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城市建设任重道远论文_赵彦超

新能源城市建设任重道远论文_赵彦超

赵彦超

身份证号:4101031982****1935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在我国节能减排主旨的号召下,我国的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得到了新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得到国家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的城市建设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热点。新能源城市的建设涉及电、水、热等市政的各个方面,因此,新能源城市的建设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新能源城市的建设任重道远。本文主要对新能源城市的建设与能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新能源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能源;城市;建设;分布式能源

1、关于新能源城市

新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永续利用开发的优势。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分散,这一点在分布式利用发电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在《关于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通知》中,新能源城市项目申报开始启动。能源局去年就曾经表示,未来五年国内将建设100座新能源城市、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座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个新能源示范镇。此次正式申报启动后,在分布式发电端将有新能源示范城市进行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探索(在用电端已有25座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新能源在各城市的利用现状不同,光伏、风电、地热指标更易完成。根据我们的估算,在具体的新能源消费指标中,光热、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的最低指标要求大致对应着20、3、7、4、6亿元的投资。对于光热(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来说,标准对应着60万户或者60%的普及率,用户分散、执行难度较大;对于生物质能来说,对应着约50MW的电站,但秸秆等原料收集有难度。因此我们认为大部分城市不会选择光热和生物质能的指标,而会选择投资较小、相对容易完成的光伏、风电和地热能。

2、新能源城市的能源利用现状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到2010年底,水电实现装机2.1亿千瓦,5年间水电投产装机翻一番,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水电年发电量达到6776亿千瓦时。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多年翻番并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到2010年底,累计并网装机容量3100万千瓦,年发电量501亿千瓦时,中国风电装备制造、新增装机容量以及累计装机容量均处于世界第一。装备制造方面,我国已具备1.5兆瓦以上各类技术、多种规格产品的制造能力。特别是海上风电,建立了欧洲之外的商业化运行模式。虽然风电占整个电力比重依然较小,但风电在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增长非常明显。

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体现在电池效率不断提高,使多晶硅等上游材料市场的瓶颈得以缓解,2010年我国电池产量占全球光伏电池市场的50%;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能力世界领先,但在市场应用方面才刚刚起步。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到2010年底,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使用总量达到1.68亿平方米,年生产量达到4200万平方米。

生物质能源多元化发展明显,利用种类包括发电、气化、液体燃料等。到2010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约为45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约为130亿立方米,成型燃料约3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利用量约为180万吨,生物柴油利用量约为50吨,各类生物质能源总贡献量合计约为1500万吨标准煤,总体与风力发电相当。

地热能海洋能利用方面,到2010年底,地源热泵供暖面积达1.4亿平方米,中低温地热发电技术基本成熟,高温地热发电技术趋于成熟。潮汐能利用技术也基本成熟。

到2010年底,计入沼气、太阳能热利用等非商品化品种,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总量达到2.86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针对“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1.4%的目标,高虎分析指出,为此水电还需贡献3亿吨标准煤,约占7%~8%。其余的为:风电贡献(替代)6000万吨标准煤,太阳能替代5000万吨标准煤,生物质能替代4000万吨标准煤。

3、建设新能源城市的具体实施措施

3.1有效、合理的推广分布式能源

一方面,由于新能源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供热制冷。因此,可以将其应用到更多的方卖弄。比如太阳能热水器供暖,像建筑物、学校医院都可以用太阳能热水器来提供热水,还可以用地热取暖。比如说河北雄县,80%老百姓的供暖就是地热。

另一方面希望符合一定条件的建筑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安装新能源设备。最简单的就是光伏,希望每座建筑物都可以安装一些太阳能光伏系统,但是这个应用还是比较的复杂,这涉及到电力体制改革,需要开放用户端市场,这些是要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从目前看,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3.2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对新能源示范城市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示范城市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政策扶持,但是国家对于新能源城市的建设是持支持态度的,在这一支持态度下,就有很多城市积极投身到新能源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例如,云南楚雄市就是其中之一,其非常重视新能源城市的创建,在这一背景下,能源局和地方就产生了良性互动。虽然前期国家对此没有政策支持,也许随着发展,慢慢就会有政策,比如税收、企业投资等方面。

3.3多管齐下激活新能源市场活力

当前,电力市场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国电力供应将进入持续宽松的新阶段,电力行业的首要任务应从保供应向调结构、优布局、抓改革等方向转变。这对新能源产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新能源产业不能一味求大,统筹规划布局紧迫性不断增强。

新能源发展到当下,要强化新能源规划的引导作用,统筹协调国家规划和地方规划、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以及各类能源专项规划。地方更是要明确消纳新能源电力比例,确保新能源电力项目与电网同步建设,并对新能源企业设定资质、技术门槛,防止一哄而上,供求失衡。

此外还要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激发市场力量。本轮电改以“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为总体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化的方向,并且通过六个配套文件多管齐下,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使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求政府在放权给市场后,加快职能转变,发挥好支持、引导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新能源城市的建设主要体现在风力、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等各个方面。在新能源的利用过程中,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支持,并采取多种措施激发新能源市场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蒋闯. 基于全要素框架的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测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2]严筱. 低碳交通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

[3]余达锦.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与政府行为研究[J].生态经济,2015,31(05):73-77.

[4]刘颜欣.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与建设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4.

论文作者:赵彦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新能源城市建设任重道远论文_赵彦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