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

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

颜丙峰[1]2002年在《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文中指出一论文题目: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 研究生姓名:颜丙峰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毋丹丹[2]2013年在《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文中研究表明对传统教师德性进行现代诠释,需要对传统教师德性进行理论上的探源与分析,以此作为现代诠释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首先追溯了教师德性之源,认为传统教师德性以“道”为魂,并表现为叁个方面:一是有“道”是为师的基本前提:二是教师的教育实践在实质上就是一个传道的过程;叁是教师传道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完满、德性丰盈的君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教师德性进行了人性层面的考察,并进一步认为成就德性需指向其道德本心。其次,本研究从两个层面对传统教师德性的内涵作出解读。一是从外在身份指向上来解读传统教师德性。研究认为社会身份的属性规定是衡量教师德性的基本依据,在这一外在身份认同指向层面,教师德性的内涵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即传天地人叁才之道:“授业”即授先师经典文卷,但需以“道”来“一以贯之”;“解惑”即使学生明明德。叁者之中,“传道”是宗旨,“授业”是途径,“解惑”是落脚点,即教师以“传道”为理念宗旨,在“授业”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内在良知良能的觉醒与发展。二是从内在心性指向上来解读传统教师德性。本研究首先从中西方德性的起源与发展比较中论证了教师德性内在心性指向的合理性,然后进一步得出作为教师德性内在心性指向的教师仁是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和展开的道德本体。最后,笔者对传统教师德性的特征进一步作出理论上的分析,并将其概括为叁个方面:化成天下的教育性特征、德性意识的自觉性特征、成己成物的实质性特征。对传统教师德性的探源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但对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还需要建立在对现代教师德性进行反思的现实基础上。本研究认为传统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延传变体链,其中既存在传统中的变体,也含有相传事物的同一性。任何事物都是在传统的延传变体链中,既沿承着传统中的同一性要素,又创新和发明着新传统。可以说,衡量教师德性在传统延传变体链中的稳定性的标准便是传统教师德性是否符合当代人们的价值需求,即希尔斯所说的传统与现代碰撞和冲突中的“共同意识”。因此,在对传统教师德性进行现代诠释之前,首先要对现代教师德性进行时代的反思,明白现代教师德性欠缺什么,由此我们才能判定传统教师德性中的哪些内容符合当代人们的价值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诠释传统教师德性中具有同一性价值的部分。本文在第二部分详细展开了对教师德性消解的现实透析。研究认为,现代教师德性面临着消解的危机。首先是教师德性意识的消极懈怠,具体表现为:教师德性主体意识的不自觉,即教师在其教育实践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道德精神意蕴,从而表现为对学生道德影响的无计划、无目的状态;教师德性反思意识的缺失,即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教育实践中的道德精神意蕴,但是在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方面却没有足够的省察,从而使其德性意识走进了误区。其次是教师德性实践中的学与道的背离,具体表现为科学之道的偏离和人文之道的背弃,即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我们既没有真正吸收西方科学之道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也没有保留住我国传统文化人文之道中所含有的成人成圣的人文精神。最后是教师德性精神的式微,具体表现为在教师这一职业群体中,与教师职业领域相关的制度和道德规范被日益强化,教师个体的内在德性精神空间则被规约化的组织秩序和规则不断挤压,从而使教师的教育信仰和道德追求在日益强化的伦理约束下逐渐退化、师者传道的教师身份在现代性的隐患中遭遇着迷失、以德性精神为内在力量的教师权威也日渐论丧。在对现代教师德性进行现实透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从历时性的维度,以及文化、社会、学校组织叁个层面对教师德性消解的原因进行了根源剖析。首先在文化层面,研究认为教师德性的生成与发展是在教师所处的文化世界中展开的,而这一文化世界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则遭受了文化价值观变迁以及文化冲突的境遇。一方面,文化价值观从整合转向分裂引发了教师德育价值观从人本走向工具;另一方面,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的冲突引发了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其次在社会层面,本文从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结构分化以及社会关系变迁这两个角度着手来分析外在社会因素对教师德性的影响。研究认为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社会结构模式实现了从“国家→宗族乡绅→社会成员”到“国家→单位组织→社会成员”的转变。而这一转变所引发的教师存在方式和所获资源配给方式的变化,使现代教师身份呈现出制度性和寄生性的特征,从而导致教师忘却了师者育人的根本。同时,社会关系伦理特质的隐退以及工具性特征的呈现,使得教师的功能和地位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权威所依赖的土壤被打破。教师逐渐从有社会担当的知识分子退变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最后在学校组织层面,笔者认为以提高效率为主旨的教师考核评价,不利于教师德性的发展,而教师在现有考评制度下所表现出来的从德性至上到效率优先、从脑力劳动到机械式的体力劳动的退变,实际上反映的是教师在专业分工下的单向度样态,即教师只肯定或顺从于现实,并与现实保持一致,但缺乏对现实的否定、批判和超越。通过以上对教师德性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文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对传统教师德性作出新的解读。在外在身份指向方面,传统教师德性在现代视域中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道之所指已由古代的天地人叁才之道更新为自然之道、科学之道和人文之道。其中,科学之道是求真,代表了人类在面对客观世界的危险、残酷以及未知所带来的困惑与迷茫时,所具有的崇尚真理、唯实求真的精神,持之以恒、执着探索的精神,反思批判、敢于创新的精神;人文之道是求善,即人类在对内心世界自我关照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的心性、尊严、价值不断反思和追问而形成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其核心内容是“做人”,即如何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之道以原道的方式影响和制约着科学与人文之道的生成,科学与人文之道是自然之道在人类世界的两种投射,在这个意义层面,自然之道则是追求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叁道之中,以自然之道为宗、为本、为源,科学与人文之道是自然之道在不同层面上的展开,是人在探索心灵世界与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理念追求。其次,在教师授业方面,教师逐渐突破传统授业中注重知识伦理特质的局限,开始着重于知识的生产力转化与创新。这便要求教师不能局限于对现有实用性知识的传授,还要指向未来,不断实现知识的创新;具有学生主体意识,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要有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以促进授业内容的不断更新,并提高授业的实效性;要以政治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为其内在的精神动力。最后,在现代社会中,教师针对学生之惑应有两解:一是向外认识世界的知识技能疑惑之解;二是向内认识自己的生命成长疑惑之解。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疑惑之解应更多地体现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即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探究欲和创新能力;教师对学生向内认识自己的生命成长疑惑之解,则需要继承传统教师德性中使学生“明明德”的教育思想。在内在心性指向方面,教师仁作为道德本体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其道德创造性,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教师仁外在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的改变。教师仁外在表现形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中。传统建立在不平等师生关系基础上的教师仁的感通形式在现代社会发生了改变,即要求在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实现教师自我意识和情感与学生的融通,这就需要师生关系建立在对话和理解的基础上。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教师道德规范是教师仁现代发展的外在指向。在教育实践中传统教师德性的发展方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传道为主旨的教育理念”,做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以“道”统“学”以及教育实践中自然之道、科学之道和人文之道的合一。其次,教师要重塑知识分子精神,明确自己的“传道”职责,肩负起弘扬德性伦理文化精髓、化育年轻一代的社会使命;从职业特性而言,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项有待于完善和超越的人类活动,“传道”中“修道”是对这一特性的概括和总结,教师唯有在教育实践中始终保持谦逊和进取的心态才能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修炼自身,实现自我德性塑造的根本目标。教师德性伦理的实现过程是教师职业道德主体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专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和德性自我意识的觉知,而反思与批判是教师德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主要途径。最后,教师还要在德性教育实践中实现成己与成物,即在教学相长中实现培养学生德性以及建立教师德性自我的统一。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在为人师表中以行促知、在敬业爱生中以心育情、在教书育人中以智养性。

