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创伤、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论拉维斯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教育_法兰西论文

战争创伤、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论拉维斯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教育_法兰西论文

战争创伤、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论拉维斯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兰西论文,历史论文,共和国论文,创伤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貌似强大的法兰西第二帝国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在帝国的废墟上,第三共和国诞生了。共和国建立以后,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因此当时很多人都对共和制信心不足,但最终事实是第三共和国持续了70年,成为迄今为止法国最长的一个共和国。这其中原因众多,除了经济、政治领域内的改革与发展之外,爱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塑造也对第三共和国的稳固长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拟以当时著名历史学家拉维斯的教育活动为个案,分析普法战争后历史学家与历史教育在复兴法兰西民族自豪感、塑造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中所起的作用。

一、战争创伤:发展历史教育的契机

当1870年7月19日第二帝国政府对普鲁士宣战时,法国国内从上到下都对战争充满了信心。但是战争的残酷结果很快使盲目乐观的法国各界陷入痛苦和失望之中。战争中的惨败以及割地赔款对于素来骄傲的法兰西民族可谓是莫大的耻辱,法兰西民族的民族自尊因此受到相当沉重的打击。战争结束之后,法国各界有识之士开始对这场战争进行全面的反思,思索法国失败的原因。

在这场全民族思考中,以拉维斯、摩诺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普遍认为没有对现代历史的系统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是造成法国崩溃这一灾难的重要原因。(注:Keith Wilson(ed.),Forging the Collection Memory,Providence and

Oxford:Berghahn Books,1996,p.32.)在1870年以前,法国历史学界对德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德国的发展研究甚少,对德国历史研究方法也知之不多。战败所带来的耻辱感使法国历史学家们投身到对德国历史及其研究方法的介绍和研究中。他们大量著述向国人介绍德意志的历史发展情况,并通过介绍和引入德国历史研究方法与制度,来提高法国历史研究的学术化和科学化的水平,从而与德国同行竞争,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术是战争的另一种方式的延伸。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试图通过史学研究发现德国民族复兴的秘诀,并探讨德国历史学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鼓吹教育改革,主张建立新的教育体系,以适应法国民族复兴的需要。在这种新的教育体系中,应给予历史以很大的比重,因为“历史是在青年人中灌输爱国情感的理想工具”(注:William R.Keylor,Academy and Communit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p.20.),历史教育可以起到惩恶扬善,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培养民族意识的作用。此外,通过讲授民族和共和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达到为现行共和政治体制提供合法性的历史依据的目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历史在第三共和国教育中获得了广泛重视和快速发展。历史学科在学校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和历史教师的人数不断增加。1870年时,法国男子中学的历史教师人数为108名,到1890年则上升为370人。1852年,历史在法国公立中学课程中所占的时间为每周2小时35分,约为学生每周总课时的13%;到了1880年,历史所占的课时为每周3小时25分,比例上升为15%;1902年,历史课时为每周3小时35分,占17%。(注:

Pim Den Poer,History as a Professi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pp.141,143.)除了历史课外,公民教育课也讲授历史。

二、拉维斯: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教师

在第三共和国的历史学家群体中,厄内斯特·拉维斯(Ernest Lavisse)可谓是一个灵魂性的人物,他在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教育发展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拉维斯于1842年出生在一个小资产者家庭中,186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三年后成为拿破仑三世之子的老师。(注:André Burguière,Dictionnaire des

Sciences Historiques.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86,p.410.Pim

