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一体化的现状、成就与前景_南方共同市场论文

拉丁美洲一体化的现状、成就与前景_南方共同市场论文

拉美一体化的现状、成果和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美论文,前景论文,现状论文,成果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今后,它还会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中国可利用拉美一体化进程,扩大同它们的经贸关系。

拉美一体化的现状及特点

由于共同的文化渊源和历史遭遇,早在1826年,南美独立运动领袖西蒙·玻利瓦尔就提出建立“美洲联邦”的思想。此后,拉美众多的领导人曾为一体化大业奋斗过,但都因各种不利因素而未能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发展本地区经济,摆脱对大国的依赖,拉美经委会曾于1959年提出建立共同市场的主张。此后,相继建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场、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安第斯集团、加勒比共同市场等一体化组织。它们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其成员国的市场,以达到发展生产的目的。虽然这些一体化组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拉美各国实行的内向型发展模式阻碍了一体化事业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拉美各国采取拒绝开放国内市场和拒绝参与国际竞争的保护主义,加之多数国家由军人独裁统治,国与国之间互不信任,使一体化目标难以实现。

冷战结束后,国际经济关系中变化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加快。进入90年代,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先后出现了一些颇具影响的一体化机构。

1991年年初,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4 国组成了南方共同市场,1995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它已成为一个拥有2.04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7230亿美元的强大的经济实体,是目前世界一体化大环境中的第四大经济集团。1994年1月由美国、 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同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即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它是一个拥有3.6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6.8万亿美元的经济集团, 其经济实力和规模超过了欧共体。它的成立加快了拉美和西半球一体化的步伐。1994年6 月,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组成“三国集团”,它们将在10年内逐步降低关税,实行贸易自由化。原有的拉美一体化组织安第斯集团也改变了70年代和80年代制定的严格控制外资的政策,取消了对外资的种种限制,使之适应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此外,拉美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也有了新发展。智利同墨西哥、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等国分别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1995年智利和玻利维亚已同南方共同市场签署了协定,成了该共同市场的贸易伙伴国。智利还积极争取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与过去相比,当前拉美一体化的形式和内涵均有很大变化,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新一代”的经济一体化放弃了保护主义,而主张建立自由贸易区。各经济集团对内逐步全面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它们签订双边、多边等各种协定,通过开放市场和扩大出口发展经济,被称为“开放的地区主义”。中美洲国家间的关税已从80年代的80%降至今天的8.5%。签约国对该地区未加盟的第三国也执行开放政策, 促进同它们的贸易交流,以达到联合的目的。

(二)形式多样化。自8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国家逐步实现了民主化,这为它们之间进行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为了发展经济和贸易,它们首先注重与邻国的联合,扩大生产,发展贸易,从而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和集团,既有经济水平相近的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三国集团”,中美洲共同市场;也有以大国为中心吸收小国参加的南方共同市场。1994年,由于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在美洲又建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南北型集团。这些多层次、纵横交错的局面为今后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三)新型一体化是拉美经济改革和贸易自由化的结合体。拉美一体化是在经济不断改革,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贸易的自由化又促进了一体化的不断巩固,各种协议都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因此当前的一体化成员国仍积极推进国内的各项改革,特别是宏观经济改革,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国都希望通过开放和引进资金与技术,以达到发展本国和本地区经济的目的。

(四)地区一体化迅速发展是与各大经济集团竞争日趋激烈密不可分的。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之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它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不断扩大其经济圈。西欧和亚太经济圈的扩大,使美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美国不得不寻求同西半球国家签订经济协定,以确保它在冷战结束后世界体系中的长远利益。1990年布仁曾提出“美洲倡议”,旨在建立西半球经济圈;1994年在迈阿密召开了美洲34国首脑会议,克林顿提出在2005年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拉美国家也都有联合的愿望,它们担心在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中被排斥在外。在此形势下,谈判各方都能作出相应的让步,促进一体化进程。

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拉美的经济发展

拉美经济的一体化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扩大贸易起着重要作用,并取得明显成果。

(一)一体化推动拉美地区的经贸发展

多年来,拉美国家主要是同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开展贸易,出口原料及初级加工产品,而进口发达国家的工业品。近几年地区一体化步伐加快,不仅扩大了拉美对地区外的贸易,也促进了拉美内部贸易的发展。1990年以来,拉美经济集团各国间贸易大幅度增长。安第斯共同体内部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27%;中美洲共同市场增长16%;北美自由贸易区增长11%;加勒比共同体增长8%;南方共同市场增长35%,从1990 年的40亿美元增至1996年的160亿美元。这些数字表明, 目前拉美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地区内部出口额已占地区出口总额的17%,远远超过了80年代末的10%。自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墨美贸易有了明显发展,1996年超过了1300亿美元,比协议签署前增加了45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 鉴于南方共同市场日益发展扩大,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将会进一步加强,内部贸易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吸引外资和引进新技术