杨涛[3]2004年在《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重建》文中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汉语“科学”一词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科学在各个领域被奉为神灵,但中国真正拥有科学精神吗?答案是否定的。当然,教育也不例外。科学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否定的,但是,科学精神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却一直处于边缘的地位。而科学的“主义”化使科学精神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缺失更加突出的被反衬出来。 科学主义是科学在取得整个现代文化中的权威之后形成的异化,人们满足于现成的科学结论,对它必恭必敬,顶礼膜拜,科学只被看作是被动的工具,却没有发现科学自身内在的目标和生长力。科学游离于精神之外,还没有以精神的面目出现,科学的精神价值——求知精神、求真精神、批判性的怀疑创新精神和公平竞争精神总是被人类所忽略。 钩沉历史,躁动的百年,“科学”给我们的前辈乃至我们自己留下了太多的缺憾,但更重要的是应当给我们以深刻的反思。历史是不容假设的,昨天的教育是今天的历史,而今天的教育也要成为明天的过去。穿越时空隧道,在历时状态的反思过程中,通过寻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支点以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互动的坚固平台,才能真正的弘扬科学精神。而通过理论的探讨,目的是为了使科学精神真正渗透到我们的观念生活中来,使理论能够真正的变为行动,这才是我的衷意。因为理论上的否定与变成行动的怀疑是不同的,思想是勇敢的,语言是大胆的,它们可以轻易说出内心不愿接受的话,而行动却是跨前的一大步。只有内化为实际行动,我们才会避免这样一种不愿接受的结局:人类时代的智慧已经跑到了前面,而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却还在落后,因为它恋恋不舍过去,当智慧在对它进行判决和惩罚时,它还在和过去难舍难分。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识读科学精神,通过不同学者对科学精神的解读,梳理出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从而理解科学精神不单单是科学内部的活动,同时也具有社会人文价值。科学精神其实也是指向对人的关怀。 第二部分,科学精神的教育价值。主要是沿着这样的一条思路:现代化的进行离不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主要在于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不单单是科学知识等的传授和硬件建设,也应当而且必须包括科学精神的凸显。 第叁部分,对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缺失的历时性考察,在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反思。 第四部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的重建。重建的途径一定很多,我主要总结叁条:多种有益文化的有效整合、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充分互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 本论文主要采用思辨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陈瑞生[4]2010年在《学校精神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校精神是学校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学校越是发展,就越离不开学校精神,也就越需要对学校精神进行研究。随着学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学校精神已经成为我国学校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从“什么是学校精神”这一基本问题出发,对学校精神的价值、学校精神的结构、学校精神形成的规律、学校精神的凝炼以及学校精神的提升进行了探索。首先对学校精神的研究背景进行探讨。本研究试图从当下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学校实践活动的根本问题和学校发展的现实课题等叁个方面探究学校精神研究的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精神概念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考察,力图对学校精神内涵作出新的界定,并对其本质进行深入的分析。接着探求了学校精神的价值。学校精神具有发展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以及美学价值。学校精神对人的发展的追寻、学校发展的引领、社会发展的塑造是其发展价值所在;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并举,科学研究与学校发展一致是其科学价值所存;提供人文关怀,提升价值理性,彰显人性本质是其人文价值所归;构建学校美感,打造办学特色,建设和谐校园,创办崇高教育,构筑超越情怀是其美学价值所向。然后探索了学校精神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尝试通过学校精神理论的历史发展来归纳概括有关学校精神的思想。在对我国历史上关于学校精神的道德教育、乐忧天下、学生为本、国家本位等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并力求将我国早期形态学校的精神之源概括为自修与研究兼顾、讲学与议政并重、传承与创新结合之后,对西方国家生命哲学思想、文化陶冶理论、道德教育思想、人本教育思想进行探幽发微,并试图通过古希腊帕拉图学园、孟都亚学校、阿博茨霍尔姆学校以及萨默希尔学校来追寻西方形态学校的精神之源。随后,本研究着力于学校精神的结构探究。在探析了学校群体情感、学校群体意识以及学校群体价值观念等内在结构;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拼搏精神以及团队精神等范畴结构;创造功能、凝聚功能、熏陶功能以及规范功能等功能结构;校长精神、教师精神、学生精神等角色结构的基础上,分别对这四种学校精神结构的形态进行了探究。本研究还着力于学校精神形成规律的探究。在学校精神形成规律的揭示上,概括与探究了学校精神的孕育规律、整合规律、内化规律以及强化规律。学校精神的孕育主要通过历史传统、现在或将来、文化管理叁种途径来进行;学校精神的整合主要体现为自上而下整合、自下而上整合以及沟通对话整合;学校精神的内化则依据感化趋同、类化仿同、默化融通、顺化求同与优化认同的次序进行;学校精神的强化则表现为替代强化、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此外,本研究还进行了学校精神凝炼的探讨。探析了学校精神凝炼的思想前提,论证了学校精神凝炼的主体及其形态,探求了学校精神凝炼的路径在于挖掘与解读、聚焦与扬弃、构建与重塑,探论了学校精神的凝炼必须是统摄的、内生的、自洽的、统一的以及理性的。最后,本研究分析了学校精神的时代境遇是消费化社会、功利化管理以及知识化教育及其对其的消解,为此,学校精神提升的架构应该是回归精神生活、革新当下制度、实施文化陶冶,并探析了通过提升学校发展平台,提升教师价值追求以及学生成才动力等途径来提升学校精神。