Den Poer,History as a Profession,p.281.)第二帝国崩溃后,拉维斯因曾任帝国皇储之师而处境尴尬。于是他决定接受一份资助赴德国学习,这既是想暂时回避,同时也是因为普法战争使他认识到德国的胜利一定有它的基础,即德国的教育体系,正是德国发达的教育体系使它取得了惊人的技术和思想进步。1872—1874年期间,拉维斯在德国历史学家乔治·魏兹(Georg Waitz)的指导下研究中世纪史。1875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普鲁士王国起源之一的研究,或阿斯卡尼亚王朝统治下的勃兰登堡的发展》(阿斯卡尼亚王朝约为1142—1320年),这一研究是对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秘密的探索。拉维斯认为要使法国人熟悉普鲁士历史,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它的起源。这篇博士论文获得了很大成功,赢得了法兰西科学院奖,其中的很多观点为时人所接受。1879年,拉维斯又出版了《普鲁士历史研究》一书。该书多次重印,并且也荣获法兰西科学院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同一历史学家先后有两部著作获得法兰西科学院的奖励,这是少见的事情,也是对拉维斯学术成就的肯定。此后拉维斯还出版了多部论述德国问题的著作,如《略论德意志帝国》、《德意志的三位皇帝》等,并指导一批年轻的学者撰写了许多关于德国史的博士论文。此外,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位先前的帝国皇储之师、忠诚的拿破仑派,逐渐认识到共和制在法国已是不可逆转,便转而积极地为共和制度制造舆论,成为了第三共和国的“国家教师”。(注:Pierre Nora,“Lavisse,Instituteur

National”,Pierre Nora(ed.),Les lieux de mémoire,Tome I La République,

Paris:Gallimard,1984.)

一、以敌为师改革高等教育

在德国的几年留学生活使拉维斯认识到了德国教育体制的优越性,发现正是这种教育体制使它具备先进的思想方法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国民的素质也因之得到明显提高,而在这种教育体制中,德国历史学家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在德国这样一个长期分裂的国度,统一意味着建立一个崭新的民族国家。而在一个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使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在这方面历史学家可以起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历史学家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著作来在民族中形成一种共同的历史,也就是民族共同的传统,并使之为共同体的所有成员普遍接受,从而达到形成民族国家的目的。德国历史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在民众中形成一种民族情感和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从而在德国统一中发挥重要作用。

拉维斯看到了德国历史学在德国教育和国家统一中的这种作用,因此回到法国后也积极鼓吹教育改革。这种改革首先体现在大学层面。1880年,拉维斯、摩诺等成立了“高等教育协会”,并出版《国际教育评论》,以此为舆论阵地进行教育改革的宣传。他们主张改革法国原有的学院体制,建立德国式的大学制度。因为大学包括人类知识的各个分支,比孤立的学院要好,而且国际上高等教育多采用大学这一形式。(注:Louis

Liard,Universités et Facultés,Paris,1890,pp.142-144.)此外,他们认为法国的高 等教育改革,不再只是教育方面的事件,而已成为一个爱国主义问题,因为大学是一个 培养公共精神的学校,“百年战争结束时,英国人在波尔多、卡昂建立大学,以对抗法 国的精神影响。以后西班牙的菲力浦二世在杜埃建立大学也是出于类似原因。现在,德 国急于扩大斯特拉斯堡大学也是以此来作为反对法国精神的堡垒,因为德国人明白大学 对民族精神的影响以及它在形成一种民族魂魄中的作用。”

从1888年至1919年间拉维斯一直担任巴黎大学“近代史基佐讲座”的教授,作为法国历史教育的真正创立者,他“一生的工作就是培养那些能够向学生传授对法国之热爱的历史教师”。(注:Pim Den Boer,History as a Profession,p.284.)曾是拉维斯学生的塞诺博斯这样评价:“如果没有拉维斯在决定时刻采取改革措施,法国历史教育或是大学体系都不可能达到现在这种程度。”(注:Charles Seignobos,Etudes de

Politique et d'Histoire,Paris:L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34,p.179.)