进入90 年代, 拉美已成为外国投资者十分关注的地区。 1990 ~1995年间,外国对拉美国家的直接投资从80.61亿美元增加到234.43 亿美元,1996年又增至310亿美元。外国资本大量注入, 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拉美国家进行了经济调整和改革,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此外,地区一体化组织的不断扩大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目前拉美各一体化集团成员国已成为投资大国的重要目标。1990~1994年注入南方共同市场、“三国集团”、安第斯共同体和中美洲共同市场的外国直接投资年均分别为41亿、36.3亿、13亿和1.05亿美元。外资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地区市场的规模及其提供的便利条件。目前,外资大量注入南方共同市场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它已建成了颇具潜力的市场。从长远来看,南美与北美联合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日益增加。此外,拉美各国不断完善投资制度,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如南方共同市场制定了保护投资者的协议,允许在该地区的投资者享有优惠待遇,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外资。据报道,1995~2000年间,跨国企业将在南方共同市场的汽车制造业投资130亿美元。随着跨国公司在拉美大量投资建厂, 新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也传入拉美,提高了拉美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拉美一体化也促进了本地区国家间的相互投资。1990~1994年,拉美大国间的直接投资明显增加,一般增长2~3倍;在秘鲁和委内瑞拉增长5倍;而在阿根廷则增长9倍,从1.88亿增至18.7亿美元。1994年,阿根廷和巴西在南方共同市场内互为拉美最大的投资者。在安第斯集团中,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互为拉美最大的投资者。总之,由于一体化的发展,近几年来拉美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迅速增长,它既有利于拉美的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地区一体化进程。

(三)一体化增强了共同抵御危机的能力

新的一体化打破了拉美国家间的相互封锁和贸易壁垒,共同的利益使它们捐弃前嫌,增进友谊,扩大合作。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在建立南方共同市场后,关系得到改善。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使各成员国具有共同的利害关系,若一国发生危机,可能殃及他国,故它们相互支援的意识有所增强。如1994年底,墨西哥爆发了金融危机,因其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与美国经济关系密切,美国为稳定墨西哥金融形势,不仅破例拿出200亿美元大力救援,还积极促使国际金融机构提供巨额贷款, 以帮助墨西哥渡过难关。与此同时,拉美主要大国也筹资相助,使墨西哥避免了80年代债务危机时那种因孤立无援而造成的严重损失。由于巴西和阿根廷参加了南方共同市场,也由于外国投资者十分看重共同市场的改革潜力而没有突然中断在这些国家的大量投资,墨西哥的这次金融危机对上述两国的冲击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西半球一体化的改革前景和问题

综观当前拉美一体化发展的形势及其对拉美经济的影响,今后拉美一体化仍将维持目前这种多样化的形式,并将不断扩大开放和向着逐步联合的方向前进,其前景看好。

首先,南方共同市场计划在今后15年内建成一个完全的自由贸易区,其成员国的产品可在区内自由流通。共同市场的发展、巩固和壮大,也增强了拉美其他国家对一体化的信心。目前,南方共同市场正积极吸收拉美其他国家,不断扩大领域。1995年已同智利和玻利维亚签署协议,两国已成为它们的贸易伙伴国,部分地参加了南方共同市场的活动。安第斯共同体一些成员国也有意加盟南方共同市场,如委内瑞拉和秘鲁正在加速同巴西谈判,以求尽早达成合作协议。这将为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联手共建南美自由贸易区创造条件。

第二,1994年底,克林顿总统提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倡议,试图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中心、逐步向中、南美洲地区拓展,以实现其建立一个“从阿拉斯加到火地岛”的自由贸易区的设想。为此,克林顿在第二任期内将调整对拉美的政策,改善同拉美国家的关系,积极推动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实施。美国的意图也促进了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

第三,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各国也在进行调整,为参加美洲自由贸易区作准备。1997年7月12日,中美洲6国(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总统出席了在巴拿马召开的第19届中美洲首脑会议,签署了《第二个巴拿马宣言》,决定在中美洲创建一个自由贸易区,以便适应当前世界经济的现实。这是中美洲6 国为达成一项面向2000年的自由贸易协定迈出的第一步。中美洲有3000万人口,各国之间每年的贸易总额约为150亿美元。近年来, 加勒比共同体也变得生机勃勃。中美洲和加勒比犹如一座桥梁,把南北美洲连接起来,它们通过与南北美洲各国签署的多项双边贸易与合作协定,不断扩大和密切同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此外,墨西哥既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又是拉美一体化协会和“三国集团”的成员国,同拉美许多国家签有双边协定,因而它在促进美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将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拉美各国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已基本达成共识,但一些具体问题尚待解决。