黄海[5]2015年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不仅是高等学校,而且也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重大问题。事实上,一直以来,针对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就从未松懈过,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创新方案,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却越来越受到质疑。这之中,不但有教育体制方面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客观因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同样面临着改革的困境。现行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能适应新的教育需求的地方。在充分认识变化和冲突的世界,深刻理解教育主体自主需求的基础上,探索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逻辑主线,从分析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入手,研究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二者融合的新维度,提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中国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之路,或者说,探索中国大学生德育的通识教育转型之路,顺应了高等教育全球化语境下,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时代诉求,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大德育"的发展思路,理应成为今后中国高校德育发展的观念共识与理想之境。论文研究思路如下:第一,在综述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梳理了通识教育的谱系,探讨了通识教育兴起的动因,论证了中国通识教育的态势。第二,剖析了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回溯了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嬗变,分析审思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目标、方法、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论证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旨归。第叁,探析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辨析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关系,指出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现状与趋势,并从教育逻辑一致与教育功能互补的学理依据分析入手,提出了"融合关系"是处理二者关系的应然选择。第四,探究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维度。揭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详细探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道德价值观教育,论证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的方法、内容和形式。最后,指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构想。从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心理机制、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调控机制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互动机制等层面,论证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耦合机制建构路径;从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方式、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和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论证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路径: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模式、环境模式和互动模式等要素,论证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隐性路径。据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探讨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既要坚持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方法,又要结合时代特点,充分梳理和选择经过社会历史筛选与检验的思想道德教育经典,不断吸收通识教育的经验成果,探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新方法与新路径,推广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本文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理论探索,以期对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等具体实践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白雪峰[6]2010年在《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大学彰显和孕育了人文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服务等各个方面。虽然,19世纪后半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知识进入大学课堂,出现了科学挤压人文的现象,但关于人文精神的培育仍成为各国大学普遍关注的课题。这是因为:1、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大学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文化整合和创新的灵魂。特别是现代大学,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但任何一种职能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领。2、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坚持大学理念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的天职在于培养人,而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需要的满足,还包括精神需要的满足、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构建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自身发展的自觉追求,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3、人文精神能够塑造大学社会示范性品质,起到对整个社会的辐射和深远影响的作用。同时,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得以互相区别的标识,而这种精神又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具有浓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校训,彰显出与众不同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传统。所以,大学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灵魂体现在大学教育中,促进了大学的文化繁荣和学术自由,培养了大学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既有助于形成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规范的知行合一;又有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身心素质的和谐统一;更有助于大学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真善美的统一体。我国现代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其人文教育就受到科学教育的遮蔽,因而发育不良。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西方国家开始反思人文精神失落而带来的种种弊端时,我国大学却在虔诚地学习苏联模式,为适应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人为地造成科技与人文分离,至此科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人文教育越来越边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客观地说,当代大学市场取向和功利取向日趋明显,大学成了市场经济的附属品,“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浮躁气息弥漫大学校园,“象牙塔”被社会上各种腐朽思想和诱惑所浸染,大学人被庸俗的道德观、功利主义和虚无主义所包围。于是,当代中国大学面临着人文精神缺失的危机。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培育结合的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除绪论和结束语以外,主要撰写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人文精神的不同视角,深入研究“人文”的内涵,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区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西方哲学中的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超越,进而阐述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的意义,通过中西方大学人文精神的流变,揭示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特征。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第叁部分主要阐述人文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人文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和培育人文精神的有利条件。第四部分通过阐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大学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注重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中西方大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借鉴,重点分析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培育结合的角度探讨大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当代大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途径,有益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二,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和充实中国大学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完善,重视责任感和使命感,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对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叁,借鉴国内外大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历史经验与方法,丰富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通过考察、借鉴和吸取国内外大学关于人文精神培养的有益做法,为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宝贵的经验。本文在系统分析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为指导,以大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现实性为基础,以文化发展为有利条件,借鉴国内外大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有益做法,通过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系统研究法,重点阐述了中国大学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本文认为,大学应从自身出发,以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为主要内容,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完善宽口径、大门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及增强社会实践的人文教育功能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大学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以教育者要做社会的良知、教育者要具备独立的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为基本内涵,努力促进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养成,从而解决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进而为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构建一种全新的模式。

