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务”到“责任”对上海扬京中学学生志愿社区服务活动的调查_社区服务论文

从“任务”到“责任”——上海市洋泾中学学生志愿社区服务活动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市论文,社区服务论文,志愿论文,中学论文,责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中学从1991年3月迄今,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学生志愿社区服务活动,其影响早已越出该社区以外,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日前该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际成效究竟如何?更值得研究的是,这些从小就习惯于接受长辈服务的孩子,为什么能够主动地去为他人服务?为什么能够在相当繁忙的学习活动之余坚持不懈地去做服务工作?他们如何在起初志愿、或不甚自愿参加的情况下,越来越自觉地参加这种活动,并在活动中自己破译“志愿”、“服务”、“责任”的含义?对学生社会服务活动如何指导?关于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我们通过短期调查,初步得到了一些答案。

洋泾中学自1993年元月开始,与潍坊街道联合,在高一年级试点开展社区社会服务。即配合潍坊街道区域内的各方面力量,开展互助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种种服务,以便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洋泾中学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的做法大致为:学校和潍坊街道居民委员会联合成立“中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联合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社区服务试点工作;学校建立“社区社会工作”小组。洋泾中学开展的这项活动,最初原型是“新区服务活动”(学雷锋活动的一种形式)。1993年元月在高一年级试点时称“志愿者服务队”。后改为“社区社会服务”(本文一般称“社区服务”)。

教育实验基地:选高一年级4个班学生作为服务者,在潍坊街道建立“社区社会服务”实践基地,确定60名孤寡老人作为服务对象;社区服务计划从高一年级做起,逐渐向全校各年级辐射,服务对象也随之扩展。

洋泾中学在开展社区服务中,采取了青年学生与老人“结对子”的形式。“结对”之前,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工作也能做深做细。如在开展社区服务之前,街道先去了解老人对社区服务所抱的态度,并将了解到的情况(欢迎、怀疑、谢绝等)提供给学校。又如洋泾中学深入了解服务对象——老人的真正需要,以便学生进入老人家后能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一、社区服务活动内容解析

所谓社区服务内容是指学生在社区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它将学校里特定年级的学生与街道特定群体——老年人一一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较为特殊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的一定需要得到满足,学生也受到一定教益。这是社区服务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服务内容的调查,我们试图就洋泾中学社区服务开展的过程的一般特征,提出几个有待注意的问题。

(一)社区服务展开的时空环境

洋泾中学的社区服务,规定原则上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第一学期定在周一最后一节课,以后改在周五最后一节课。学生可根据老人的需要作一定的调整,(包括调整服务次数)。服务时间一般1小时。在实际服务中,各服务组并不一样,有的略多于1小时,有的组略少于1小时。

就时间安排来看,社区服务是有计划地进行的,每学期各小组服务次数平均在8次以上。克服了以往社会服务一次性、突出性的缺陷,坚持不间断地进行社区服务,定时提供社区服务。

面向家庭:学生走进老人家庭或敬老院(高一年级为家庭老人服务,高二年级为敬老院老人服务),在家庭的氛围里,为老人提供体力劳动服务,或与老人谈心聊天,消除老人的寂寞感。深入家庭的社区服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服务源,学生可根据老人的需要,力所能及地满足老人的要求。这种环境特点使得学生即使在替老人搞家务劳动或与老人一道劳动时,也可边做边学边与老人聊天,活跃了气氛,融洽了感情。

(二)社区服务的内容

洋泾中学对社共服务作了统计。56个服务小组共上门401次(除去一次到社区听老人作报告)。平均每组上门8次。服务内容包括:与老人聊天谈心、家务劳动、聊天兼做家务劳动、借书、读书读报、陪老人上街、洗澡、看电影、购物、帮老人修改信件、送老人就医、买药、为老人咨询、唱歌、捶背、安装电器、辅导老人孙女功课,为老人过重阳节、向老人拜年、看望生病的老人;没有服务内容,包括:无事可做而离开、老人不在家、拒绝服务。兹列表如下:

