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外高桥保税区功能开发_外高桥保税区论文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外高桥保税区功能开发_外高桥保税区论文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与外高桥保税区功能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税区论文,上海论文,高桥论文,功能论文,国际航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外高桥保税区现有功能分析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1990年6月成立的全国规模最大的保税区,也是目前我国大陆开放层次最高、开放度最大、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试验区。经过6年多的开发建设,外高桥保税区的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对外开放区域。

外高桥保税区现有的主要功能包括: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和转口贸易。目前,保税区这三大功能的运转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个设施先进、规模达10万平方米的集商品展示、交易和办工用房于一体的保税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已于1993年底投入了使用。该市场吸引了众多家中外企业进场,开展建筑材料、纺织品、机电产品和办工用品等五大类商品的展示与交易,初步形成了商品门类较齐全、品种较丰富的大保税市场的框架;保税区吸引了一大批贸易企业进区注册,全区的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保税区还引进了一大批项目;另外,保税区的港口建设也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区内的金融和咨询服务等功能正在培育和完善之中,商务、餐饮和旅游等业务也正在迅速发展。外高桥保税区正在成为上海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兴办外高桥保税区,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充分发挥其连接和辐射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作用,从而带动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强化上海的综合功能,推动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并与国内已兴办的其他几个保税区一起,促进我国改革发展总体布局的优化,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市场接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生产国际化、市场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从兴办外高桥保税区的目的要求来看,目前外高桥保税区存在以下问题:

(1)区内人气不足,商务楼、厂房空置严重,许多区内注册的企业却在区外办公,这导致区内服务性产业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信息流动不畅。

(2)目前物流量还太少,以目前的物流量,还无法承担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其所能带动的国际贸易量也微乎其微。

(3)区内各种贸易类型所占份额的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转口贸易占的份额太少,远远低于1/3的国际惯例,达不到保税区基本功能的要求。

(4)区内加工工业起步晚,定位不明确,经营优势不明显。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点对保税区功能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仍然处在进口替代为主的阶段,出口导向占次要地位,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只服务于外向型经济活动,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是相背离的。

(2)口岸功能在外高桥保税区功能开发中的定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与体现,港口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3)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上没能很好地与国际接轨,机构重叠,政出多门。保税区管委会、海关、港口各为一方、区、港分离,缺乏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管理机构,造成手续繁琐,办事效率不高。

因此,为了达到外高桥保税区设立的目的要求,繁荣保税区经济,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适当调整保税区功能的定位,并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同时,还应加强保税区的功能建设,特别是大力开发保税区的口岸功能,发展港口经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为外高桥保税区功能开发特别是口岸功能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二、促进保税区基本功能的更好发挥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会促进外高桥保税区基本功能的更好发挥。

首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为外高桥保税区创造更充沛的物流。保税区的基本功能,是发展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以及保税生产资料市场,这些基本功能的发挥都是以吸引物流为基础的。在保税区内设置种种优惠政策,其作用就是吸引物流,从而扩大一国的对外贸易与转口贸易。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目标就是要在上海形成外商云集、百舸争流的繁荣局面。充沛的物流,尤其是集装箱物流,是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特征之一。毋庸置疑,这将不断扩大进出上海尤其是外高桥保税区的物流量,从而促进保税区基本功能的更好发挥。

其次,国际航运中心的运输功能将更好地为贸易服务。兴办外高桥保税区,其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因此,保税区最基本的功能即为贸易功能。商品贸易中的一切商品都必须通过运输才能从出口地流到进口地,运输是商品贸易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运输环节开展得顺利与否,运输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运价的稳定性及其水平,都影响商品贸易的范围与规模。我国对外贸易的80%~90%是通过港口、通过海上运输进出的,航运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包括发达的航运市场,众多的航线航班与进出口船舶,适应船舶大型化的深水航道、完善的港口设施、通畅的集疏运条件、优质的服务与管理。这些目标的实现,将更好地为国际贸易服务,而以贸易作为主要功能的保税区,也必将从中得益。

三、促进外高桥保税区口岸功能的开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的自由贸易区大多数设在海港或空港附近。自由贸易区离不开港口的支撑,这几乎成为一个通则。港口对于自由贸易区的作用主要有:第一,促进转口贸易的发展;第二,通过口岸产业赚取外汇,促进自由贸易区的繁荣;第三,创造就业机会。

外高桥保税区拥有港口码头,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港口不仅是保税区商品的通道,而且,开发口岸功能、发展港口经济是繁荣保税区的重要方面。

