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标准化研究论文

农业企业标准化研究论文

农业企业标准化研究

易露YI Lu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州510220)

摘要: 农业企业制定标准,完善基础的标准化工作能很好地改善中国农业企业目前的困境。良好的标准化的建立使农产品越来越被人认可同时服务水平越来越高,于企业而言,管理水平能越来越先进,生产效率能越来越高,农业企业综合性基础工作日益完备。

关键词: 标准化;农业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

0 引言

在人类久远的历史中标准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社会成型出现劳动分类时,标准化就随之诞生了。现代化大机器工业使标准化为人所研究。现代化大机器工业的成立条件就是清楚明白的分工和广泛的人与人合作,标准化的实施可以使生产有条有理,循序渐进,使各个分工单位相互合作,密切联系,各个部分的同调度升高。标准化的建立使原本分散,无序的分工有序统一,相互呼应,相互依靠地成为一个整体。[1]事实上,我们要想看一个国家是否属于现代化国家,只需要看其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就可以了,农业领域也可以参照标准化来制定条款,意义深远。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第二,使农产品利润增加。第三,提高企业管理者素养和开发新技术。第四,使生产农产品企业融入国际大市场。

1 农业企业标准化国内外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发达国家农业企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

标准化最为发达的国家就算是日本和德国了,没了标准他们几乎都难以行事,对于农业建设也一样。在农业发展之初就建立了一系列的规则。这些规则应用于从最开始供应商资料收集,到生产的每个步骤和技术相关,最后到产品出厂配送客户的各个过程,都制定有标准系列。[2]他们的农业标准体系涵盖很广,几乎包括了生产的各个环节,其中技术标准为核心,管理和工作标准为支撑,同时,他们严格恪守企业标准化管理,在农业实际运用中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从而一步步将国家的现代化农业推向高峰。

1.2 中国农业企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生产力不断的发展,农业逐渐形成企业化。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生产力的不足导致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在自然经济的主导作用下,农业企业极度稀缺。[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村的政体和社体开始分隔开来,个体户承包负责的制度和统筹归总计酬的综合制度逐渐成型,从此农业企业形式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国家和团体共同经营,国家和私人共同经营,团体和私人共同经营,与国外企业共同经营等各式各样的联营农企随着市场生产的需求开始出现,许多农业企业不再私有化,并且向外部发展,跨越地区形成了一个大型跨区公司,组织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形式更加丰富。“在一切国家中,农业的发达程度都是以为农业提供服务和供应的企业以及加工和销售产品的企业的较迅速的发展为特征的”。农业企业的产品多样,需求广泛,符合市场的相应要求,市场经济带动了农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农副产品越来越为消费者所需求。然而,农业企业相关标准化却没有很好的被制定实行,发展大大落后。虽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中国国有农业企业都有相关制定标准化的部门且有人专门从事规则的制定,但是集体农业企业和个人、私营农业企业相关方面的进展及其落后,缺乏标准化。在长期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中国农业企业己经被大大地局限了,标准化的进程需要不断地有人推进,缺乏主观能动性,上头下命令了,底下才会有所行动,久而久之,企业逐渐厌烦了标准化的实行与改进,产生抗拒情绪。[4]因此,到现在为止,我国农业企业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许多该做的事没有做,该执行的工作也没有执行。

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梁 洁等(7):950

1.3 中国农业企业标准化的问题分析

长久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农业企业标准化的影响太过深远,以此为基础产生的标准化使企业这个运营主体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5]农业企业标准化的意识也没有让企业深刻认识。通过一些数据的收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并不重视标准化,认知还停留在表面,把标准化看做技术人员的专门领域,与自己无关,查查资料就是标准化的全部。长此以往,使企业员工对标准化的责任意识淡薄,认为那些是专属标准化人员的工作,其实作为企业人员,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标准化的制定中。当这些人对企业流程与生产效率,企业流程与工艺革新,企业流程与先进管理,企业流程与自身硬实力的关系产生错误认知的时候,也就不能以科学的标准化规则来引导自己的实际工作,不能将理论结合实践。实际上,大多数农业企业为了科学地制定标准,使自己的生产都有标可寻,也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标准化工作,但是流于形式,滥竽充数,应付检查的居多而已。