二、面向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

拉维斯的历史教育活动并未局限在高等学府的课堂范围之内,而是对整个第三共和国的中小学历史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身为大历史学家的拉维斯亲自动手为中小学生撰写了很多历史教科书,如《一年级法国史》、《二年级法国史》和《一年级公民教育》等等。由于这些书面向的是小读者,拉维斯在撰写教材时采用了条理清晰、生动活泼的方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法国历史,使他们对从君主制到共和国的发展线索有清晰的认识,掌握法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它们“用叙事体描述法国人民走向统一以及走向19世纪90年代的自由和民主的进程,”“向法国青年人说明,为什么他们应当为组成一个民族国家而自豪”。(注: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页。)

拉维斯向中小学生们所灌输的这种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包含着要热爱作为祖国的法兰西民族,同时更要珍惜当下的幸福和自由,也就是要热爱共和国。尊崇祖先、热爱祖国是为了在幼小的心灵中树立民族自豪感,而宣扬共和精神则是要使共和国在小公民们的思想意识领域获得巩固。下面我们不妨从这两个方面具体看看拉维斯的叙述。

(一)、宣扬爱国主义

在法兰西的起源问题上,拉维斯向小学生们指出:“起初,我们的国家叫高卢,它分裂为很多小民族,它们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正是因此,高卢不是祖国,因为祖国是一个所有儿童在其中相互喜爱的国度。当高卢屈服于罗马人时,它不是祖国,因为祖国是一个所有儿童宁愿战死也不屈服于外族的国度。当查理曼统治时,高卢开始成为祖国,因为它完全听从于一个伟大的君主。”(注:Ernest Lavisse,La Première année d'Histoire de France,pp.23,24.)

拉维斯指出正是在英法百年战争时,“法国人民第一次开始喜爱自己的伟大祖国,认识到为祖国战斗甚至牺牲是光荣的。也正是从英法百年战争开始了法国历史,在这之前的一切都只是序曲罢了。”(注:Ernest Lavisse,La Première année d'Histoire

de France,pp.23,24.)而对于旧制度下的法国君主们的历史作用,拉维斯也是承认的,指出他们在中央集权化过程中打击了封建领主和大贵族的势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拉维斯在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在开疆拓土方面功勋卓著的君主如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弗朗索瓦一世、亨利二世和亨利四世等的所作所为。

对于那些在对外战争中作战英勇的法国英雄们,拉维斯推崇备至。大革命期间,法国为反法联盟各国所包围,战争形势一度十分危急,但是年轻的革命将领们率领法国士兵打退了敌人。拉维斯呼吁法国小学生们向这些英雄学习,学习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革命成果,不惜为国捐躯的精神。

拉维斯指出在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军队和民众对德国军队进行了英勇抵抗。法国的失败不是因为军队勇气与斗志不足,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准备不足,包括军队人数与德国军队相比相差悬殊所致。(注:Ernest Lavisse,Histoire de France cours moyen,

Boston,New York and Chicago:D.C.Heath & Company,1923,pp.285,294.)他认为,虽然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了,但是法国人并未失去勇气,现在的法国已经拥有很好的防卫力量,不再会出现普法战争时的情形了:“法国在经历了不幸的战争后,并未丧失勇气。今天我们的士兵与1870年时的士兵一样勇敢,……我们的将军也和1870年时的将军一样勇敢,他们已受过更好的教育。……对于战争我们已有更充分的准备。……一旦法国受到攻击,他们将立刻履行他们的职责。”(注:Ernest Lavisse,Histoire de France cours élémentaire,pp.175.)

(二)、灌输共和精神

拉维斯向学生们灌输的爱国主义的对象就是当时共和制度下的法国,爱国就是爱法兰西共和国。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共和国里,人民是统治者;每个公民都拥有一部分主权;人民任命一些代表来制定法律。因此所有公民都应受教育,以更好地理解和履行他们的公民义务。”在共和制度下的“法国拥有一切自由:新闻自由、结社自由、集会自由。”“实行普选制度,每个法国人都可以通过投票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在报纸和公共集会上表达。法国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勇敢的国家之一。”(注:Ernest

Lavisse,La Première année d'Histoire de France,pp.240,245.Ernest Lavisse,

Histoire de France cours moyen,p.301.)

