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电网实施自动化管理系统论文_屈练华

浅谈配电网实施自动化管理系统论文_屈练华

广西华利达建筑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丰富的日用电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也加大了配电网的运行压力。因此,融合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成为了当下供电主流,其在电力供应中发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此,本文对配电网络的自动化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所助益。

关键词: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管理;计算机

配电自动化作为现代化技术融合的成果,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进行程序化的反应,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该管理系统也能够对配电网相关设备进行监控和优化,尤其是在事故发生时,可以按照应急管理预案进行处理,并对相关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和归档。然而,自动化管理系统还有不少功能可以进行升级、优化以及补充,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不断进步之后才能更好的发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才能更好的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助力。

一、配电网络自定化管理的简析

配电自动化设备在某种意义上就具备了先进性、开放性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优势,其主要工作内容是维系城市的电力供应、故障识别及处理、配电变压器监控等等。因此,各个分站也具备了配合主站进行配电网络运行和监督的功能,经过适当的调整和优化,配电系统在整体的运行质效上具有更高的水平。配电网自动化作为电力系统实现全面自动化的重要组成,其对于用户体验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求其具有优良的控制水平和故障识别处理能力,同时还能够满足系统协调的多接口要求,满足各个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要求,提高电力企业运营的质效水平。简单来看,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属于多分级和多分层分布的监控管理系统,同时作为整个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基础又要求其具备开放性原则,然后再依照分布式进行整体设计。这要求其中的通信设备具有较高的质效水平,满足高层次的数据传输工作。

二、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组成分析

(一)低压网

低压网作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第一层,它运行的主要对象是10kV/0.4kV所产生的低压数据网。低压网在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实时控制 “配电变压器的低侧——各负荷节点”的负荷节点信息,尤其是负荷调整和自动抄表等方面的工作,并完成自动化通信工作。低压网作为电力企业运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其特点主要包括了波特率相对较低,通信载量通常较小。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普通用户都采用低压网进行连接,也正是在一户一表制得到了广泛应用之后,国家在低压网建设当中提出了更多的标准。尤其是保障低压网统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保障小于万分之一的误差。这样便不难发现,低压网在配电自动化中主要负责着负荷调度、抄表以及需方数据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现阶段的工作难点主要是低压网的通信难题,集中在通信质量较低和技术难题暂未突破等。

(二)中压网

中压网主要针对10kV的电力网络进行监测和控制管理,其主要设备包括了分段开关FTU、馈线出口保护FTU、变电站子站、配电变压器FTU等。中压网在整个系统中所承担的工作主要是数据传输、交互以及控制。由于其特殊的系统地位,在系统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层网络的实施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其中的难点是通信方式和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以及小电流接地选线定位。

首先是FTU。FTU是对控制配网柱中配备的智能终端单元总称,其作用在于实现配网的SCADA功能。不仅如此,中压网在配置了FTU装置后,还能够有效的分辨配电网故障属于显性还是隐性,同时自动选取系统内最优的解决方案。因为其配置相应的设备往往变压器、开关等户外设备,大多数条件下并不能保证最优的安装电气环境。因此,FTU在抗振动、温度范围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尤其是设备投入实际运行前需要良好的样品检测和实验工作。目前,我国电网企业的标准章程中,FTU在电磁兼容性上需要进行IEC四级瞬变干扰试验,只有最终满足温度范围为-40~80℃的运行状态才能投入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还要保障停电后的FTU能够维持正常运行,需要配置备用电池来供停电时使用。

然后是通信职能。中压网在通信方式具有更多的选择,除了通常的无线铜线和光纤通信外,还能够通过载波和双绞线进行通信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光纤和载波的配备模式将成为主流方向。然而,现阶段的载波通信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需要突破,不能发挥最大作用,但是也具有相当的的发展潜力。以国外部分国家的载波应用技术来看,已经能够实现2M/s的信息传输速度。

再次是控制方式。现阶段,配电网自动化管理模式通常采用远程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远程集中控制在使用中需要较高水准的通信系统,通常倍适用于高水准的统一自动化体系平台,在当下的市场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而分布式控制在要求上相对较低,但是作用水平也相对较低,随着市场发展逐渐被放弃。然而,对两项模式进行融合之后,就能够很好的应对故障,集合了两者的优点之后将会发掘出更多的潜力。

最后是小电流接地。现阶段的配电网仍旧存在单相接地的问题,在我国目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现状下定位仍是难题。但是,北京四方华能公司在国内首次提出基于全网通信的小电流接地智能保护系统。该保护系统以小波技术、模糊技术为识别工具,在通信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小电流接地的故障选线、定段。

(三)变电站层

变电站层通常发挥了配置中心主站与其他变电子站之间信息数据传输的功能,借助于通信电缆、光纤、微波等等来进行故障识别处理和SCADA功能。变电站层的设计初衷是信息分层和断路器两个方面,旨在减轻调度中心的压力,并且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发挥断路器的作用。

(四)配调中心层

配调中心局域网作为整个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最高层级,通过配备高速以太网双机,来实现相互备用的功能。该网络成为了配电网自动化息管理系统的调度中心(中心主站),其又通过各个实现不同功能和服务的工作站和服务器组成,相互之间进行数据库的共享。该系统在硬件设备及接口的标准上需要符合国际化工业标准,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软件服务的配置,主要包含了数据库软件、人机交互软件、通信软件、分布式的配电监控、管理应用软件等等。采用这样的模式进行系统配置和管理,可以具备相当的拓展性和灵活性,方便进行系统功能的增减。其中各应用软件则需要根据配电网实时数据库进行相关信息的处理,通常应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这一层的设备配置也主要是满足系统的接口能力及开放性要求,为其他管理配置组建提供服务。具体来看,这类型的工作主要是保障各个层级可进行统一的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例如唯一的数据库和标准化的接口,实时数据与管理数据的统一,信息发布和查询功能集合等等。这样一来,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结束语

配电网络的自动化建设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其产生的效益却更加巨大。不仅减少在运营过程中的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也对问题故障的处理效率进行了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节约运行成本、减少不必要支出。因为减少故障处理的时间,断电问题得以及时处理,在发生停电时的影响程度也就得到了大幅度降低,这对于供电服务的质量改善具有相当的意义,也为电力企业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诚.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施与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265-266.

[2]周朝杰.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3,Z2:88.

[3]胡晓东.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6:75.

[4]李军.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5:77.

[5]何明凯,陈宝生.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与10kv配电网运行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131.

论文作者:屈练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浅谈配电网实施自动化管理系统论文_屈练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