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伦理思想对企业伦理文化构建的实践启示论文

墨家伦理思想对企业伦理文化构建的实践启示论文

墨家伦理思想对企业伦理文化构建的实践启示

张 冰,徐彦伟

(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摘 要: 企业伦理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领域的重要构成要素,已然成为构建企业综合战略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墨学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对建构我国当下的企业伦理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管理;墨家;伦理思想;企业伦理文化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各项事业迅猛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强大而稳定的基础。其间,企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重要力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探索并建构既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又符合市场规律,同时能维护国家、社会、个人,以及自然环境长远利益的企业伦理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伦理文化是从伦理角度对企业活动的一种综合分析,它是企业在实践中所包含的道德精神、伦理规范、道德习俗的总和[1]72。作为企业文化领域建设的重要元素,企业伦理文化在团结企业内外各要素、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活力等方面均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稳步而深入向前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能够走得更远、做得更强,且以出色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社会信誉使得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技术创新、开拓市场、善于营销,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伦理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长久良性发展。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先秦时期的墨家是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一度与儒家并称为“显学”。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主要流派之一,墨家的伦理思想非常丰富,不仅在战国初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对当下我国企业伦理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若企业管理者能将墨子的伦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相结合,将会夯实企业伦理文化构建的基础。

一、“兼爱”:企业伦理文化的精髓

墨家伦理思想的精髓之一为“兼爱”,这是一种具有人本主义倾向的伦理思想。墨子分析了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关系的乱象,指出了他们不能和谐相处的原因是“皆起不相爱”[2]96。墨子认为,要想改变这一混乱局面,应该“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2]100,具体来说,应该“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2]100。墨子所说的“兼爱”,是一种无等级、无差别的大爱。“兼爱精神”不以血缘纽带、身份等级、贫贱富贵为衡量标准,具有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互惠互利的特点。人们只有秉承这一大爱精神,并贯彻落实到社会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直至达到“大同”境界。墨子出身平民阶层,虽然早年有研习儒学的经历,但是他的兼爱思想与儒家的仁爱学说差异较大。在墨子看来,儒家的仁爱学说强调“亲亲有术、尊贵有等”[2]262,为了纠其偏颇,墨子在阐发兼爱伦理内涵时,有意识地打破亲疏远近、尊卑贵贱的界限,上到诸侯国君、士大夫,下至黎民百姓,均被墨子列为兼爱对象。

受香樟长足象危害后,香樟零星出现干枯枝梢。调查发现,该虫主要向下蛀食危害香樟直径约1 cm以上的当年生或次年生树枝,形成蛀道,偶见蛀穿的蛀孔,树枝受害后,局部膨大,最后在枝条上形成木质化的节结状蛹室化蛹,节结以上枝条逐渐干枯(图2)。

墨子的兼爱思想对当下企业管理具有宝贵的启示意义。随着互联网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生产条件和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企业日益重视生产效率的提高,管理结构由复杂趋于扁平,这在客观上要求员工在工作上能完全独当一面。但是,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办公方式的现代化,很容易使得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陷入冷漠状态。在现代企业各种管理事务中,员工关系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员工关系虽然非常复杂,但是“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冲突和合作两个根本方面”[3]7。现代企业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归结为人才的竞争,企业管理层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避免与员工冲突,追求合作共赢,促进企业稳定而长久的发展。诚然,企业在经营中经常出现管理层与员工利益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但是从长远来看,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企业管理层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并以墨家的兼爱思想为企业伦理文化的指导思想,将人文关怀贯穿于企业管理全程,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为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的自觉性。比如:管理者不能只关心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还应该关心他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管理者要将员工的困难视为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困难,毫无偏见地为每一位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包括解决员工经济困难、调解家庭矛盾等;管理者要弘扬“兼爱”精神,给予员工最大程度的善待、理解和信任。员工只要切实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心和温暖,就会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从而促进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当然,企业管理不能一味要求管理层单方面地付出情感,按照墨子的兼爱思想,还应该鼓励员工爱岗敬业、关心他人、关心企业发展。企业要在墨家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加强对普通员工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依存关系,员工只有热爱企业、关心同事,才能为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亲士”与“尚贤”:助力企业发展的关键

“亲士”“尚贤”是墨家人才观的主要主张。“亲士”即礼敬贤明的人,“尚贤”即崇尚贤德的人。“亲士”“尚贤”为互文,归根结底是一句话,即“礼尚贤士”。墨子所处的年代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诸子学派的精英都希望能得到诸侯的重用以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诸侯国国君若希望有所作为,就必须重视吸纳和笼络人才。可以说,能否得到贤人能士的鼎力相佐,成为各诸侯国增强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墨子明确指出,“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2]1。墨子从桀纣的历史教训中总结出了“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2]3的道理,认为重视贤良士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刻不容缓的事,如果忽略了贤良人才的价值,就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墨子·尚贤上》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2]41墨子提出了“亲士”“尚贤”的具体措施,认为对德才兼备的贤良之士应给予厚待,要委以重任,所谓“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2]44。墨子还坚持“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2]44,认为是一个人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能就可以推举做官,否则就不能委以重任。墨子的“亲士”“尚贤”思想,实则为广大普通民众中的有识之士拓展了一条施展个人才能、获得政治与社会地位之路。