在这些历史教科书中,拉维斯通过向学生们比较旧制度下的不平等、人们生活的艰苦与第三共和国的自由、平等和经济繁荣来展示共和国下所取得的社会进步。他详细叙述了自1870年以来法国在共和制度下所取得的种种物质进步:法国的交通运输设施发展迅速,几乎每个城市都通了铁路,公路建设也发展迅速;通信事业有很大发展。并指出第三共和国政府还致力于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拉维斯认为法国在第三共和国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物质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法国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在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科学、文学、艺术成就很大,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和作家受到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尊崇。巴斯德、雨果等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法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不仅是因为她有勇敢的士兵保卫她,而且是因为她有一些著名学者,他们的发现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幸福。”(注:Ernest Lavisse,Histoire de France cours élémentaire,p.195.)

正是因为第三共和国下的法国是这样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并且物质上也非常繁荣,所以拉维斯要求法国儿童们要勇于承担起自己的公民责任,在共和国面临危机时甚至要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她。

拉维斯的这些历史教科书问世后随即获得巨大成功,每本书都再版几十次之多,发行量高达几百万册,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还在不断重印。这些历史教材可以说影响了几代数以百万计的法国儿童,因为它们以简洁明白的方式、生动形象的事例讲述了法兰西民族的悠久历史,对儿童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另外,拉维斯的这些教科书能大受欢迎,除了与他的写作才能和编史水平有关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这些书满足了普法战争后法国社会要求历史学界提供法兰西民族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依据的时代需要,从而促进了战后法国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恢复。拉维斯本人也因此而获得了“法国国家教师”的美誉。对于他写的这些历史教科书,拉维斯本人也非常喜欢,他曾说“我写了关于不同题材的很多书,最喜欢的是为年轻人写的历史书,因为我非常清楚人们对自己在学校时所学到的知识的记忆是多么的深刻。”(注:Ernest Lavisse,Histoire de France cours moyen,pp.195,308.)

三、余论

普法战争后的法国历史教育,既是一种弥合战争创伤、恢复民族自豪感的文化实践,也是巩固共和制度、宣扬共和精神的载体,这一事实引发我们思索史学的社会与政治功能。以拉维斯为代表的历史学能在第三共和国前期发挥重要作用,除了时代的现实需要之外,还与历史学自身所具有的社会、政治功能有关。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和为现行政治制度提供合法性依据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促使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的逐渐形成。也就是说,历史学可以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发挥自己的历史作用。以宣扬爱国主义为主线的历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塑造新一代共和国公民的目的。

在充分肯定以拉维斯为代表的历史教育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其缺陷所在,这就是浓厚的殖民主义思想色彩。在上述的历史教科书中,拉维斯除了向学生们灌输爱国主义和共和思想外,还不遗余力地为法国的殖民主义侵略政策辩护,吹捧第三共和国进行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战争。在他看来,殖民扩张是第三共和国的一项重大成就,“正是在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成为了一个大殖民国家,——仅次于英国。她所拥有的土地是法国本土面积的15倍。”(注:Ernest Lavisse,Histoire de France cours

moyen,pp.195,308.)此外,拉维斯还美化法国殖民者在殖民地的所作所为,宣称他们在非洲阻止了各土著民族之间的混战,解放了奴隶,并且在各地修建了公路、铁路和通讯设施,创办许多学校,教育当地儿童,“由此可见法国对待那些她所征服的民族是仁慈的。”(注:Ernest Lavisse,Histoire de France cours élémentaire,p.184.)拉维斯的这些思想除了与当时流行的“西方文明优越论”以及殖民主义是向落后民族传播文明等思想有关外,也是与他的民族主义、民族自豪感过度膨胀密不可分的。

标签:;  ;  ;  ;  ;  ;  

战争创伤、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论拉维斯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教育_法兰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