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BRT试点线路停靠站设置研究论文_吴嘉佳

南宁市BRT试点线路停靠站设置研究论文_吴嘉佳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2012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以“方便群众,综合衔接,绿色发展,因地制宜”为原则,加快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突出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将公共交通发展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水平。为改善、解决日益突出的交通矛盾,南宁市委、市政府委托多个不同的设计单位和研究机构,开始着手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前期调研和科学规划工作,经过大量研究后,选择朝阳路-人民东路-民主路-长堽路-长虹路-火车东站为南宁市BRT的第一条试点线路。而停靠站是BR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BRT系统运营的依托点,是乘客出行和交通内部转换的重要节点。停靠站的设置合理与否将对BRT的运营效果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BRT;停靠站;站距;站台;过街设施

1 停靠站布局原则及思路

(1)有利于与轨道站点衔接,方便BRT客流与轨道接驳换乘;(2)有利于与公交主要通道相衔接,方便BRT客流与常规公交接驳换乘;(3)与沿线用地客流集散点紧密结合;(4)车辆尽量不要设置在道路曲线段上,以方便运营车辆的停靠。

2 BRT站距确定

BRT停靠站点的布局需要根据现状客流和规划客流,并结合土地利用、重要客源点设置,同时还要考虑运营和换乘的综合效率。停靠站间距小,乘客乘车时间增大,BRT站点覆盖率增加,客源数量相应增加,运营效率提高,但停靠时间增加,运送速度降低。停靠站间距大,乘客乘车时间减小,BRT站点覆盖率降低,客源数量减少,运营效率降低。根据公交出行速度、停靠站间距和车辆最大速度的关系可知,当公交车辆确定后,运送速度随着停靠站间距增大而提高。经研究,BRT停靠站服务范围随着停靠站间距减少而递增,间距小于700m后服务范围递增幅度减缓。而BRT运行速度虽停靠站间距增加而递增,间距大于1100m后速度递增幅度减缓。可见,BRT停靠站合适间距为700-1100 m。

3 停靠站总体布局

根据布局原则和思路,结合现有公交停靠站客流、未来客流预测情况以及沿线土地利用情况,考虑其运营效率和现状交通,各条BRT布设可能线路停靠站布设方案。

4 站台形式方案

4.1按照类型划分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

(1)岛式站台:岛式站台设在上下行线路中间,此站台供上下行两条线路使用,一般适用于道路中央隔离带比较宽的情况,可以减少对社会车辆行驶的影响,根据车站设置的位置可以分为路口岛式和路段岛式站台两种。

优点:(1)岛式站台供上下行车辆共同使用,车站设备和管理只需要一套系统,车站售检票区域有较宽裕的通行空间;且站台利用率高,占用较少的道路资源,节省车站投资;(2)不影响道路两侧设置进出口,有利于周边小区机动车辆进出;(3)方便乘客中途折返乘、换乘;(4)不影响未来路口拓宽。

缺点:(1)当站台两侧车辆到站同时上下客时,上下行客流干扰较大;(2)路口设置的整体式岛式站台,考虑行人急于乘车的心理因素及下车集中客流通过的影响,路口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乘客滞留的现象。近期客流量小时,可采用路口人行横道进入BRT站台,当客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考虑设置人行天桥进入站台。对于路段设置的岛式站台进出站,宜设置专门的过街设施,如天桥或地下通道,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快速疏散,但增加了成本。若采用人行横道,则存在与路口设置一样的安全隐患。(3)现状常规公交不能利用岛式站台来停靠。(4)必须采用能够左开门的车辆。

(2)侧式站台:侧式站台由两个独立的站台组成,每侧站台仅供本方向车辆停靠。如果有快车通过不停车,应在站区设置超车道。根据BRT车道的布置方式,侧式站台又分为路中式和路侧式,本项目设置的侧式站台均为路中式侧式站台。

侧式站台可以设置在路口,也可以设置在路段。其设置可以结合道路及周边用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既可以成对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工程设计灵活,可实施性高。

侧式站台仅供一侧乘客使用,两方向乘客不会产生交错混乱,但利用率较整体式岛式站台低,同时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及设备。

侧式站台设置在路口时,可以在主线交叉口两侧或者同侧。考虑路口渠化,一般采用两侧设置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出站可结合平交路口的人行横道过街,从而减少建设投资,但可能对路口通行产生影响。

