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农村职业教育_农业论文

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农村职业教育_农业论文

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农村职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教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农村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大课题。这种转变将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如何适应这一转变,并在这一转变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农村职教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近年来,农村职教特别是农字头的专业面临着生存危机,学生招不进,招进留不住,留住就业难,这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据有关资料,农村职业学校招生总数的比例已经由1984年的62.7 %下降到1994年的18.6%,招生人数由1992年的25.13万人,下降到1994年的15.49万人,下降了38.3%。农村职教如此滑坡,令人瞠目。究其原因,除了职业教育自身努力不够以外,更主要的是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薄弱地位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尽管有人作过很大努力,在农科专业上采取了政策性倾斜,但是收效甚微。因为教育是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只有改变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薄弱地位,农村职教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如今这一大环境已经开始形成,农业滞后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近两年来,国务院连续召开了三次农村工作会议,对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围绕扶持农业,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去年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又明确指出,“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现在各级领导对农业问题高度重视,抓农业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投入也明显增加。一个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已经形成。

除了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以外,据专家分析,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将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因为整个农业的发展也是呈波浪式前进的,前一个高峰过后,就会停滞和徘徊,然后再来一个高峰,按下来又是停滞和徘徊。如今我国农业已经徘徊多年了,按照上述规律,也应当出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徘徊期也是一个能量积蓄过程,积蓄到一定程度,量变引起质变,就必然要引发出新的高速发展。

再从市场来看,现在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正在持续增长。拿粮食来说,到本世纪末,我国每年将增加1400万人口,按照“八五”时期人均占有粮食755斤的水平计算, 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9800亿斤,考虑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粮食总产量要达到10000亿斤。而90年代我国粮产量最好的1993年也只达到9130亿斤, 如果就以这个产量水平为基础,到2000年我国也还需要再增加粮食1000亿斤,平均每年增加200亿斤左右。再看农副产品,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肉、蛋、奶、蔬菜、水果、水产和酒类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现在许多农副产品不仅销路好,价钱也好,出现了“旺销”景象。市场的这种拉动力,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特别是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这不但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必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强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这为我国广大农村职教的大发展无疑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农村职教面临新挑战

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手段无疑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物质基础。因此随着农业经济发展高峰的到来,农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速度必然加快,这就要求农村职教能够培养出大批会使用、维修、保养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和工具的初中级人才。

要改变农业的粗放经营必须加大农业科技含量。现在我国科技在农业上的贡献率仅有35%,而发达国家为60%以上,如果“九五”期间我国科技在农业上的贡献率达到50%,在同等条件下,经济效益就将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应用技术在农业的推广尤为重要,以化肥施用技术为例,现在农村使用化肥,由于配置不当,施用不当,利用率仅有35%,如果在技术上加以指导和改进,使化肥利用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全国就等于增加了1500万吨化肥。由此可见,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何等重要,这一重任又历史地压在了农村职教的肩上。除此以外,许多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也将被大量地运用于农业生产,如电子技术、遥感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这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不仅文盲半文盲不行,就是初中毕业生也很难适应要求,只有经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才有可能适应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工程技术也将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在生物技术方面,运用基因工程杂交育种,改良更新各种农作物、果木树林、家禽牲蓄等品种;运用生物体的人工控制,大幅度提高光合效率,增强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在农业工程技术方面,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运用人工智能改善气候、土壤等生长环境,消除单产提高的不良因素等。集约型农业正是通过生物技术和农业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达到向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目的。在农村这类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非常有利于农村职教的发展和壮大。

农业经济要向集约型转变还必然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打破过去那种单一品种、单一生产的经营模式,做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围绕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是以农业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一头联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联着千家万户,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和加工,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衔接起来,融为一体的。可是,现在广大农村对农产品的加工生产非常薄弱。长期以来,农副产品绝大部分是以原料形式进入市场。即使有一点加工也处于低水平、粗放、零散的状态,缺少深加工和精加工。特别是我国农产品的贮藏、保鲜还存在很大问题,据说我国目前粮食贮藏损失在9%以上,约440亿斤,果蔬产后损失更为严重,在25%以上,如果将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贮藏、保鲜、防腐防烂以及加工增值技术向农村转移,并实现产业化,增值幅度将高达35%—50%以上,仅仅这笔经济效益的增加就令人叹为观止。现在农民迫切要求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迫切要求用现代技术装备加工工业,带动种养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走上高产优质高效轨道。

农业经济的集约化还要求实行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发展适度生产规模,向规模要效益。80年代初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解放了生产力,使我国农业迅速发展,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但是由于经营规模太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和经济发展规律,必须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化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我国农业的第二次飞跃。现在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不少农田承包大户和家庭小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趋势已经形成,它必将随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向广度发展。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这既为农村职教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使农村职教面对新的挑战。

三、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农村职教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一般情况,职业技术教育是按照某种岗位需要培养人才的。农村职教过去也是按照这种模式设置专业的,例如畜牧专业、特种养殖专业、农机修理专业、花卉盆景专业、植保专业、农村企业管理等等。现在看来,随着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村职教原先这种育人的模式需要改变。将来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先进设备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农村将会出现大批种植养殖大户、新型的农业主、家庭农场主等,他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他们不但善于生产,掌握先进的生产设备,而且在生产中会运用技术,甚至能对雇佣工人进行技术示范和指导;他们还要善于管理,对生产如何运行,如何分配筹划,如何消损减耗,如何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都能精心策划;他们还善于了解和预测市场,根据市场预测的结果来确定种植养殖的规模、品种等;还懂得收获以后的贮藏保鲜、加工、运输管理、市场经销,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所从事的农业生产过程已经是自然、环境、经济相交织的集约型的生产过程了。在这一过程中农民至少要受到四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二是生物赖以生长繁殖的环境,三是生产的手段和工艺,四是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所以就农业生产者来说,他们不仅要懂得和掌握先进的栽培饲养技术和现代化的设备,还要会生产管理,会服务经营;他们不仅要承担自然气侯和环境影响的风险,还要承担市场变化、市场竞争的风险,他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体力劳动者了,而是精明能干的、智能型、复合型的人才。因此,农村职教必须改变原来以岗位为目标的育人模式,应该为广大的农村着力培养复合型、综合型、智能型的人才,这样才能适应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

除了以上要求以外,农村职教在育人上还应该着力培养敬业精神和创业精神。目前从我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工艺、手段来看,还是比较落后的,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从事农业生产承担的风险也很大,他们既要承担着来自市场的风险,还要承担来自自然的风险,在我国广大农村如果没有一大批不怕风险,不畏艰难,具有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与敬业精神的新型农民,要使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就是无稽之谈。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把开展创业教育放在学校教育教学的突出位置,培养创业型人才。

标签:;  ;  ;  ;  ;  ;  ;  ;  ;  

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农村职业教育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