现对统计结果作如下说明:

(1)社区服务无论就其服务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多种多样的除上述服务内容外,还包括为老人安装、维修电器,陪老人下棋,讲故事和老人讨论家务事中的难题,向街道反映老人遇到的困难,提醒老人天气转凉添加衣服,为老人铺被、地板上蜡等等。

(2)服务内容因人而异。大多数服务是学生通过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老人的特殊需要主动提出的。每次服务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兼有几项活动。

(3)聊天占了全部服务内容的37.5%,加上兼有聊天的服务近乎一半以上。这说明老人真正感到痛苦的是精神上的寂寞与孤单,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安慰。

(4)在学生总共上门的398次中,遭老人谢绝服务或不在家的共92次,几近四分之一。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可能的归因,除了老人生病住院,外出走亲戚,参加社区活动,老人正在打麻将或老人正在生病等外,那就是,老人不愿让同学上门服务。因此有6组同学在记录中请求更换服务,如有的同学说:老师,我们的服务对象对我们说,他们无需服务,只得早早回家。希望能安排一个需要服务的老人,让我们有事可做,也不枉“社区服务”这个名称。另一组同学在遭到几次拒绝后也在记录中写道:希望能换一服务对象。

因此,值得组织者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考虑老人的需要与意愿,而不能强迫老人接受学生的服务。否则,只会使老人不愉快,使学生浪费时间。

(5)由于在社区服务中,学生与老人的聊天谈心占了主要内容,因此,最初由学生为老人提供的单向服务已变成了双向交流与影响。除了个别老人为服务小组同学讲《新概念英语》,开设书法讲座等直接“服务”外,一些老人的过去经历给学生的启发很大。这种双向交流与影响也许是社区服务的最成功之处。

(三)学生究竟应该为老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内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刚开始为老人提供服务有这么几种类型:

(1)直接提问:“老伯,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您吗?”一般都会遭到老人的否定回答,学生便不知如何是好了。

(2)从主动擦窗拖地板开始,慢慢与老人熟悉起来,经过一个阶段(约两到三周)便知道了老人的需要。

(3)刚开始有目的地与老人聊天谈心,了解老人的需要,作出小组的社区服务计划。

(4)和老人共同讨论,确定社区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受当事者的态度影响,也受到学生交往能力的影响,因此,在社区服务中,要对学生进行怎样与老人交往、沟通的指导。一个基本原则是:根据老人的需要提供服务。因此,了解与认识老人就成了学生社区服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对学生与老人聊天内容的进一步分析

聊天意味着学生与老人交流各自的信息,意味着学生与老人精神上的沟通,意味着两个不同的时代的比照。聊天对聊天双方各自的意义是不同的。对学生来说,聊天意味着对过去世界的把握,对彼时空的一种想象性重构,从而感受到此时空与彼时空的强烈反差,意味着对老人们代表的这一代人的价值观理解;对老人来说,孤寂的时空被打破,老人有了谈话的对象,有了实现强烈的倾吐欲望的机会,从而得到暂时的精神上的慰籍与欢愉。聊天不同于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只是一种单向的指向活动,而聊天则是互动的影响。

由于聊天是在学生与老人之间进行的,因此,聊天既涉及老人生活的内容,也涉及学生生活的内容。聊天的话题是广泛的,兴致所至,无所不谈。不过老人的话题更偏重于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方面,这或许是老年人对年轻一代所寄托的社会延续的一种意识吧;学生的话题则倾向于使老人快乐,使老人在聊天中摆脱老年生活中的寂寞。

这种表格分类固能使聊天内容明确、清楚,却也不免使人有机械、划一感觉。实际上,学生与老人的聊天是一个双方交流、沟通、互动的过程,是学生认识历史、老人了解现在和未来的过程;学生与老人在每次的服务中都可能涉及几个话题,这要取决于老人的兴致。

