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活动课程的构建_活动课程论文

论新活动课程的构建_活动课程论文

论新型活动课程的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的要求,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部分中小学在改革学科课程的同时,进行了开设活动课程的实验。国家教委在研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活动课程纳入1992年公布的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之中,这是我国课程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完善这个新生事物,以便创建一种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处于辅助地位的新型活动课程,使之成为既区别于实用主义教育学派曾经推行的活动课程,又不同于“课外活动”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建构新型活动课程,有助于切实优化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加速基础教育“转轨”的进程,促进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而各有特色地发展。

一、建构新型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建构新型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要加速我国基础教育“转轨”的进程,促进中小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成为朝气蓬勃的富有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此,建构新型活动课程要反映新生一代认识发展的规律和课程结构演进的规律,即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课程结构的优化原理。

(一)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正确改革中小学课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它正确地指出:人的认识开始于经验。一个人的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如果一个人没有直接经验,只有从书本里或别人那里得来的间接经验,那么,他的知识是不完全,不深刻的;反之,如果一个人只有直接经验,没有间接经验,他的知识也是不完全的。人们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勇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各种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

中小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同人类掌握知识的规律是基本一致的。中小学生的知识也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以间接经验为主要来源。他们在从幼儿期到青年初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其一是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任务,同当前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发生直接联系的学习活动;其二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同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发生直接联系的学习活动。在这十几年中,他们的学习活动经历了以习得直接经验为主到以习得间接经验为主的多阶段的发展过程。儿童上学以后,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从而借助前人积累的至今仍有价值的基本文化成果以及某些外域的科学知识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学龄儿童还需要通过班队团活动、校传统活动、体育锻炼活动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其它活动来习得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这既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年长一辈和社会团体的要求。由此看来,年轻一代在受教育期间必然同时参加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其中,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学习活动起主导作用,而以获取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任务的学习活动起辅助作用。

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要受学生学习活动的制约。这是课程发展的一条重要原理。由于中小学生在校期间需同时参加上述两类学习活动,因而中小学需要设置两种性能不同而又紧密结合的课程形态,即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以前人积累的分门别类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为基本内容,要求学生以大量时间读书,以少量时间参加实际活动。这种课程形态对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水平起着主导的作用。活动课程以引导学生获取他们认识现实世界所必需的直接经验及当代文化科学中的最新信息为主要任务,要求学生以大量时间参加实际活动,有所发现和创造。这种课程形态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把这两种课程形态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为学生掌握比较完全的知识及提高道德和健康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中小学向来重视学科课程的设置,通过学科课程的实施传递和传播了人类文化科学的基本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我国社会的发展。美中不足的是,长时间内,我国中小学忽视活动课程的设置;即使有些学校安排了一些科技、文体与社会活动,也都置于课程之外,称为“课外活动”,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由于没有开设活动课程,我国中小学生向来缺乏必要的直接经验和实际锻炼,既影响他们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不利于其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同学科课程相比,新型活动课程具有促进学生积极认识现实世界和主动提高自己的独特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分辨周围发生的突出社会现象和是非问题。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生身边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包括好人好事与坏人坏事、健康与不健康的电视与书刊、高尚的和低级的音乐与美术作品;他们还碰到一些令人困惑的是非问题,如:“有的同学花钱请别人代他当值日生,对不对?”“中学生当中出现打工热好不好?”“青年学生要不要进行自我设计?”等等。学科课程无暇顾及这些社会现象和问题;活动课程却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为己任,它是中小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主动提高自己的有力武器。第二,安排多种实践活动项目与一定的活动时间,为充分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提供有力的保证。学生自己的实践是其身心发展的基础。要使他们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必须让他们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主要由活动课程提供。活动课程中的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它有关活动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主要基础,学生自愿参加的科技活动、艺术活动和语言文学活动等是其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石;学生每天参加的课间操、眼保健操及体育达标运动则是他们强身健骨的可靠保证。第三,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在重视活动课程的学校或班级,学生大多乐于学习,勤于动脑动手,勇于探索创新,因而涌现了一批有见解、有才能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学科课程相形见绌。英国有关机构曾对20世纪出现的400位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作过研究,发现其中有60%的人在中小学的各科学习成绩平平,有的甚至是困难学生。这一事实发人深思。

