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尔滨老建筑保护修缮的几点建议论文_郭忠良

关于哈尔滨老建筑保护修缮的几点建议论文_郭忠良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

摘要:根据习总书记指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及陆昊省长提出的坚持贯彻中央“四个全面”的精神,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发扬。以下就从哈尔滨历史建筑与历史文化的角度阐述一下这个新生城市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老建筑;修缮

一、哈尔滨建城历史概况介绍

从1898年至1945年,是哈尔滨的一段被侵占时期,同时也是建筑造诣、人文文化、城市规划各方面繁荣发展的时期。建筑文化承载着人文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建筑文化也促进了人文发展。

在俄国人带来的异国建筑风情的基础上,日本人又对哈尔滨进行了多种规划方案的大胆尝试,如绿化、公园的规划,与欧洲相似的宽幅道路设计,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并且建立了详细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至今仍然值得借鉴。哈尔滨各个分区具有自己鲜明的建筑特点、生活习惯。哈尔滨城市建设史蕴含着中国劳动者和建筑、规划设计师的智慧。

近些年,我国开始重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我市的保护、更新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历史文化延续的作用。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与历史文化延续工作是复杂的过程,在管理上不是一个部门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在历史文化保护上还需要精细化管理,这正是我们现在城市建设及开发中尚欠缺的。下面就从历史街区活化与利用①,在设计、开发、维护以及管理四个层面上出现的几个问题予以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供领导参考。

二、历史建筑修缮中存在的问题

一)本土团队缺乏历史街区开发成功经验,而外地团队对哈尔滨的本土文化缺少了解。

二)内地、外地设计团队收集的资料深度不够充分。

三)现有设施及原有建筑材料在改造时都没有得到利用,在设计与改造实施阶段,采用新材料,缺乏历史文化传承的精细化管理与设计。同时,由于采用的新材料与原材料材质不符,造成建筑整体美学内涵及实用性降低。

四)街区内的历史氛围不仅是由老建筑单独承载,还包括了整体环境与建筑的协调统一,如百年榆树、四五十年的丁香等绿化植物,还有街区内木板房、凉亭、前门廊等建筑附属物……在拆迁时大量的木结构附属物、周边环境被破坏,导致历史文化的断点与环境的不协调。

五)在拆迁、改造及维护中原建筑构件、建筑内纸质资料等丢失严重,建筑内有历史价值物品未妥善保管,致使被扔掉或流失。

六)应保护的老建筑不仅包括不可移动文物,还应包括所有的早期中东铁路时期建筑,目前未列入保护的老建筑仍存在着消失的危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七)修缮时采用新构件代替原构件,但新构件无论在艺术性还是质量、材质上都无法和原构件相比,不但导致建筑的部分特征丧失,在美学上也下降了档次。

修缮时由于缺少建筑构件等实物参照,及对哈尔滨历史文化的了解。设计、开发、修缮单位对建筑构件仿制形式认识错误,比较明显的错误如道外区南头道街、南二道街的巴洛克历史街区改造,老建筑设计效果图上看,有廊柱、走廊栏杆等构件比例失调,缺少倒挂楣子、沿板等构件,外置楼梯部分没有设置遮雨棚,白色影壁比例、位置不对等等错误。

三、历史建筑修缮的几点建议

1)加强踏查调研工作的管理

1、政府召开协调会及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

因为踏查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建议市政府组织调研前的协调会,由各有关部门参加,各部门应介绍在该规划地段掌握的相关资料情况,会后各部门对踏查进行配合的内容应明确。

2、要上下结合搞好调研

采取自上而下的调研模式即部门访谈,通过调研会总结宏观动态,设计者应针对现有资料准备问卷、要做好访谈的提纲。和各调取资料单位领导与负责人进行访谈式调研。

采取自下而上的调研模式即质性研究,以研究者自身为工具,通过与居民个体的互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相理解,研究者通过亲身体验去理解被研究者的街区文化,这是一种公民参与的形式。

3、踏查调研资料的合理化与效率化

设计单位应将大部分资料在第一次基础调研阶段加以完善,同时针对特殊情况进行适当后续补充。从经济和效率考虑,可以延长前期调研时间,完善调研的成熟度与完整度,减少不必要的后期补充调研工作。

