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试验论文_王亚辉1 徐洪艳3 韩风雨2 李洪泽1 孔新颖4 刘福青5

王亚辉1 徐洪艳3 韩风雨2 李洪泽1 孔新颖4 刘福青5(1.内蒙古天奇中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内蒙古天奇药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赤峰陆尔草中蒙药科技有限公司;4.内蒙古蒙吉药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5.内蒙古博泰现代蒙药制剂研究开发有限公司;024000)

【摘要】目的:建立黄芪建中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对其进行验证,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方法对5 种规定试验菌株的回收率进行测定,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黄芪建中丸对大肠埃希菌、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无抑菌活性,回收率均不低于70%。控制菌的验证试验中,两种阳性控制菌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生长良好,阴性菌对照组未检出阳性对照菌。结论:确认了黄芪建中丸的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即用常规法检查黄芪建中丸的细菌霉菌酵母菌和控制菌结果可靠。

【关键词】方法验证;微生物限度检查;培养基稀释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4-02

建立黄芪建中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方法验证,以保证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黄芪建中丸主要由黄芪、肉桂、白芍、甘草、大枣五味组成,具有补气散寒,健胃和中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恶寒腹痛,身体虚弱。在建立黄芪建中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采用<<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对规定的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逐一进行验证及控制菌的检查方法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物微生物检查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环境在环境洁净度万级,局部洁净度百级的单向流空气的无菌室中进行。

1.2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批号090113)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批号080522)胆盐乳糖培养基(批号090110)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批号090110)营养肉汤培养基(批号080612)改良马丁培养基(批号081105)MUG培养基(批号08080)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批号08080)

1.3 试验菌株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菌[CMCC(F)98003]上述培养基各菌株均有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2 实验部分(一)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2.1 菌液制备

2.1.1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5℃~37℃培养18h~24h,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ml含菌数为50cfu~100cfu的菌液备用。

2.1.2 取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接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3℃~28℃培养的24h~48h,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菌液浓度为每1ml含菌数50cfu~100cfu。

2.1.3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d~7d,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3ml~5ml洗下霉菌孢___________子,吸出孢子液,取1ml 孢子液至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 中,使菌液浓度为50cfu/ml~100cfu/ml。

2.2 供试液的制备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振摇至供试品分散均匀,制成1∶10的供试液。

2.3 试验方法

2.3.1 药典常规法,取1毫升供试液注皿,分别加入五株试验菌,测定回收率。

2.3.2 培养基稀释法,取0.2 毫升供试品,分别加入五株试验菌,测定回收率。

2.4 回收率测定

2.4.1 菌液组分别取已制备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黑曲霉、白色念珠菌的菌液1ml(含50~100cfu),采用平皿计数法,含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实验平皿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组平行制备2个平皿,置30℃~35℃培养48h,计数;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实验平皿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组平行制备2个平皿,置23℃~28℃培养72h,计数。测定菌液中每毫升的活菌数。

2.4.2 供试品对照组取1∶100 供试液1ml,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组平行制备2个平皿,置30℃~35℃培养48h,测定供试品本底的细菌数;取1∶10 供试液1ml,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组平行制备2个平皿,置23℃~28℃培养72h,测定供试品本底的霉菌和酵母菌数。

2.4.3 试验组取1∶100的供试液1ml和上述细菌菌液1ml(含50cfu-100cfu 实验菌),分别注入同一平皿中,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置30℃~35℃培养48h,每株试验组平行制备2 个平皿,进行细菌计数和回收率计算。

取1∶10 的供试液1ml 和上述真菌菌液1ml (含50cfu~100cfu 实验菌)分别注入同一平皿中,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置23℃~28℃培养72h,每株试验组平行制备2个平皿,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和回收率计算。

2.4.4 回收率计算

2.4 结果判断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品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无抑菌活性, 回收率均不低于70%。

3 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3.1 大肠埃希菌的验证

3.1.1 菌液的制备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5℃~3℃培养18h~24h,用0.9%无菌氯钠溶液稀释至每ml含菌数为10cfu~100cfu的菌液备用。

3.1.2 供试液的制备取本品10ml,加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振摇至供试液分散均匀,制成1∶10的供试液。

3.2 验证方法3.2.1 空白对照组取稀释液10ml,加至胆盐乳糖培养基100ml中,平行制备2 个平皿,置35℃~37℃培养18h~24h。

3.2.2 阴性菌对照组取1∶10 的供试液10ml 及金黄色葡萄菌10cfu~100cfu 加至胆盐乳糖培养基100ml 中,平行制备2 个平皿, 置35℃~37℃培养18h~24h。依大肠埃希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3.2.3 试验组取1∶10 的供试液10ml,加至胆盐乳糖培养基100ml 中加入大肠埃希菌10cfu~100cfu,平行制备2 个平皿, 置35℃~37℃培养18h~24h。取上述培养物0.2ml,分别加入含5ml 的4- 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培养基(MUG)试管中,置35℃~37℃培养5h~24h 并观察结果。

3.3 大肠菌群的验证3.3.1 菌液的制备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5℃~37℃培养18h~24h,用0.9%无菌氯钠溶液稀释至每ml含菌数为10cfu~100cfu 的菌液备用。

3.3.2 供试液的制备取本品10ml,加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振摇至供试液分散均匀,制成1∶10 的供试液,取1ml 置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9ml 中制成1∶100的供试液,以此类推,至1∶1000的供试液。

3.3.3 验证方法空白对照组:取稀释液1ml,加入10ml 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管3支中,平行制备2 个平皿,置35℃~37℃培养18h~24h。依大肠菌群检查法进行检查。

试验组:取1∶10 的供试液1ml,1∶100 的供试液1ml,1∶1000的供试液1ml,分别加入10ml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管3支中,同时分别加入10cfu~100cfu 大肠埃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依大肠菌群检查法进行检查。

阴性菌对照组:取1∶10 的供试液1ml,1∶100 的供试液1ml,1∶1000 的供试液1ml,分别加入10ml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管3支中,同时分别加入10cfu~100cfu 金黄色葡萄球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依大肠菌群检查法进行检查。

3.4 试验结果3.4.1 大肠埃希菌的验证中MUG 培养基试管于366nm紫外光下观察,同时未接种的MUG培养基作为本底对照,试验组管内培养物呈现荧光为阳性,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不呈现荧光,为阴性。

3.4.2 大肠菌群的验证中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未产酸产气,试验组产酸产气,将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平板有菌生成。

3.5 结果判断从上表可以看出,试验组检出试验菌,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阳性对照菌,说明本品用药典常规法即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

4 结论

黄芪建中丸的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本品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无抑菌活性, 回收率均不低于70%。控制菌的检查中试验组检出试验菌,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阳性对照菌。即用常规法检查黄芪建中丸的细菌、霉菌、酵母菌和控制菌结果可靠。

参考文献[1] 庄惠清,陈华锋,柯鹏颉.《福建医药杂志》.2010,第2 期.[2] 邱燕.《福建中医药》,2010 第4 期.[3] 《黑龙江医药》2008 年,第4 期95-96 页.[4]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XIIC.

论文作者:王亚辉1 徐洪艳3 韩风雨2 李洪泽1 孔新颖4 刘福青5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4年第11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2

标签:;  ;  ;  ;  ;  ;  ;  ;  

黄芪建中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试验论文_王亚辉1 徐洪艳3 韩风雨2 李洪泽1 孔新颖4 刘福青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