综上所述,开设新型活动课程是中小学生取得完全知识的需要,是其德、智、体得到充分发展的需要,是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改革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必然要求。

(二)依据课程结构的优化原理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以单一的学科课程为基本格局。这种课程结构很难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和学生的成长对中小学课程建设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笔者根据课程结构与课程功能的矛盾运动的规律初步概括了课程结构的优化原理。这是阐述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与合理组合的理论。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关系组合的方式。中小学课程结构可分为两个层次,即课程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课程表层结构是课程设置中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以及学科课程内部各科目、活动课程内部各活动项目分别按照一定比例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课程的深层结构则是每科教材内部各要素及每种活动指导教材内部的活动项目各序列、各层次合理组合的方式。课程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有机结合,就能使中小学课程发挥强有力的整体育人功能。因此,课程结构是课程的命脉。它决定了课程功能的方向、水平以及广度和深度,并最终制约着课程的育人效果。如果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的功能必不显著,教育目标就难以全面实现。由于中小学课程的表层结构决定了中小学整个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和育人方向,因而优化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结构是实现中小学课程整体优化的首要环节。其基本要求是:以新型学科课程为主体,辅以新型活动课程,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

为什么中小学不能只设置学科课程,而须增设活动课程呢?因为学科课程有不足之处,而新型活动课程可弥补学科课程之不足,可使学科课程扬长避短。

应当肯定,学科课程,特别是学科类型比较健全、科目划分与组合比较合理、科际联系比较密切的新型学科课程,具有许多优点和突出的功能,因而是中小学课程设置的主体部分,其课时应占总课时的85%。但是,学科课程,即使是新型学科课程,也有不足之处。其一,学科课程只能提供学生极少的实际活动机会。这些实际活动只为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而安排,受到分科教材内容及空间、时间的限制,难使学生比较充分地获取必需的直接经验。然而,事实上,学校教育过程中客观存在着诸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实践活动。这些不可缺少的学习活动正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其二,学科课程难以提供学生必需的最新信息。诚然,中小学生应以主要精力从学科课程中学习人类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正在飞跃发展,社会改革正在不断深入,中小学生应以一定的时间从日新月异的知识海洋中获取必需的最新信息。活动课程恰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即能在学科课程的课时已经饱满、各科教材内容已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及时地、不断地引进现代化的新内容。其三,学科课程的学习方式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迅速培养。在这一方面,活动课程亦可发挥它的优势。可见,活动课程确有独特的育人功能,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以学科课程为主体,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结合起来,可以优化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增强其整体功能。

二、新型活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我们要建构的活动课程不同于过去的课外活动,更不等于也不包含学科课程固有的实验、观测、演练等实际活动。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活动课程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现实需要的种种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按照特定活动项目及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辅助性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与学科课程紧密结合的、具有特定结构与辅助功能的课程形态。其特定结构由特定的目标、内容及活动方式三种成分所组成。其育人目标是使中小学生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发展得更主动、更充分,并有自己的特色。其主要内容包括最新的间接经验即来自文化科学领域的最新信息,以及学生从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中必须获取的现实需要的直接经验。这些新内容是学科课程难以提供的。为使学生掌握这些新内容,活动课程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方式,其学习方式既不同于学科课程的学习方式,又与之相辅相成。由此可见,新型活动课程是中小学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课程形态。

新型活动课程同实用主义教育学派曾经推行的活动课程既有某些联系,又有质的区别。它吸取了实用主义活动课程的下列优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获取一定的直接经验;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新型活动课程同实用主义活动课程的质的区别在于:(1)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课程结构的优化原理为理论基础,而不是以主观主义经验论为理论基础。(2)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即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指引下,按照社会要求与学生需要相结合的准则全面确定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新型活动课程的设计虽充分重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但并非只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确定活动项目与活动内容。(3)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处于辅助地位。小学活动课程的课时最好不超过总课时的15%,高中活动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0%。各学段活动课程的内容与学科课程的内容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4)既有结构性,又有一定弹性。(5)既有灵活性,又有一定计划性。这五点是新型活动课程的本质特点。