李妍囡[7]2016年在《科学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科学主义是科学的“形上”之维,是指随着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人们形成的一种自然科学范式的思维崇信和价值追求以及对自然科学各个方面产生的一种崇拜心理。科学主义是在科学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随着其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优势作用并进而渗透到教育领域,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极大了促进了教育的整体性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对教育理念或教育价值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或遮蔽。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科学主义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和探索。由于科学主义是个外来词,它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时期,因此,对它的功能和作用的认知也各不相同,并且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分析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近代中国,科学主义利用科技推动社会快速进步的动力特性和工具主义教育理念的盛行而大行其道,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围绕科学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科学主义的相关内涵出发,尝试探讨科学主义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问和实现问题。首先,从科学主义盛行的普遍性、发展的双刃性和对教育的进步意义和现实困境出发,借助国内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研究和认识,系统分析科学主义的内涵、思想根源和发展流变历程;其次,深入探究科学主义对我国现代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采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解析,从科学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表现出来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如何应对科学主义盛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后,根据科学主义盛行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了消解科学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影响,提出相应对策,第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规避科学主义冲击力;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创新;第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通。以上叁个方面相互融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李丽[8]2006年在《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之省思》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科学主义思潮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方科学主义东渐的结果。它是在对西方科学主义的基础主义认识论和科学方法万能论直接默认的基础上把科学的价值扩张极端化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曾一度充当了中国人的价值权威,直到现在仍旧对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起着深层次的作用,其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因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由于人们对科学主义存在不同理解,因而褒贬不一。事实上,科学主义与“求真”的科学和“怀疑、批判、创新”的科学精神存在着本质差异。在我们看来,提倡科学、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反对科学主义是大势所趋。在中国时下的语境中探讨科学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的论证前提就是:中国科学主义尽管在本质和内涵上与西方科学主义基本一致,但是却由于文化根基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发展境遇。以此为立足点准确把握中国科学主义的特色、深刻反思中国科学主义的价值极端化所带来的种种后果对当前的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在这样的宗旨下,本文力求深入剖析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寻求科学主义合理的超越模式从而应和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时代主旋律。文章在对科学主义概念厘定和简要追溯其在西方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历史与逻辑两条线索全面审视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在历史的视域中,首先从科学的价值迎合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迫切期望和中国实用理性的务实传统与科学主义的会通两方面揭示了科学主义在中国存在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严复和康有为两个典型个案的分析,明确指出:中国科学主义破土而出之际正是维新思潮盛行之时。科学主义在五四时期通过中国科学社的积极活动和“科玄论战”确立了至尊的地位。随后的中国科学化运动、新启蒙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体现了科学主义实践转向的趋势。而在建国后至“文革”前,科学主义却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历了兴衰沉浮。“文革”结束后,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思想解放运动展开了延续至今的科学主义的讨论和反思。科学发展观就是在人文精神指导下对科学主义反思的成果,体现了对科学主义的超越。在逻辑的维度上,文章主要阐发了科学主义与中国社会诸领域的激荡与渗透。主要包括:在哲学科学化与科学哲学化双向互动中科学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起的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主义对教育的渗透以及教育对科学主义传播的推动;史学研究、文学研究、心理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呈现科学化的倾向;而科学主义与中医存废之争则体现了中医科学化的企图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抵制。最后,通过中西方科学主义的比较逻辑地归纳出中国科学主义的特色所在。并着重指出:尽管科学主义曾经对思想解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诸如社会的、伦理的、生态的种种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对科学主义展开全面的批判并积极地寻求其超越路径。这个路径就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关怀为价值指归的科学人文主义。这个美好的理想正是通过在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目标指引下自觉地寻求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契合点来实现的。

