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王建杰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王建杰

山东省栖霞市实验小学 265300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两大技术的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春风般吹进了小学语文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视角。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建构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合作探究式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

一、现代教学手段的内涵与特点

作为教育现代化在教学手段方面的反映,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阶段即指以电、光、形、声结合而成的记录、储存、传输和调节教育信息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存储和传输教育信息的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扬弃,大大促进了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多种媒体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设备电子化、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知识密集度高、直观性强等特点。

二、现代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

1.缺乏相关理论知识,使用不当。

现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认识不足,没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规律,导致在教学中应用不熟练或者应用不当的问题出现,不仅违背了教学规律,还降低了教学效率。

2.教学手段与教学思想相偏离。

现代化教学思想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因材施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逐步应用,许多教师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思想仍停留在过去,导致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相偏离,从而影响了其应用效果。

3.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分离。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由于过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机器设备的介入成为了主导,阻隔了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被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分隔开来。

4.教师不能审时度势,掌控好教学进度。

教师在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等原因,不能审时度势,作出相应的教学设备调节与变换,导致学生进度与教学速度失衡,使学生顾此失彼,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5.忽视软件建设,设备利用率低。

由于受教学条件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有些学校并未普及甚至得到重视,利用率相对低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抑或是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影响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从而使教学质量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三、现代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中的对策建议

1.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基础教育的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其认知活动常常依赖于无意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正好能根据小学生这一认知特点,提供生动形象的刺激材料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为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教材内容,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幻灯机、投影仪播放录像。学生看着生动形象的动画,犹如步入一个美丽有趣的童话世界,注意力得到了集中,兴趣也迅速高涨。可见,在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点,以图文并茂的三维方式展现教学内容,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又使课堂处于一种兴趣盎然、积极活跃的氛围中,加速了课堂顺利进行。

2.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每个学生都喜欢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可鼓励,教师要发掘他们骨子里的表现欲望,开展让学生当老师、成语接龙、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文本主要讲的是在一片粉妆玉砌的雪地上,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在雪地上,充当小画家的故事。教师可采取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播放不同动物的足印,让学生们猜测它们分别是哪个动物的足印,“这是小鸡足印,小鸡的脚印像竹子”“这是鸭子的足印,鸭子的脚印像枫叶”……。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也自然要比强迫的学习效率要高。

3.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随着表象的积累而不断发展的。没有展开合理的想象,肯定不利于语句的理解和语感的培养。教师可以借助电教画面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语言文字表现的内容,刺激诱导学生产生合理的想象,并在想象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思。例如,在教学《火烧云》时,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有关火烧云的各种美丽图片,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形成及其变化特点,让学生有个初步认识。在最后讲解“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时,开始展开合作讨论,让学生思考还有些什么其他颜色,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为进一步培养创造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4.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能力对掌握故事情节有益,但课本插图毕竟是静止的,仅仅反映了事物变化的结果,而采用电教信息技术手段,不仅直观形象,而且能准确地显示出事物变化过程及相互关系,对培养训练小学生的思维大有好处。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这个字用得很好,可用幻灯片来制作反应“生”的一组动感图像,变抽象为形象。学生一目了然,不仅理解了语言的表层意义,而且能体悟到诗句的深层含义及其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创新思维于无形中得到了培养。

论文作者:王建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王建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