4、踏查调研的后续跟进与规划团队的绩效监督

在调研结束后,设计单位应以概念模型等方式提交规划提纲,相关部门评估其是否需要改进。必要时对设计团队采取一定绩效机制,形成有奖有罚的激励机制,保证设计团队质量与活力。

二)整个街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等要素的整体修缮与协调的技术性建议

充分考虑现有基础设施利用,根据现状,适当补充基础建设。新建基础设施构筑物风格应与街道相协调,并进行周边环境影响的必要性论证。还有周边道路一直加高造成的历史建筑下沉,街区活化利用时应对建筑做抬高处理等。

将街区内原有的绿化植物与建筑附属物纳入到整体环境设计中统筹考虑。建筑附属物的保护要求(如花园街木构构筑物不但含有毗邻建筑本体的标志,还见证了俄日时期甚至清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应和建筑本体一起进行保护)。

三)成立历史建筑维修方面的专门机构即修缮管理公司

历史建筑修缮涉及多部门分工,同时又涉及经济与历史文化的接轨,所以建立历史建筑修缮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与市场关系是亟需的。

修缮公司首先应尽快针对中东铁路时期老建筑进行摸底,将还未列入保护建筑的分类进行登记,根据进展情况,不定期进行补充。试行一段磨合期后,再建立一套自己的管理制度,并根据哈尔滨实际情况在管理细节上做调整。

四)管理公司修缮应如何做的简单示例

在平时的修缮管理维护与街区活化利用时,修缮机构在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老建筑材料

避免材料浪费,保持整体协调性。如可将拆下的建筑砖块做成道路铺装,因为老建筑上的材料质量要好于目前的建筑材料,老材料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更重要的是保持了路面铺装材料与周边环境的统一。

2、对老建筑原有材料材质的研究

修缮机构在修缮过程中应对老建筑材料成分进行研究。如清水、抹灰砖墙上的油漆与现代的油漆颜色不同问题,砖墙之间的勾缝水泥材质不同等问题。收集部分老建筑材料进行成分研究,制作出近似于老建筑墙面的颜色涂料。

3、对老建筑搬迁前、街区活化利用中以及平时修缮维护等时间点要做好保护与监督工作。

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细则,市政府厘清各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不同部门根据制定的细则,履行本部门义务进行监督管理。对破坏老建筑、未批准的修缮行为,制定严厉的经济处罚,并向予以通报媒体。如影视公司利用老楼进行电影拍摄时,修缮专门机构提前对老建筑内外构件、物品进行归档登记,相关部门对拍摄活动进行批准及监督。

4、按每个建筑进行历史文化资料分类归档

建筑的构件如外部楼梯、女儿墙、宝瓶柱、倒挂楣子等,建筑内部的俄式闩门、铁艺楼梯、各种门牌、铸铁铸铜的门把手、室内壁炉的花砖等。文字性资料、纸质资料如清末、民国、文革时期的信件,邮票、瓦斯票、典当票据、瓦斯煤气牌、自来水牌、街道牌等,甚至包括中东铁路高级官员的往来信件。

以上均为有价值的资料,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并对资料实行电子化档案归档和建立每栋老建筑独立档案,以备需要时用于规划、哈尔滨文化等研究性工作。

五)街区活化的奖励机制

建立街区活化利用的奖励制度,针对历史街区活化利用做得好的开发公司予以适当容积率奖励,在街区周边地块允许其进行一定高容积率的建设,一方面以容积率置换解决政府投入资金不足问题,一方面开发公司借助历史街区形成的长期文化效益提高周边地块品质,带动其容积率奖励地段的经济效益。

六)加强历史文化宣传,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认知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根脉与灵魂,目前,哈尔滨的具体历史沿革不用说普通市民,就是一些相关的管理工作者也未掌握。可见历史文化的宣传是势在必行的,通过宣传真正的城市内涵,哈尔滨市民会更加热爱我们的城市,以城市文化的食粮增加市民素质与城市凝聚力。

注1:这里用“历史街区活化与利用”是借鉴香港和台湾的叫法,区别于我们目前的“历史街区改造与更新”的称谓。

论文作者:郭忠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关于哈尔滨老建筑保护修缮的几点建议论文_郭忠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