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宏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施工企业为了完成特定建筑产品施工任务,从接收施工任务开始,到工程交工验收合格为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的统称。本文简要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
前言:建筑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都离不开建筑工程,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甚至是人生安全。若不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很有可能会影响相关工程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危及国家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更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建筑市场蓬勃发展并迅速向外开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竞争。为在竞争不断激化的市场中稳住阵脚,也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1 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五点原则: 成本最低化、全面成本控制、动态控制、目标管理、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如下: 第一,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第二,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第三,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第四,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第五,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
2 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大的、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要按计划进行施工,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质量控制
3.1 加强人员组织及内部管理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干部、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的共同作用,他们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工程质量,就必须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的综合效益的观念。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观念;服务人员则应以做好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为己任,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靠培训和优选。加强项目的内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决定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加强项目管理首先是建立一个能打硬仗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配合默契。加强项目管理,就是要坚持施权到位、管理到位、责任监督到位。其次是要求每个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要编制项目管理大纲,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分包监控体系和经济约束体系.把工程项目质量落到实处。
3.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3.3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达到质量目标 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应对各工序的具体准备工作、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检查落实;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计划要求或施工规范操作,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坚决行使质量否决权。
4 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兄弟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最终将是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核心单位。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离不开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全方位的,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工程成本等多方面的控制和管理,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地进行,提升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进而推动企业的长远、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健.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2,12
[2]易思游.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之我见[J]. 陕西建筑, 2011,(03) .
[3]文忠义.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实践技术探析[J]. 经营管理者, 2011,(23) .
论文作者:崔鲁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成本控制论文; 成本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计划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