学生与老人的交流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与老人交流时避开老人不感兴趣或反感的话题,勾起老人伤心往事的话题。例如,学生记录了这样一件事:记得刚开始到敬老院服务时,有一位老奶奶因中风行动不便而整天闷闷不乐,跟我们谈着谈着,也许又触动了伤心处,竟哭了起来……费了好大劲,老奶奶才不再落泪。以后每次去服务,我们总是很留心地同她说话……

(2)学生与老人难以交流,气氛僵硬,学生老人都感到难受。例如:我发现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谈话很吃力,同组的两个同学在旁一言不发,我只好一个人与他谈,大约半小时就无话可说了。我感到有些压力。

为了使社区服务能够顺利,需要了解清楚老人的性格,将言语少的老人与那些善谈的学生结成对子。

(3)学生与老人交流中还可能涉及其他一些社会问题,如社会腐败问题、物价上涨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等。教师要了解有关谈话内容的详细情况,利用班会或政治课,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能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二、对参与社区服务学生的指导

当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关怀与宠爱之中,缺乏家务劳动的锻炼;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接触社会少,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服务的对象是老人,两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性格、文化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了沟通的困难;以及陌生人相遇时的本能地封闭自我等等因素,使得学生在社区服务中需要不断得到指导与帮助。

洋泾中学的社区服务非常重视对参与社区服务学生的指导。不过这里也有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在进行社区服务试点的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的指导主要由班主任老师在学生提出具体问题时提供。学校团委与街道只负责协调工作,如服务对象的重新安排与调换。学生在服务中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并不写在记录中,而是直接向老师汇报,教师当面提出解决办法,由学生在下次服务中落实。

由于老人对家务劳动服务要求不多而造成的服务内容的变化,学生越来越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在社区服务中的指导功能越来越明显,指导问题便突出出来。洋泾中学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社区服务的指导。洋泾中学对学生进行社区服务指导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的。

(1)开设《社区社会工作》课

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研究中心吴铎教授的支持和指导下,学校开设了《社区社会工作》课程,选用吴铎教授主编的高级中学实验课本《社区社会工作》。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社区的基本概念、社区的特点、国内外社区服务概况、社区服务的意义以及如何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少年儿童服务等。《社区社会工作》课主要由学校的正副校长、团委、政教处、政治教研组老师来上。

《社区社会工作》课的开设对于指导学生形成社区的基本概念、了解学生居住社区的特点、认识社区服务的意义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调查中学生反映,《社区社会工作》课对他们在实际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指导意义有限。学生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是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哪些方面,而是怎样处理特定情境中的问题,如遭到老人的拒绝服务怎么办?与老年人难以交流沟通怎么办?遇到老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要同学读《圣经》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

鉴于《社区社会工作》课的指导意义有限,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改进《社区社会工作》教材内容。将在社区服务中学生遇到的、带有普遍性问题吸收进教材。教材内容尽量贴近社区服务实践;注意收集学生社区服务记录中的感性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编写实用、生动的教材。二是《社区社会工作》课应由熟悉学生社区服务的老师(如评阅学生社区服务记录的老师)来讲授。

(2)教师通过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原本只是起着对学生的督促作用。一旦教师要求学生详细记录服务过程,并写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时,教师通过社区服务记录对学生进行指导便成为可能的了。通过评语对学生进行指导是贴近服务实际、经济有效及时的指导。

教师评语的性质,一般有督促性的,如“社区服务要勤一些”:有激励性的,如“服务很周到”、“活动搞得不错”;有指导性的,如“服务形式可多样化”、“聊天的主题要早点准备”等。

教师的评语指导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评语是以阅读学生社区记录为基础的,因此,需要指导学生作社区服务记录。对学生的记录进行指导,包括记录形式的指导、记录内容方面的指导。

(3)有一些问题,凭借社区服务记录不能提供指导,需要学校、街道联系了解情况,寻找原因才能解决。

例如,一组学生的前几次服务都受到老人的欢迎,但以后老人便拒绝学生服务,甚至拒绝学生进屋。学生向老师汇报后,老师一方面和街道联系,做老人工作,调查拒绝服务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回忆是否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以试图在学生这一面找出原因。