新型活动课程同课外活动也有原则性的区别。总的说来,两者具有不同的内涵。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属于课程的范畴,关系到培养规格,须予以精心设计,要求认真实施。课外活动不属于课程的范畴,无需精心设计。其二,它有特定的目标、内容与活动方式,备有各类活动指导纲要与活动指导书,要求建立一套活动指导与管理制度。课外活动则不具备这些规范化的要求。其三,它有一定的结构和计划;课外活动则缺乏有序性,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所以,不能将新型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混为一谈,不可用课外活动来取代活动课程。

那么,中小学设置和实施新型活动课程以后,是否还存在课外活动呢?各校根据需要和可能仍可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其一是为组织高才生参加某学科的竞赛而进行的旨在加深与扩展知识的培训活动。其二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多见于高中阶段。其三是学生个人支配的自由活动。

新型活动课程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处于辅助地位,具有辅助的育人功能。其“辅助地位”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所用课时远远少于学科课程的课时,大体占总课时的10%左右。在小学,不能超过15%,在高中最好不要超过10%。如其课时过多,势必走向反面。另一方面,其课程内容与学科课程的内容相辅相成。其“辅助功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经验;(2)开发学生的智慧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3)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4)愉悦学生的身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主精神。这些辅助功能有助于学科课程扬长避短。

三、新型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活动方式

特定的育人目标、内容与活动方式是构成新型活动课程的基本成分。所以,建构新型活动课程须认真研究和确定这三种成分,并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一)新型活动课程的目标

特定的育人目标是构成新型活动课程的首要成分。其育人目标是根据中小学各学段的培养目标和活动课程的特点确定的。其要旨在于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活动课程的目标要体现阶段性与连贯性的统一。其阶段性是指各学段的活动目标在广度、深度上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依据于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水平与不同特点。其连贯性是指各阶段活动目标的导向具有一致性。基于这一准则,中小学活动课程的目标一般可包含下列要点:

第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善于获取最新信息和直接经验,具有比较广阔的视野和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对学生掌握最新信息的广度与深度以及积累直接经验的范围和程度均有不同的要求。

第二,形成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逐步萌发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创造精神。到初中,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各自的兴趣、爱好,在某一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对高中学生,则要求形成各自的能力倾向和较强的创造才能。

第三,形成比较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观点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品行情操,具有一定的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能达到低层次的自主自制的要求,具有低层次的自主自制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初中学生则须具有初步的自主自制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到了高中,则要求学生比较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具有较强的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交往能力。

第四,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新型活动课程的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活动课程须具备第二种成分:学习内容。新型活动课程的内容是按其育人目标选择的用以构成这种课程形态的基本材料。总的来说,这些基本材料包括最新信息和学生现实需要的种种直接经验两个方面的内容,可分为社会知识、科技知识、语言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健身知识和心理知识等类别。

选择活动课程的内容,首先要体现社会要求和学生需要的统一。按照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可将中小学活动课程的内容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必修内容着重反映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共同需要,选修内容侧重满足学生之间的不同需要与兴趣。毫无疑问,我们应当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否则,就会抹杀活动课程的重要特征。但是,如果只强调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考虑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客观要求,那么,所选内容不仅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也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新型活动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特点。其次,要体现即时性与基础性的统一。一方面,所选最新信息要反映国内外主要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更新与分科教材内容相对稳定的矛盾。另一方面,所选材料的广度和深度必须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身心发展的水平,因而应当具有基础性。

活动内容的组织以活动项目为基本单位。组织活动内容的根本要求在于正确划分与合理组合各活动项目,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