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人才战略为企业继承并践行墨家“亲士”“尚贤”精神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和坚实的现实基础,企业应该“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4]。2018 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要求“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5]。从现代企业发展角度看,世界范围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经常面临各种突如其来的挑战,企业在资本、财力、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角逐,逐渐集中到人力资源方面的争夺。在纷乱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面临的任何困难,都有赖于高素质的人才予以解决,人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大财富。因此,现代企业要善于汲取历代思想家尤其是墨家的尚贤思想,广开吸纳人才的门路,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不拘一格地寻觅人才、招揽人才;要着眼于增强企业创造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不以学历、出身衡量人才,做到“举贤不避亲”“任人唯贤不唯亲”;要创新人才使用和评价机制,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唯有如此,企业在面临机遇时,才能以人才为后盾,在理性战略抉择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在面临困境时,才能以人才为依托,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此外,企业还应该以墨子“亲士”“尚贤”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挖掘企业内部才俊,为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

在社会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大众对水资源的监测与质量给予了高度重视,其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现阶段,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来说,已经大大超出了负荷,而水资源匮乏和恶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要加强先进、科学监测技术的应用,提供最为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并加大数据的监测和审核力度,满足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

三、“尚同”:促进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墨子所说的“尚同”,指的是臣民的想法和意见应当保持一致,并统一听命于君主,正所谓“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2]69。墨子说:“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2]68在墨子看来,正是因为人人具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国家才容易出现治理乱象。为了避免或解决这一问题,墨子提出了“尚同”思想,“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然后可矣”[2]86。“尚同”思想要求臣民对君主的服从与忠诚,对建立稳固的行政体系、提高施政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墨家的“尚同”思想并非无变通的“尚同”。在“尚同”的大前提下,墨子主张“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并做到“上同而不下比者”,反对“下比不能上同”[2]69。可见,墨子主张对君主的错误要进行规谏和纠正,不能盲目服从。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我国奴隶社会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各诸侯国连年发动征伐战事,导致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再加上统治阶层挥霍无度,许多诸侯国国势渐趋衰微。针对这一社会现状,墨子提出了“节用”主张。墨子指出,“圣人为政一国……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2]151,意在提倡治理国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支出各项费用,如能“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则“其兴利多”[2]151。墨子认为,节约用度是“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2]155,对增加国家实力具有显著的作用,对奢侈之风持坚决的批判态度。在其《节葬》《节用》等篇章中,墨子就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节俭主张,如古者圣王“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2]156“冬服绀之衣,轻且暖;夏服绤之衣,轻且凊,则止”“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2]159等。

四、“节用”: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墨子的“尚同”思想在现代企业伦理文化构建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企业的发展,可以视为企业战略目标规划和发展战略选择的动态过程。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树立明确而统一的长远目标和发展愿景,鼓励所有工作人员为发展目标献计献策,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应该加强凝聚力、向心力,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进。由于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和文化知识背景千差万别,企业要想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认同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企业发展目标,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一体化,就必须确立“尚同”理念。企业通过“尚同”思想的渗透和发挥伦理文化的激励作用,就能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激活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延长企业的运营寿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墨子的“节用”主张旨在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但对当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值得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墨子的“节用”观为巩固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想构建节约型社会,就必须批判继承“节用”思想,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企业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和自然环境承受力有限的情况下,企业若想谋求进一步发展,除了广纳人才、技术创新,还应该大力倡导节俭精神。对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办公设备,都计入了企业的投入成本,如果受到损坏或浪费,都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加重企业的负担,因此减少铺张浪费,降低成本,对提高企业效益大有裨益。提倡“节用”风气还有助于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绿色生产。比如,生产型企业如果能合理配置资源,通过改进生产技术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此外,“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企业管理层的铺张浪费如果不能有效加以防范,还容易滋生腐败现象,进而对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因此,无论从生产的角度看,还是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都应该大力弘扬“节用”精神。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可以着重选拔品行高尚、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员工承担采购、驻外等工作;在模范引领方面,可以通过评选节约先进个人或生产班组的方式树立典型,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在文化建设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营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文化氛围,为企业创新发展积淀文化内涵。

总之,墨家学说流传已逾两千年,虽然没有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但是对现代企业来说,墨家“兼爱”“亲士”“尚贤”“尚同”“节用”等伦理思想仍值得借鉴。全面探究墨家伦理思想的内涵,深刻把握它与企业伦理文化的内在关系,可以在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找寻一条充满理性、生机、和谐的道路,帮助企业建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伦理文化,实现企业全面持久发展,助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型社会建设。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完成。所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黎友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

[2]墨翟.墨子[M].武振玉,彭飞,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3]程延园.员工关系管理:第2 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习近平.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13-06-30(1).

[5]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9-08-10].http://www.12371.cn/2018/09/17/ARTI1537150840 597467.shtml.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 of Mohism Ethics up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Ethics Culture

ZHANG Bing,XU Yanwei
(School of Management,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136000,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field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the corporate ethics cul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in the enterprise comprehensive strategy’s system.As our homeland’s traditional treasure,Mohism ethics has abundant theories of management,which has very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building our country’modern Corporate ethics culture.

Key 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Mohism;ethics thought;corporate ethics culture

中图分类号: B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740(2019)03-0101-04

收稿日期: 2019-07-05

基金项目: 吉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墨家传统伦理思想视域下的吉商精神构建研究”(项目编号:吉师博2018045号)

作者简介: 张 冰(1982-),男,吉林四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管理哲学研究。

标签:;  ;  ;  ;  ;  

墨家伦理思想对企业伦理文化构建的实践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