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常再道

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常再道

云南省腾冲市芒棒镇中心卫生院 679109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出现低钙血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18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发生术后低钙血症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患者中,16例行双侧腺体全切术,占所有施行此类手术患者的11.3%(16/141);14例行一侧腺体全切除加对侧腺体次全切除术,占所有施行此类手术患者的2.4%(14/572);12例行双侧腺体次全切除术,占2.1%(12/570);3例行单侧腺体全切除术,占1.7%(3/177);接受两次或两次以上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1例,占10.0%(21/211)。结论: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概率与手术的范围、次数等存在紧密联系,医护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钙,血镁等情况,确保手术操作的规范,注意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以降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低钙血症;临床分析

作为甲状腺术后一项常见的并发症,低钙血症的发病率约为1.8%至69.0%。当患者的病情比较轻时,其除了血清钙水平不超过2.2mmol/L以外,可能不存在临床症状,有的则只出现情绪激动、烦躁、面部或手足麻木等症状;当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时,就会出现四周抽搐、骨骼肌痉挛、对心肌及呼吸肌造成累及等情况,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危害[1]。基于此,本文回顾性分析45例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出现低钙血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展开观察与分析,以促进手术效果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18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6例,女1304例;年龄段为16-74岁,平均42.5岁。疾病类型,132例为甲状腺癌,216例为甲状腺腺瘤,284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930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另有258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

1.2手术方法

在182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中,56例行单侧腺体次全切术,141例行双侧腺体全切术,177例行单侧腺体全切除术,304例行单侧腺体部分或峡部全切术,570例行双侧腺体次全切除术,572例行一侧腺体全切除加对侧腺体次全切除术。其中,211例接受两次或两次以上手术治疗,

1.3患者临床表现

低钙血症的诊断标准为患者的血清钙值不超过2.20mmol/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在手术前、手术后的6h及第1、2、3d这五个时间段对患者的血清钙水平进行测量,倘若检测到患者的血清钙还未恢复至2020mmol/L的水平,则需继续对其血清钙进行监测。经观察,术后发生低钙血症45例患者中,10例未出现不适症状,仅表现为血钙值低于2.20mmol/L;28例存在手足、面部及口周麻木感,或伴有针刺感,烦躁不安等临床症状,6例存在肌肉痉挛、手足抽搐等临床表现,低钙比较明显;另有1例病情严重,出现呼吸困难症状,通过展开气管切开人工通气手术而脱离危险。

2.结果

在收治的1820例患者中,45例甲状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发病率为2.5%。在本组45例低钙血症患者中,16例行双侧腺体全切术,占所有施行此类手术患者的11.3%(16/141);14例行一侧腺体全切除加对侧腺体次全切除术,占所有施行此类手术患者的2.4%(14/572);12例行双侧腺体次全切除术,占2.1%(12/570);3例行单侧腺体全切除术,占1.7%(3/177);接受两次或两次以上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1例,占10.0%(21/211)。

3.结论

3.1甲状腺手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原因分析

其一,手术的范围及次数。经临床分析得知,对于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而言,其发生低钙血症的概率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时间的延长及次数的增加,而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其二,手术操作对甲状旁腺的血运造成阻碍。在施行手术过程中,当患者的甲状旁腺由棕黄色或棕红色变成黑褐色时,则需考虑甲状旁腺的血运因受到障碍而出现不通畅的情况,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在开展手术牵拉操作时,刺激了血管,导致血管痉挛,进而形成血栓,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出现障碍,血钙降低,最终导致低钙血症的发生。其三,在手术操作的刺激下,使得降钙素大量朝血液中释放,使得血钙水平与甲状旁腺激素大大下降,导致钙磷代谢失衡,进而引起低钙血症的发生。其四,手术过程中误切了患者的甲状旁腺。此时,如果未能及时采取自体种植措施,就极易引起低钙血症。

3.2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的防治措施

(1)在施行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消除其紧张不安等负面心理;在手术过程中,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并确保手术操作的规范化;结束手术后,需做好镇痛工作,并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特别是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的患者,以促进其手术应激反应及低钙血症的降低[3]。

(2)手术结束后,对患者的血镁、血钙等电解质情况进行仔细监测,当其血钙水平在2.20mmol/L以下时,需及时补充钙剂,通常是将10至2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稀释后,向患者静滴,一天一次。当患者血钙值达到标准后,则可改为口服补钙联合应用维生素D剂,以促进患者钙吸收。

(3)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严密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在手术前,主治医生应仔细辨别患者甲状旁腺的大小、形态及解剖位置等,避免施行大范围的手术操作,尽可能在甲状腺囊内切除,保留完整甲状腺背侧被膜。此外,为对甲状旁腺的血运功能展开充分保护,应尽量不将甲状腺下动脉主干结扎起来,一定要结扎时,为保证甲状旁腺的供血,应尽可能与颈总动脉结靠近。

综上所述,患者在行甲状腺手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概率与手术的范围、次数等存在紧密联系。为促进手术效果的提高,医护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钙,血镁等情况,确保手术操作的规范化,并注意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以降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黄国平,蔡铭智,陈培臻.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5(15):501-502.

[2]徐国建,罗灿华.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12):2266-2268.

[3]申翊,谭介恒,凌文龙.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7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76-77.

论文作者:常再道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常再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