活动项目的划分可采取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从而确定主要的活动序列。根据社会要求与学生需要相结合的准则,我主张把中小学的活动项目划分必修活动与选修活动两大类。每类活动均由若干活动序列所组成,每一种活动序列都包含若干活动项目。

必修活动体现国家和社会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共同要求,包括晨会(或周会)、班团队活动、体育锻炼活动、校传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序列。其课时约占活动课程总课时的60%。晨会(或周会)的内容包括举行升旗仪式,进行时事政策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每天(或每星期一)早晨安排10~15分钟。班团队活动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按照班、团、队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和自主自制、自我评价、相互交往的能力。班团队活动每周安排1课时。体育锻炼活动以儿童、少年、青年的体育达标运动为主要内容,每周2课时;此外,还有每日必作的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校传统活动包括全国重大节日、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学校自定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植树节、革命传统教育日等。这些活动可用机动时间来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春游秋游等,每学年安排2周。

限定选修活动是为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培养各自的爱好与特长而设置的,亦称兴趣活动。其课时约占活动课程总课时的40%。可分为科学技术活动、语言文学活动、趣味数学活动、体育竞技活动、音乐舞蹈活动、绘画工艺活动等序列。这几种活动每周共安排2课时,每个学生须从这几种活动中自选一种。

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设置的各种活动项目须具有比较合理的列序结构和层次结构。活动项目的序列结构是指具有特定内容的各活动序列保持相辅相成的横向联系和合理的时间比例,形成一个整体。活动项目的层次结构是指构成每一活动序列的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的各层次内容之间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联系。各序列的活动内容通常按年级分层,在小学也可按低、中、高年级分层,从而使每一序列的内容形成系列化的结构。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新型活动课程的活动方式

要使学生掌握活动课程的内容,达到活动课程的目标,必须让他们积极自主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所以,活动课程必须具备第三种成分:学习活动方式。这是学生需要参加的实践活动在新型活动课程内容的反映。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发现中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的方式,往往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即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手段以及教师的指导方法。这三个因素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一种特定的学习活动方式。根据这三个因素的变化,可将活动课程的主要活动方式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种,实际操作方式。其目的是要变革活动对象,创造物质成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达到此目的,须采取诸如种植、养殖、修理、制作、编制、试验等手段。教师的指导方法是辅导学生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明了科学道理。

第二种,文艺创作方式。其目的是通过撰写和制作文艺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提高创作能力。其主要手段是:绘画、雕塑、摄影和写作。教师的指导方法是辅导学生观察、分析、构思和练笔。

第三种,游乐表演方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艺表演和体育竞技能力,取得愉悦身心、增长才干的效果。主要手段是:游戏、演唱、演奏、舞蹈表演、诗歌朗诵以及各种体育运动的表演和比赛。教师的指导方法是指点要领、示范演练。

第四种,调查研究方式。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手段是:观察、调查、参观、测量、查阅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教师的指导方法是辅导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问题。

第五种,交流探讨方式。其目的在于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鉴别能力。主要手段是:讲座、演讲、讨论、辩论、影评、作品分析。教师的指导方法是扼要讲解、组织讨论。

四、活动指导教材的编写

作为一种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态,新型活动课程不仅应列入中小学的课程计划,而且应有活动指导纲要与活动指导书,简称活动指导教材。上海称之为“活动课程的课程标准”与“活动指南”。编好活动指导纲要与活动指导书是建构新型活动课程的中心环节,须采取得力措施,划出相当大的精力。不抓好这项工作,新型活动课程不可能在中小学建立起来;即使将活动课程的名称列入于课程计划之中,那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所编活动指导纲要与活动指导书要充分体现活动课程的特点,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一)活动指导教材的主要内容

活动指导纲要是教师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的标准。这是各校实施活动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这一文件是分学段、按照各类活动项目分别编写的。每一指导纲要包括六个组成部分。即:(1)活动目标;(2)活动项目及各项内容的系列化安排;(3)课时安排;(4)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5)活动效果的考核;(6)编写活动指导书的要求。

