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不要贪心_热伤风论文

夏天不要贪心_热伤风论文

夏季莫贪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夏季论文,莫贪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的妈妈会问,夏天这么热,不该吃穿住得清凉一些、解暑降温吗?为什么还要“保暖”呢?中医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说法,夏天,大自然生机蓬勃,人也一样,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季节,气血趋向于体表,汗液排出增加,此时如果外界给予冷的刺激,内热就会被阻滞在体内,人就会生病。小宝宝脏腑娇嫩,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更加容易因冷而致病。所以,夏季护理宝宝千万莫贪凉。

      腹部要保暖,水果要适量

      肚子是首先要注意保暖的地方。因为胃肠的平滑肌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低于体温的冷刺激,可使其收缩,导致平滑肌痉挛,特别是肚脐周围的腹壁,又是整个腹部的薄弱之处,更容易受凉而株连小肠,引起以肚脐周围为主的肚子阵发性疼痛,并发生腹泻。所以,即使再热,也应该给宝宝穿件背心或肚兜。宝宝睡觉时,腹部要盖好,如果使用凉席,最好在席子上铺一层床单。给宝宝喝常温的白开水,适当吃一些清热解暑的水果蔬菜,如西瓜、西红柿、冬瓜等。切记,水果也是寒凉的东西,吃起来要有节制,例如西瓜,每次给宝宝吃一块就够了。这些可以生吃的水果、蔬菜,食用时最好是常温,不要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吃。冷饮、冰镇饮料最好不吃,这些东西不但太凉,还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及时擦汗,穿好袜子

      宝宝的头部一般都容易出汗,从外面大汗淋漓地进入空调房间或阴凉处时,一定要先把汗擦净,以免着凉。切忌让空调或者风扇直吹宝宝的头部,尤其是囟门。

      小脚丫也是重点保暖部位。双脚离心脏的距离较远,血液循环比较差,而宝宝脚部皮肤细嫩,活动又少,体温调节功能发育还不完善,所以脚部很容易受凉。在空调房中或者阴雨天气时,最好穿上薄棉袜,并且不要让空调或电扇直接吹着宝宝的脚丫。

      空调设定在28℃

      宝宝的房间可以开空调,但室温要控制好,以24~28℃为宜。如果宝宝一直呆在屋内,应该适当增添一件薄外衣。空调房间不要忘了换气,为保证室内空气新鲜,空调不要开得太久,尤其在早晚较凉爽时,还是应当适当采取开窗通风的方式。如果夜间需要开空调,一定要给宝宝盖上一条毛巾被或者小薄毯,或者用婴儿睡袋,不会被宝宝蹬开。

      食欲不振捏捏脊

      宝宝脾胃运化功能尚不健全,如果饮食不注意,吃太多凉的东西,就会损伤宝宝脾胃阳气,导致运化功能更弱,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这在中医里叫“苦夏”或“疰夏”。可以给宝宝捏捏脊,健脾胃,促进消化。

      捏脊3~5遍

      位置:颈部大椎穴至尾骨端成一直线。大椎穴大致在脊柱与双肩水平线相交处。

      手法: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解除孩子的紧张情绪。从尾骨端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每捏三下,便轻轻用力上提一次,这叫捏三提一法,有时还可听到“叭、叭”的响声。捏3~5遍,至皮肤红润微充血而止。捏第一遍以及最后一遍的时候,不用做上提的动作。

      寒性腹痛、腹泻可用肚脐贴

      如果宝宝告诉你他肚脐周围一阵阵的疼痛,那多半是受寒引起的,有时这种寒性腹痛还会伴随腹泻。此时,你可以给宝宝揉揉肚子,顺时针在肚脐周围按摩。如果有腹泻的话,则逆时针方向按摩。或者用热敷的办法来缓解腹痛,例如用热水袋,热敷时注意不要烫着宝宝了。丁桂儿脐贴,也有不错的疗效,只需贴在肚脐处即可。腹泻时,还可以做补大肠经。需要提醒的是,夏季是病毒性腹泻的高发期,宝宝腹泻最好带他去医院化验确诊,然后再对症治疗。

      患热伤风,试试小儿推拿和藿香正气水

      热伤风的原因一是感受暑热邪气,二是内热郁闭不能及时散出,导致肺系受损而发病。热伤风分为暑热型热伤风和暑湿型热伤风。暑热型热伤风以发烧症状为主,宝宝会出现咳嗽、嗓子疼、流黄鼻涕。暑湿型热伤风是夏季最常见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食欲差、舌苔厚腻、肚子胀,有的宝宝还会出现大便粘稠、发烧等。

      暑热型热伤风可以用小儿推拿来缓解,例如清天河水退烧、揉迎香穴缓解鼻塞等。而暑湿感冒,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或胶囊来应对。市面上的藿香正气水有的是含酒精的,在给宝宝选购、使用时,最好选择不含酒精的。

      宝宝患上热伤风,你可以给他易消化、汁液多的食物,例如粥类就是比较好的。其他的绿豆汤、红豆汤、冬瓜汤、西瓜汁、冰糖梨水等,也都具有清热解暑、利湿润肺的作用。注意,如果宝宝不想吃,不必强求。

      清天河水200次

      用你的食指、中指指腹,在宝宝的左前臂内侧正中,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做直线推动,称为清天河水,频率每分钟200次。

      揉迎香穴5~10次

      迎香穴位于宝宝小鼻翼的两侧,你可以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在这个穴位上轻柔按压5~10次,能起到缓解鼻塞的作用。

      分推肩胛骨200~300次

      用你的两个拇指端,分别从宝宝的肩胛骨内缘开始,由上向下做分向推动,可以起到调肺气,补虚损,止咳的作用。

标签:;  ;  ;  ;  

夏天不要贪心_热伤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