优点:(1)站台设置灵活,可以集中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2)道路改造量小,只需取消部分中央隔离带改建为站台;(3)站台宽度较小,可以留下更多空间用于道路拓宽;(4)路口设置时可以结合行人二次过街,不设天桥或者地下过街通道,投资相对较省;(5)使上下行线路人流分流,使用时舒适度较大;(6)BRT建设初期可以允许个别常规公交进入,节省道路资源,方便运营组织和乘客换乘。

缺点:

(1)当发生潮汐客流时对车站的压力较大,车站设备和管理需要两套系统,增加投资和营运成本,车站售检票区域通行空间比较紧张;(2)在路口设置时,不利于路口渠化,影响路口通行能力;(3)不方便乘客中途折返;(4)路口设置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乘客滞留现象。

综上所述:结合南宁市实际情况,考虑到部分常规公交进入BRT通道及设置BRT超车道,本工程采用路中侧式站台。

4.2按照售验票方式,划分可分为开放式车站和封闭式车站。

(1)开放式车站:开放式车站没有采取收费区和非收费区的隔离措施。车站不设售验票系统,功能相对简单,宜于维护。开放式车站一般用于车上售票的收费方式,车站的造价较低,如常规公交车站等。

(2)封闭式车站:封闭式车站设有隔离收费区与不收费区的隔离措施。车站须设置售验票系统,并需要工作人员值守。封闭式车站用于车下售验票的收费方式,车站的造价较高。本工程车站均为此类型。

4.3同一站位上下行车站的布置形式

对于侧式车站,在同一站位就要布设上行和下行两座车站。同一站位两座车站的布置形式有两种,各有不同的适用性,需要在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设计。

(1)错位式车站:车站在道路平面上错开设置,两个站台大约关于路口中心点中心对称。错位式车站对于道路横断面宽度的要求相对较小,但在沿走廊运营方向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车站通常布置在交叉口出口道,统一的布设形式有利于乘客辨识和正常运营,设置在交叉口出口道也有利于信号优先的实施。

(2)对位式车站:车站两边的站台位于同一段路面的中心线两侧,关于道路中心线轴对称。车站需要占用较大的横断面宽度,且由于在车站设置处道路断面拓宽较大,因此行车道渐变渠化比较困难。优点是上下行车站距离很近,系统的形象较好,日常运营管理也比较方便。此外,对于客流集中在交叉口一侧、为满足多条线路同台换乘需要,或是道路存在高压线、桥梁等影响不设车站的条件时,需要设置对位车站。

5 BRT乘客过街方式

BRT乘客过街的方式分为平面过街和立体过街两种。对于路段上车站,一般采用立体过街(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对于路口车站,一般采用平面过街。

考虑到朝阳广场和火车站人流量大、交通复杂,因此BRT试点线路拟在这两个地方采用地下通道的形式与地铁站点、出入口及地下物业进行衔接,避免大量的人流在路面上穿越,提高BRT线路的运营速度,降低行人过街的安全隐患,同时实现BRT与地铁的无缝换乘。根据与有关部门对接,轨道一号线经过朝阳路并在中华朝阳路口设有站点。目前朝阳路地下已经基本挖空并沿着朝阳路规划有多个地铁出入口。通过在BRT站台处设置地下通道与地下第一层物业层空间相连通,可以实现行人从地下进出BRT站台。

远期轨道七号线在朝阳-人民东路路口设有站点,并规划在人民东路南侧朝阳花园处建设三层地下空间。另外人民东路北侧现有人防通道。建议在BRT站台处设置地下通道与人防通道和朝阳花园地下空间相连,实现行人从地下进出BRT站台。

思贤路口站、园湖路口站、第四人民医院站、长堽市场站等站点是在路段上设站,可采用平面信号过街和人行天桥过街,考虑到采用平面过街对社会车辆影响较大,并且对乘客客流进入站台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推荐采用人行天桥过街。人行过街分别在道路两侧、站台处设置有梯道,人行道处的梯道尽量设置在人行道外侧以保证人行道的宽度,因此会对附近商铺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长堽市场站还有增加一定的民房拆迁。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BRT沿线的客流、用地布局、公交线路规划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管理模式,确定了停靠站的站点位置、站台形式和BRT乘客过街方式。明确了南宁市BRT试点线路工程往下实施停靠站部分的具体方案,也为南宁市其他BRT线路的建设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论文作者:吴嘉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南宁市BRT试点线路停靠站设置研究论文_吴嘉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