的蓄电池保护工作,但是由于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人员经验不足,当蓄电池发生故障后,就会造成配网自动化系统供电不稳定等风险。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加强配网自动化系统终端设备蓄电池保护工作,成立专门的蓄电池管理小组,让小组人员定期对蓄电池进行检查,从而保证蓄电池在工作中电力充足。
二、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通信技术风险方面
对于通信技术风险方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无线专网技术、无源光通信技术加以防止[4]。这两种技术相比于传统的通信技术模式具有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受其他因素影响小等特点,因此,在配网自动化通信方面使用此两项技术不仅可以节约通信成本,还可以帮助配网自动化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处理技术风险方面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主站及信息处理技术方面主要存在数据交互与集成标准不一致、高级数据分析不准确两方面风险:一方面,在高级数据分析不准确方面,工作人员需要科学设计拓扑结构,保证其结构可以满足配网运行的检测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出系统的功能,同时,还需要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进而为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打下坚实基础[5]。另一方面,对于数据交互与集成标准不一致,工作人员可以改变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原联络关系,形成基于IEC61970标准的信息集成技术,从而充分发挥配网自动化的数据信息管理作用。例如,目前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三种主要交互集成方式:点对点交互集成方式、综合数据平台交互集成方式以及总线集成方式,具体实现方式、优点及缺点详见表2。
(三)配网设备组成元件风险方面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配网自动化设备和组成元件的支持,如果在运行中设备组成元件发生问题,那么就会影响整个配网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基于此,配网自动化工作人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对配网设备及组成元件进行控制:第一,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配网自动化设备及组成元件进行检查,保证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故障,从而保证配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二,工作人员需要对设备的重点组成元件进行重点选择,要选择那些质量好、性能高、耐用性强的元件,从而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同时,需要设置备用元件,以保证某一元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配电系统不能工作时,有备用元件进行替换,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第三,工作人员需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配网自动化设备及组成元件进行自动化监测,通过此方法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从而提高配网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设备的安全隐患。
(四)电气一二次技术风险方面
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电气一二次技术时,需要对此项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特点等方面加以分析,再结合具体工作情况科学合理的制作设备运行方案,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通过“生产学习调研”方法促进电气一二次智能设备的开发工作,从而提升设备的工作水平和运行能力。
(五)完善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制度还存在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低、配网管理规范不明确等方面问题,因此,针对此类问题配网管理人员需要完善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配网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
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配网自动化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其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风险,但是,配网行业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技术运用中出现的风险,不断改进配网自动化技术,使配网自动化技术逐渐成熟,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从而进一步促进配网自动化行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航宇,赵洪山.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J].陕西电力,2015,43(1):10-14.
[2] 甘涛.配网自动化技术对县级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J].低碳世界,2016(35):96-97.
[3] 王颖,陈松,王莹莹等.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智能电网,2015(3):229-234.
[4] 孙璐,黄佳,梁勇等.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6):111-111.
[5] 黄小将.基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分析[J].科技风,2015(3):31-31.
论文作者:唐乃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技术论文; 风险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元件论文; 通信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