三、学生“社区服务记录”研究

“社区服务记录”是服务小组的全体成员根据当次服务的实际情况即时记录的。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教师通过阅读“社区服务记录”,了解各个服务小组在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的详细情况,从而督促学生认真进行社区服务并认真作记录。

(2)通过“社区服务记录”,发现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记录中发现的问题有关社区服务本身的,如老人向学生打听推拿的地方,学生无从回答,教师批道:乳山中路靠庄家桥,有盲人推拿诊所,提供给她参考。

(3)通过“社区服务记录”,及时发现典型事例,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如教师根据记录内容常批上“干得不错,继续下去”之类的评语。

社区服务记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服务对象姓名、参与服务小组成员(签名)、服务时间(×月×日×时×分-×时×分)、活动内容、服务后的小结,下次活动打算、服务对象意见(或签名)。记录作好后交班主任老师评阅,再发给学生进行下一次社区服务记录。这些内容足够教师了解情况。

“社区服务记录”的形式,根据我们看到的79本记录分析,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

(1)表格式。

表格式的记录特点是,几乎包括“社区服务记录”要求记下的内容,但服务内容一项非常简略,仅有服务对象、时间、参加人员、内容几项。教师透过表格式记录,难以了解社区服务的具体情况。其最大弊端在于,很容易使社区服务流于形式。

(2)提要式。

包括要求记录的各部分内容,下次活动打算。教师的批评指出了这种记录的不足。

(3)叙事式。

这种记录内容生动,大致可以看出当时活动的过程及效果。有的记录了一个过程,使人们能够对这一组的活动情况产生一个总括的印象;有的对这次服务内容,择要点作详细记录,使人立刻感受到社区服务的真正意义所在。

(4)分栏式。

学生将记录分成了四个部分:一般内容部分,包括时间、服务人、服务对象;记录服务内容部分,概括地记录了当次谈话的主要内容;记录感想和计划部分;老人的评价部分。

(5)感想式。

感想式记录,可以看作是一个阶段后的小组服务小结,或老人对小组服务的评价。学校或社区亦可以参考这些感受或记录对社区服务作出综合性评价。

洋泾中学学生社区服务记录经历了一个由略到详、由单一的表格形式到多种记录形式的变化过程。记录形式的演变反映了学校教师对学生记录作用的看法的变化。如果只是为了督促学生的社区服务,那么表格形式就足够了;如果要较详细地了解社区服务的过程情况,加强对学生社区服务的指导与激励,那么显然表格式记录就显得过于简单了。

四、社区服务的效果

社区服务的实际效果怎样?一是从学生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变化来看社区服务的效果;一是从当事者的感受与体验来看。

(一)关于学生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调查学生与服务对象关系的一个假设是:如果在社区服务中,学生与老人的关系确实发生了由陌生到熟识、到亲近的变化,那么学生的社区服务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一个方面说明社区服务的真正价值。

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和老人对社区服务的评价,支持我们假设的前提条件,即在社区服务中,除掉拒绝接受服务的情况外,学生与老人的关系确实发生了变化。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与老人关系的变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相识阶段;熟悉阶段;亲近阶段。

1.相识阶段:彼此相互介绍认识,彼此相互了解,各组持续时间不一,大致要一到三个服务时间。有的第一次就可以由相识阶段进入到熟悉阶段。例如“第一次到吴伯伯家,与吴伯伯相互认识,与他聊天、闲谈,已经产生了很好的第一次印象,彼此可以亲切地交谈(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相识阶段的长短,有时与老年人的记忆力有关,有的则与老人对社区服务的态度、老人的性格有关。老人热情而又健谈,则气氛很快活跃起来。有的可能既与老人的态度有关,也与学生对“服务”的理解有关。例如:“我们先问他可有些什么事要做,但他总重复着:没有什么要你们做的,令我们感到不知如何是好。……(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在这种情况,虽然与老人相识了,却彼此存在着很深的隔阂。