四、外高桥保税区口岸功能应具有的特征

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相呼应,外高桥保税区的口岸功能应具有这样的特征:

第一,拥有在近期实行保税港区政策并以自由港为目标的保税区港区。保税区港区应建成自由港。上海要成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和国际贸易中心,没有一个高开发度的、具有自由港性质的港区作为桥头堡,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外高桥保税区与上海港长江口主体港区相交汇,形成一个贸易与航运相互促进的结合点,即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集合点。从地理位置上看,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目标中的长江口主体港区(包括外高桥港区)与外高桥保税区相交汇,这客观上也强化了港口及港口经济对外高桥保税区的作用,从而使得把外高桥保税区的目标定为“以港口经济为导向的自由贸易区”更具客观基础。而在这一交汇点上,贸易与航运不可分割,且相互促进。

第三,外高桥保税区随着浦东铁路的修建,将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第二个桥头堡。目前新亚欧大陆桥从东端的桥头堡我国的连云港到新疆,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到达西端的桥头堡荷兰的鹿特丹。虽然该大陆桥目前看来发展面临困难,但由于其把亚欧两个大陆联系起来,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且其路程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短1/5,其经济潜力仍是相当大的。随着浦东铁路的修建,外高桥保税区还将与新亚欧大陆桥接通,并凭借它独特的地理优势、宽广的腹地及其发达的经济、发达的航运市场而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第二个桥头堡。

第四,保税区港区所接纳的船舶为国际航运船舶与非国际航运船舶并存并以前者比例不断上升为特征;保税区港区所接纳的货物为保税货物、非保税货物与国内货物并存并以保税货物比例不断上升为特征。随着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进程的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线挂靠保税区港区,从而使保税区港区接纳越来越多的国际航行船舶;而随着保税区的发展,保税区仓储功能将发挥日益增强的作用,于是,进入保税区港区的保税货物比重将日益上升。

第五,作为上海港主体港口组成之一的外高桥保税区港区物流量尤其是集装箱物流量不断增加,挂靠的班轮航线众多,航班频繁。

第六,除了保税区的基本功能——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以及保税生产资料市场(从广义上说,这些功能也属于口岸功能)以外,外高桥保税区的口岸功能主要表现为港口功能、物流集散功能和服务功能。保税区的产业构成应既能服务于外向型经济活动,也能服务于进口型经济活动;适应保税区对外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进口替代并重,贸易与制造业共存的主体功能的特点。目前,我国仍然处在进口替代为主的阶段,由此,保税区中出口导向型经济活动与进口导向型经济活动兼顾以及对外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进口替代并重要为妥当。我国每年进口大量原材料、零部件和机器设备,保税区应能够为这类经济活动提供特别的服务(如允许利用外国产的零部件或本国产的与外国产的零部件混合区内装配完进口),以达到降低关税率的目的。

第七,区内发展形成发达的口岸产业,除了贸易、仓储业以外,还包括加工与制造业(不仅指出口加工,还包括进口替代服务的加工制造)、包装业、运输业(包括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装卸业、船舶服务业(包括供油、水、给养、船舶备件等)。利用保税区免征关税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发展船舶服务业是有独特优势的。由于保税区进口燃油、船用备件能享受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使保税区的船舶服务业能以较低廉的收费吸引船舶,这是其他非保税区港口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船舶服务应成为保税区一项主要的口岸产业。

第八,区内发展形成一系列与主要的口岸产业相关的中介产业和服务、咨询业,包括货运代理业、船舶代理业、船舶修理业、金融业、保险业、租赁业、房产业、进出口信息与咨询业、航运信息与咨询业、劳务经纪业、旅游服务业等。

第九,外高桥保税区通过保税运输与区外的保税仓库、保税工厂联成网络、保税区的口岸功能将突破保税区的范围,而中介机构和服务业也将依仗发达的通讯设施而为区外服务或设在区外。这也是为了使外高桥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从只服务于外向型经济活动转换成也服务于进口型经济活动。我国某些地方已经有异地保税加工和保税运输的实践。由保税区在腹地城市腹地经济开发区设立保税子仓库,也可大大有利于长江三角洲的出口加工业和保税生产资料市场体系的建立。

第十,区内形成促进口岸产业繁荣的商业环境和文化环境。

标签:;  ;  ;  ;  ;  ;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外高桥保税区功能开发_外高桥保税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