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层驱动与改革路径论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层驱动与改革路径论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层驱动与改革路径

孔雪松,刘耀林,王 静

1.武汉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武汉大学 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行业大类调整形成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层驱动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改革需要体现“三三制”,即培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三种素质,塑造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三种能力。以大类招生的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行业大类的能力需求为主线,构建标准化专业知识模块,塑造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知识—思维—能力—素质”渐进式联动优化体系,实现学生素能一体化的双向提升。

关键词: 大类招生;土地资源管理;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正面临着专业培养模式单一化与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双向矛盾。为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促进了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多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转型,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尽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在一些高校推广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并不意味着该模式具有普适性,地方高校以大众化教育为主导,重点高校以精英化教育为方向,且不同院校相同专业之间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此外,行业的发展与需求也引领着专业培养方向,如何针对高校的不同层次、专业发展定位及行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亟须解决的热点问题[2]。近年来,国土资源事业发展迅速,土地、矿产资源、海洋、测绘和地理信息等相关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行业规模和从业人员均大幅增长。2017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土地管理业作为行业大类首次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也是本次修订唯一调整的行业大类,堪称最大亮点。这是土地管理事业长足发展的必然结果,为适应新时期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土地管理行业大类的改变,需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新路径。

一、外层驱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需求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厚基础,宽口径”,即低年级实施跨学科基础的通识教育,高年级学生实施多方向的专业培养,较好地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层次性、引导性和专业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典型的交叉性和衍生性特征,其专业知识涉及管理学、规划学、经济学、生态学和信息学等多个学科,在融合各类学科基础知识之上,形成包括土地管理、土地规划、土地经济、土地生态和土地信息等专业课程体系,很好地契合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3-4]。然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不是简单的专业合并,而是学科体系的有机融合,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素质需求。人的素质是构成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和适应性,从现代人的素质构成看,素质已扩展到人的品质和人的社会品格领域。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兼具公共资源性和个人资产性双重属性,如何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协调人地之间、人人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塑造基本的思想素质,培养扎实的文化素质,形成综合的专业素质。

1. 思想素质

土地资源管理的本质在于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和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纵观古今中外,土地问题一直是社会矛盾的焦点,也是激发社会动荡的根源,古代封建社会的农民斗争与起义,基本源于土地分配的不公。我国实行城镇土地国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于大众而言,政府即为土地所有者的代言人,而这些代言人是由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个体—土地资源管理者构成,他(她)们的言行举止代表了政府的形象,需要具备基本的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5]。这种思想素质的缺失直接导致不合时宜的管理方式和行为,甚至置群众利益不顾,滋生违法违规行为,这也可以解释一些地方土地管理中出现的“寻租”行为。目前,高校对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中“厚基础”阶段的思想素质教育存在不足,更多是教师理论课的灌输和学生若有所思的强记,缺少深入社会或农村的调查实践。虽然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在城市,但土地资源管理的真正大后方在农村,且不谈用“脚步丈量土地”的实践,但部分相关农村土地社会考察或调查课程的安排是必须的。即使部分学生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分流到其他专业,对于一名土地使用者而言,这种思想素质培养同样重要,这可以有效避免每个人从利己角度出发的“公地悲剧”,从而实现土地资源使用的“帕累托最优”。

基准值样品采集按照《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万)》执行,采集150~200cm深层土壤,样点布设采用网格法,布置在农用大田、菜地、果园、林地等,避开存在人为污染和搬运的堆积土,使组合的分析样能反映采样单元主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前提下,采样点尽可能布设在了采样单元格中央。基准值样品采样密度为1点/4km2,采集的土壤样品过20目筛,并按4个相邻网格样品组合成一件分析样品,组合样密度为1件/16km2,送样重量为200g。全省共分析组合样品10083件[26-32],各地市分析样品数量见表1~表5。

2. 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不只是知识的吸收,更多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后在语言或文字的表达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整体素质。土地资源管理内容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对学生的知识面拓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同时要掌握地理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核心内容。这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更需要融会贯通,形成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求的知识体系。然而,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学在学科体系上仅仅作为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存在,在内容体系上又与地理学存在明显重叠,这种相对不高的专业认可度显然已不符合土地管理大行业发展的要求。而所谓的综合交叉性在某种程度上又削弱了其专业的特色性,使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过程中易出现定位不清和目标不明的倾向。“厚基础”培养导向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这个基础应具有明确引导性,土地资源管理关注人地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人关系,前者需要地理学的知识架构,后者需要管理学的逻辑思维。“厚基础”阶段的课程教学中应适当安排一些与土地管理相关的热点话题(如小产权房问题、房产税改革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3. 专业素质