相识阶段既是社会区服务成功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较为艰难阶段。它不仅仅是一个相互认识的阶段,更是一个相互了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做出更多的努力,包括事先了解老人的性格、爱好等,需要更全面地理解“服务”意义,避免提出“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做”之类问题,以免在老人回答没有时束手无策。

2.熟悉阶段:由相识阶段进入熟悉阶段,学生与老人在相互认识、了解的基础上以至相互信任。学生开始主动寻找可做的家务事或者老人主动提出让学生做家务事;学生与老人的交谈开始不受拘束,自然、亲切,谈话内容从学校到社会;服务的内容开始不限于家务,可根据老人的需要而增加,如为老人捶背,为老人铺上新被褥,替老人上医院取药,陪老人进浴室洗澡,为老人过重阳节等等。

熟悉阶段是更深层次的了解认识阶段,是逐步培养建立感情的阶段。

3.亲近阶段:这一阶段与熟悉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在亲近阶段,学生与老人由彼此信任到建立很深的感情。

学生在“社区服务记录”中对这一阶段亦有比较生动的描叙:“七天的暂别,使我们对老人倍感思念,老人亦是如此。因此当我们再次叩响老人的门时,老人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出一副迎接贵客般的热情。我们一进门,老人就对我们问寒问暖。问我们学习紧张吗?身体好吗?——这样一来,反而弄得我们有些不好意思了。”“老人已在大门口等着了。见了我们,老远就朝我们笑。走到老人面前,老人就急着说:‘昨天等等你们不来,可真把人想死了。’”(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社区服务中学生与老人关系的演变表明,社区服务不同于学校开展的其他服务活动,它具有实质性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这项活动“奉献一片爱心”的特征。

(二)社区服务的参与者对社区服务的感受与评价

如果说学生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变化从客观上说明了社区服务的效果意义,那么,参与者对社区服务的感受与评价则从主观上表明社区服务的价值意义。

社区服务的参与者,包括学校的管理者(校长、政教处主任)、团委老师、班主任老师,社区服务的主体学生,街道被选定作为服务对象的老人,街道里委的干部,敬老院的管理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还包括浦东新区社发局的干部、学生家长、老人的家属等等。但是在社区服务中,直接的参与者是学生与老人,因此他们的感受与评价更具说服力。

参与者对社区服务的感受与评价指的是,参与者从各自的立场与角度,对社区服务价值意义的主体体验与理解。角度不同,对社区服务价值意义的理解也就会不同。但不同的理解相互补充,则能构成对社区服务价值意义的整体把握。

社区服务是洋泾中学和潍坊街道在浦东新区社发局的协调下共同开展的一项工作。洋泾中学试图通过社区服务探索一条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增加学生的社区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意义。潍坊街道立足于老人的福利事业,期望通过学生的社区服务,减轻老人一点体力上和精神上的负担,同时利用老人的丰富经历及人生知识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因此,调查的本部分将分别从学生与老人的角度,分析学生的记录、小结、感受和老人的评价,揭示社区服务的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最终揭示社区服务的价值意义。

1.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学生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对自己角色的重新认识,虽然大多数同学是志愿报名参加社区服务的,但在对自己在社区服务中角色的看法上则往往把自己看作是《社区社会工作》课布置的作业的完成者。在与学生的访谈中,许多同学都表示了这样的感觉:开始的感受就是完成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随着与老人的认识与熟悉,学生对自己的角色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学生已经不是把自己看作“作业”的完成者,而是看作志愿的服务者了。如有的同学在每月小结中写道:“几次与老人交往使我们感到,老人曾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建设者,对他们的关照理应是我们年轻人的义务。我们感到自己正在成为真正的志愿服务者了。”(摘自“社区服务记录”)

通过社区服务,学生受到的教育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懂得怎样做人,包括人品教育。例如:“在和老人的接触中,老人的经历使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如要学会得理让人,不要虚伪等。”(摘自“社区服务记录”)

