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论文_黄晶,沈双莉,纪和,姜文,高柳

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指出了宜城市万洋州国家湿地公园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分析了公园核心区的总体规划布局,湿地植物规划,水系规划,实施建议等,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公园;规划;实施建议

1 引言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是指以水为主体的公园。宜城市万洋州国家湿地公园是2013年12月25日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的国家湿地公园。宜城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以其核心区、汉江东侧小地名万洋洲命名。湿地类型为永久性河流湿地以及洪泛平原湿地,湿地率为69.53%。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总计74科185属229种,脊椎动物共计27目52科119种。

2 万洋州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概况

项目规模及内容:总面积2466.03公顷(3.7万亩),以汉江大桥为中心,向南北两方延伸,大桥上下各8公里,总长约16公里。该项目拟建生态保育、科普宣教、汉江文化展示、农耕体验、湿地生态环境游赏、管理服务六大功能区,形成一条具有宜城独特的艺术风景线。湿地保育区总面积1458.27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59.13%;恢复重建区总面积741.72公顷,占30.08%;宣教展示区总面积189.75公顷,占7.7%;合理利用区总面积75.99公顷,占3.08%。其自然地理概况:

2.1.地理位置:宜城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位于汉江中游地区,北接襄阳市襄城区、襄州区,东与枣阳市、随州市相邻,南与荆门市、钟祥市相接,西与南漳县为临。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宜城市市区北侧,以汉江主河道为主体,总面积2466.03公顷。

2.2地形地貌:湿地公园所在的宜城市版图呈“蝴蝶状”,整个地形以汉水为界,东西两侧分别呈平原、丘陵、山地形质变化,阶梯式延伸。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宜城市北部,以汉江河道为主体,地区地形主要为河谷平原区,属于汉江一级阶地,出露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粘土、砂、砂砾(卵)石层。

2. 3、气候:宜城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冬冷夏热、冬干夏湿、雨热同季。境内各地年降水量在800至10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16.4天。降水分布趋势是东西山区多于中部丘陵平原区,北部少,南部多。历年自然降水状况大致表征为丰雨年、缺雨年和正常年各占三分之一。

2.4土壤:宜城地区土壤分5个土类,11个亚类,34个土属,118个土种。黄棕壤是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多见于丘陵和漫岗地区,总面积4.42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2.67%。其余四种土壤依次为潮土、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内以潮土为主,河道周边以水稻土为主。

2.5森林资源:湿地公园所在的宜城市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林地面积73125公顷,森林面积45412.50公顷,疏林地面积156.25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6250公顷,苗圃地面积243.75公顷。

3 万洋州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构想

3.1 湿地公园范围

拟建的湖北宜城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宜城县城北部,湿地公园属于长江一级支流汉江水系,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也是宜城市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宜城境内全长65公里,湿地公园范围内汉江长16公里。 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466.03公顷,分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恢复重建区及湿地保育区等五个功能区。核心区方案规划总面积266.05公顷(核心区分别是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以及管理服务区。),其中合理利用区面积75.99公顷,宣教展示区面积189.75公顷,管理服务区面积0.31公顷。

3.2湿地公园现状

用地类型分析——湿地公园西南一侧比邻中心城区,周边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科研教育用地以及生态用地等;公园内部为林地28.73%、草地3.41%、水域67.84%以及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0.01%。

内部交通分析——公园内部交通未形成,主要有挖沙而形成的临时便道、公园红线外侧江汉大堤以及横跨湿地公园的宜城汉江大桥。

公园内土壤分析——公园内部以潮土为主,河道周边以水稻土为主。局部区域为沙土。

地形分析——公园整体呈狭长形,地形起伏变化不大,公园整个地势以汉江水岸线向两侧延伸而逐渐抬高,水岸线距离公园红线范围最宽处有1.6km,最大高差在10m左右。

3.3湿地公园性质与定位

3.3.1 公园性质

以保护汉江水资源、维护长江中游水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以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充分发挥汉江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以湿地景观与楚文化、湿地文化等多元文化为特色,以湿地生态文化宣教展示、生态体验为主要手段,建设集湿地保护保育、湿地功能展示、湿地文化宣传、湿地科研监测以及湿地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3.3.2 功能定位

一个亲生态、重文化、高景观、多游览,融合湿地生态文化与楚汉风韵精髓,兼具高质量景观风貌与多元游览体验的城区型综合性湿地公园。

以生态为基底——打造长江流域低冲击低影响机制的湿地生态景观格局典范

以项目为触媒——打造鄂西地区湿地旅游目的地,驱动宜城市品牌文化增值

以楚韵为精髓——打造华夏大地独一无二,弘扬湿地与荆楚文化的生态楚园

3.4总体规划布局

一心两带四区七园“一心”:指以合理利用区的节庆广场为湿地公园的景观游览核心;

“两带”:指公园南岸的湿地游览风光带与北岸的湿地恢复重建带;

“四区”:指合理利用及管理服务区、科普宣教区、限制活动区、自然恢复区;

3.5.2驳岸设计

驳岸设计主要是以生态软质驳岸缓坡入水为主,沙滩驳岸、堆石生态驳岸、硬质挡墙驳岸、亲水平台式驳岸为景观功能服务。

3.6水生植物规划

3.6.1人工湿地选择植物的原则

1.适地适种:人工湿地选择物种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和人文景观条件,以当地乡土水生植物为主。

2.耐污净化能力强:为了提高人工湿地的去污能力,在选择植物时不但要选择耐污能力强的植物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要求植物的净化能力强。

3.根系发达:植物具有发达的庞大根系是被选为人工湿地植物的重要因素之一,发达的根系可以分泌较多的根分泌物,为微生物的生存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根际生物降解,提高人工湿地净化能力。

4.经济和观赏价值高: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主要侧重于净化效果,较少顾及经济和植物的观赏价值。

5.重视物种之间的合理搭配:构建人工湿地选择植物时一定要重视合理搭配,既要有利于群体的快速形成,也要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净化能力和观赏价值。

3.6.2水生动植物净化系统

多采用本地适生湿地植物物种,构建多层次湿地植被体系,同时兼顾水体净化功效。引入适量本地水生动物,提升水体动物多样性,提升底泥养分,缩短水体生态系统修复时间。

4 实施建议及效益预测

4.1实施建议

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是以汉江主河道为主体的湿地公园,战略位置显著。在雅口水电站蓄水前,湿地公园建设期间,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整个湿地公园建设期应集中在汉江的枯水季节,即当年11月至第二年3月。

(2)土方问题。协调因建设雅口水电站及宜城汉江二桥沉桩余土的调配权,以平衡湿地公园的土方,减少外购土方量。

(3)充分利用公园现有资源,对现状大规格植物采取移植、假植等措施,以节省后期投入成本。

(4)在雅口水电站蓄水前,完成公园建设85-90%的工程量。包括基础地形营造(按照设计标高施工到位,并做好护岸工程防护措施),基础管道敷设,以及大部分道路、建筑、景观构筑物和绿化建设。其中,为保证后期施工便利,应优先完成公园内岛屿上的各项建设工程。

4.2效益预测

规划建设期8年,建成后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污染物、调节气候和气体、休闲娱乐和文化科研等多种功能,将成为我市湿地生态教育基地、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5 结语

建设湖北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是生态建设项目,虽然建设期和营运期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该影响是短期的,是可以通过加强治理来减低与避免的。总体来说,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维护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优化区域环境,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宜城的综合竞争力,是积极、有价值的,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加强区域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生态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作者:黄晶,沈双莉,纪和,姜文,高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浅析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论文_黄晶,沈双莉,纪和,姜文,高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