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海量的国土空间大数据,土地管理行业呈现出管理信息化、空间精准化和需求多样化趋势,这要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不仅具有“鸟瞰式”视野,而且要有“虫观式”视角。需要从一个具体的土地规划者或土地整治工程设计者的角度,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技术,脱离实践的管理者容易陷入空谈,大大降低了决策的可行性。国内相关设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中,武汉大学是典型的技术派培养思路,强调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与制图技术的课程教学,很好地满足了行业信息化管理分析的需求[8]。然而,很多地方院校由于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在土地资源管理课程设置中弱化了相关技术课程的设置,降低了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培养的要求。随着各地“多规合一”的深入推进,以“一张图”为基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逐步建立,这将明显减少不同类型用地的空间冲突,保证了土地空间配置的合理性,这需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空间技术与信息技术支撑[9]

二、内层驱动:行业大类发展方向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需求

跨学科知识的储备奠定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厚基础,这些基础知识就类似标准的砖块(或基本的点、线、面空间要素),而思维的灵动性可以把标准化的砖块形成个性化的作品,这体现了大类招生的素质培养,也体现了行业大类的人才需求。大类招生与行业大类的双向驱动形成了“知识—思维—能力—素质”渐进式联动优化过程。在大类招生的“厚基础”阶段形成模块化知识,在“宽口径”阶段提升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具有个性化视角,形成独特的专业见解,从知识模块化到思维个性化的过程,体现了大类招生对素质教育和行业大类对能力培养的需求与提升。

1. 管理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土地,行为主体是专业人才,通过管理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因此,管理能力的塑造是专业培养的核心,这种能力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体现为一种优化平衡能力。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与分配在大多国家或地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控行为,作为土地资源管理者,需要具有“鸟瞰式”的宏观掌控能力。一个好的决策源于管理者对特定人、事、时、空的整体把握,体现了决策者对时局走向的预判性、对世事分析的逻辑性。每一个阶段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不同的,甚至有完全相反的差异。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决策者而言首先解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发展经济,当时的背景下难以过多考虑生态环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开始关注并大力提倡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建设国土空间,这就是时势的变化。土地资源管理者需要一种优化平衡的管理能力,这意味着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管理的价值是有偏向的,首先要解决的是目标问题,其次再考虑在向目标逼近过程中需要平衡的人地关系和人人关系。而不是先纠结于多种关系的平衡,这会导致土地资源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管理方向的迷失。

其次,测试自动缠绕功能,将下一盘钢带从平盘放带装置上拉出,与上一盘缠绕完成的钢带通过钢带对焊机焊接好。在操作台上选择自动动功能,按启动按钮运行设备,设备将自动按设定的速度开始缠绕。当缠绕的钢带长度接近已经记忆的长度时,会自动降低速度运行,直到钢带脱离平盘放带装置时,自动停车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后自动停止设备,同时收带、放带刹车电磁阀自动配合完成刹车动作,结束本次缠绕工序。

2. 技术能力

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打造主要集中于“宽口径”阶段,该阶段学生通过分流已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形成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但显然谈不上有深度的专业性,甚至个别学生在专业分流中仍存在一定盲目性。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精英培养的推进模式[6],对于不同层次高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其专业素质的培养应该体现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大多地方院校而言,此阶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应该沿袭大众化教育的方向,以对接社会人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突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即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为这类高校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的问题,有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高效对接[7]。重点院校可在专业之下设立具体方向,有序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进一步确定细化的研究领域,如英国剑桥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分别对土地经济和土地政策研究进行了细分,国内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下分了城市与房地产管理、城市管理等,这为学生未来择业或深造明确了方向,有利于在兴趣基础上形成综合的专业素质。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体系的打造建立在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层次① 根据加拿大女王大学地理与规划系梁鹤年教授关于教师与教学的访谈整理归纳。 决定了知识模块的标准化程度,越标准化的知识模块越有利于学生吸收和打造不同的作品,这恰如乐高玩具的细小模块能够打造出千变万化的形象。专业教师可根据教学水平大致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仅仅是知识的搬运者(teacher),即把从课本或其他渠道获取的知识讲给学生;第二层次是知识的归纳分类者(scholar),如划分成管理类、经济类、地理类等分门别类传授给学生;第三个层次是知识的思考者(intellectual),在现有知识体系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再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最高层次是知识的创造者(thinker),研究思想、思维和思考模式并且形成独有的思想体系。显然,大多专业教师可能处于第一、二层次,较少部分达到第三层次,极少部分达到第四层次。不同层次的专业教师打造不同的知识模块,形成了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源泉,可见,作为教师需要努力将自己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是知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方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土地管理行业竞争力的可持续性最终需要通过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开放的教育环境,需要启发式的教育引导。各院校提倡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本应成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然而,这种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教师项目参与,更多的可能成为一种口号未予落实。学生的潜能在多数情况下大于教师的想象,关键是教育培养中如何激发这种潜能。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但可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改进,如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构建合理的专业技能竞赛平台,开放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10],每一个细小的改善带来的是专业整体创新模式的推动。

3. 创新能力

蓄水池地基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地基处理采用1.5 m厚三七灰土换填,处理范围为基础外1 m以内。