(2)社会责任感意识的觉醒,包括对社会的责任感。如:通过此项活动,每个同学都对自己肩头上的重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国家的繁荣昌盛是一代又一代人无私奉献所创造的。到二十一世纪,我们将是中国建设的主力,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摘自《我对社区服务看法》)

(3)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社区服务中,老人向学生讲述日军侵华罪行,讲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个故事,讲述解放前劳动人民所过的苦难生活,都使学生深受教育。例如:“听了张奶奶的叙述,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要珍惜这幸福的生活。它是千百万人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摘自“社区服务记录”)“日军在中国的胡作非为常常刺激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使我们的祖国强盛起来。”(同上)

(4)社交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例如:“社区服务活动能培养我们的社交能力。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因为有很多学习任务,又因为条件的影响,所以我们很少有社交方面锻炼的机会。现在社区服务由我们自己组织进行,不仅有了与老人们交谈的机会,还有与里弄干部及其他人交往的机会。我们的社交能力大大增强了。”(摘自“我对社区服务的看法”)

(5)人生观教育。例如:“老人的一席话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人活着,不能只是吃喝玩乐。只有心中有了奋斗目标,人才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2.老人对社区服务的体验与感受

老人对社区服务的感受。大多集中在对学生、对社区、对学校的感激上,有的更把社区服务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联系在一起。

(1)社区服务改变老人对生命的态度。例如:“我是个孤独的老人,生命已过了大半,各种酸甜苦辣都尝过。如今对生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是他们,一群欢快的孩子,闯进我的生活,使我重燃起对生活的渴望与热爱。”(摘自“老人对社区服务的看法”)

(2)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老人的寂寞。很多老人在评价社区服务时说道:学生的到来消除了老人精神上的空虚感和寂寞感。

学生与老人对社区服务的感受与评价表明,社区服务通过学生们的努力,的确达到了组织者预期的目的。

五、社会学习:从“任务”到“责任”

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面临诸多难题。洋泾中学学生志愿社区服务活动,为新时代的德育提供了新鲜的经验。这种经验可概括为: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学习,从“任务”观点的社会学习到“负责任”的社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负责!

(一)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习

有个故事,说有一所游泳学校,那里教青少年游而不到水里去,而是在岸上反复练习游所需要的各种动作。当有人问一个受过这种训练的年轻人,在他掉进水里时他怎么办时,他干脆地回答:“沉下去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我们学校现在的道德教育非常贴切。我们现在学校里的道德教育恰恰是只练习各种动作而不到水里游泳的作法。在我们的中小学里对学生进行的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有多少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呢?例如,在某名牌大学附中,有几位数理化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被选送出国深造,当有人在他们即将启程时问他们将来学成后是否回来报效祖国时,竟全部回答“不回来”。听了直让人感到寒心和痛心,直让人怀疑我们的中小学校里是否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事例在提醒我们,即使我们不能说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是失败的,但至少可以说我们学校的德育效果是令人担忧的。这不在于我们的学校是否进行了道德教育——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强调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而是学校实际在怎样进行道德教育。就目前的学校德育情况来看,它根本不能称为道德教育,充其量仅是道德说教和道德训练;它涉及的仅仅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仅仅是向学生提供、使学生接受这种道德教育内容,而不是注重于使学生如何形成和掌握道德信念并将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这个事例更是向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进行道德教育才更有成效?

毛泽东早就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就连英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懂得:准备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社会舆论和教育等的影响将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到主动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课堂里的品德课教学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却难以使学生表现他的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则正是社会、是教育者要求达到的目标。鉴于此,洋泾中学曾结合社区情况,开展过一些集体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本身的局限性,如活动的不连续性、活动的简单性,更重要的是活动的表面与社会接触或者说学生走出校门却不与社会接触等,所以收效甚微,教育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学生参与社区社会服务正是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参与社区社会服务是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它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每周一课时或两课时)、一定的群体生活环境,(实际的自然的社会环境,老人家庭)接触特定的社会群体(社区里的老年人),学生有自己的社会实践(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同时利用了社区的教育资源(老年人的经历和生活感受)。学生在这样的参与社会过程中,不仅能够形成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而且培养了道德意志力和道德行为习惯。