活动指导书是以活动指导纲要为依据,为中小学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而编写的工作手册。这种工作手册是辅导教师实施活动课程的参考书,而不是提供学生去读、去背的教科书。活动指导书也按学段编写,一般可分为班队或班团活动指导书、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书、科学技术活动指导书、语言文学活动指导书、趣味数学活动指导书、音乐舞蹈活动指导书、绘画工艺活动指导书、体育竞技活动指导书等类别。每一种活动指导书又分年级写成若干册。每册指导书包含一系列活动主题(或课题),每一活动主题或课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1)活动目的;(2)活动内容;(3)活动步骤;(4)指导方法。

(二)编写活动指导教材的要求

为了发挥活动指导纲要与活动指导书的正确导向作用,其编写工作须符合下列要求。

1.坚持规范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所编活动指导纲要与活动指导书应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其要点是:体现活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正确规定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活动方式;正确划分活动项目,形成合理的序列结构与层次结构;恰当确定活动总量,合理分配活动时间;规定实施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主要环节;明确辅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只有按照这些规范化的要求去编写活动指导纲要与活动指导书,才能使活动指导教材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值得强调的是,贯彻规范化的编写要求必须与各地各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地理条件存在很大差别,由于各校的办学条件与办学水平很不平衡,因而各地各校活动指导教材的编写应有较大的灵活性。这首先表现在各校的选修活动项目要根据本校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及辅导力量、活动场地、活动设备来确定,各校设置的选修活动项目不可能也不应当一模一样。其次,必修活动的内容既有稳定的一面,又应有机动的一面。无论是班团队活动的内容,或是校传统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都具有这一特点,因而各校的必修活动内容也应当各有特色。

2.确定活动指导的组织形式和主要环节

活动指导纲要的说明部分应明确规定活动指导的组织形式和主要环节。这关系到这一文件的方向性和可操作性。活动指导的组织形式不同于实施学科课程的组织形式。后者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前者却以对学生的群体活动与个人活动进行具体指导为基本组织形式。

学生的群体活动包括小组活动、基层组织活动、全校活动、校际活动等组织形式。小组活动是活动指导的主要组织形式。活动小组的划分依据各校选修活动的种类及学生的不同兴趣来确定。学生的基层组织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少先队的中队活动、团支部活动及社团活动等。全校活动包括周会、报告会、庆祝会、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形式。校际活动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和学术团体组织的各校代表参加的教育活动。个人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独立工作的形式。其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其具体形式有阅读各种书籍、完成活动作业、写读书心得或调查报告、独立观察或作实验、采集或搜集各种实物标本、制作模型或用具以及集邮等等。活动指导纲要应在说明这两类活动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活动指导形式同学科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区别,以防活动指导工作走偏方向。

此外,活动指导纲要还需说明活动指导工作的主要环节,即准备、指导学生活动、指导学生总结、成绩检查与评定等。

3.阐明活动指导过程的师生关系

活动课程的根本特点是: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现实需要的种种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据此,活动课程的实施,既要有教师的指导,又应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活动指导纲要应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规定辅导教师在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指导原则与指导方法,应要求辅导教师既发挥领导者、组织者、引路者的作用,又保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辅导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干,自主地学。活动指导书的编写应具体地落实上述要求。活动时,教师一般不宜长篇讲解,而须安排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干,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进行综合性、批判性、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增长才干,提高觉悟。

编好活动指导纲要与活动指导书是建构新型活动课程的基础工程。然而,这项工程的竣工还只完成整个建构工程的一半,甚至只完成一小半,更复杂、更艰巨、更具创造性的工程还在活动指导纲要与活动指导书的实施阶段。在实施中,需要培训辅导教师,开辟校内活动场地与校外活动基地,配置活动设备、筹备活动经费、建立管理制度,从而为新型活动课程的顺利运行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显然,这需经历一个探索性的实验过程。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进行的实验,可以取得多种多样的典型经验,然后逐步向有关学校推广。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改进,新型活动课程是会在我国中小学开花结果的。

标签:;  ;  ;  ;  ;  ;  

论新活动课程的构建_活动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