2 构建与完善农业企业标准体系

作为农业企业的地基,标准化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水准,优化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不可限量,制定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实践的科学标准化体系是每个农业企业想要不断前进的前提。只有农业企业标准化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新品研发才能加快,经营管理才能提高,产品构成才能改善,需求市场才能拓展。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PDCA 管理模式可以算作整体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被许多学者称为戴明循环或戴明管理模式。[7]PDCA 循环由4 个阶段8 个步骤组成,标准化的运行管理模式很多时候的依据就是这个PDCA循环。农业企业标准体系运行的PDCA 管理模式由4 个阶段,即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或改进(Action)组成。策划阶段主要依靠前期调查,从而开发实验来初步制定农业企业的技术标准体系和对应的管理与工作标准体系;实施阶段就是将策划的结果标准进行执行;检查阶段可以验证制定标准体系带来的收益,并且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处置或改进阶段是针对检查的结果留下具有成效的企业标准,去除那些无法为企业带来实际收益的无用标准。农业企业标准体系的PDCA 循环也应该遵循如此的客观规律,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实际情况的变动性,在实践中对于一个长久的复杂性的问题往往需要多个PDCA 循环去持续跟进解决。[8]因此,农业企业标准体系的PDCA 循环作为一个发动机不断促进农业企业标准化工作越来越成功。

建立农业企业标准体系时,可以通过农业企业标准体系运行的PDCA 管理模式将其步骤划分为:农业企业标准体系策划准备阶段(P);农业企业标准体系文件化阶段(D);农业企业标准体系实施监督阶段(C);农业企业标准体系完善阶段(A)。

3 结束语

农业内在相互关系统一整合后将其科学制定而形成农业企业标准体系。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这是主体部分,另外包括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也是当务之急,作为基础板块的工程,他们起到为农业实践标准化提供可靠依据的作用。[6]农业企业标准体系有许多分支,其中的分支有工艺准则体系,监督指导准则体系,其在目的方面有共通点,讲究的是一个综合的有条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农业企业标准体系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系统原则;②分配原则;③优化原则;④发展原则。可以得出结论,在制定农业企业标准化时,其体系完善的总标准是:在适应自身实际需求包括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前提下,以实现农业企业方针目标为起点,对标准化法规和企业标准化规定深入理解,永不违反国家对农业企业的管束约定,出台一套现代化农业企业标准体系,体系主干为技术标准,支干为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并确保其标准的可持续性,适应市场大环境,有利于不断完善标准体系。

除了全要素生产率 (ln TFP)之外,本文参考以往研究还提出如下控制变量:企业规模 (ln size)、 企业年龄 (ln age)、资本密集度 (ln capints)、综合税率(taxrt)、 是否国企(equnat)、 有无外资(forcap)。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通过标准化原理,在PDCA 管理模式所描述的流程下,建立以技术为主干,管理和工作为支干的如同大树般的标准化体系,使农业企业标准体系吸收产品因素、进程等内容,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以标准化管理为依据,在不断建立完善企业标准化的同时,适应市场,不断壮大。

在众多网络仿真软件中,OPNET是较好的一款[4]。与别的仿真软件相比,它提供了阶层性的模拟方式、开放易用的软件环境、便捷友好的结果分析界面[5]。利用OPNET仿真技术,可以搭建虚拟网络平台,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实现网络拓扑、协议、通信量仿真及网络流量在网络中的传输、交换等过程,并能够通过搜集分析网络性能参数,升级和优化网络,还能够进行网络故障分析、网络协议开发等[6]。

参考文献:

[1]桑德斯.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2.

[2]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第2 号工作指南.1983.

[3]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第2 号工作指南.1991.

[4]姜华.构建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J].企业标准化,2003(3):1.

[5]桑德斯.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M].北京:科技文献,1972,13-15.

[6]舒辉.标准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36-38.

[7]丁建祥,周士筌.农业企业也需要“ISO”[J].农场经济管理,2002(6):37.

[8]向智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标准化工作[J].铁道技术监督,2004(5):7-9.

Study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Guangzhou 510220,China)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s and improvement of basic standardization work can improve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good standardization has made agricultural products more and more recognized and the service level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In terms of enterprises, the management level can be more and more advance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can be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comprehensive basic work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s increasingly complete.

Key words: standardization;agricultural enterprises;standard system;technical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9)33-0079-02

作者简介: 易露(1985-),女,湖北仙桃人,标准化助理工程师,学士(本科),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标签:;  ;  ;  ;  ;  

农业企业标准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