洋泾中学给我们的启发是:道德教育不仅要进行道德说教以形成道德信念,更要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学习。

(二)从“任务”观点的社会学习到“负责任”的社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负责。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学习,从中学生学到什么呢?这是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具体内涵和基本出发点的问题。它既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教育实际工作者年面临的一个实践问题。

现代社会的一个引人注目特征,就是社会自身的迅速、广泛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道德与社会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变迁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是道德的变化。这对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内涵的变化,而且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形式的变化。

我国社会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确立。这种体制的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变化是深刻的、多方面的。其中的一方面就是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化。旧的传统体制下的道德价值观念正在为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价值观念所取代。在市场经济自身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新的商品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人们的价值观也由相对一致转向多元,由多元的价值观支配的,植根于个体利益的行为冲突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既向作为整体的社会发展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提出了新的道德问题,也向学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学校不是一个孤独存在的社会机构,一个脱离社会的世外桃源。它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生活及道德方面的变化必须要求学校对其道德教育的内涵相应的变化与调整。当计划经济下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变化时,学校的道德教育便面对着两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国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基本目标(公民意识、道德观念及相应的行为)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学校道德教育体现这种具体内涵的基本出发点即在多元的价值下面,支撑着多元价值观,维持多元价值观社会秩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

洋泾中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标既是基于对上述所描述的社会变革所引发的学校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而提出的,也是基于人的属性的双重性特征而提出的。

人既是作为有生命的个体而存在,也是作为社会群体的成员而存在。作为生命的个体,人至少要对自己部分命运负责,要具体有自主意识,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对自己生命进行独立设计,进行自我选择;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分子,人除了要对自己负责外,更要对社会负责,为社会尽义务,需要能够自制、平等意识。人只有在群体之中才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自主意识,也只有在社会群体中体现自己的自主意识。

商品经济的社会是个价值观多元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价值之间不仅存在着差异,而且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在价值观多元的社会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们在各自利益的支配下,各自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行动。其结果则可能导致社会离心力的出现,人心涣散,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社会的凝聚力和一致性,就是依靠人的道德的最基本的方面: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意识。个体具有了对社会的责任感,那么,社会每个人在精神上和行为上就具有了最基本的一致性,人和人之间就能对话、协调;在保持个体自主意识的同时,具备维护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合力。

正是依据对时代精神的特点及人的两重属性的认识,洋泾中学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确定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并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在这里,关心他人是社会意识的具体体现。社会意识,就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不是离开群体可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的责任感,就是在学校形成社会意识时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并将他们的认识组织到自己的习惯中。

在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和“小结”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从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到既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又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认识变化过程,看到了学生把这种认识贯彻到自己行动之中的变化过程,看到了学生从“我”到“我们”到“人们”的变化过程,看到了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过程。这种变化过程具体体现就是学生的“任务”观到“责任”感的变化。在社区社会服务开展的初期,无论是积极主动参与的学生还是被动消极参与的学生都有意识无意识地把参与社区服务看作是一项任务,是不得不在学校外完成的“课堂作业”。学生任务观的背后意义乃在于学生的以“我”为中心,例如学生不愿参与社区服务的一个理由是“影响学习”,或者更进一步道明就是影响自我发展。学生认识到的只是人作为的生命的个体的一面。当学生不断地参与社区服务,不断地接触社会时,学生的观念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即学生已开始认识到人之作为社会群体之成员的一面,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脱离社会人便难以生存,更何谈充分发展?……因此,人必须要尽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责任感在两个方面得以表现,一是学生对社区服务本身的自觉责任,一是学生对社会的责任。社区服务,社会生活的参与,使学生最初完成了从“我”到“人们”的转变。

洋泾中学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是:学校道德教育要适应社会道德的变化。

(周兴国执笔)

标签:;  ;  ;  ;  ;  

从“任务”到“责任”对上海扬京中学学生志愿社区服务活动的调查_社区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