蒋道平[9]2015年在《论科学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之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现代以来,科学精神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探讨话题,根本原因是科学精神对科学事业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科学不仅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创新,也包含科学精神的弘扬。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厘清科学精神的内涵与特征、要素与表现、结构与功能等问题以及与社会进步的内在关联,对于繁荣科学文化和发展科学事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今时代,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深刻交融,科学已体现为一种社会建制体系,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科学精神贯穿于科学体系的全过程,它是科学的灵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科学精神体现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内化在科学主体的科学意识中,渗透在科学研究方法中,凝结在科学思想体系中。在综合分析中外学者关于科学精神概念基础上,本文将科学精神的现代解释定义为: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以理性精神追求真理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规范,是质疑、实证、创新、自由、平等、包容等科学态度和精神气质凝结在人的意识和行为层面的精神面貌。科学精神作为追求真理的思想源泉,本文不仅在狭义上研究了科学系统的科学精神,还在广义上探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智能发展中的科学精神。科学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科学精神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智力支撑作用。科学精神具有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精神,是源自于科学探索活动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气质和坚定信念,现代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认识层次的理性精神、功能层次的创新精神和价值层次的人文精神,其实质是求真、求善、求美的和谐统一。所以,科学精神的社会功能包括为科学探索提供原动力、为人类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发展人文精神与先进文化。本文认为科学精神与社会进步有着必然的内在关联。首先,科学精神直接影响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和发展观念;其次,科学精神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赋予了人类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实现了人类文化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最后,科学精神通过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智力素质,其目的和归宿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培育与普及。对于中国,近现代科学和科学精神属于外发型的,因此,科学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具有特殊性。首先,科学精神在中国逐步传播,引导了科学方法的启蒙和科学观念的革新。其次,随着西方科学的植入,科学精神推动了科学本土化的实践,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大科学体制下的科学成就和精神气质是难能可贵的,“科学救国”、“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是符合中国社会实情的,是理性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正是如此,中国社会进步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特别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建立、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证明了科学精神在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发挥了进步引领作用。科学精神在中国传播与孕育已取得了基本成效,但在总体上是缺乏科学精神的,特别是科学研究中科学精神普遍失范,在公民素养、科学管理、学校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科学精神缺失现象。近现代中国,由于科学精神的缺失而阻碍社会进步的历史教训比比皆是,最为突出的就是科学主义的盛行和科学政治化的畸形发展。科学精神缺失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特定时期的历史局限性,又有传统文化的内在缺陷性,既有现实社会的功利性,又有制度体系的不合理性。科学精神的形成与培育并非一蹴而就,是有其自身的条件和规律的,需要科学主体、文化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培育条件。本文尝试从理论上提出塑造科学精神的构建逻辑。同时,客观分析有利于培育科学精神的现实条件,比如,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规模发展和全社会共同愿景等,都是当前培育科学精神的有利因素。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需要正确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提出了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变革科学教育模式、构建完善的科学制度规范体系、增强科学普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科学家群体加强修养和自我约束、营造民主自由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条件等培育途径,对如何培育科学精神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最后,本文把弘扬科学精神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紧密结合,强调培养和普及科学精神的现实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申科学精神是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动力,也是反映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和生动实践。