总之,今后西半球一体化将在各小地区不同组织继续发展和巩固的基础上朝着美洲共同经济圈的方向前进。但由于拉美各国发展水平、生产规模、历史遗留问题等的巨大差异,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在以何种方式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

尽管在1994年迈阿密美洲首脑会议上美国提出2005年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但如何组建,美国和拉美各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按照美国的意图,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基础,逐个吸纳拉美国家,美国将在其进程中起关键作用。这将导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相互竞争,力求早日加盟,拉美国家的团结将受到损害。巴西力主按当前集团方式加盟,而且还积极推动以南方共同市场为中心、先实现南美一体化的方式。这表明巴西在美洲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发挥着主导作用。美国与巴西之间的分歧,势必影响美洲共同市场的建立。

(二)各集团内部在一些问题上也存在矛盾与摩擦

目前拉美地区各国在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它们在贸易活动中经常发生一些争端,如在南方共同市场内部,巴西和阿根廷之间时有摩擦;特别是在与本国利益攸关的一些进出口贸易的数量、生产率等方面,乌拉圭与巴西和阿根廷之间也有矛盾。在安第斯共同体内部也因关税政策上的矛盾而导致秘鲁曾一度退出该集团。尽管出现这些矛盾,但这些矛盾都因各成员国恪守诺言或通过协商而得到解决,尚未达到使一体化进程中断的程度。

(三)拉美地区经济的脆弱性和依赖性仍是影响一体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拉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短缺,债台高筑以及交通信息网络不足等因素是造成它们对发达国家依赖的重要原因,这会给一体化成员国间的协调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如一些国家为早日进入美国市场以便获取投资和技术,同其他国家产生了矛盾与摩擦。

(四)有些共同体内部因成员国之间生产和出口的产品相似,缺乏互补性,限制了它们之间的贸易发展。

一体化给中拉经贸关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90年代,由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增长、对外开放以及地区一体化不断发展,中拉经贸关系取得了明显进展。双方贸易额从1990年的22.9亿美元增至1996年的67.29亿美元。 但与双方的贸易实力相比仍相差甚远。199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900亿美元,而中拉贸易额仅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2.2%。同期,拉美进出口总额为4445 亿美元,拉中贸易额只占其进出口贸易的1.4%。 这表明双方贸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拉经贸前景广阔。首先,90年代,拉美一体化势头强劲,拉美的进出口能力增强,市场不断扩大。1996年拉美贸易额比上年增长11%,进口额达到2455亿美元。拉美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购买力也日益增长,是一个颇具潜力的市场。其次,中拉贸易互补性强。随着双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对拉美的出口产品也不断更新,品种增多。近年来,中国的机电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如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电视机、电脑等)的出口趋增;从拉美进口的大宗产品(如铁矿石、铜、钢材、石油等)也都是中国市场所需之物。因而今后双边贸易将会大幅度增长。第三,拉美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投资前景看好。智利铜矿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4;巴西的森林面积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52.2%;秘鲁和智利两国的鱼粉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0%。拉美可开发的土地广阔,其中巴西被预测为“21世纪的粮仓”,阿根廷被誉为“粮仓和肉库”。拉美这些资源对中国经济建设较为有用。第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香港回归以及拉美国家“太平洋意识”的增强,均为中拉关系和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目前,中拉经贸发展仍面临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中拉经贸关系跟不上国际形势及中拉外交关系的发展。拉美尚未成为中国贸易和投资的重要伙伴,主要是双方对市场缺乏了解;中国产品虽物美价廉,但难以在拉美打开销路。因此,中国应重视推广名牌产品,加强广告宣传,开展维修业务,以便尽快打入拉美市场。二是随着拉美一体化的发展和美洲共同市场的形成,在对集团外国家贸易中必将产生排他性。为此,中国企业应扩大在拉美的投资,创办合资或独资企业,拓展拉美市场。中国还可利用拉美国家私有化政策,适时收购一些工矿企业,尽早打入拉美经济圈。三是中国对拉美各国的法律、规章制度等缺乏研究,知之甚少,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设厂后往往遇到许多麻烦,甚至陷入法律纠纷。因此,中国企业应加强对拉美各国有关情况的深入研究。四是拉美对中国商品实施反倾销政策。据统计,自1993年起墨西哥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十大类4000多种产品征收33%~1105%的高额反倾销税,这些产品约占中国向墨西哥出口产品的75%。此后,智利、巴西等国也相继采取了类似措施,这对中拉贸易产生较大影响。对此,中国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拉美贸易的统一协调,防止国内企业互相残杀、低价销售。中国驻拉美各国使馆的商务处也应加强对驻在国的中国产品的管理与指导,使中国对拉美的贸易逐步形成有序的规模经营,增强其在拉美市场的竞争力。

标签:;  ;  ;  ;  ;  ;  ;  ;  ;  ;  ;  

拉丁美洲一体化的现状、成就与前景_南方共同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