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建造期间防异物工作经验反馈论文_张晓群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 201512

摘要:异物是指按设计功能及结构上不属于系统或设备内部组成部件、材料或介质的物质,是核电工程建造期间的重要质量隐患,异物控制不当会对后续运行核电厂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防异物管理一直是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改进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活动。基于防异物工作的重要性,本通过对核电工程建造期间出现的各类异物事件的分析,指出目前核电工程建设防异物管理存在的共性的突出问题,同时结合核电项目部防异物管理实践及经验反馈,提出了防异物的主要技术管理措施,力求能为后续提升国内核电工程建造防异物管理水平提供思路。

关键词:防异物;核电站;经验反馈

防异物就是通过采取组织的、技术的方法来预防由于人员疏忽而导致异物进入核电的系统或设备。尤其在核电工程建造期间,防异物管理工作更加是重中之重。在大量设备管道等安装过程中,伴随着异物落入的高风险,甚至有些异物直至系统运行的时候才被发现,构成了机组安全运行的重大威胁。

1 核电项目防异物管理现状

核电项目建设周期长,在制造安装调试阶段均有可能引入异物,同时异物种类繁多,如施工工具、环境垃圾、施工材料等。异物来源广泛,再加上项目防异物管理存在不足,导致异物事件发生。

1.1 核电项目典型异物事件

1.1.1 某核电项目1#机组主泵润滑油回路毛巾等异物问题[1]

2014年9月1#机组向75%FP升负荷过程中,二环路主泵的推力轴承温度升至92.7℃(报警值90℃),电机上部轴承温度升至94.3℃,为保证主泵设备安全,现场手动操作停运主泵。经拆检,在主泵润滑油泵的入口处发现两块蓝色毛巾,在润滑油箱中发现金属丝异物。调查分析结论为:设备组装过程中,防异物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使得蓝色毛巾遗留在主泵润滑油泵中。清洁规程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打磨片掉落的金属丝未得到清除。

1.1.2 某核电项目2#机组调节阀内部异物事件

2014年11月,对2#机组主泵A给水再循环系统(J0804)调节阀2APA120VL拆解,在调节阀入口处发现黄色钢卷尺一把,且钢卷尺一侧已经损坏,碎片散布在调节阀节流套筒上。调查分析结论为:施工组织安排不当,为了缩短工期采用集中清理及通知清洁度见证的方式。检查完毕后又未能及时安排人员恢复管口,对前期检查合格的管道,内部清洁度监控存在盲区,导致异物进入管道内部的风险增加。

1.1.3 某核电项目2#机组GPV管道内部异物事件

2015年4月,在中压蝶阀改造过程中,发现2GSE012VV中压蝶阀卡涩,厂家在排查原因时,用内窥镜从探伤孔进行检查,确定阀门内有异物。随后进入MSR(汽水分离再热器)和602TY-1300右下再热热段管道内部检查,发现2GSE012VV中压蝶阀处卡有一段长约500mm宽为 50mm的管段切口边角料。随后打开GPV其它管道进行检查,又在左下再热热段蝶阀至弯头处发现一片砂轮片,在左侧低压连通管LP1三通入口处发现一片砂轮片。调查分析结论为:焊工未经允许擅自进入已进行最终清洁度检查并隐蔽验收的管道,且事后未向质量相关部门汇报,防异物管理制度不完善。

1.2 核电项目防异物管理的不足

1.2.1 标准不明确

目前,国内的标准尚未对核电工程建设阶段的防异物控制作出专门要求,缺少统一的防异物实施标准,部分国外执行标准如RCC-M,ASME,也仅仅有一些原则性要求,缺少具体控制措施[2]。而我们现有的体系,是将防异物要求在工作程序或施工方案中明确,作业人员不知如何落实防异物要求。

1.2.2 人员防异物意识不足

部分管理人员及大量一线施工人员防异物意识不强,没有意识的异物带来的风险及危害,缺乏有组织的培训活动。部分管理程序及工作程序未能普及到个人,施工人员对如何做好防异物工作认识不足。

1.2.3 检查不到位

检查人员对施工作业风险分析不到位,忽视了容易带入异物的环节,没有及时有效地控制。对设备构造等认知不够,导致检查不够全面,部分异物未能及时发现。

1.2.4 防异物控制措施不到位

现场防异物措施实施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现场为落实工完料走场地清,开口封堵失效,作业区域清洁度不满足要求,作业控制区管理失效。尤其是设备口及管道未有效封堵在各核电厂屡见不鲜,这些均是异物事件的重要诱因

1.2.5 冲洗吹扫不彻底

工艺系统冲洗(吹扫)需要流体具有一定的流速、流量和压力,系统冲洗(吹扫)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3]。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受制于技术路线及环境条件制约,冲洗或吹扫过程中可能存在盲区,导致冲洗或吹扫不够彻底,未能保证管道内部清洁度。

2 核电建造期间防异物管理的实践

2.1 编制防异物程序

项目为确保建安期间防异物管理和控制工作能有效开展,避免产生异物事件,保障工程的顺利移交,成立防异物专项领导小组,负责推动、协调、组织及指导防异物管理工作的开展;组织编制《防异物管理程序》,同时要求各施工队各专业防异物专项工作程序,对防异物工作的日常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并形成防异物工作记录,确保可追溯性。

2.2 建立防异物控制专区

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在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GPV管路等重要设备管道安装过程中建立作业控制区。同时,建立防异物责任人挂牌制度,在各防异物控制区出入口挂上防异物责任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作业控制区应使用实体围栏,必要时应建立全封闭或区域封闭,并只能有一个出入口;出入口的检查人员,应按作业控制区管理制度要求,对进出作业控制区人员携物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并登记管理。

2.3 明确防异物实施细则

根据以往案列及积累的经验教训,对一些重要的物项、区域和系统,制定重要物项防异物辨识及控制措施,施工活动责任单位负责具体实施:

表1 防异物措施

2.4 健全检查制度

防异物检查应从储运、安装及成品保护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利用自检、巡检及专检全方面控制异物问题。在实施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应熟悉被检查对象及要求;日常巡检过程中,发现防异物到位现象要及时要求整改,并形成记录。

2.5 提高全民意识

组织对新进场员工进行防异物管理培训,对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形成培训记录;每日早班会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防异物宣贯,提高防异物意识;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并采取防止异物进入物项内部的必要措施。

3 结论

通过以上措施,核电项目大大减少了异物事件的发生,但同时我们对防异物管理工作仍然不能松懈,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防异物管理工作,全面分析梳理异物源头,针对不同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工具、环境垃圾、设备临时部件、施工材料及设备零件等小物件的管理防护。后续核电工程建造阶段防异物管理应当从防异物要求的标准化和可执行性着手,形成系统规范的过程控制要求,从而整体提升项目防异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加强核电厂建造和调试质量管理与经验反馈工作的通知(国核安发(2014)278号)[Z].

[2]余腾昱,尹祥平.核电工程建设期间防异物管理探讨[J].核安全,2016,15(2).

作者简介:张晓群(1974.4),女,上海市金山区,工程师,质量管理

论文作者:张晓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核电工程建造期间防异物工作经验反馈论文_张晓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