李燕[10]2005年在《共生教育论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共生作为时代的关键词之一在许多领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他们纷纷把共生作为解决各自领域问题的重要价值参照与实践规范,甚至于某种程度上对共生的追求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种重要取向。其中在教育领域,教育研究者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关注,虽然对共生有所涉及,但是相较其他领域,研究不仅少、零散,而且不够深入。针对当前共生教育研究的种种不足,本论文基于共生时代对当代教育的多重吁求、共生及其哲学理念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共生哲学视野中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价值追求吁求当代教育的关切以及当前教育单向度发展的事实,在哲学层面上把握共生理念的基础上,尝试建构一种共生教育理论体系以为解决当前教育的单向度发展问题提供一种价值选择与实践规范,并以此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本论文总共包括七个部分。导论部分,笔者主要围绕叁个问题即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以及如何研究来具体展开,由此明确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从而确立了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框架。第一章集中阐述了共生时代及其对教育的多重诉求。21 世纪是全球化突显和全球问题——人类困境日益尖锐的世纪,同时也是知识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并存的世纪,在这个共生的时代里,共生共存、相互依存、合作、共同发展的价值成为关注的中心。一方面,在全球相互依存不断增强的共生时代,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类内部的相互依存性也随之增强,从而对当今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于是,教育全球化在与教育民族化的冲突中日渐突显,共生教育正是在二者张力下产生并从而具有了相互依存和全球化的特性。另一方面,全球问题——人类生存困境也教给了人类相互依存的事实和伦理,在此背景下浮现的全球(或普世)伦理要求一个健全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而当今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乏力再一次向当代教育提出了挑战,共生教育应时而出。质言之,正是全球化和人类困境催生了共生教育。与此同时,共生时代的知识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特质又对人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进而,时代趋势、社会发展又使得共生渗透于人的内心,与人内在的共生需求一起向当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总之,从共生时代之于教育的多

参考文献:

[1]. 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D]. 颜丙峰. 曲阜师范大学. 2002

[2]. 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D]. 毋丹丹. 西南大学. 2013

[3]. 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重建[D]. 杨涛. 河南大学. 2004

[4]. 学校精神的研究[D]. 陈瑞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 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 黄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5

[6]. 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 白雪峰. 辽宁大学. 2010

[7]. 科学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李妍囡. 西安科技大学. 2016

[8]. 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之省思[D]. 李丽. 复旦大学. 2006

[9]. 论科学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之影响[D]. 蒋道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10]. 共生教育论纲[D]. 李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