三、改革路径:“知识—思维—能力—素质”渐进式联动优化

土地管理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修订后的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土地管理行业大类下分5个中类,即土地整治服务、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土地登记服务、土地登记代理服务和其他土地管理服务。土地管理从业者的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不断增强,这受益于土地资源自身的稀缺性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普及化。然而,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没能实现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以松散型耦合为主,阻碍了国土资源利用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带来了城镇用地的无序扩张、农村土地的低效利用。土地管理行业的发展依赖于专业人才的供给,同时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种改革要以适应行业大发展的趋势和业务需求为导向,提升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1. 知识模块化

立德树人的第一责任人。对高职学生而言,立德是第一要务,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他们立足社会、支撑终身发展的根本所在。作为思政课教师不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使命,更要从高职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2. 思维个性化

思维个性化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它同时受教师知识模块的切割方式和学生自身思考模式的影响。在实际土地资源管理中,会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土地开发利用中的三大主体:政府、开发商和农户,每类主体都会倾向于从自身利益角度思考问题,这就带来了利益的冲突。作为管理者处理协调这种冲突,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去思考,然后从整体的利益去平衡,这也体现了前文所述的优化平衡能力。思维的想象力决定了个人可能发展的潜力,很多重要的发明源于一个看似简单的思考。因此,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学习中,应尽可能打开学生思维想象的翅膀,可通过讨论式、问题式和展示式等多情景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这种思维的培养在“厚基础”阶段也应有所体现,如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土地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基础课程设置中强化学生交流、写作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和思辨能力。

3. 能力实践化

专业水平与能力是评价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理念源于欧美国家,它以满足社会需求、培养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1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应占1/3,包括地籍测量、土地估价、土地信息和数字测图等,学生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数理统计分析能力,如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程重数学统计教学,实践课程重制图与社会调查分析,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土地相关专业对于实践教学均有严格的考核。然而,从全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践课程设置来看,比例明显偏低,质量难以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无法满足行业大类发展的需求。学生毕业后的选择无非是就业和继续深造,而近年来后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因此教学在“宽口径”阶段还应适当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如武汉大学建立了项目驱动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借助国家地理科学理科基地科研能力训练项目,由年轻教师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本科生根据兴趣自发参与,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互动,由学生为主要作者发表了大量专业科研论文,学生在提高专业水平与认知能力的同时,也积累了前期研究经验,为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4. 素质综合化

素质是一种全方位的能力,而能力只是单方面的素质。专业能力无法涵盖个人思想、文化、意志和职业操守等多方面因素,在知识全球化和行业复合化的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是对瞬息万变外界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和优秀人格的集中体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综合素质培养贯穿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每个环节,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的思想素质、大类平台课程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课程的能力素质等,这是建立在知识模块化和思维个性化的基础上,两者的联动提升推动着素质与能力的双向发展。

四、结语

在大类招生和行业大类的双层驱动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着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其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优化平衡的主导思路,以解决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为导向,进而平衡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的复杂关系。教育改革应以大类招生的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行业大类的能力需求为主线,构建标准化专业知识模块,塑造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知识—思维—能力—素质”渐进式联动优化体系,实现学生素能一体化的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姣姣,陈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和对策—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81-83.

[2] 向诚,黄宗明,张云怀.打破学科专业束缚 按行业大类定位培养复合型专业学位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2):29-34.

[3] 孔雪松,刘艳芳,何建华.面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经济地理学教学情境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214-217.

[4] 李灿,王思砚,邹静琴.大类招生模式下公共管理类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认知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6(1):87-92.

[5] 郑石明.挑战与出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5(5):53-57.

[6] 李斌,罗赣虹.高校大类招生:精英教育的一种推进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2,5(5):11-16.

[7] 李晨,何延岩.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J].高教探索,2015(1):106-111.

[8] 刘耀林,胡石元,刘艳芳,等.《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中的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35(3):49-52.

[9] 刘彦随,王介勇.转型发展期“多规合一”理论认知与技术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5):529-536.

[10] 陈晨,孙友宏,陈宝义,等.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创新 构建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6(9):77-80.

[11] 杨伟,谢德体,李晓华,等.基于素能本位的高职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3):214-218.

中图分类号: G6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9372(2019)02-0011-05

收稿日期: 2018-12-27;修回日期:2019-02-27。

基金项目: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武汉大学地理科学理科基地科研能力训练项目”(J1103409);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驱动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G201434)。

作者简介: 孔雪松,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投稿网址: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引用格式: 孔雪松,刘耀林,王静.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层驱动与改革路径[J].中国地质教育,2019,28(2):11-15.

Title: Talent Training Reform Paths and Double Driving Forces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uthor(s): KONG Xue-song, LIU Yao-lin, WANG Jing

Keywords:classified university recruitment;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educational reform

标签:;  ;  ;  ;  ;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层驱动与改革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